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在野外调查与资料查阅的基础上,对福建牛姆林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进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该区约有蕨类植物33科55属92种,主要科为水龙骨科、金星蕨科、乌毛蕨科、凤尾蕨科、卷柏科、蹄盖蕨科等;优势属为凤尾蕨属、卷柏属、线蕨属等;中华里白、金毛狗、福建莲座蕨、乌毛蕨、狗脊蕨等具有热带和亚热带性质的蕨类构成了天然林的主要草本层与林缘。科的分布区类型只有6个,热带分布型有22科,占总科数95.65%(世界分布除外);属的分布区类型有9个,热带分布型有41属,占总属数(世界分布除外)的93.18%,R/T值为13.67;种的地理分布分属7个类型,以热带分布成分(47.19%)、东亚分布成分(33.71%)、中国特有成分(17.98%)突出。在中国蕨类植物区系分区上,牛姆林自然保护区属东亚蕨类植物区,处于华东-华中植物地区与华南植物地区的过渡区域。  相似文献   
2.
通过将P-超群结构的概念与直觉模糊集理论相结合,给出了P-超群上的一种有边界值的直觉模糊P-子超群的概念,并对其若干运算性质进行了讨论.特别地,利用直觉模糊幂集上的一个序关系,获得了关于有边界值的直觉模糊P-子超群的一个等价条件.  相似文献   
3.
天竺桂叶精油的含量动态、化学成分及体外抗菌活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探明天竺桂叶精油含量的月变化动态及高含油量月份的叶精油化学成分组成与抗菌效能。以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天竺桂叶精油,GC-MS-DS分析叶精油化学成分,纸片扩散法与梯度浓度MIC法测定与评价叶精油的体外抗菌活性。不同月份的天竺桂叶精油含量变化范围约0.25~0.6mL/100g干叶,其中12月份精油含量相对较高,该月份的叶精油主要化学成分为匙叶桉油烯醇(13.522%)、丁香烯(10.403%)、丁香烯氧化物(8.691%)、α,α-4-三甲基-3-环己烯-1-甲醇(8.293%)等,体外抗菌试验表明该精油对普通变形杆菌、藤黄八叠球菌、甘蓝黑腐菌、白菜软腐菌等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天竺桂的适宜采叶期为12月份,此时精油得率较高,抗菌活性也强,在植物源抗菌剂与农药领域具有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南方碱蓬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晓昆  黄晓冬  卞美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432-1434,1542
[目的]探索南方碱蓬叶总黄酮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聚酰胺吸附-硝酸铝显色法测定南方碱蓬叶总黄酮含量,并采用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体系、羟基自由基体系、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体系及脂质体过氧化体系,对其进行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结果]南方碱蓬叶总黄酮含量约为6.35%;对羟基自由基有很强的清除作用,在浓度较低时(0.1mg/ml)其清除率就可达到90%以上,并且清除效率远高于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T与PG;对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脂质体过氧化有一定的清除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酸藤子果皮红色素微波法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晓冬  黄晓昆  李美欣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675-10677
[目的]探索酸藤子果实红色素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取微波法提取酸藤子果皮红色素,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提取级数试验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微波法提取酸藤子果皮红色素的优化工艺条件为:以原料70倍量的pH值3.0柠檬酸磷酸盐缓冲液,在微波功率450W的条件下提取180s,提取级数为2次。该条件下,色素提取率达90.46%,果皮总花色苷得率为50.66mg/100g。[结论]微波法是一种高效的、节约成本的酸藤子果皮红色素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赤楠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含量动态变化。[方法]采取微波-碱水法提取赤楠叶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对其工艺条件进行正交优选,以优选工艺条件提取不同月份的赤楠叶总黄酮,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与考察其含量动态变化。[结果]微波功率对赤楠叶总黄酮提取率有显著影响,碱水pH值有极显著影响,优化的微波-碱水法提取工艺条件为:以原料50倍量的pH值为12的碱水,在微波功率300 W的条件下提取8 min,提取次数为1次;赤楠叶总黄酮含量在11月份左右达到最高,8月份左右降到最低。[结论]微波-碱水法提取工艺是一种高效的、节约成本的赤楠叶黄酮提取方法,叶黄酮提取的最佳采叶期以11~12月为宜。  相似文献   
7.
主要研究了一类特殊的(α,β)-度量F=αφ(s),s=β/α,其中φ(s)是关于s的k(k≥2)次多项式,α是一个Riemann度量,β是一个1-形式.得到了如下结果:F是对偶平坦的度量且具有迷向S-曲率的充分必要条件是F是Minkowski度量.  相似文献   
8.
赤楠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晓昆  黄晓冬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257-5258
[目的]探讨赤楠叶黄酮类化合物用作植物源农药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微波处理、碱溶酸析等方法对赤楠叶黄酮进行提纯,用管碟法测定赤楠叶黄酮类化合物对7种细菌的抗菌活性,并测定其相应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粗黄酮粉末得率为15.72%,其纯度约为90.65%。100 g/L赤楠叶黄酮类化合物对藤黄八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菜软腐菌与普通变形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均大于15mm,特别是对藤黄八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高达31.3与22.5 mm。藤黄八叠球菌的MIC最小(25 g/L);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白菜软腐菌次之(50 g/L);其余各菌均为100 g/L。[结论]用微波处理、碱溶酸析、聚酰胺吸附洗脱等方法提纯赤楠叶黄酮简便可行。赤楠叶黄酮类化合物对不同菌种的抑菌活性不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