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了深入了解荣昌猪不同性别间血液生理生化及免疫指标及其差异,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了32头成年荣昌猪血液的13项生理指标、12项生化指标和2项免疫学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与国内主要的小型猪品系及人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测荣昌猪血液27项指标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谷丙转氨酶(ALT)和白蛋白(ALB)在性别间差异极显著(P0.01),葡萄糖(GLU)、碱性磷酸酶(ALP)和载脂蛋白AⅠ(AP0AⅠ)在性别间差异显著(P0.05),其余指标性别间无显著差异(P0.05)。荣昌猪的HCT、血小板(PLT)、尿素(UREA)和葡萄糖(GLU)测定平均值均小于小型猪,其余指标均接近于小型猪。荣昌猪的7项血液生理指标和4项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平均值均处于人类血液生理生化正常参考指标范围内。研究确定了荣昌猪血液生理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基础数据,为荣昌猪品种特性开发及其在畜牧生产和医学研究上进一步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集166头(♂77、♀89)放牧型合作猪全血以及血清样品,3头八眉猪作为对照,对全血中14项生理指标及血清的14项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分析6月龄、8月龄、12月龄以及不同性别合作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放牧型合作猪体温和呼吸频率在普通猪正常范围的下限或更低;各项血液生理指标和大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在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部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均在月龄间存在不同程度差异(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性别和品种对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及血糖、血脂与脂肪沉积性状的相关性,本试验对莱芜猪及苏太猪血液生化指标和脂肪沉积性状进行了测定。采用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检测了251头莱芜猪和248头苏太猪6项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性别间仅莱芜阉公猪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显著高于母猪(P0.01),其他血液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品种间莱芜猪血液葡萄糖、糖化血清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显著高于苏太猪(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显著低于苏太猪(P0.01),其他两项血液生化指标品种间差异不显著;莱芜猪和苏太猪的血糖以及部分血脂指标与脂肪沉积性状有显著相关性,在莱芜猪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胸部(6~7肋)背膘厚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臀部背膘厚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苏太猪中,血液葡萄糖、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肩部背膘厚、胸部背膘厚、腰部背膘厚、臀部背膘厚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糖化血清蛋白与臀部背膘厚呈显著正相关(P0.05),甘油三酯含量与肩部背膘厚、腰部背膘厚呈显著正相关(P0.05)。由此我们推测:性别对血液生化指标有一定影响,而品种间血液生化指标有显著差异,血糖、血脂与脂肪沉积性状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中华草龟与中华花龟的健康养殖、良种选育及养殖推广提供参考依据,试验测定、计算了4龄中华草龟和中华花龟血液中的白细胞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数等4项血液生理指标,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转氨酶比,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含量,白球比,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含量等14项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血液生理指标中,中华草龟红细胞数显著高于中华花龟(P0.05),中华花龟白细胞数显著高于中华草龟(P0.05),两种龟的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数差异不显著(P0.05);在血液生化指标中,中华花龟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显著高于中华草龟(P0.05),中华草龟的总胆固醇含量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高于中华花龟(P0.05),其余血液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中华草龟和中华花龟因品种的不同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明确高寒牧区牦牛冷季补饲效果。[方法]本试验通过测定日增重和采集血液去分析补饲精饲料对不同年龄那曲牦牛生长速度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2岁、3岁牦牛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日增重均显著高于1岁、4岁(P0.05);在不同年龄间,牦牛各个年龄的试验组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但1岁、2岁试验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岁、4岁试验组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年龄阶段淀粉酶(AMY)、尿素氮(BUN)、尿素(UREA)差异极显著(P0.01),钙(Ca)、磷(P)和尿素氮/肌酐差异显著(P0.05)外,其余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同一年龄的牦牛在不同的饲养管理水平下,各项生化指标中补饲牦牛的淀粉酶(AMY)、尿素氮(BUN)、尿素(UREA)极显著高于放牧牦牛(P0.01),钙(Ca)和尿素氮/肌酐显著高于放牧牦牛(P0.05),磷(P)显著低于放牧牦牛(P0.05)。[结论]表明冷季补饲有效补充了那曲牦牛的机体能量,为其机体冷季正常生长发育提供了动力,从而提高了其越冬能力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4月龄广东西藏小型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特性,试验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对38头广东西藏小型猪(♂20、♀18)血液中24项生理指标和18项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4月龄广东西藏小型猪雌性与雄性的生理指标比较,血小板总数、平均血小板体积、大血小板比率、血小板压积差异极显著(P0.01),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差异显著(P0.05);雌性与雄性的生化指标比较,肌酐和磷等指标含量差异显著(P0.05),总胆固醇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其他生理生化指标性别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性别对西藏小型猪的部分生理生化指标有影响,对其他大多数指标的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3个地方品种猪血液生化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中国地方猪种的血液生化指标,试验用Monarch6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了通城猪、陆川猪和宁乡猪3个地方猪种24项血液生化指标,统计结果表明,3个品种间有6项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通城猪和宁乡猪间有4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陆川猪和宁乡猪间有3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3个地方猪品种间同一指标的比较,以及与人参考值、中国小型猪品种、其他地方猪品种和国外引进猪品种比较,为中国地方猪品种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皖南花猪生长发育与脂肪沉积的关系,试验测定了0、30、45、90、180日龄皖南花猪12项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血糖(GUL),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FFA),血清中生物活性物质:脂联素(ADP)、瘦素(Leptin)和血清免疫球蛋白lgG、lgA、lgM等指标在不同日龄间差异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相同日龄雌、雄性别猪群间血清生化指标有一定差异,尤其在90和180日龄间差异明显.结果表明:皖南花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与其生长发育相一致,并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
试验探究萨福克羊、河谷型藏羊和萨藏杂交肉羊的血清生化指标的差异。采集萨福克羊血液21份,西藏河谷型绵羊41份,萨藏杂交肉羊血液24份。结果显示,萨藏杂交肉羊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含量显著高于萨福克羊(P0.05),萨福克羊的血清尿素(UREA)含量显著高于河谷型藏羊和萨藏杂交肉羊(P0.05)。河谷型藏羊和萨藏杂交肉羊的球蛋白(GLB)含量显著低于萨福克羊(P0.05),白蛋白/球蛋白(A/G)值和总胆固醇(T-CHO)含量显著高于萨福克羊(P0.05)。萨福克羊的肌酐(CRE)含量显著高于河谷型藏羊(P0.05)。研究表明,不同绵羊群体血清生化指标存在差异,引入品种和杂交改良群体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性、抗病性和自身免疫力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建立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专家团队培育的小型猪(命名为"中国实验用小型猪")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小型猪作为人类疾病模型提供参考依据。用全自动化生化仪测定1、3、6和12月龄中国实验用小型猪血液的9项生理指标和22项生化指标,对同一月龄不同性别的血液测定值进行单因素独立样本t检验。试验结果显示,中国实验用小型猪绝大多数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同一月龄不同性别间差异不显著(P>0.05),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和肌酐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中国实验用小型猪血液指标与巴马小型猪、贵州小型猪和五指山小型猪相比,大多数血液测定值接近。试验结果表明,中国实验用小型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稳定,与人类正常参考值相比,小型猪9项血液生理指标中有4项和人类相接近,22项血液生化指标中有15项和人类相接近。  相似文献   

11.
蛋用型鸡生长期和产蛋期血浆脂蛋白浓度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长阶段的蛋用型母鸡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浓度很低,产蛋期血浆VLDL浓度是生长期的24—40倍。蛋用型公鸡在性成熟前后其血浆中均几乎不含有VLDL。雌激素对蛋用型鸡血浆VLDL浓度的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蛋用型母鸡,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浓度在产蛋期较生长期高。无论在生长期还是在产蛋期,蛋用型母鸡血浆VLDL浓度和LDL浓度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用比浊法测定血浆VLDL浓度时,沉淀完成所需的时间取决于所取血浆量中VLDL的总含量。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1. Prolactin hormone (governed by the PRL gene) is secreted by the anterior pituitary of animals, which combines with its receptor (prolactin receptor, PRLR) to act on target cells. Both PRL and PRLR are mainly associated with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The genetic mechanism of nesting in poultry is not yet clear, and so the aim of the current study was to determine expression patterns of PRL and PRLR at different times across the breeding stages of black Muscovy ducks.

2. In this study, the CDS regions of PRL and PRLR were determined by RACE sequencing.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PRL and PRLR in the pituitary, ovary and uterus from the black Muscovy duck were compared and analysed during the pre-laying, laying and nesting periods.

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RL and PRLR are highly homologous in a variety of poultry species. The expression of the PRL gene in the pituitary was the highest,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seen in the ovary and uterus. This trend ran through the entire prenatal period, i.e. the laying period and the nesting period.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the PRLR gene in the pituitary and ovary was generally low, and expression in the uterus was the highes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xpression of the PRLR gene between pituitary and ovary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but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the PRLR gene in the uterus reached its highest level during the nesting stage,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seen in the early laying period.  相似文献   

13.
鸬鹚繁殖习性和恒温能力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在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研究了鸬鹚的繁殖习性和恒温调节机制,结果表明巢区平均水深305±40mm;平均窝卵数4.2±1.1枚,平均卵重52.0±4.7g;幼鸟生长模型为;恒温能力发育分为发育期和恒温期。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养猪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猪群对饲养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关系到猪场的健康发展,还决定整个养殖效益。尤其是提高母猪的饲养管理水平至关重要,该文主要论述不同阶段母猪饲养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15.
多花黑麦草不同生长期营养价值评定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采用饲料常规分析方法,如范氏洗涤纤维和两级离体消化法对多花黑麦草不同生长时期的常规营养成分、范氏纤维和体外消化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随着生育期的延长,粗蛋白,Ca和P含量以及体外消化率逐渐下降,范氏纤维指标逐渐升高。在抽穗期CP水平最高,Ca和P相对也较高,多花黑麦草刈割饲用的最佳时期是抽穗期。  相似文献   

16.
从不同品种,年龄,季节,埋植增肉剂“畜大壮”或玉米赤霉醇(90天)对比观察肉牛增重效果,结果表明,埋植组比对照组头均日增重提高70.1%~95.5%(P〈0.01);冬春枯草期,埋植组头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了434%~604%的达到青草期对照且的增重效果,埋植“畜大壮”对农村老,残,瘦牛均有较好的催肥效果。  相似文献   

17.
应用改良甲苯胺蓝染色法(MTB)观察了大鼠泌乳期和静止期乳腺肥大细胞的分布、形态、数量变化规律.并用阿尔新蓝一番红鉴别染色法(AB-S)进行了细胞化学分型研究。结果:AB-S染色显示,大鼠乳腺只存在黏膜型肥大细胞;无论是泌乳期还是静止期。乳腺肥大细胞大多分布于腺泡间和小叶问结缔组织中。细胞的形态各异,但细胞数量在静止期和泌乳期有显著差异。泌乳期的乳腺肥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1)。乳腺肥大细胞的动态变化,可能与乳腺泌乳期腺泡上皮的生长和静止期腺泡问结缔组织细胞增生等结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百脉根不同成熟期的种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不同成熟期采收的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种子和荚果进行了多种因素及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百脉根种子成熟很不一致,裂荚性极强。生产中,种子损失严重,而且所收获的种子品质也差;其种子产量和品质受到单位面积裂荚数和成熟荚果数的制约。在裂荚最少、成熟荚最多时收获最佳,不仅种子产量高、饱满种子数多,千粒重大,而且种子内部各营养成分的转化积累已基本完成,这时的种子具有发芽性能好,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高,平均发芽天数短等特性。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柑橘黑点病是柑橘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柑橘果实外观品质。试验对各种药剂的效果进行评价,明确防治的适当时期,为浙江地区开展了柑橘黑点病的防治提供技术指导。【方法】通过选择波尔多液石灰倍量式 1:2:150、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及克菌丹和自制的含百菌清的杀菌剂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在田间进行防治效果试验,分析5到7月份用药对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表明:5至7月进行防治是柑橘黑点病防治的关键,波尔多液石灰倍量式 1:2:150的防效接近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具有较好的柑橘黑点病防治效果, 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500倍对柑橘黑点病也有良好的效果,尤其是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和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500倍交替使用防效达到80%左右。【结论】波尔多液石灰倍量式 1:2:150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是防治柑橘黑点病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20.
蛋鸡对光照周期的变化极为敏感,适宜的光照周期可使蛋鸡达到最佳生产性能,不良的光照周期对蛋鸡的生产性能会产生负面影响,降低经济效益。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光照周期对蛋鸡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并结合光照周期对蛋鸡生产性能的作用机理,阐述了实际生产中通过调节光照周期提高蛋鸡生产性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