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不同Se源对奶牛繁殖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0头健康、经直肠检查确定已妊娠的黑白花母牛 ,分成 5组 ,其中 4组为处理组 (T1 、T2 、T3、T4 ) ,1组作为对照组(CK) .各处理组分别添加 4种 Se添加剂 ,即 Se酵母 (Sel-Plex5 0 ,Alltech产品 )、混合 Se化合物 (70 % Se酵母 +3 0 %亚硒酸钠 )、Se氨基酸络合物 (主要是 Se蛋氨酸 )和亚硒酸钠 .试验持续了 1 68d,在此期间 ,对血液 GSH-Px活性、血清 Se水平、淋巴细胞转化率和 T细胞数做了测定 ,同时观察了某些繁殖性能的变化 .结果表明 :(1 ) GSH-Px活性和血清 Se水平 ,T1 、T2 和 T3显著高于 CK(P<0 .0 1 ) ,而 T4 亦高于 CK(P<0 .0 5 ) ;T1 显著高于 T2 、T3和 T4 (P<0 .0 5 ) .(2 )补 Se后第 70天测得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和 T细胞数 ,T1 和 T2 显著高于 CK(P<0 .0 1 ) ,而 T3、T4 高于 CK(P<0 .0 5 ) ;同时 T1 、T2 和 T3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和 T细胞数亦高于 T4 (P<0 .0 5 ) .(3 )补 Se明显改善了某些繁殖性能 ,如减少了每次受孕的配种次数并降低了诸如胎衣不下和子宫内膜炎等产科疾病的发病率 .试验也证明 ,补充有机 Se可明显提高母牛抗感染 ,促进淋巴细胞增殖 ,增进嗜中性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相似文献   

2.
360只AA肉仔鸡用于研究小麦基础日粮添加木聚糖酶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免疫、消化器官发育和血液代谢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木聚糖酶后肉仔鸡0~28 日龄平均日增重提高9 12%(P<0 05),料肉比降低10 87%(P<0 05),平均体重提高9%(P<0 05)。木聚糖酶使肉仔鸡的脾脏、胸腺和法氏囊的相对重量均提高(P>0 05),死淘率下降60%(P<0 05)。木聚糖酶还能降低胰脏、肝脏、小肠、肌胃和腺胃消化器官的相对重量(P>0 05),降低肠道食糜黏度30%(P<0 05)。血液代谢激素结果表明,28 日龄小麦基础日粮肉仔鸡血液T3、TSH、GH、INS代谢激素水平均低于玉米基础日粮(P>0 05),T4、GLU水平高于玉米日粮。添加木聚糖酶对T3、GH、INS激素水平表现出增高趋势(P>0 05),而T4、TSH和GLU水平加酶后有所降低(P>0 05)。  相似文献   

3.
重组新城疫病毒对肝癌肺转移鼠的治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重组新城疫病毒(rNDA)治疗肝癌肺转移鼠,将免疫调节基因白细胞介素2(IL2)插入rNDV基因组,拯救获得rNDV-IL2。MTT法检验rNDV-IL2对肝癌HepG2细胞体外抑制效果。通过小鼠尾静脉注射H22肝癌细胞,构建肝癌细胞肺转移模型,腹腔注射rNDV和rNDV-IL2,治疗肝癌肺转移模型小鼠。结果表明,rNDV-IL2有效感染HepG2细胞,表达外源基因IL2并抑制HepG2细胞增殖。重组新城疫病毒rNDV-IL2治疗试验动物后,体内IL2基因表达量提高,重组新城疫病毒有效控制转移灶形成,且显著促进T细胞增殖,提高试验动物存活率,未治疗组、rDNV载体治疗组和rNDV-IL2治疗组30 d成活率分别为0、50%和77.8%。  相似文献   

4.
蜂胶黄酮增强免疫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蜂胶黄酮(PF)为免疫增强剂,探讨其对免疫雏鸡血清抗体效价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以及对培养的鸡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PF能显著提高雏鸡的血清抗体效价,促进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且有一定的量效和时效关系;在体外,也能促进鸡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以低浓度的效果较好。证明PF具有较强的增强免疫活性,是蜂胶中增强免疫作用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间接法检测了山羊和水牛人工感染肝片吸虫后外周血液中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自然杀伤(NK)活性和分泌白细胞介质-2(IL-2)的水平,结果表明两组山羊(分别一次感染200或500个囊蚴)感染后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或P<0.01),水牛(每头慢性感染1200个囊蚴)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呈显著升高趋势(P<0.05),未感染水牛的NK活性比山羊的高,感染水牛的NK活性无显著的变化,感染山羊的NK活性有两次高峰,未感染水牛的IL-2水平比山羊高,感染水牛和山羊的淋巴细胞分泌IL-2的水平都有所升高(P<0.05;或P<0.01),而感染水牛和山羊的淋巴细胞在体外对重组牛IL-2(r-IL-2)的增殖反应降低,这表明还存在某些因素影响着IL-2参与到TH1细胞群保护性免疫中来,总之,水牛比山羊对肝片吸虫的天然免疫力强,肝片吸虫的感染导致出山羊细胞免疫呈抑制状态,而水牛保持了较高水平的细胞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小麦基础日粮中添加酶制剂 ,研究其对断奶仔猪生长、代谢和血液IL 2水平的影响。试验将 4 8头杜洛克×大约克×二花脸三元杂交断奶仔猪分为玉米基础日粮组 (Ⅰ )、小麦基础日粮组 (Ⅱ )和小麦基础日粮添加 0 0 17% (质量分数 )酶制剂组 (Ⅲ )。预试期 4d ,正试期 2 8d。结果表明 ,Ⅰ组较Ⅱ组仔猪日增重提高 4 0 % (P>0 0 5 ) ;Ⅲ组较Ⅱ组仔猪日增重提高 7 6 % (P <0 0 5 ) ,但对仔猪饲料转化率无明显影响。Ⅰ组与Ⅱ组相比 ,仔猪血液尿素氮含量极显著降低 (P <0 0 1) ,T4含量显著升高 (P <0 0 5 ) ,其他指标变化不显著 ;而Ⅲ组较Ⅱ组仔猪血液尿素氮含量、T4和IL 2含量显著升高 (P <0 0 5 ) ,血糖和T3 含量有上升趋势 ,胰岛素 (Ins)含量却略有下降。结果提示 ,小麦日粮添加酶制剂可以显著提高仔猪增重 ,甚至超过玉米日粮 ;酶制剂可以通过影响仔猪代谢和免疫而促进仔猪生长  相似文献   

7.
通过评价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s)感染对于鸡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免疫效力的影响,研究了H9N2 AIVs的免疫抑制机理。结果显示,H9N2 AIVs感染可降低鸡对鸡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的抗体应答,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并不显著;而流式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9N2 AIVs感染可显著降低鸡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的比率(P0.05);抗原特异性的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9N2 AIVs感染鸡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显著下降(P0.05);另外,H9N2 AIV感染还导致鸡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和IL-4应答水平的下降,其中IFN-γ的应答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H9N2 AIVs感染可抑制鸡的免疫应答,其中对细胞免疫应答的抑制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硫酸化香菇多糖对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Ⅰ:免疫应答试验:取450只雏鸡随机均分为9组,在14日龄用新城疫Ⅳ系疫苗免疫,同时分别肌肉注射高、低剂量的3种硫酸化香菇多糖(sLNT_1、sLNT_2、sLNT_3)和香菇多糖(LNT)。分别于首免前和首免后连续6周检测血清HI抗体效价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的动态变化。试验Ⅱ:免疫保护试验:取350只雏鸡随机均分为7组,除非免疫组外其余组用新城疫Ⅳ系疫苗免疫,同时3个sLNT组和LNT组分别注射sLNT_1、sLNT_2、sLNT_3和LNT。于免疫后第21天,除无佐剂对照组第2组外各组鸡均肌肉注射NDV强毒攻毒,观察保护效果,并分别于攻毒前和攻毒后第3、6、9、12和15天测定血清HI抗体效价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3种sLNT在首免后28 d内比LNT显著提高血清抗体效价最高2个滴度(高剂量的效果优于低剂量),促进淋巴细胞增殖(低剂量的效果强于高剂量);攻毒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保护率提高最多达17.5%,加速攻毒后血清抗体生成和T淋巴细胞增殖,病鸡最快可以在攻毒后6 d恢复正常。综合评价以sLNT_2的效果最好。揭示:硫酸化修饰能显著提高LNT的免疫增强活性,增强新城疫疫苗的...  相似文献   

9.
将马立克氏病病毒 (MDV)gB基因插入鸡痘病毒 (FPV)中 ,构建了含有MDVgB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 (rFPV)。用rFPV、HVT冻干苗、rFPV +HVT疫苗分别免疫 1日龄AA肉用雏鸡 ,于 8日龄攻毒后观察疫苗免疫效果。实验结果表明 ,HVT、rFPV、HVT +rFPV疫苗免疫组比攻毒对照组病毒血症持续时间短 ;上述 3种疫苗免疫后用京 1株MDV(vMDV)攻毒 ,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处于较高水平 ,而攻毒对照组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减弱 ,两者差异显著(P <0 0 5 ) ;用HVT +rFPV二价疫苗免疫雏鸡 ,其抵抗vMDV攻击的免疫保护力高于HVT和rFPV单价苗 ,HVT +rFPV、rFPV、HVT免疫保护指数分别为 81 7% ,6 3 4 %和 6 4 1%。以上结果表明 ,表达MDVgB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疫苗在一定程度上能保护鸡体抵抗vMDV的攻击 ,并且HVT和rFPV具有免疫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从三七中得到三七总皂苷(PNS) S-3组分,研究其溶血性及体外免疫活性。采用红细胞溶血率测定溶血性,以体外小鼠T、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IL-2诱生检测S-3的体外免疫活性。结果表明:S-3浓度在0.25 mg·mL~(-1)以下时无溶血性,在125μg·mL~(-1)以下时未表现出对脾淋巴细胞活力有抑制作用。S-3浓度为10μg·mL~(-1)时对刀豆蛋白A诱导的体外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有极显著促进作用,为100μg·mL~(-1)时则极显著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而PNS浓度在1~100μg·mL~(-1)范围内均呈现出显著促进作用, S-3浓度为10、100μg·mL~(-1)时极显著抑制LPS诱导的小鼠B淋巴细胞增殖作用,在此浓度下PNS显示出对B淋巴细胞增殖有显著或极显著促进作用。S-3浓度为25μg·mL~(-1)时极显著促进小鼠T淋巴细胞IL-2分泌,与相同浓度的PNS相比, S-3无更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研究提示S-3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且在体外具有一定的细胞免疫活性和诱生细胞因子的能力,为从PNS中开发出安全、高效的动物免疫增强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试验测定罗曼褐商品蛋鸡14~18周龄不同蛋白质水平的饲喂效果,试验日粮是玉米—豆粕型。适宜能量(ME,11 3MJ/kg)的三个蛋白质水平组即Ⅰ、Ⅱ、Ⅲ组(Pr 分别为14 5%、13 2%、12%),一个低能组(ME,10 5MJ/kg)的蛋白质水平为13 4%;另设山西预配添加剂厂育成鸡料作为对照组,蛋白质水平为15%。共设5个处理。结果表明,各组日增重、胫骨长和抗弯强度差异不显著;耗料量是Ⅰ、Ⅱ、Ⅲ组差异不显著,显著低于对照组和低能组,而Ⅰ、Ⅱ、Ⅲ组中又以Ⅱ组耗料最低,饲料效率最佳。  相似文献   

12.
配制蛋白水平分别为34%,37%,40%,43%和46%的五组等能饲料,饲养中华鳖日本品系稚鳖(370±005 g)8周,探讨饲料不同蛋白水平对稚鳖生长、饲料利用率以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鳖的增重率、饲料利用效率随着饲料蛋白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在43%蛋白饲料组达到最佳值(P<005);当饲料蛋白含量增加到46%,试验鳖生长表现不再显著提高(P>005)。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提高,试验鳖胃、肝脏和肠道的蛋白酶活性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胃和肝脏蛋白酶活性均在43%蛋白饲料组达到最大值,肠道蛋白酶活性在46%蛋白饲料组最高。各组织中淀粉酶活性以及肝脏脂肪酶活性随饲料蛋白水平的提高显著下降(P<005),胃和肠道脂肪酶活性下降趋势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不同添加剂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1 500只280日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15%土霉素、001%微生态制剂、01%中草药提取物和5%新型生物复合预混剂为试验Ⅰ\|Ⅳ组,研究几种添加剂对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指标的影响,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基础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中草药提取物和新型生物复合预混剂,其蛋鸡产蛋性能和蛋白质均优于对照组和添加土霉素组,且以添加5%新型生物复合预混剂组蛋鸡生产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高效、低毒、无公害的防治柑橘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的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了吡唑醚菌酯、嘧菌酯、咪鲜胺、唑醚·代森联、甲基硫菌灵和丙森锌对柑橘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室内测定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对柑橘炭疽病菌菌丝抑制的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081,258,0066,497,1 55515和23798 μg·mL-1,吡唑醚菌酯、嘧菌酯、咪鲜胺和唑醚·代森联对该病孢子萌发EC50分别为093,1434,447和529 μg·mL-1。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嘧菌酯、咪鲜胺、丙森锌和唑醚·代森联在试验剂量下对炭疽病的防效在95%以上。综合室内外试验结果得知,嘧菌酯、咪鲜胺、丙森锌和唑醚·代森联是防治柑橘炭疽病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15.
从改善“外环境”的角度,探讨在舍内喷洒中草药粉剂对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预防效果。选择64头28日龄断奶的仔猪,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按常规饲养,试验组在舍内定期喷洒中草药制剂。结果表明,试验组断奶仔猪的腹泻率比对照组降低了4063个百分点;日增重和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35%(P<005)和35%(P<005);料肉比较对照组降低了85%(P<005)。试验表明,在猪舍中定期喷洒中草药制剂能够明显减少早期断奶仔猪的腹泻,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6.
对江苏地区分离到的1株疑似鸭肝炎病毒毒株(JS株)进行传代繁殖、雏鸭回归试验和理化性能测定,结果表明,该毒株能在鸭胚上进行传代繁殖,E1~E6代鸭胚毒的ELD50为10438·02 mL-1 ~10617·02 mL-1;攻毒的雏鸭可产生与I型鸭肝炎病毒相同的症状和病变;3,7,14日龄易感雏鸭的LD50分别为1055·02 mL-1,10517·02 mL-1,10383·02 mL-1;病毒对氯仿、乙醚和胰酶不敏感,对酸(pH 30)稳定,对热不稳定。进一步进行交叉中和试验、交叉被动保护试验和VP1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毒株的抗原性与经典1型DHV差异显著;VP1序列与多株1型DHV的同源性在693%~933%;从进化关系来看,与韩国株的亲缘性最近。JS株属于我国流行的新型鸭肝炎病毒(命名为N\|DHV\|JS株)。  相似文献   

17.
微生态制剂对养殖后期虾池水质及细菌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促进了微生态制剂的研究,为了解微生态制剂MP\|1和MP\|2的应用效果及其作用机理,选择处于养殖后期虾池开展应用试验,每周从试验池中采样分析水体CODMn、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和总氮的变化,并用PCR\|DGGE分析了虾池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投加微生态制剂MP\|1和MP\|2后1周,虾池亚硝酸盐均低于001 mg·L-1,2周后虾池氨氮分别稳定在026~033 mg·L-1和035~048 mg·L-1,试验过程中水体硝酸盐和CODMn保持稳定,总氮的去除率达到341%以上;虾池的主要细菌类群和细菌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MP\|1和MP\|2可显著改善养殖后期虾池水质,其净水作用可能是微生态制剂调控虾池土著微生物群落变化后的共同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18.
薏苡是喜肥和耐肥的作物,又是一个容易产生病虫害的品种,通过使用接种泡囊-丛枝菌根剂这种生物手段,可以使植物获得所需的营养元素,增强薏苡的抗病性和抗逆性,提高产量和质量。在薏苡播种时,接种泡囊—丛枝菌根剂,观察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薏苡对泡囊—丛枝菌根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自然侵染率约为20 0%,接种菌根剂后增加了根系周围土壤中具有侵染能力的繁殖体数量,侵染率提高至36 36%。(2)接种菌根剂能够促进植株长高和分蘖数的增加,结合施入适量的复合肥效果更加明显,株高比对照平均增加了6 74cm,每株分蘖数平均比对照增加了1 58个。(3)接种菌根剂能够提高百粒重和单产量,同时施入适量的复合肥效果更加明显,分别比对照平均提高了0 6g和58 3g/m2。通过接种菌根剂,可以提高薏苡的产量和质量,并增强了薏苡的抗病性和抗逆性。  相似文献   

19.
以丁岙杨梅为试材,研究叶面肥对杨梅果实品质及采后贮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叶面肥可显著提高杨梅果实品质,爱农氨基酸处理效果最佳,果实固形物、总糖含量平均比对照提高130、152个百分点,总酸含量平均比对照降低022个百分点,糖酸比、固酸比明显提高,其次为美钙镁和翠康钙宝。喷施叶面肥可显著降低果实失水率、烂果率,其中美钙镁、翠康钙宝处理失水率分别比对照降低507和407个百分点,烂果率分别比对照减少784和790个百分点。喷施叶面肥还可延缓杨梅品质变化,降低果实POD活性及变化幅度,其中翠康钙宝处理果实的品质下降幅度和POD活性变化幅度最小。  相似文献   

20.
临安山核桃林地土壤磷素状况及其淋失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目山地区临安市岛石镇下塔村和湍口镇湍口村发育于石灰岩的山核桃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林地表层(0~20 cm)土壤样品,用于评估长期施肥对山核桃林地土壤磷素状况的影响及其潜在的淋失风险。土壤分析表明:土壤Olsen\|P存在较大的空间变异,含量低的近于0 mg·kg-1,而最高的含量达 893 mg·kg-1。土壤CaCl2\|P与Olsen\|P相关分析显示,岛石镇和湍口镇土壤Olsen\|P的临界值分别为193和293 mg·kg-1。据此,岛石和湍口两地土壤发生磷淋失的林地分别占调查林地的30%和45%。表明研究区已经有相当数量的山核桃林地因土壤磷素积累而存在淋失风险,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