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吡唑醚菌酯等5种杀菌剂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了25%吡唑醚菌酯乳油等5种杀菌剂对香蕉叶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75g/L氟环唑乳油500倍液的防效最好,喷药3次后10天防效达80.61%,其次为25%吡唑醚菌酯乳油1 000倍液和250 g/L苯醚甲环唑乳油2 500倍液,防效均超过75%.供试药剂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对香蕉安全,适宜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比较了4种植物免疫诱抗剂对茭白胡麻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5 g/L吡唑醚菌酯1 000倍液喷雾2次或3次对茭白胡麻叶斑病的校正防效明显好于用对照药剂300 g/L苯甲·丙环唑1 000倍液喷雾3次;超敏蛋白500倍液使用3次的校正防效不仅明显好于使用2次的效果,而且明显好于该药剂1 000倍液使用3次的效果;氨基寡糖素、植物免疫增产蛋白的防效较差。说明,施用吡唑醚菌酯和超敏蛋白能有效控制茭白胡麻叶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选8种绿A生产可用杀菌剂对蓝莓炭疽病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对引起蓝莓炭疽病的两种主要病原菌均具有较好抑菌作用的杀菌剂为吡唑醚菌酯、氟环唑、丙环唑、咯菌腈。排除2种对两种病原菌抑制效果均差的药剂,将其余6种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1 800倍液、125g/L氟环唑悬浮剂1 5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1 000倍液均对蓝莓炭疽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梨白粉病的秋季防治,选用4种杀菌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430 g/L戊唑醇悬浮剂3 000倍液4个处理对梨白粉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防效较好,防效均在92%以上。  相似文献   

5.
测定杧果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对13种杀菌剂的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50g/L咪鲜胺水乳剂对胶孢炭疽菌室内抑菌效果最好,EC50小于0.01mg/L,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50%氟啶胺悬浮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12.5%氟环唑悬浮剂的EC_(50)均小于1mg/L,对胶孢炭疽菌具有较好抑菌效果。450g/L咪鲜胺水乳剂1 500倍液、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1 25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12.5%氟环唑悬浮剂2000倍液、250g/L嘧菌酯悬浮剂1 250倍液、50%氟啶胺悬浮剂1 500倍液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等7种药剂可相对有效地控制杧果炭疽病发生,防效为57.57%~65.57%。  相似文献   

6.
通过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测定了42.5%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SC(2000、3000、4000倍液)、30%氟菌唑WP(2000、2400、3000倍液)和50%醚菌酯WG(2000、3500、5000倍液)3种药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盆栽药效试验中,42.5%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SC2000倍液对草莓叶片白粉病的防效为90.8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30%氟菌唑WP最高防效为85.58%;50%醚菌酯WG最高防效为76.21%。大田试验中,42.5%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SC2000倍液对草莓叶片和果实白粉病的防效也最高,分别为98.20%和67.49%;30%氟菌唑WP最高防效分别为74.72%和60.78%;50%醚菌酯WG最高防效分别为76.00%和49.01%。3种药剂对草莓白粉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防效,对叶片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好于果实白粉病害,且试验浓度条件下无药害产生。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比较溴菌腈EC、乙磷铝WP、代森锰锌WP、醚菌酯WG、吡唑醚菌酯EC、嘧菌酯SC、氟吡菌胺·霜霉威SC、噁酮·霜脲氰WG、烯酰吗啉WP、氢氧化铜WG等10种药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乳油1500倍液、52.5g/L噁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46.1%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具有稳定的防治效果,防效高达92%以上,显著高于其他药剂。  相似文献   

8.
开展了四氟醚唑、醚菌酯、丙环·醚菌酯、甲基硫菌灵4种药剂防治大棚苦瓜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均可有效控制大棚苦瓜白粉病发展,且对苦瓜安全无药害,以32%丙环·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防效最好,其次是4%四氟醚唑水乳剂1 000倍液、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在生产上防治时可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9.
柑橘黑点型树脂病危害柑橘,造成果面、叶面黑点,严重影响了柑橘的商品性,导致果农丰产不丰收。为筛选出较好的药剂,测定了80%代森锰锌WP、25%吡唑醚菌酯EC、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WP、25%咪鲜胺EC、250 g/L嘧菌酯SC、10%苯醚甲环唑WDG、30%苯醚甲环唑SC、50%克菌丹WP、70%甲基托布津WP、80%代森锰锌WP、丙硫唑SC共10种农药对柑橘黑点型树脂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防效达90.96%;10%苯醚甲环唑、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防效分别为82.45%和81.15%;克菌丹、代森锰锌、咪鲜胺及30%苯醚甲环唑的药剂防效分别为78.31%、76.09%、73.82%、71.01%;甲基硫菌灵、嘧菌酯和丙硫唑的药剂防效分别为67.54%、67.06%、59.97%。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分别设10%嘧菌酯微囊悬浮剂每667m~2用量100g、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每667m~2用量40mL、100g/L氰霜唑悬浮剂每667m~2用量60g、36%硝苯菌酯乳油每667m~2用量40g及清水对照5个处理,分析比较各药剂处理对菜瓜霜霉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用药后7d,10%嘧菌酯微囊悬浮剂、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100g/L氰霜唑悬浮剂对菜瓜霜霉病的病指防效均在70%左右,36%硝苯菌酯乳油的病指防效在60%左右;同时,各药剂在试验剂量下对菜瓜白粉病均有较好的兼治效果,对菜瓜生长和非靶标生物均无明显影响。生产上可交替使用上述药剂防治菜瓜霜霉病。  相似文献   

11.
杨凤丽  宓盛  沈瑛瑛 《蔬菜》2020,(10):49-52
为有效控制茭白胡麻叶斑病,筛选出安全高效药剂,利用市场上7种主流药剂对胡麻叶斑病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连续用药2次14 d后,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防治效果最好,平均防治效果达85.85%,且持效期较长;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00 g/L苯甲·丙环唑乳油和50%异菌脲悬浮剂防治效果稍好,平均防治效果均在73%以上,其中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平均防治效果接近80%,且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和50%异菌脲悬浮剂药后14 d内发挥稳定,表现出较长的持效性。在生产上,建议在未发病或发病初期,首选吡唑醚菌酯、代森锰锌或其复配制剂,异菌脲可作为轮换药剂备用。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防治苹果轮纹病菌的高效化学药剂,本试验选取了常用的4种化学药剂中生?寡糖素、吡唑醚菌酯、多抗锰锌、丙环唑,采用菌丝生长速率对苹果轮纹病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4种不同化学药剂对苹果轮纹病菌的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抑菌效果最好的是浓度为0.063 g/L的吡唑醚菌酯,防效抑制率达到91.22%;其次为...  相似文献   

13.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香蕉叶斑病菌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的室内毒力,进行巴西蕉叶斑病田间防效试验及对3个品种香蕉幼苗的安全性。结果表明,该药剂对供试菌株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EC50值分别为17.38、49.25mg/L,显著低于25%戊唑醇乳油。25%吡唑醚菌酯乳油3 000、2 000、1 000倍液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效均高于75%。该药剂800、400、200倍液喷施南天、巴西及粤科等3个品种香蕉幼苗叶片,并未出现叶片变色、变形、生长停滞等药害问题。  相似文献   

14.
黄露  安星宇  熊鑫  姚令  何海永  吴石平 《中国果树》2023,(5):84-87+97+142
为明确贵州省红阳猕猴桃叶片上一种病害的病原菌,对病叶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得到6株病菌,通过ITS、EF-1α、β-tubulin基因进行多基因分子鉴定,6株病菌均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 (Berk.&M.A.Curtis) C.T. Wei。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其中45%咪鲜胺微乳剂、20%咪鲜·嘧菌酯悬浮剂、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50 g/L丙环唑乳油、50%唑醚·喹啉铜水分散粒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的抑菌效果较好,EC50分别为0.52、0.88、2.56、2.94、4.80、4.90 mg/L。同时对6种杀菌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咪鲜·嘧菌酯悬浮剂8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750倍液、50%唑醚·喹啉铜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45%咪鲜胺微乳剂1 500倍液防效较好,防效分别为80.86%、79.54%、76.86%、76.17%,可用于田间防治由多主棒孢霉引起的猕猴桃棒孢叶斑病。  相似文献   

15.
针对梨黑星病的夏季防治,选用4种杀菌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6 0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 000倍液、430 g/L戊唑醇悬浮剂4 000倍液4个处理对梨黑星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效为89.13%~93.51%。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7种不同药剂对欧李叶黑斑病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乳油、50%戊唑·咪水剂、50%乙嘧酚乳油、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对欧李叶黑斑病病菌具有较强毒力,菌丝生长速率与药剂浓度高度相关。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欧李叶黑斑病发生初期,使用50%戊唑·咪水剂2 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1 500倍液、50%乙嘧酚乳油1 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防效可达78%~88%。  相似文献   

17.
该试验以‘嘎拉’苹果为试材,开展几种杀菌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褐斑病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67%唑醚·丙森锌SC 1 000倍和1 500倍液处理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效分别为89.46%和85.22%,对褐斑病的防效为96.50%和92.55%;25%吡唑醚菌酯SC 2 000倍+43%戊唑醇SC 4 000倍和25%吡唑醚菌酯SC 1 500倍+43%戊唑醇SC 3 000倍液处理对斑点落叶病的防效为81.07%和91.38%,对褐斑病的防效为84.97%和90.48%。均优于对照药剂百泰。试验说明67%唑醚·丙森锌SC,以及25%吡唑醚菌酯SC和富力库组合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褐斑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采用6种杀菌剂对西瓜炭疽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3次药后试验结果表明: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和25%吡唑醚菌酯乳油效果最好,防效在73%以上;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防效次之,防效在67%以上;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防效较差,防效为50%左右。药剂处理后,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25%吡唑醚菌酯乳油和对照,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11.8%、12.0%、9.8%;两种药剂比对照分别增产30.96%、28.26%,增产效果显著。因此,推荐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和25%吡唑醚菌酯乳油为目前防治西瓜炭疽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防治葡萄炭疽病的高效、低残留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7种杀菌剂对葡萄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选择抑菌效果较好的5种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和残留安全性评价。室内药剂抑菌结果表明,代森锰锌、戊唑醇、吡噻菌胺、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对葡萄炭疽菌的抑菌效果较好,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86%以上。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50g/L咪鲜胺水剂1200倍液防效最高,达93.7%;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和430g/L戊唑醇悬浮剂2000倍液防效在88.4%以上;20%吡噻菌胺悬浮剂1500倍液和25%苯醚甲环唑悬浮剂1000倍液防效在86.5%以上。农药残留分析结果表明,除吡噻菌胺在葡萄上尚没有制定相应的最大残留限量而无法作出评价外,代森锰锌、戊唑醇、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农药残留量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GB2763—2021)。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防治樱桃茎腐病的高效、低毒药剂,采用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的方法,测定了9种药剂对樱桃茎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化学药剂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防效最好,一年两地田间防治效果分别为90.79%、86.83%;化学药剂50%肟菌酯悬浮剂7 000倍液、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4 000倍液、722 g/L霜霉威盐酸盐水剂800倍液和30%王铜悬浮剂800倍液也都有较好的防效,防治效果为78.50%~85.76%;生物药剂80%乙蒜素乳油800倍液防效能达到73.35%,6%春雷霉素水剂1 000倍液和0.5%香芹酚水剂1 000倍液防效较低,为12.01%~32.48%。因此,化学药剂吡唑醚菌酯、肟菌酯、烯酰吗啉、霜霉威盐酸盐和王铜等可以作为防治樱桃茎腐病的优选药剂,生物药剂乙蒜素也可以作为有效药剂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