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江苏丰收菇业有限公司企业为基地,开展杏鲍菇、草菇新品种引进筛选;集成创新培养料高压灭菌;养菌育菇环境智能化调控;菌渣再利用栽培双孢菇等技术研究,建立健全了生物质资源梯次利用工厂化栽培杏鲍菇草菇关键技术体系。本文从栽培基质收集与预处理、优良新品种引进、菌种扩繁、杏鲍菇工厂化栽培、菌渣发酵、草菇工厂化栽培、菌渣作为有机肥还田等方面对生物质资源梯次利用工厂化栽培杏鲍菇草菇关键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在草菇、金针菇等产销两旺的基础上,围绕市场需求拓展新品种,积极发展鹿茸菇等珍稀类药用菌种植。为实现鹿茸菇这一食药兼用的名贵食用菌品种的工厂化生产,公司从2018年6月份开始,引进国外鹿茸菇菌种和工厂化栽培技术进行试种获得成功,又投资2 500余万元新建了鹿茸菇菌种培养室,用以该食用菌新品种的自主研发栽培。目前公司已经建成鹿茸菇工厂化生产线26 000平方米,生产的鹿茸菇品质和产量已经十分稳定,形成了日产20多吨鹿茸菇鲜菇的生产规模,并开发出了经烘干处理的鹿茸菇干菇系列产品,一举成为国内最大的  相似文献   

3.
围绕杏鲍菇发菌育菇环境参数智能化监测调控和构建工厂化袋式高效栽培生产线研究,我们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环境参数智能监控系统应用于连云港丽沙食用菌有限公司发菌育菇车间,并进一步调整优化杏鲍菇工厂化栽培各环节操作指标。经过近两年来的系统研究,杏鲍菇发菌育菇环境管理实现了智能化精准实时检测调控和工厂化高效栽培,对杏鲍菇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中,菇房环境对食用菌生长的影响很大,由工人根据食用菌的形态特征来判断菇房环境是否适宜,会由于个体主观差异或人为因素不能及时判断,造成菇房环境调节滞后,影响了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以杏鲍菇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获取杏鲍菇形态特征的蚁群算法改进的模糊C均值(FCM)聚类分割算法,该算法能够针对杏鲍菇生产中获取的图像,进行有效地分割,从而满足自动获取杏鲍菇形态特征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快杏鲍菇工厂化生产进程,通过连续3a进行枝条菌种制作与生产应用技术研究,总结提出枝条菌种制作技术工厂化生产应用及注意事项。枝条菌种代替传统的固体菌种,接种操作简单、发菌速度快,均匀一致,培养周期短,污染率低,出菇一致,便于工厂化生产管理。  相似文献   

6.
利用现代化工程技术和先进的设施、设备,人为设定、自动控制栽培环境,将杏鲍菇液体深层发酵技术、优质高产栽培和管理措施结合起来,可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合格率和生物转化率,减少污染,降低成本,提高杏鲍菇栽培的经济效益。本文从菌种制备、料袋制作、冷却接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将液体深层发酵技术、优质高产栽培和管理措施结合起来,探讨杏鲍菇液体菌种工厂化生产与应用配套技术,以期为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解决当地及周边地区食用菌菌渣资源量大而再利用渠道少、效益低等问题,进一步丰富食用菌种植模式,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2017年以来,我们以企业为基地,引进草菇新品种,以杏鲍菇菇渣为主要基质,系统开展了培养料隧道发酵、覆膜发菌、栽培环境数字化调控、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集成与试验研究,总结出了以杏鲍菇菌渣为主要基质工厂化栽培草菇关键技术,具有重要的生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海鲜菇工厂化袋式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鲜菇是近年来风靡食用菌市场的一个珍稀新品种,为了更好地示范推广海鲜菇工厂化高效栽培技术,于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在连云港四季有食用菌有限公司对海鲜菇工厂化生产工艺进行了探索研究,系统总结了海鲜菇工厂化袋式高效栽培技术,对海鲜菇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江苏省灌南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迅猛.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先后荣获“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示范县”、“全国食用菌行业优秀基地县”、“江苏省食用菌产业基地县”等多项荣誉。灌南县种植的食用菌主要有纯白金针菇、杏鲍菇、秀珍菇、白灵菇等中高档品种.现将苏北地区秀珍菇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属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由于肉质肥厚,质地脆嫩,具有特殊的杏仁香味,被誉为“菇中之王”。杏鲍菇属于高蛋白低脂肪并富含寡糖的食品,长期食用能起到降低血糖和整肠美容的作用,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各国推荐的食用菌品种,被列为21世纪最具开发潜力的十种食用菌之一。目前,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大趋势。经过多年的生产研究,我们总结出一套杏鲍菇菌棒工厂化生产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杏鲍菇是人们喜欢的菇类品种之一,近年来,市场需求量逐渐加大,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有高质量的杏鲍菇鲜品供应市场。本文主要介绍杏鲍菇集约工厂化生产技术,主要内容包括优良菌种选择、菌袋培养基配方、菌袋的灭菌及接种、在催蕾期、菇蕾期、成蕾期等时间段菇房内的的光照、温度、相对湿度等方面的管理技术等。1技术模式概述杏鲍菇集约工厂化生产是相对粗放生  相似文献   

12.
杏鲍菇工厂化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杏鲍菇是一种新开发食用菌新品种,因菌肉肥厚,质地脆嫩,味道鲜美,味如鲍鱼,深受人们喜爱,本文从基础设施、菌种制作、栽培袋制作、出菇管理和采收五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冷库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杏鲍菇冷库栽培技术研究是近年来食用菌产业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文章从冷库的结构设计及相关设备、菌种制备、菌袋制作、发菌及出菇管理、冷库栽培杏鲍菇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利用冷库的特殊环境栽培杏鲍菇的高产栽培技术,为各地利用冷库周年化生产杏鲍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随着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的发展,工厂为提高设备运转率,缩短生产周期,一般只采收一茬鲜菇。只出一茬菇的菌棒只消耗了30%~40%的养分和水分,因此,只要再次给菌棒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适当补充养分、水分,杏鲍菇就能进行二次出菇。自2014年起,东光县农业局技术人员同食用菌生产合作社一起,利用大棚进行秋季杏鲍菇废棒二次出菇栽培,并摸索出将杏鲍菇菌盖完全长  相似文献   

15.
正杏鲍菇是福建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重要种类,每年可产生大量的杏鲍菇废菌渣。利用杏鲍菇废菌渣为基质栽培草菇,不仅农民可以利用夏季闲置的蘑菇出菇房设施栽培草菇获得经济收益,杏鲍菇生产企业也可以出售废弃菌渣获得收益,  相似文献   

16.
杏鲍菇是福建省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的食用菌品种之一,工厂化生产技术较为成熟。笔者主要从生产设备、生产管理关键技术和废菌渣利用等方面阐述了福建省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旨在为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 《新农村》2012,(11):56
最近,"食用菌菌种液化新工艺研究"在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上试验成功。这标志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食用菌新型菌种生产技术取得重大进展。以前,浙江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和菌种生产主要采用传统的三级固体菌种繁育工艺和人工接种法,菌种退化、错种等生产事故严重制约了食用菌集约化、工厂化生产的发展。为此,浙江省农业厅联合浙江大学食用菌研究中心、开化县农科所等单位开展科  相似文献   

18.
随着食用菌市场需求的日益高标准和多样化,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土法栽培模式已远不能适应消费需要,工厂化大规模生产正在逐步得到发展.工厂化生产除大规模和人为控制栽培条件外,还需以连续的接种保证连续的出菇,较之传统的固体培养基制种方式,食用菌液体菌种生产技术具有生产周期短、菌丝体菌龄一致、生命力旺盛,接种方便、用种量少,接种后恢复生产迅速等优点,十分适宜作为配套技术应用于工厂化生产.本试验以加快发菌速度、提高制种效率、改善菌种质量为目的,进行了秀珍菇、平菇、香菇的液体菌种培养液配方与培养方式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9.
从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着手,通过千岛湖食用菌冷库项目,详细介绍了杏鲍菇工厂化生产中出菇房冷库的节能设计、负荷计算和设备选型,运行结果表明该设计较为合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杏鲍菇是一种珍稀食用菌,从栽培条件、培养、出菇、菌糠利用、能源消耗、发菌期、灭菌、商品率等方面分析了杏鲍菇工厂化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