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探究"青大一号"紫花苜蓿叶蛋白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酸化加热法配合加盐法提取"青大一号"紫花苜蓿叶蛋白;以单因素试验设计考察料水比、加盐量、pH、预浸时间、絮凝时间、絮凝温度6因素对苜蓿叶蛋白粗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同时设计L9(34)正交试验来确定"青大一号"紫花苜蓿的苜蓿叶蛋白最佳提取条件。[结果]"青大一号"紫花苜蓿叶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絮凝温度为70℃,料液比为1∶10,加盐量为1%,絮凝时间为5 min,pH为4。[结论]为紫花苜蓿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木豆叶蛋白提取工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正交设计对配合使用酸、碱以有加热法提取木豆叶蛋白工艺及其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木豆叶蛋白提取工艺条件为:打浆时间1min,絮凝温度80℃,pH值10,料液比1:3,该工艺提取叶蛋白的得率为5.11%,其蛋白质含量为33.37%,原料总提取率为64.06%。  相似文献   

3.
唐世敏  姜东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624-17625
[目的]探索苜蓿叶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设置了不同料水比、加热温度、絮凝时间、pH,研究其对苗蓿叶蛋白提取的影响.[结果]当料水比为1:4,加热温度为70℃,絮凝时间为9 min,pH为5.0时,苜蓿叶蛋白得率和粗蛋白提取率均最高.[结论]该研究可为叶蛋白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建立高效、经济的多糖提取途径提供参考,并为进一步开发红平菇打下基础。[方法]以红平菇子实体为材料,研究了红平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工艺。在以料水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单因素提取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经不同提取剂比较试验表明,蒸馏水为最佳提取溶剂,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影响提取率的因素依次为提取温度、料水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最佳工艺参数条件为:料水比1:25,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240min,提取次数1次。[结论]在该研究得出的提取工艺下,红平菇多糖提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辣木叶的综合利用率,对辣木叶低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用辣木叶粉末水浴加热提取低聚糖,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分析不同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及其交互作用对提取液中辣木叶低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辣木叶低聚糖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70℃、料液比1∶30(g∶mL)、提取时间30 min,此工艺方法提取液中辣木叶低聚糖含量约为19.50 mg/mL。[结论]该研究为后续辣木叶低聚糖工业生产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出适合南美蟛蜞菊叶蛋白的提取方法和条件,为其蛋白饲料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分别优化酸加热法、碱加热法、盐析法和有机溶剂法提取南美蟛蜞菊叶蛋白的工艺条件,并对比4种方法的提取效果,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4种方法提取的南美蟛蜞菊叶片粗蛋白含量排序为:盐析法(15.18 mg/g)>酸加热法(9.97 mg/g)>碱加热法(9.79 mg/g)>有机溶剂法(7.21 mg/g).其中,盐析法的最适提取条件为氯化钠质量浓度30%、絮凝时间10 min;酸加热法的最适提取条件为絮凝温度60℃、pH 3、絮凝时间2 min;碱加热法的最适提取条件为絮凝温度25℃、pH 7、絮凝时间2 min;有机溶剂法的最适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20%、絮凝时间10 min.絮凝温度对酸加热法和碱加热法提取效率有显著影响(P<0.05),溶液浓度对盐析法和有机溶剂法提取效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结论]综合比较4种方法提取南美蟛蜞菊叶蛋白的效果,确定盐析法是提取南美蟛蜞菊叶蛋白的最适方法,其提取效率高、操作简便、蛋白质活性保持较好,适用于实验室提取和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因素对超声波协同酶法提取茶多酚效果的影响,优化茶多酚提取工艺.[方法]为研究超声波-酶法在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应用效果,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水浴温度、水浴超声时间、加酶量、茶多酚与纤维素酶的料液比和乙醇浓度对超声波-酶法提取茶多酚的影响,从而优化提取条件与工艺方法.[结果]试验得出,提取时间对茶多酚的提取影响最显著,优化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水浴时间40 min,加酶量10 ml,水浴温度60℃,料液比为5∶50 g/ml,pH为5时,茶多酚提取率最高.[结论]超声波-酶法应用于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具有省时、节能、高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李娜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312-1313
[目的]寻求褐菇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新鲜褐菇子实体为材料,采用热水浸提法,探讨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水比以及提取次数等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提取褐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30、时间2.5 h、提取2次、温度90℃。[结论]该研究为褐菇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东北藿香叶蛋白质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维广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200-16201
[目的]确定藿香叶蛋白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风干的藿香叶为原料,分析了料液比、pH值、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叶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提取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了正交优化试验。[结果]提取时间对藿香叶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不是特别大,其他3个因子的影响顺序为:料液比〉pH值〉温度。在料液比1∶30,pH值9.5,温度45℃的条件下,提取75min,水溶性蛋白质的提取率最大,达88.54%。[结论]确定了藿香叶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综合利用东北藿香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玉米茎秆多糖提取的最优条件,为玉米茎秆资源的深入开发利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多糖得率为指标确定玉米茎秆多糖热水浸提的最优条件。[结果]确定提取时间、温度、料水比在玉米茎秆多糖提取中影响因素的大小顺序为:提取时间温度料水比。玉米茎秆多糖提取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温度80℃,提取时间3 h,料水比1∶30 g/ml。[结论]热水浸提法提取玉米茎秆多糖效果较好,以蒽酮-硫酸法测定多糖提取率方法可行,结果稳定。  相似文献   

11.
韦琴  黄婉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4,(19):6379-6381,6457
[目的]优化胡萝卜渣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酸提胡萝卜渣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用中性蛋白酶去除以上残渣中的蛋白质,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确定α-淀粉酶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胡萝卜渣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条件是:pH为3,水浴温度为90℃,水浴时间为80 min,最佳料液比为1∶10 g/ml,此条件下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5.42%;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pH为6,水浴温度70℃,水浴时间60 min,加α-淀粉酶量0.6%,此条件下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77.63%.[结论]该方法可为进一步优化膳食纤维提取工艺条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龙成梅  孙成斌  冯定坤  张应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071-19072,19214
[目的]探索新鲜贵州九阡李中总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水为提取剂,在一定的水浴温度下,对贵州九阡李中的总糖进行提取,用蒽酮-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并计算提取率。在单因素试验优化九阡李中总糖提取条件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九阡李中总糖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试验条件下,时间、温度和料液比3个因素共同影响总糖的提取率,3个因素对总糖提取率的影响程度为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九阡李中总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常规水浸提,水浴温度50℃,提取时间40 min,料液比1∶4;此时总糖的提取率为9.7%。[结论]该研究为贵州九阡李和其他新鲜果蔬中总糖的提取、保鲜等后续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交设计法优化提取赣南脐橙皮中果胶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微波法提取脐橙皮中果胶的最佳工艺参数。[方法]在微波条件下,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盐析pH值、加热时间、硫酸铝用量、液料比(V/W)、盐析温度及时间对提取赣南脐橙皮中果胶产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盐析pH值5,加热时间5 min,硫酸铝0.5 g,液料比15∶1,盐析温度60℃,盐析时间70 min时果胶产率较高。各因素影响果胶产率的大小顺序为微波加热时间>硫酸铝用量>盐析pH值>盐析时间>盐析温度>液料比。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加热时间5min,液料比16∶1,硫酸铝0.5 g,盐析pH值7,盐析温度60℃,盐析时间80 min。[结论]微波法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果胶产率,所得样品质量好,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赤楠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含量动态变化。[方法]采取微波-碱水法提取赤楠叶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对其工艺条件进行正交优选,以优选工艺条件提取不同月份的赤楠叶总黄酮,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与考察其含量动态变化。[结果]微波功率对赤楠叶总黄酮提取率有显著影响,碱水pH值有极显著影响,优化的微波-碱水法提取工艺条件为:以原料50倍量的pH值为12的碱水,在微波功率300 W的条件下提取8 min,提取次数为1次;赤楠叶总黄酮含量在11月份左右达到最高,8月份左右降到最低。[结论]微波-碱水法提取工艺是一种高效的、节约成本的赤楠叶黄酮提取方法,叶黄酮提取的最佳采叶期以11~12月为宜。  相似文献   

15.
红叶杨红色素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鸣  涂炳坤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205-2206
[目的]探讨影响色素得率的因素和工艺条件。[方法]以红叶杨新鲜叶片作为原料,研究了4种浸提剂(水、乙醇、石油醚和丙酮)、5种乙醇溶液浓度(15%~100%)、不同波长,浸提温度、料液比和pH值对红叶杨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确定了红叶杨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组合。[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最佳浸提剂、乙醇溶液浓度、吸收波长、浸提温度、料液比和浸提pH值分别为乙醇、75%4、50 nm、70℃1、∶75和1;正交试验表明,提取红叶杨色素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0.5 h、料液比1∶100、75%乙醇浸提剂和浸提pH值为1。[结论]该研究为红叶杨色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垦鲜枣1号苹果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分别试验水浴法、回流法、超声法和冷浸法对苹果酸提取含量的影响,然后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回流法提取苹果酸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回流法适宜垦鲜枣1号苹果酸的提取;其最佳工艺条件为以50%乙醇为提取溶剂,提取温度60℃,料液比1∶60,提取时间2 h。[结论]回流法简单、高效,适合枣果品中苹果酸的提取。  相似文献   

17.
陈珏  周惠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127-9128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微波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异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大豆异黄酮微波法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大豆异黄酮微波提取法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30,微波功率640 W,微波时间3 min,在70℃水浴浸提40 min。[结论]微波提取具有提取率高、速度快、耗能低等特点,用于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工艺简单、合理,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汤照云  刘彤  谢小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961-962,1152
[目的]寻求紫花苜蓿叶黄素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以新疆大叶苜蓿为试材,采用微波炉提取法从紫花苜蓿中提取叶黄素。设置提取溶剂、物料比配方、提取时间及微波炉提取火力4个单因素实验和L9(33)正交实验,研究提取叶黄素的影响因素和提取紫花苜蓿叶黄素的最佳组合。[结果]影响叶黄素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有提取溶剂、温度、料液比、火力。对水、乙醇和石油醚3种试剂的提取效果和提取液的OD值进行对比分析表明,石油醚提取液的吸收值最大,说明叶黄素易溶于有机溶剂。选择出提取紫花苜蓿叶黄素的最佳条件为:提取试剂为石油醚、物料比1∶50、提取时间3 min、提取火力30 W。[结论]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和L9(33)正交实验分析得到提取紫花苜蓿叶黄素的最佳组合为:火力30 W、时间2 min、物料比1∶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