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李方 《福建茶叶》2016,(9):125-126
潮汕地区的工夫茶文化是该地区特有的一种茶文化,主要包括精致的茶叶材料、讲究的茶具、茶冲泡优雅的过程以及关于茶的思想品评、风俗习惯等。其中,茶具是潮汕工夫茶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文章在对潮汕工夫茶介绍的基础上,从集中体现潮汕的茶具入手,在现代设计理论的支持下具体分析潮汕工夫茶茶具的历史文化内涵,旨在不断促进我国茶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综述了大麦籽粒蛋白质组分,籽粒蛋白质含量的遗传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气候与环境条件下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了介绍。这些研究报道,可为优质大麦的生产育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花生营养品质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营养品质主要包括油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及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本文主要介绍了花生品种油脂、蛋白质含量的变异,总述了油脂、蛋白质、脂肪酸等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和花生营养品质的改良途径。  相似文献   

4.
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大麦籽粒蛋白质组分,籽粒蛋白质含量的遗传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气候与环境条件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做了介绍。这些研究报道,可为优质大麦的生产和育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20年来,有关小麦胚乳蛋白质的遗传,进化及功能特性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主要论述了这些方面的进展,其中包括蛋白质分离和小麦细胞遗传谱系分析方法的改进。重点评论了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工作的方向,特别是确定麦醇溶蛋白和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之间的遗传与功能关系,以及非醇溶蛋白部分[包括三联体蛋白质(Triplet Proteins)]的遗传学和功能之间的关系。最近,在小麦胚乳蛋白质研究方面,DNA重组技术的应用,为我们了解这些蛋白质结构与进化的关系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本文对这些发现及研究成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蛋白质组技术及小麦蛋白质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大规模分析蛋白质作为主要研究内容的蛋白质组学是功能基因组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蛋白质组技术平台的建立为小麦蛋白质的高效分离与鉴定奠定了基础。介绍了蛋白质组研究三大核心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综述了蛋白质组技术在小麦品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影响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因素及其改良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新风  富健  孟凡钢  马巍 《大豆科学》2008,27(3):515-520
简要地综述了近些年来大豆籽粒蛋白质的组成成分、蛋白质含量遗传以及蛋白质与脂肪等性状的相关关系,并在环境方面如气候与栽培条件对蛋白质的影响做一总结,最后提出改良大豆蛋白质含量的途径:主要是加强生物技术、诱变与常规育种相结合,培育高蛋白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色谱分析法是兼具分离和检测能力的分析技术,已成为现代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实验手段。本文对近年来色谱分析技术在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含量和组成检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影响大豆蛋白质形成和积累的因素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主要由品种的遗传特性决定,但同时又受生态环境和栽培措施的影响。综述了品种、生态环境、栽培措施等因素影响蛋白质形成和积累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0.
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产、优质育种是大豆主要育种目标,灰色关联度分析是灰色理论中的一种分析方法,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的这一方法,通过分析农艺性状的各种性状对品质性状的关联系数(k)及关联度r,研究影响品质性状的主要农艺性状及其影响程度,试验分析了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之间的关联度,优势分析表明,大豆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为正相关,从关联序可以得出对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影响最大的是单株产量,其次是百粒重,为大豆育种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龙辐麦12品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给农场(户)和制粉企业提供龙辐麦12较全面的品质信息,作者研究了龙辐麦12的籽粒、磨粉、蛋白质品质、粉质仪参数和拉伸仪参数等性状。结果表明,龙辐麦12的容重、硬度、角质率、出粉率和籽粒与面粉颜色等品质均优于参照的优质小麦品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面团粉质仪与拉伸仪特性以及烘焙特性等11项品质指标中,除形成时间较参照的优质品种短1min以及最大抗延阻力小42EU外,其余指标皆高于参照的优质品种。分析了2000年~2002年103个点次龙辐麦12及其参照优质品种的主要品质指标的变异。结果表明,龙辐麦12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和稳定时间均高于参照优质品种(除克丰6号的湿面筋含量之外),而且蛋白质含量、稳定时间的变异系数小于各参照品种。表明该品种品质优异且品质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植物的乳汁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乳汁产生于植物中的一种分泌结构,即乳汁管,故研究乳汁管生长发育的调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与植物乳汁管生长发育调控方面相关的研究进展,包括蛋白质、基因、生态因子、割胶、生长调节物质以及物种基因型和植株发育阶段对植物乳汁管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更深入了解乳汁管的生长发育规律及乳汁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具有优异食味品质的日本粳稻品种越光与中国长江下游地区食味品质好的水稻品种稻米的支链淀粉链长分布和主要品质特征差异,以期为中国优质水稻育种提供理论依据,选用长江下游地区公认的食味品质好的5个粳型水稻品种稻米和日本新泻地区生产的越光稻米为材料,分析支链淀粉链长分布、稻米RVA谱、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TOYO味度值等主要品质特性的差异及其相关性。越光的稻米支链淀粉链长分布和直链淀粉含量等主要品质指标与长江下游地区食味品质好的品种没有明显差异,支链淀粉长链部分(Fb3)和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长江下游地区食味品质好的品种,支链淀粉短/长链比(Fa/Fb3)显著高于长江下游地区食味品质好的品种。越光稻米中Mg、K含量以及淀粉谱特性中最高黏度、崩解值均显著高于长江下游地区食味品质好的品种。支链淀粉的短链部分(5≤DP≤12)所占比率与最高黏度值和崩解值呈显著正相关,Fa/Fb3与最高黏度和崩解值均呈显著正相关。由此认为,通过育种手段改善稻米的支链淀粉理化特性,并在栽培措施上通过降低氮肥施用量来降低稻米中蛋白质含量,是提高长江下游地区水稻品种食味品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小麦蛋白质与面条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锐  魏益民  张波 《麦类作物学报》2011,31(6):1183-1187
为促进我国面条工业生产并为面条专用小麦良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对近年来小麦蛋白质与面条品质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总体来看,蛋白质含量和质量从各个方面影响面条品质。蛋白质含量与面条白度、表观状态呈负相关,与面条质构特性,尤其是煮熟面条的硬度、弹性呈正相关。较高的麦谷蛋白含量可以提高面条的硬度、咀嚼性、粘合性和抗拉伸能力。在一定范围内,蛋白质质量(面筋含量和质量、沉降值、流变学特性)的提高有助于面条蒸煮品质的改善和感官评分的提高,但蛋白质质量过高(湿面筋含量〉35%,沉降值〉60mL,稳定时间〉16min)会导致面条外观品质变劣,评分下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5+10可能与较好的面条品质有关。一般认为,优质面条小麦的蛋白质品质指标为:蛋白质含量12%~14%;湿面筋含量28%~34%,沉淀值40~45mL,稳定时间5~15min。  相似文献   

15.
生物技术在水稻蛋白质改良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米是我国人民的主要食品,但其蛋白质含量低、质量差,满足不了人们对蛋白质总量的需求。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采用传统的育种方法来选育高蛋白质的水稻新品种。但收效不大。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不断完善,应用生物技术方法改良水稻蛋白质已逐步变为现实,并显示出了诱人的前景。本文根据近年来研究报道的资料。分析了水稻蛋白质改良的必要性,综述了应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生物技术方法在水稻蛋白质改良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定位酶修饰对蛋白质的表面性质(如乳化性、起泡性)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这些表面性质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蛋白酶特异性地断裂蛋白质的肽键,从而导致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化,结构变化主要包括蛋白质的表面张力、疏水性、柔性等。从蛋白酶的作用位点及其处理程度对底物蛋白结构改变的角度,综述了酶修饰蛋白质水解后表面性质的变化,并分析蛋白质结构对其表面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高蛋白大豆轮回选择群体的合成(简报)孟祥勋(吉林省农科院大豆所)在大豆育种中,提高大豆子粒蛋白质含量已成为主要目标之一。据报道,利用多亲本互交进行轮回选择是提高蛋白质含量的一种有效途径,Miller和Fehr(1979)以12个高蛋白质和12个高产品...  相似文献   

18.
用蛋白质含量不同的九个亲本配成六个组合,对其F_2、F_3、F_4代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基因作用方式和遗传参数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除C_2外,其它五个组合的蛋白质含量遗传主要是基因的加性效应,可用中亲值预测杂交后代蛋白质含量的平均表现。组合C_2除基因的加性效应外,还存在显性效应。多数组合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力一般中等偏高且随着世代的升高而增加。不同组合F_2、F_3、F_4代蛋白质含量变异系数和遗传进度较大,以及高蛋白超亲个体的普遍存在,均表明了早期世代选择高蛋白个体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结合大豆育种实际工作,设置低蛋白×低蛋白、低蛋白×高蛋白2种不同类型的大豆杂交组合,先后对各组合类型后代单株及后代品系蛋白质、油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大豆杂交亲本蛋白质含量通过杂交后代群体对后代品系蛋白质含量特征有显著的影响,亲本蛋白质含量与后代品系蛋白质含量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不同蛋白质含量的大豆杂交亲本组合类型对后代品系蛋白质含量有显著的影响。试验明确了大豆杂交后代群体蛋白质含量的遗传过程以及选择作用对后代品系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为大豆蛋白质育种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景是现代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从水景在园林设计中的作用入手,介绍了广坝农场水景设计的原则、思路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