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目的]研究超重处理对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var.tumida Tsen et Lee)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超重处理对茎瘤芥种子生长发育的影响机理。[方法]以0、2 000、3 000和4 000 r/min的超重力分别处理茎瘤芥种子1.5、3.0和4.5 h后,进行培养,观察其出苗时间、出苗率、性状表现,并测定幼苗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相比,超重处理后,茎瘤芥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随处理条件变化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超重处理后,苗期茎瘤芥植株变矮,根系变短且发达,叶长变短,鲜重和干重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茎粗则不同程度增加。超重处理后,茎瘤芥幼苗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可溶性蛋白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超重处理可以影响茎瘤芥幼苗的生长,处理时间以及重力加速度是影响其生长的重要因素,适当的超重处理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同时,超重处理可增强茎瘤芥幼苗的抗倒伏能力、抗有害物的能力和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结论]该研究可为超重技术在茎瘤芥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水稻(Ⅱ优2070)为材料,采用沙培法,研究不同强度和不同时间的超重处理对幼苗保护酶(SOD,POD,CAT)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重处理后,水稻幼苗SOD、POD和CAT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而MDA含量则随重力降低.表明,适当的超重处理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水稻幼苗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抗生素对农作物生长的作用机理,选择中国养殖业中普遍使用的土霉素,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污染水平土霉素对苗期水稻根系生长、根系活力、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氧化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土霉素污染对水稻地下部分的影响明显大于地上部分。低浓度(0.5和1 mg·L-1)的土霉素处理能促进水稻根系总长度和根表面积的增加,增强根系活力;但高浓度的土霉素(>5 mg·L-1)可显著降低水稻根系生物量,对根系活力、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氧化酶活性有明显的限制作用,增加根系相对质膜透性。研究认为,高浓度土霉素可对水稻幼苗产生毒害作用,限制水稻幼苗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昆虫多糖促进水稻生长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测定不同脱乙酰度、不同浓度昆虫多糖处理的水稻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过氧化物酶含量、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来研究其作用机理。[结果]结果表明,昆虫多糖拌种处理水稻后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提高,过氧化物酶含量降低,可促进水稻的生长、增强抗逆性,提高产量。[结论]该研究为昆虫多糖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超重力处理对小麦幼苗生长及抗盐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麦为材料,研究了在600×g,4h、1 000×g,4h的超重力处理条件下,小麦种子萌发时的发芽率(Gr)、发芽指数(Gi)、幼苗生长的株高、根长以及鲜重的变化,以及根系活力和叶绿素的含量。结果显示:经超重力处理后,小麦的Gr和Gi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小麦幼苗明显变矮,鲜重有所降低,但根长明显增加;超重力处理的株高、根长以及鲜重脱氢酶活性、叶绿素含量都好于盐胁迫处理。说明超重力可以提高小麦的抗盐性,且1 000×g,4h的处理抗盐性高于600×g,4h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过氧化氢引发对水稻陈种子活力的影响,以贮藏2年的水稻种子为材料,分析不同浓度的H_2O_2(0.01、0.10、0.50、1.00、2.00、5.00 mmol/L)进行浸种处理对水稻陈种子萌发情况、电解质外渗率、根系活力、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01~2.00 mmol/L H_2O_2引发处理可促进水稻陈种子萌发,提高水稻陈种子活力,表现为提高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促进根和芽生长,提高根系活力和幼苗叶绿素含量,增强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而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幼苗丙二醛(MDA)含量降低。5.0 mmol/L的H_2O_2浸种后,种子活力、幼苗生长、根系活力、幼苗叶绿素含量、SOD、CAT、POD的活性下降,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和MDA含量增加。可见适宜浓度的H_2O_2处理可以提高老化水稻种子的活力,促进种子的生长发育,其中,以0.5 mmol/L H_2O_2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对水稻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水稻僵苗是当前小麦秸秆还田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拟通过分析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对水稻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明确水稻僵苗的可能机制及应对措施。[方法]以粳稻品种‘宁粳3号’为材料,采用盆栽方式分别在秸秆还田和秸秆不还田下设置5种氮肥处理。测定不同处理水稻幼苗的分蘖、株高、干物质积累、根系活力以及营养元素含量。[结果]与对照(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下茎蘖数、株高、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以及氮、磷和钾含量均显著下降。根系活力、地下部干物质积累以及氮、磷和钾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26.6%、8.1%、13.2%、20.8%和15.4%。秸秆还田条件下,增加施氮量促进水稻幼苗生长、干物质积累以及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与无氮肥处理相比,施用氮肥处理水稻幼苗地下部干物质积累、根系活力、地下部氮、磷和钾含量分别增加86.1%、45.0%、29.7%、32.4%和67.8%;高氮下,增加分蘖肥比例提高水稻幼苗根系活力,增加水稻幼苗茎蘖数和干物质积累。[结论]秸秆还田导致水稻僵苗的原因可能是根系生长量低、活力差而导致的养分吸收能力不足;适度增施氮肥,尤其是增加分蘖肥比例,有助于提高秧苗活力,改善秧苗生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芘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4个浓度(0、0.5、1.0和2.0 mg/L)的芘对2种玉米市祥1号(敏感品种)和广甜3号(耐性品种)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随芘浓度的升高,市祥1号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相对生长量和绝对生长速率呈下降趋势,根系和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广甜3号相对生长量、绝对生长速率和叶绿素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叶绿素b和根系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叶片MDA含量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相比,市祥1号在0.5~1.0 mg/L芘处理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增加,芘浓度≥2.0 mg/L时则显著降低,芘浓度≥1.0 mg/L时根系和叶片MDA含量显著增加,而相对生长量和绝对生长速率显著降低;广甜3号在芘浓度≥1.0 mg/L时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增加。芘浓度与敏感品种市祥1号的相对生长量和绝对生长速率呈显著负相关,与根系MD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芘浓度与耐性品种广甜3号叶绿素b含量和根系MD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为玉米苗期的管理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1,2,4-三氯苯和萘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水稻汕优63和武运粳7号为材料,在室外遮雨塑料棚下进行培养与处理,研究了1,2,4-三氯苯(TCB)和萘(NAP)对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TCB和NAP对水稻种子发芽率几乎无影响,对幼苗株高、根长、根数有显著抑制作用,在水培条件下,较低浓度的TCB(10mg.L-1)、NAP(20mg.L-1)可显著抑制根系的伸长生长,但低浓度的有机污染物促进武运粳7号根数增加;②低浓度的TCB和NAP对水稻幼苗根系活力影响较小,但高浓度的污染物则显著抑制根系活力,影响根的吸收功能;③两有机污染物均导致水稻幼苗叶绿素含量的下降,Rubisco酶活性也明显受到抑制;④叶片中ATP含量随处理浓度增加而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而根系中ATP含量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⑤地上部和根系中丙二醛(MDA)含量均随有机污染物浓度的增加而呈上升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显示,水中微量的1,2,4-三氯苯和萘均会明显影响水稻幼苗的生长,这对水稻育秧期水质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同时,根长可作为确定有机污染物发生事件的植物形态学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DCPTA浸种对四季豆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浓度的2-(3,4-二氯苯氧基)-乙基-二乙胺(DCPTA)对四季豆浸种,研究DCPTA对四季豆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DCPTA促进了四季豆幼苗的植株生长,株高和根长都比对照明显提高,在DCPTA处理浓度为0.6 mL/L时均达到最大值,株高比对照提高15.78%,根长比对照提高18.30%。同时,DCPTA浸种提高了四季豆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降低了四季豆幼苗的丙二醛(MDA)含量,当处理浓度为0.6mL/L时,四季豆幼苗中叶绿素含量比对照提高了19.65%,根系活力比对照提高了11.78%,MDA含量比对照降低了26.53%。DCPTA浸种处理能够促进四季豆幼苗的生长,且在浓度为0.6 mL/L时最合适。  相似文献   

11.
鲁有均  陶诗顺  钟昀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042-17043,17047
[目的]研究旱育保姆包衣对旱育秧出苗和秧苗生长的影响。[方法]用3种粒型的杂交水稻为材料,在吸胀谷、露白谷、短芽谷和长芽谷4种萌发状态下进行包衣处理,以不进行包衣为对照,观察出苗数、出苗速度和秧苗生长情况。[结果]不同粒型和不同萌发状态种子的出苗速度对旱育保姆包衣的反应有一定差异。无论粒型和萌发状态如何,包衣处理都能使其最终出苗率提高,尤其对发芽速度较慢的短圆粒型和粗长粒型的露白谷及短芽谷效果更为明显。包衣处理使秧苗株高降低,根系生长旺盛。[结论]旱育保姆包衣对不同粒型和不同萌发状态种子的出苗均有促进作用,作用大小与粒型和萌发状态有关;水稻进行包衣处理更容易获得壮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缩短皂荚种子休眠时间,提高种子发芽率。[方法]以层积处理为对照(CK),通过测定发芽时间、发芽率、株高、根长、鲜重、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对比浓硫酸法、碱水法、热水法、冷热水交替法、砂纸法、层积法对皂荚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砂纸法和浓硫酸法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达84%;砂纸法处理的种子集中在4 d内发芽,发芽时间最短,且幼苗根长最长,达80.52 mm;浓硫酸法处理具有最高的叶绿素含量,为6.597 8 mg/g;CK在株高方面有明显优势,植株鲜重以浓硫酸和砂纸处理为最佳。[结论]综合各因素考虑,砂纸法和浓硫酸法是促进皂荚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钟昀  陶诗顺  李智会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250-15251,15258
[目的]研究旱育秧床播后施用除草剂对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3种不同粒型的杂交稻种子为材料,在吸胀谷、露白谷、短芽谷和长芽谷4种萌发状态播种后进行除草剂处理,以不施用除草剂为对照,观察其出苗速度、最终出苗数和秧苗生长情况。[结果]吸胀谷和露白谷除草剂处理的出苗速度和出苗数与对照无明显差异;短芽谷和长芽谷除草剂处理的出苗速度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短圆粒型和粗长粒型种子的最终出苗数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细长粒型种子的最终出苗数极显著低于对照。除草剂处理秧苗的发根数、根干重和地上部干重等也不同程度地低于对照。[结论]水稻旱育秧床播后施用除草剂对种子出苗和秧苗生长的影响程度与种子萌发状态和粒型有明显关系,除草剂对萌发程度较高和细长粒型种子的出苗及秧苗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谢冬娣  岳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621-11622,11631
[目的]为生产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方法]以茄子种子为供试材料,用不同浓度的羧甲基壳聚糖浸种,对茄子种子发芽及幼苗素质的各项指标进行测定.[结果]羧甲基壳聚糖能在不同程度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α-淀粉酶活性、发芽速度以及幼苗的株高、叶面积、全株鲜重、壮苗指数、根系活力、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叶绿素的含量.[结论]以0.6%浓度CMC处理对茄子种子和幼苗影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镉·铜胁迫对不同品种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索重金属镉、铜对水稻的伤害。[方法]以水稻品种先农10号2、0号和40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氯化镉和硫酸铜处理对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在重金属镉、铜胁迫条件下3个品种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与对照差异不大,根的伸长受到明显抑制。先农20号在镉、铜浓度为5和10 mg/L时以及先农40号在镉和铜浓度分别为10和30 mg/L时,苗高均极显著降低。3个水稻品种的生物量的变化趋势与株高基本一致。镉、铜含量分别为5和10 mg/L时,幼苗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先农20号在镉为5mg/L时及先农10号和40号在镉为10 mg/L时,幼苗的根系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结论]重金属胁迫对水稻种子的萌发影响不大,对幼苗生长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铝胁迫对蚕豆幼苗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苟本富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643-6645
[目的]探讨铝胁迫对蚕豆幼苗生理的影响,为揭示铝毒害植物机理提供依据。[方法]用10、50、100、250、500、1000 mg/L浓度的铝溶液处理蚕豆种子,研究铝胁迫对蚕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的影响。[结果]低浓度铝处理对蚕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根系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株高和鲜重增加,根系活力增强,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高浓度铝胁迫对蚕豆生长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低浓度铝处理丙二醛含量变化很小,其他处理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叶绿素含量随铝浓度的增加而直线下降。高浓度铝胁迫过氧化物酶含量比对照增加较多,1000mg/L铝处理是对照的2.3倍。[结论]铝胁迫对蚕豆生长的影响有两面性,低浓度时起促进作用,高浓度时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解决苏打型盐碱稻作区水稻在育秧阶段受盐碱危害而导致的种子发芽势低、发芽不齐、芽尖枯黄、弯曲,幼苗生长不良甚至死亡的难题。[方法]用具ACC脱氨酶活性的PGPR菌株处理水稻种子,在不同浓度的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的碱胁迫下进行水稻种子的萌发实验和幼苗的生长试验,测定水稻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水稻幼苗的根长、苗高及不定根数。[结果]结果表明:水稻种子用菌株处理后,发芽势和发芽率都显著地提高,在碱浓度为1.25%时水稻种子的发芽势均超过40%,发芽率在80%以上;同时,该处理也有效地拓宽了水稻幼苗在碱胁迫下生存的生态幅,在1.25%的碳酸钠浓度下,水稻种子能萌发并继续生长,而此浓度下未用菌株处理的水稻种子却不能萌发;在各浓度的碱胁迫下,水稻处理组的幼苗根长、苗长和不定根的数目均显著地优于对照组。[结论]具ACC脱氨酶活性的PGPR能够有效地解决水稻种子在盐碱胁迫下萌发及其幼苗生长阶段所受到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赤霉素对盐胁迫下水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赤霉素对盐胁迫下水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60~210 mmol/L的NaCl作为不同浓度的盐胁迫,结合10μmol/L GA3处理,考察珍汕97水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状况。[结果]大于等于60mmol/L的NaCl胁迫显著抑制水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而10μmol/L GA3处理能显著缓解小于等于90mmol/L的NaCl胁迫对活力指数、第1片真叶叶鞘生长、株高生长的影响,显著缓解90~150mmol/L的NaCl胁迫对种子根生长的影响,显著缓解小于等于180mmol/L的NaCl胁迫对发芽势、发芽指数的影响,并显著缓解120~210mmol/L的NaCl胁迫对发芽率的影响。[结论]10μmol/L GA3处理能显著缓解一定浓度范围内的盐胁迫对水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申承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5871-15872,15875
[目的]为西葫芦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已经保存4年的西葫芦品种西葫芦1号种子为供试材料,用不同浓度的青霉素、多效唑进行浸种处理,并采用青霉素200 mg/L分别和不同浓度多效唑混配处理,以清水为对照,进行室内发芽和田间种植试验,研究青霉素和多效唑对西葫芦陈种子发芽及田间成苗的影响。[结果]用青霉素200 mg/L、多效唑500 mg/L处理对西葫芦种子发芽率、幼苗根系活力、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田间成苗效果较好,二者复配青霉素200 mg/L+多效唑500 mg/L处理效果最好,与对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结论]选择适宜浓度的青霉素、多效唑以及二者复配,可促进西葫芦种子新陈代谢系统的修复和恢复,使幼苗达到正常常规种子生长的指标,建议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