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虾的营养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少青  曾瑞秋 《饲料工业》2006,27(20):28-31
对虾养殖业在渔业经济中已成为发展迅速、最具活力的一个产业,成为亚洲、美洲等发展中国家重要出口创汇的产业。近年来,随着凡纳滨对虾(南美白对虾)等优良品种的引入、对虾集约化防病养殖技术的发明与改进以及全人工苗种培育技术的突破。掀起了我国对虾养殖业的第二次高潮。营养饲料是健康养殖对虾的物质基础。掌握对虾的营养需求,选用质优、价廉的饲料直接关系到对虾养殖的经济效益。为此,作者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对虾的营养需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对虾的营养研究和配合饲料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河北唐海县将于今年9月10日至12日举办“首届中国唐海对虾节”。唐海县是我国重要的东方对虾出口创汇  相似文献   

3.
《农村养殖技术》2009,(8):40-40
1.广东湛江市霞山水产品批发市场市场 交易以对虾交易为主流,历年来对虾的成交额约占市场总成交额的70%左右,是对虾交易集散中心,全国加工出口的对虾绝大部分来自该市场。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及外地沿海省市的对虾大量运输到市场集散,贸易范围辐射北京、天津、上海、石家庄、黑龙江、乌鲁木齐、兰州等全国各大中城市,并经加工后出口到欧、美、东南亚、非洲等地,已成为对虾出口创汇的主要基地。  相似文献   

4.
光合细菌的净水功能及其在对虾防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1994年我国连续遭到暴发性流行虾病侵袭,造成大范围减产绝收,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对虾出口创汇,也影响了广大群众生活,虾农叫苦不迭。 经国内外专家研究,病因已基本查明。暴发性流行虾病主因是由几种杆状病毒侵染,导致对虾肝胰脏坏死病等迅速蔓延而造成的。这些疾病以侵染45至75日龄的对虾为主,传染迅速,病程短,病死率接近100%。一旦发现病虾,几天之内全池对虾即全部死亡,而且一  相似文献   

5.
水产加工业在汕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地方外贸的支柱产业,在汕头的出口贸易中,水产品出口创汇占农产品出口创汇的95%以上,在广东省乃至全国水产品出口也有着重要的地位,2001—2004年汕头水产品出口连续四年居广东省首位,每年出口量维持在5万吨、约3亿美元左右。2004—2007年在美国对虾反倾销...  相似文献   

6.
漳洲开发农牧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近年来,漳州加强农牧产品开发,已有一批出口创汇优质产品进入国际市场。1.养殖海外良种对虾,大量赚取外汇近几年,成功地引进了日本斑节虾,东方对虾、泰国长毛虾和台湾草虾等10多种对虾良种。目前全市良种对虾的养殖面积已达8.6万...  相似文献   

7.
新余蜜桔肉质细嫩、味浓化渣、果形整齐,丰产稳产,深受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喜爱。近年来,新余蜜桔市场不断拓宽,产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发展势头强劲,出口创汇一年比一年好。从产业发展出发,笔者阐述了新余蜜桔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并对出口创汇提出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接第10期P17-20)过去几年养殖户深亏,产量下滑严重,究其根本原因,还是源于国内对虾养殖的现代化程度低,对虾养殖密度过高、疫病频发,导致存活率急剧下滑,给国内的对虾养殖产业带来毁灭性打击,从整个产业来说,急需转型。比照国内外的经验,对虾养殖成功模式分别为生态化分散养殖(厄瓜多尔)、工厂化集约养殖(美国),国内由于人工成本、土地利用等问题,要实现对虾的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是更为可行的方  相似文献   

9.
<正> 棉籽饼在畜禽和四大家鱼养殖中作主要蛋白源饲料,应用广泛,饲料效果好,报道甚多。但棉仁粉应用于出口创汇产品——中国对虾养殖中未见报道。山东、辽宁等省较成功地用大豆、花生饼类作主要蛋白源配饵应用于生产。江南沿海缺少大豆饼类资源,用棉仁粉代替大豆饼生产配饵养殖对虾,这对开发新的饵料源,解决江南对虾配解工业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棉仁粉的精蛋白含量在35%以上,且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比较平衡。1986年,作者在宁波市水产研究所海水增殖站,曾用棉仁饼、菜籽讲等本地原料配饵进行养殖对虾小试,积累了初步经验。1987年扩大棉仁粉配饵加工,并在18亩养殖塘中进行了这次生产性试验。  相似文献   

10.
《饲料研究》2008,(5):63
南美白对虾产业是湛江市的重要产业,已成为湛江的一张名片,同时湛江在全国南美白对虾产业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据了解,湛江的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占全国近1/3,同时养殖技术也属同行翘楚;湛江的对虾饲料规模也很大,诞生了如粤海饲料集团、恒兴集团这样在全国南美白对虾饲料行业中数一数二的企业;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在保证饲料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市场的需要开发出高效、环保的对虾饲料,以促进饲料和对虾产业的协调健康发展。同时,湛江的对虾加工和流通企业也有几十家之多,对虾加工的产量和技术水平都居全国之首,特别是湛江国联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在对虾质量安全危机和反倾销诉讼事件中取得突破成就,对整个产业意义重大;同时,湛江的与南美白对虾相关产业也非常发达。  相似文献   

11.
冯家洪 《蚕学通讯》2004,24(3):46-50
1 蚕桑丝绸产业的历史地位及其在合川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我国茧丝绸业是具有5000年历史的传统产业,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出口创汇做出过重大贡献,也是在国际市场上处于主导地位的产业.我国的茧丝绸年产量占世界年产量的70%,丝绸产品出口量占世界茧丝绸贸易量的80%以上,年出口创汇额达40亿美元左右,成为可主导世界茧丝绸原料的第一大国.我国加入WTO后,茧丝绸是重要的受益行业之一,面临巨大的市场需求与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正> 丝绸是我省传统外向型产业,去年出口创汇再创辉煌。 据省丝绸公司统计,省公司去年丝绸类产品出口创汇达1.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6.5%。其中,蚕丝类产品出口创汇769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4.8%;绸缎出口创汇318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53.8%;丝绸服装出口创汇4632万美元,增长101.2%。加上重庆、成都两市丝绸公司的丝绸产品出口,全省丝绸类产品出口创汇超过3亿美元,又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为世界蚕桑生产起源地,已有5000多年历史。20世纪中后期,在国家急需外汇的情况下,蚕桑生产为国家计划,国家对丝绸产品实行垄断经营,这期间蚕桑丝绸是国家出口创汇重要产业(年创汇额高达40亿美元,为全国第二大创汇产业),从1970年我国的蚕茧产量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一,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蚕桑丝绸产量一直跃居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巴中、达州、广元等川东北地区,利用丰富的柞林和种质资源,实施了柞蚕产业的恢复性发展,为秦巴山区农民"靠山吃山"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新路径。然而,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要恢复发展一个产业,仍有诸多问题需要探讨,本文就四川柞蚕产业的定位及发展路径谈点建议,供同行讨论。1产业的定位柞蚕产业是一个古老的传统产业。在上世纪我国茧丝绸出口创汇年代,柞蚕同桑蚕一样主要用于缫丝制绸、出口创汇。然而,当时桑蚕丝出  相似文献   

15.
对虾养殖业是我国水产养殖的支柱性产业,为沿海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其快速发展,由于盲目追求高产,养殖技术混乱,药物大量使用和滥用,养殖废水随意排放,而导致对虾的可持续发展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蚕桑生产不仅是我县典型的传统生态农业产业,也是我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短、平、快"脱贫致富支柱产业,已连续20年获全疆产茧第一大县,是我县出口创汇的惟一产业.  相似文献   

17.
《草业科学》2002,19(11):57-57
近年来,云南省大力扶持鲜花产业发展,提高鲜花质量,开拓海外市场。鲜花出口迅速增长,1999年鲜花出口创汇528万美元,2000年达600万美元,2001年跃升为1540万美元,今年将超过2000万美元,鲜花已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产品。  相似文献   

18.
为引导国内对虾市场有序化发展,农财宝典和良中行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于4月17日在首届中国食材节上正式发布中国虾价指数(以下简称"虾价指数")。虾价指数旨在反映南美白对虾产业的总体表现,为产业从业者提供行情走势参考。指数发布方——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农村报旗下农财宝典和武汉良中行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分别在对虾产业链的中上游和下游具有强大的媒体影响力和渠道优  相似文献   

19.
<正>对虾养殖业是我国水产养殖的支柱性产业,为沿海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其快速发展,由于盲目追求高产,养殖技术混乱,药物大量使用和滥用,养殖废水随意排放,而导致对虾的可持续发展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得内贸者得天下——国内对虾产业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洪 《广东饲料》2010,19(6):13-16
曾几何时,对虾作为水产品摆上餐桌,实属国人高档消费,北方人要吃顿虾那才叫"金贵"。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中国养虾业逐步兴起,对虾工厂化人工繁育技术取得阶段突破,苗种实现规模化生产,为对虾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使我国对虾养殖进入大发展时期。1992年,全国对虾养殖面积达到200万亩,年对虾养殖产量约20万吨,一跃成为世界对虾养殖大国。特别是1998年南美白对虾和全人工繁育技术的引进,实现了南美白对虾苗种的规模化生产,有力地推动了南方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发展。2006年全国对虾养殖总量突破100万吨,人均年消费量仅535克,刚刚过一斤。2009年全球对虾养殖总量为338万吨,其中海水养殖量为287万吨,淡水养殖量约51万吨。中国仍为全球主要对虾生产国,对虾养殖总量为130.3万吨,占全球总量的38.6%,其中海水养殖约占六成,淡水养殖约为四成。目前,从养殖品种上看,南美白对虾是我国对虾养殖业骨干品种,占国内对虾总量的73%;从养殖区域上看,淡水养殖分布相对较广,其中珠江三角洲占42%,长江三角洲为38%;而海水养殖则以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南方四省为主,占全国海水养殖总量的近80%,其中仅广东养殖对虾产量近50万吨,占全国对虾养殖总量的38%,接近四成!(其他省份,广西为21%,海南为16%,福建4%)。广东是名副其实的对虾养殖大省,而湛江又是我省对虾海水养殖的重点区域。继2009年多次湛江调研后,2010年5月初,笔者再赴湛江,走访饲料企业、水产药品企业、养殖户,并在湛江南三岛就对虾养殖模式和技术需求作了调研,以期为养虾业发展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