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青蛤(Cyclina sinensis)俗称哈蜊、牛眼蛤、黑蛤,隶属于双壳纲,帘蛤目,帘蛤科,青蛤属,是栖息于潮间带泥沙底质或沙泥底质的埋栖型双壳贝类,分布区域广泛,为广温广盐性品种,是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养殖贝类之一,市场需求量大,并可出口创汇。浙江省现有青蛤养殖面积3.3万hm^2,年产量约4.5万t。乐清市青蛤养殖历史悠久,但苗种来源基本依赖于江苏等外省的自然苗。  相似文献   

2.
青蛤Cyclina sinensis(Gmelin),俗称蛤蜊、圆蛤,属帘蛤科、暖水种,是我国沿海习见的经济贝类,尤其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地方优势品种。近些年,由于滥采酷捕,其自然资源不断下降,而市场价格和需求量在不断上涨,这就使青蛤人工养殖悄然兴起,青蛤苗种日趋紧张。为了恢复资源,加速青蛤养殖步伐,自  相似文献   

3.
青蛤Cyclina sinensis(Gmelin),俗称蛤蜊、圆蛤,属帘蛤科、暖水种,是我国沿海习见的经济贝类,尤其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地方优势品种。然而,近些年由于滥采酷捕,其自然资源不断下降,而市场价格和需求量在不断上涨,这就使青蛤人工养殖悄然兴起,青蛤苗种  相似文献   

4.
青蛤的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蛤[Cyclinasinesis(Gmelin)],俗称黑蛤、羊蹄蛤等,是生活于潮间带的理栖型双壳贝类,为黄渤海常见种。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生长快,经济价值较高,是颇具发展前途的养殖贝类。为促进青蛤养殖业的发展,笔者将青蛤的育苗技术介绍如下。1半人工育苗半人工育苗是指在室外土池(或滩涂)对亲贝蓄养、育肥,育肥后期在室内进行强化培育,然后在室内进行亲贝的人工催产,人为控制条件孵化受精卵,培养浮游幼虫至出现眼点或附着变态后,再将幼虫从室内水泥地移到室外土地中进行稚贝的培育。1.1受精卵的获取这一育苗过程室内工作的关键是…  相似文献   

5.
青蛤全人工育苗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蛤俗称蛤蜊、圆蛤,是我国南北习见的经济贝类,生活于沿海泥沙滩中。浙江省青蛤养殖面积5万余亩,年产量约4.5万吨,青蛤  相似文献   

6.
青蛤Gylina sinensis(Gmelin)俗称铁蛤、墨蛤、蛤蜊、石头螺等,是我国沿海常见的经济贝类,不仅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具有药用价值,因此倍受消费者青睐。近十几年来,由于海洋污染和捕捞过度等因素影响,青蛤资源日益匮乏,青蛤人工育苗与养殖技术开发异军突起。目前,江苏、浙江等地青蛤人工育苗与苗种中间培育技术已十分成熟,而渤海南部此类技术研究尚处在启蒙阶段。  相似文献   

7.
青蛤[Cyclina Sinensis(Gmelin)]俗称蛤蜊、黑蛤,为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养殖贝类之一,市场需求量大,并可出口创汇.浙江省乐清市青蛤养殖历史悠久,但苗种来源基本依赖于江苏等外省的自然苗,而自然苗种因受气候、水文等条件影响,丰歉不定,加上近年来自然海区苗种被滥采酷捕,青蛤资源衰竭,养殖苗源日趋匮乏,从而严重阻碍了青蛤养殖业的发展.为了弥补自然苗种资源的不足,笔者于2003至2004年在乐清市成功开展了青蛤人工育苗技术研究,并进行了规模化生产,现将相关技术工艺总结如下,青蛤工厂化育苗生产工艺流程(见图1).  相似文献   

8.
青蛤繁育及养殖技术(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蛤(Cyclina sinensis),俗称石头螺、牛眼蛤、黑蛤等,是我国沿海常见的经济贝类。青蛤是深受群众欢迎的优良海产贝类,市场需求旺盛。其生态适应性强,栖息稳定、水平移动范围小,生长快、产量高,生长两年即可达到商品规格,是一种理想的底栖贝类养殖对象。  相似文献   

9.
我国浅海滩涂总面积约为9.3万km2,生活着700余种海洋贝类,贝类产量名列世界第一.目前已开展人工养殖滩涂埋栖贝类有泥蚶、缢蛏、泥螺、文蛤、青蛤、西施舌、菲律宾蛤仔、彩虹明樱蛤等[1].由于滩涂养殖贝类具有开发成本低、效益好、生态型等优点,近年来人工养殖规模发展很快,对海水养殖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愈加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10.
青蛤(Cylinasinensis)俗称黑蛤、蛤蜊等,是我国沿海常见底栖贝类,栖息在沿海滩涂泥滩地带。为了推广青蛤育苗技术,笔者把几年来的育苗经验写出来供大家参考。一、育苗池的选择青蛤工厂化育苗过程中,幼体发育经过担轮幼虫、面盘幼虫、匍匐幼虫期,然后发育变态成稚贝而进入附着期  相似文献   

11.
青蛤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小星 《齐鲁渔业》2008,25(7):23-23
青蛤(Cyclina sinensis Gmelin),俗称蛤蜊、哈皮、圆蛤、黑蚬。为亚热带种类,是我国南北习见的经济贝类,属瓣鳃纲,帘蛤科,生活在沿海泥沙滩涂中。青蛤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体内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特别是铁的含量高达194.25mg/kg,是优质海产贝类之一,也是沿海群众喜爱的海鲜品。  相似文献   

12.
青蛤(Cyclina sinensis)为帘蛤科埋栖型双壳贝类,广泛分布在我国沿海泥砂质潮间带。青蛤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其含铁量高达194.25mg/kg,素为年长者及幼儿的上等食品。我们于2001年在山东埕口盐化有限公司养殖场,利用2个土池,进行了青蛤育苗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青蛤俗称蛤蜊、圆蛤,是我国南北习见的经济贝类,生活于沿海泥沙滩中.浙江省青蛤养殖面积5万余亩,年产量约4.5万吨,青蛤已成为当地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过去青蛤苗种大多采捕于自然海区,随着其自然资源的衰退,青蛤苗种日趋紧张,为此,浙江省温岭等地积极开展青蛤人工育苗技术研究,通过几年的努力已系统掌握青蛤全人工育苗技术,并进行了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4.
青蛤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永凯 《水产养殖》2007,28(4):26-26
青蛤为亚热带种,属帘哈科,肉味鲜美,蛋白含量高,还有药用价值,是我国沿海常见的经济贝类品种。新世纪以来随着青蛤工厂化育苗技术的成熟,青蛤的人工养殖得到迅猛的发展,目前已成为我国江苏、浙江沿海池塘的主要贝类养殖品种之一。但随着养殖面积的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海水养殖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据统计,2002年我国海水养殖产量达1212.84万吨,海水养殖面积134.475万公顷。其中滩涂贝类产量约占我国海水养殖总产量的19%。本文所指滩涂贝类品种主要为缢蛏、菲律宾蛤仔、文蛤、青蛤、蚶类、牡蛎等。池塘养殖滩涂贝类,就是利用沿海滩涂的虾塘、围垦,或筑堤围塘,进行蓄水养殖。其优点是投资少,风险小,效益高,设施和操作简单,受不利环境的影响小。本文着重介绍利用池塘进行缢蛏、蛤类和蚶类的健康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6.
美洲帘蛤又称美国硬壳蛤,原分布于美国东海岸,是美国大西洋沿岸浅海和滩涂主要的经济双壳贝类之一,属广温、广盐性底栖经济贝类,对环境耐性强,适应于不同底质。不仅能在砂底质沿海生长,而且在泥底质中也能够获得较好的生长,特别适合泥砂质滩涂为主的特点,比其他养殖贝类如文蛤、青蛤具更强的耐低氧能力。  相似文献   

17.
青蛤[Cgclina.sinensis(Gmelin)]属帘蛤科,为暖水性种,主要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如辽宁、山东、江苏、福建和日本本州以南及朝鲜沿海及河口潮间带,多生活在高潮区和中潮区的泥沙滩中,它生长快、适应性强,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优质贝类,是出口创汇的海产品之一.近几年,由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加上人为的酷捕滥采,青蛤资源急剧下降.为适应市场需求,振兴滩涂养殖和推广虾贝混养,为青蛤养殖业的发展提供苗种,在锦州市天桥开发区青蛤育苗及养殖示范基地进行了三年青蛤室内人工育苗及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8.
青蛤又称黑蛤、牛眼蛤等,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在江苏南部沿海,产量仅次于文蛤和四角蛤蜊,是重要经济贝类。为了配合青蛤的土池育苗,我们在室内进行了不同饵料对青蛤幼虫生长发育及成活率影响的试验。  相似文献   

19.
青蛤(Cyclina Sinensis Gmelin)俗称蛤蜊、哈皮、圆蛤、黑蚬。为亚热带种类,是我国南北习见的经济贝类,属瓣鳃纲,帘蛤蚪,生活在沿海泥沙滩涂中。青蛤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体内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特别是铁的含量高达194.25mg/kg,是优质海产贝类之一,也是大众喜爱的海鲜品。  相似文献   

20.
青蛤引种增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蛤为帘蛤科贝类。生活在近海泥沙或沙泥质潮间带,营埋栖生活,俗称黑蛤、铁蛤。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是目前市场需求量与日俱增的海产品,因此具有广阔的增养殖前景。由于大的生态环境恶化导致贝类资源锐减,锦州湾海域的青蛤资源量几乎绝产,为保护和净化海洋环境,发展生态养殖,恢复青蛤自然资源。锦州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站与凌海市海洋与渔业局分别对凌海市境内大有增养殖区邻近海域做了底泥采样收集和海水测试分析;对青蛤的分布、生态习性、生长繁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调查与研究。2004年将锦州鑫源海珍品有限公司确权海域使用范围作为青蛤增养殖试验场地,从山东省引进青蛤苗种,经过16个月的底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