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双酶法提取褐蘑菇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从褐蘑菇中提取膳食纤维的工艺参数,采用双酶法提取褐蘑菇膳食纤维,对加酶量、pH值、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及液料比5个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褐蘑菇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加酶量2.1%,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4.5 h,pH值7.0,料水比1:10,在此条件下褐蘑菇膳食纤维提取率较高,可达41.37%,且提取的膳食纤维理化性质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给褐蘑菇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酶法制备褐蘑菇水溶性膳食纤维,选择物料比、酶处理时间、酶解温度作为试验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酶法提取褐蘑菇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0、酶处理时间1.0h、酶解温度60℃,此条件下水溶性膳食纤维产率为36.1%。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研究亚麻籽粕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以亚麻籽粕为原料,采用碱性蛋白酶水解.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酶解温度、时间、加酶量(质量分数)和料液比为响应变量,以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案和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与响应变量的回归方程,并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在提取率的二次多项模型中,温度、时间、加酶量在一次项中表现差异显著,温度、料液比、加酶量在二次项中表现差异显著.[结论]亚麻籽粕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条件为: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4h、料液比1:20、加酶量9;,此条件下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52.05;,与预测值52.5;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4.
以红皮黄心红薯为原料,采用酶碱结合法制备膳食纤维,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对所得膳食纤维产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酶解工艺中各种酶的最适用量分别为:脂肪酶0.5%,混合酶(中温α淀粉酶和糖化酶)0.6%,木瓜蛋白酶0.2%;碱解工艺的最佳条件为:p H 8.5,温度60℃,碱解时间1.5 h。在最优条件下,红薯膳食纤维得率可达66.31%,其中膳食纤维含量从原料中的24.21%提升至可溶膳食纤维产品中的83.74%,产品膨胀力为6.23 m L/g,持水力为9.33 g/g,持油力为3.96 g/g,功能特性优良。  相似文献   

5.
刘莹  赵杰  刘政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3):252-253
研究了料液比、酶处理时间、酶解温度等因素对酶法提取褐蘑菇水溶性膳食纤维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酶法提取褐蘑菇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 g:10mL、酶处理时间0.5h、酶解温度60℃,此条件下产率为36.1%.  相似文献   

6.
酶解法提取红枣膳食纤维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红枣膳食纤维的酶法提取工艺。[方法]以陕北木枣为试材,采用酶解法提取红枣中的膳食纤维。通过对α-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糖化酶的用量的正交试验,分析其对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确定其最适用量,进一步对α-淀粉酶酶解的温度、pH和时间进行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酶解条件。[结果]3种酶用量中,对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最大的是α-淀粉酶,其最适用量为:α-淀粉酶0.4%、胰蛋白酶0.6%、糖化酶0.8%。α-淀粉酶的酶解因素中对提取率的影响依次为温度﹥时间﹥pH,其最佳酶解条件为:温度65℃,时间70 min,pH 6.0。在此条件下提取的红枣膳食纤维的持水力和膨胀力分别为854.92%和13.98 ml/g。[结论]该研究为酶法提取红枣中膳食纤维工艺的产业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酶法提取豆渣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分离蛋白质时所产生的废豆渣为原料,采用酶法提取豆渣中水溶性膳食纤维,以豆渣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为指标,考察纤维素酶添加量、溶液p H、酶解次数、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5个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与均匀设计,确定了制备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酶解条件,纤维素酶添加量为原料的2%,p H 4.5,酶解温度为51℃,酶解时间为2.0 h。在最佳条件下,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可达11.48%,该结果可为豆渣中制备水溶性膳食纤维酶的选择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用木质素降解菌16-2发酵麦麸制取膳食纤维,以总膳食纤维含量作为指标,确定最佳的发酵条件,并对最佳发酵条件下获取的膳食纤维制品的物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发酵条件为pH值6.0,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72 h;在最优发酵条件下获得的产品的总膳食纤维(TDF)为82.41%,不溶性膳食纤维(IDF)为55.12%,可溶性膳食纤维(SDF)为27.60%;膳食纤维的溶胀性和持水力分别为0 mL?g-1和4.2 g?g-1;其纤维素、木质素、粗蛋白、灰分质量分数分别为30.12%、18.28%、7.39%和15.04%;获得的膳食纤维对重金属离子Cd2+、Pb2+和Cu2+的最大束缚量分别为66.9、249.6和15.9μmol?g-1,对H2O2的清除率为23.1%.由此可见,利用微生物发酵法所制得的麦麸膳食纤维的持水力和生理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利用苹果皮渣制备膳食纤维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苹果皮渣为原料,进行了酸水解法提取苹果皮渣中的水溶性膳食纤维,酶法和化学法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试验。结果表明,提取水溶性膳食纤维的适宜条件为:水解温度80℃,pH 1.5,水解时间150 min,加水比为12∶1,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为13.54%,成品呈浅黄色。酶法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α-淀粉酶的添加量是0.4%,酶解温度为70℃,酶解时间为40 min,木瓜蛋白酶的添加量为0.2%,酶解温度为45℃,酶解时间为40 min,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产率高达39.01%,膨胀力为27 mL/g,持水力为13.14 g/g。化学法制得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产率仅为23.30%,膨胀力为18 mL/g,持水力为2.6 g/g。  相似文献   

10.
酶法提取薯渣膳食纤维及制品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α-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糖化酶对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渣进行酶解,提取膳食纤维,并对所得膳食纤维产品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心甘薯是提取薯渣膳食纤维的理想材料;各种酶的最适用量分别为:α-淀粉酶1.2mL/g,胰蛋白酶0.7mL/g,糖化酶4.0mL/g;糖化酶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60℃,时间40min,pH 5.0;膳食纤维产品中总膳食纤维含量为81.43%,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可达40.31%,甘薯渣膳食纤维膨胀力和持水力分别达到195mL/g和910%。  相似文献   

11.
可溶性膳食纤维是一种非常重要并为国际一致公认的功能性食品基料。以枣渣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法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探讨了加酶量、料液比、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制备枣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加酶量为4%,料液比1∶1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1.5 h,此条件下枣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达6.20%。研究结果将为枣渣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数据,并能丰富膳食纤维的材料来源。  相似文献   

12.
甘薯渣膳食纤维酶解法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α-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糖化酶对甘薯渣进行酶解,提取膳食纤维,并对所得膳食纤维产品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黄心甘薯是提取薯渣膳食纤维的理想材料;各种酶的最适用量分别为:α一淀粉酶1.2ml/g,胰蛋白酶0.7 ml/g,糖化酶4.0 ml/g;糖化酶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60℃,时间 40 min,pH值5.O;膳食纤维产品中总膳食纤维含量为81.43%,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可达40.3l%,甘薯渣膳食纤维膨胀力和持水力分别达到195 ml/g和910%.  相似文献   

13.
提取玉米皮膳食纤维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了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酶解pH值对玉米皮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提取玉米皮膳食纤维的最佳条件为复合酶添加量1.2%,酶解温度60 ℃,酶解55 min,pH7.0,提取率可达65.2%.玉米皮膳食纤维优质化挤压条件为物料加水量20%,挤压温度130 ℃,螺杆转速130 r/min,玉米皮中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可由15.87%提高到21.65%.  相似文献   

14.
香菇柄膳食纤维酶法改性及功能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香菇柄膳食纤维酶法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香菇柄粉碎度180~250μm,纤维索酶添加量0.9%,酶解时间4.5 h,鹃解温度50℃,pH值4.5,液固比25:1,香菇柄中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re,SDF)溶出量每100g为10.15 g.在此条件下获得的香菇俩膳食纤维为淡黄色的粉末状,粒度均匀,无特殊性气味,是较理想的膳食纤维.同时研究了香菇柄改性膳食纤维的功能特性,结果表明,其结合水力为5.88g/g,膨胀力为7.521 mL/g,持油力为2.21 g/g,粘度为5.70mPa·S.  相似文献   

15.
邓爱妮  范琼  周聪  赵敏 《南方农业学报》2017,48(6):1062-1067
[目的]优化超声辅助酶重量法提取树仔菜总膳食纤维工艺,为后续野生蔬菜膳食纤维研究工作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树仔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蛋白酶种类、酶添加量、溶液pH、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对总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酶解工艺.[结果]蛋白酶种类对树仔菜总膳食纤维提取率影响的排序为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超声辅助酶重量法提取树仔菜总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木瓜蛋白酶添加量0.60%、溶液pH 5.0、超声时间50 min、超声温度65℃,对提取率影响程度排序为木瓜蛋白酶添加量>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溶液pH;在优化条件下,树仔菜总膳食纤维提取率为45.0%,变异系数小于5.00%,测定结果与GB 5009.88-2014《食品中膳食纤维的测定》测定结果(44.8%)基本一致.[结论]超声辅助酶重量法提取树仔菜总膳食纤维具有酶解时间短、操作简便等优点,可用于批量样品总膳食纤维的提取.  相似文献   

16.
酶解法提取竹笋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州[目的]研究利用酶解法提取竹笋不溶性膳食纤维。[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竹笋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各因素对竹笋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影响程度依次为:α-淀粉酶〉酶解时间〉木瓜蛋白酶〉pH值〉料水比〉纤维素酶〉酶解温度;竹笋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条件的最佳组合为:料水比l:40,α-淀粉酶1600U/g底物,木瓜蛋白酶3000U/g底物,纤维素酶4000U/g底物,pH值5.0,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1.5h。[结论]筛选出了影响膳食纤维提取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到了竹笋膳食纤维酶解法的最佳条件,为进一步改良和优化膳食纤维的成分和生理功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蚕豆渣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得出用碱法和酶-碱法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并测定了2种方法制取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溶胀性和持水性。结果表明,碱法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溶液浓度6g/100mL,碱浸温度50℃,碱浸时间40min;酶-碱法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溶液浓度3g/100mL,碱浸温度60℃,碱浸时间50min,胰蛋白酶用量0.4g/100mL。酶-碱法制取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具有较好的溶胀性和持水性。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利用内蒙古地区的荞麦资源,提升其附加值,以荞麦壳为原料,采用酶-化学法对荞麦壳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进行提取.酶-化学法提取荞麦壳中膳食纤维的正交试验表明,其最佳提取工艺是:α-淀粉酶浓度0.3%、碱解时间60 min、碱解温度45℃、NaOH质量分数4%,该工艺可以有效提高膳食纤维的纯度.  相似文献   

19.
以桑椹籽粕为原料,采用酶碱法,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研究了制备桑椹籽粕中膳食纤维的最佳操作参数。结果表明,桑椹籽粕中膳食纤维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NaOH浓度为5%、木瓜蛋白酶用量为0.5%、碱提温度45℃、碱提时间30min。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橘皮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的工艺条件,并探讨了酶解温度、加酶量、料液比、碱液浓度、酶解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L16(45)正交试验确定了影响膳食纤维提取效果的最主要因素是料液比,并得出橘皮膳食纤维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酶解温度60℃、加酶量0.4 g、料液比1∶10(g/mL)、碱液浓度0.25%、酶解时间120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