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莓茎尖脱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操作简便、脱毒效率高的病毒脱除技术,促进草莓脱毒苗产业化发展,采用感染草莓斑驳病毒的草莓母株为材料,通过对草莓茎尖组织培养法、热培养处理后茎尖组织培养法、组培苗再生匍匐茎茎尖培养法等方式进行脱毒技术研究,比较几种脱毒技术手段的优缺点。结果表明:热处理后,草莓组培苗的脱毒率虽然比直接茎尖培养有所上升,但其成活率却下降。而组培苗再生匍匐茎茎尖培养法与直接茎尖培养法、热培养处理后茎尖培养法相比,在相同茎尖长度时,脱毒率和生存率更高,且茎尖长度为0.8~1.0 mm时,其存活率和成活率达到93.3%和96.4%。因此,组培苗再生匍匐茎茎尖培养法对草莓脱毒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草莓匍匐茎尖组织培养与脱毒苗生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草莓新生铺匐茎尖组织培养可获得大量的无病毒再生植株。每个茎尖每30天以1:10 ̄12的增殖倍数进行繁殖,经过6 ̄8代的继代培养,每个茎尖可生产6000 ̄8000株脱毒苗。草莓组培苗经过瓶内生根、驯化,大棚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3.
以野生草莓(Fragaria vesca)EMC的匍匐茎尖为起始材料,对其茎尖培养及获得的组培苗的快繁和叶片再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合EMC茎尖培养的培养基为MS+0.5mg/L6-BA+0.2mg/LGA;适合组培苗快繁的培养基为MS+1.0mg/L6-BA+0.2mg/LGA+0.02mg/L IBA;将EMC草莓叶片近轴面向下接入MS+2.0mg/L TDZ+1.0mg/L2,4-D培养基中,暗培养20d后,愈伤组织形成率、不定芽再生率可分别达到100%和73%。本试验初步建立了一个有效的野生草莓EMC茎尖培养、组培苗快繁及叶片再生的体系。  相似文献   

4.
靖江香沙芋脱毒组培技术效应及种芋扩繁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靖江香沙芋植株田间感病情况随机进行调查,发现具有明显感病症状的植株达到63.3%。利用芋茎尖脱毒技术,培育靖江香沙芋脱毒组培苗,并采用花叶病毒(DMV)酶联免疫分析法进行芋花叶病毒检测,组培苗脱毒率达48%。脱毒组培苗移栽于全基质苗床,成活率为100%,且当代芋头产量达到52 500 kg/hm2。此外,提出了靖江香沙芋脱毒种芋扩繁体系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选用果蔗拔地拉茎尖脱毒健康组培杯苗,探讨不同密度对其分蘖苗数、成茎率、株高、茎径、单位面积有效茎数、总芽数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在1.5万~2.7万株/hm~2范围内,不影响拔地拉果蔗茎尖脱毒组培苗的株高、茎径;组培苗分蘖苗数以种植1.8万株/hm~2最多,为9.69条/株;每株组培苗的成茎数、成茎率以及单位面积有效茎数、芽数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因此,果蔗拔地拉脱毒组培杯苗以种植2.1万株/hm~2为宜,单位面积可获得最优的总芽数。  相似文献   

6.
《农技服务》2019,(5):41-43
为百合种苗快速繁殖提供参考,以带有车前草花叶病毒的罗宾娜为材料,采用组培苗与栽培种球2种形式,通过茎尖培养与热处理+茎尖培养2种脱毒方式处理,以获得最佳组培苗的处理方式。结果表明:以MS+6-BA 1.0毫克/升+NAA 0.5毫克/升+2,4-D 0.1毫克/升+蔗糖30克/升+琼脂7克/升+活性炭1克/升,酸碱度5.8为茎尖培养基,能获得百合脱毒的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7.
荸荠脱毒及组培快繁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2~2004年就优质荸荠品种的茎尖脱毒组培快繁技术进行研究,用液体培养方法繁殖组培苗,增殖倍数为6倍,每25 d继代1次、继代12次即可生根炼苗。荸荠苗脱毒率达100%。组培苗经过30~35 d的炼苗,移栽成活率在90%以上,达到工厂化生产技术标准。3年来共繁殖荸荠脱毒组培苗3 400万株,建立脱毒荸荠组培苗产业化示范基地136.1 hm2,平均产量2 856 kg/667m2,比未脱毒对照苗平均增产347.8 kg/667m2。大果率65.4%,比对照的56.1%提高9.3个百分点。平均产值3 398.7元/667m2,比对照平均增值414.0元/667m2。  相似文献   

8.
利用玻璃化超低温技术脱除草莓斑驳病毒(SMoV)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携带草莓斑驳病毒(Strawberry mottle virus)的‘红颜’草莓为材料,通过对玻璃化超低温脱毒技术中各程序的优化,建立适合‘红颜’草莓的茎尖玻璃化超低温脱毒体系。结果表明:1~2mm的茎尖在0.5mol/L蔗糖的预培养基预培养3~7d,室温装载处理60min,0℃玻璃化处理180min,液氮冷冻60min,40℃解冻2min,高糖溶液卸载20min后接种到MS+2.0mg/L 6-BA再生培养基上,成活率可达70%以上。再生培养60d后,随机选取20株再生植株,利用RT-PCR技术检测草莓斑驳病毒的脱毒效果,脱毒率为100%。利用该体系可以克服传统茎尖脱毒受茎尖大小的限制(0.1~0.3mm),并有效脱除草莓斑驳病毒。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不同菜用型甘薯品种组织培养的差异,为菜用甘薯的离体保存、脱毒培养以及生产利用奠定基础.利用实验室现有的诱导、分化及快繁培养基,对来自全国的10个菜用甘薯品种进行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除了百薯1号茎尖分生组织未能芽分化和获得植株外,其余品种都获得了较高的芽分化率和植株再生率;(2)获得再生植株的参试品种的芽分化率及植株再生率,主要集中在75%~100%;(3)不同品种再生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台农71>海菜1号、广菜3号>五爪金龙>福7-6>海菜2号>蒲薯53>西蒙1号>浙薯726>百薯1号.  相似文献   

10.
紫甘薯京薯6号脱毒苗的诱导与快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紫甘薯京薯6号生产现状,应用植物茎尖分生组织脱毒培养技术,对紫甘薯京薯6号脱毒苗的生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茎尖分生组织在添加0.75mg/L6-BA+0.1 mg/L NAA从的MS培养基上可诱导得到无毒苗,出芽率达到100%,出芽平均时间为28d,脱毒率达到95%.以紫甘薯京薯6号脱毒苗茎节为材料,在MS培养基中培养20~25d可以获得无毒快繁苗,繁殖系数为5~6倍.  相似文献   

11.
甘蔗茎尖胚状体脱毒苗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茎尖为供体诱导胚状体分化成苗,完善与改进甘蔗脱毒健康种苗生产技术.以甘蔗新台糖22号为材料,比较茎尖胚状体、茎尖与腋芽3种分化成苗繁育方法在不同时期接种、不同激素水平下的组培苗增殖速度、苗素质及脱毒效果.结果表明,组培苗繁殖速度以茎尖胚状体分化苗最快,增殖5代后扩繁2 589倍,茎尖297倍,腋芽104倍,培养基以6-BA 1.5 mg/L+NAA 0.01~0.1mg/L增殖效果最好;组培苗质量与繁殖速度相反.本试验中出现不正常生长的苗有白化苗、细弱小苗、玻璃化苗、疯长苗等4种,茎尖胚状体苗发生率1.77%,茎尖苗1.56%,腋芽苗0.31%;不同处理间组培苗生根及移栽成活率差异不显著,生根率茎尖胚状体苗75.3%、茎尖苗76.9%、腋芽苗76.6%,移栽成活率茎尖胚状体苗94.8%、茎尖苗95.4%、腋芽苗95.1%,生根培养基以NAA 7.5 mg/L+ABA2.5mg/L最好;去除甘蕉宿根矮化病(RSD)、花叶病方面,以茎尖胚状体苗最好,RSD去除率95%、花叶病去除率100%,茎尖苗RSD去除率70%、花叶病去除率75%,腋芽苗未能去除RSD、花叶病.说明应用茎尖胚性细胞再生植株,脱毒效果好,繁殖速度快,可克服门前脱毒苗生产中试管苗扩繁量小、成本高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菊花B病毒(Chrysanthemum virus B,CVB)和番茄不孕病毒(Tomatoaspermy virus, TAV)是侵染菊花的主要病源病毒,影响了‘增城蜜菊’的产量和品质。采用不同茎尖诱导培养基、不同茎尖切取长度,研究了‘增城蜜菊’脱毒苗的获得方法。结果表明,在本试验中,培养基中加入椰子汁可以提高茎尖诱导率,最佳茎尖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1 mg/L+椰子汁100 ml/L+蔗糖30g/L。以‘增城蜜菊’组培苗为材料,切取0.5 mm茎尖为外植体时,诱导率为52.67%,RT-PCR检测所获得的苗都为脱毒苗。建立了‘增城蜜菊’茎尖脱毒技术体系,可以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以越橘栽培品种"Legacy"茎段为外植体建立离体快繁体系后,研究了秋水仙素处理对"Legacy"组培苗的诱变影响.结果表明:4℃低温冷藏茎段24h后,用0.15%HgCl2消毒8min,可获得越橘"Legacy"无菌材料.0.10%秋水仙素浸泡茎尖24h诱变效果最佳,变异率达到10%,变异株均为嵌合体.0.05%秋水仙素处理茎尖24h后,继代后代增殖率与对照植株呈极显著差异,继代后代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其他越橘品种并没有表现出此现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NAA对甘薯茎尖诱导植株再生的影响。[方法]以甘薯品种烟薯25号、烟薯26号和烟紫薯3号的茎尖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NAA处理,对甘薯茎尖组织的诱导培养及高效植株再生进行了研究。[结果]烟薯25号较适宜的茎尖诱导培养基为1.0 mg/L NAA+MS,植株再生率为91%;烟薯26号和烟紫薯3号较适宜的茎尖诱导培养基为1.5 mg/L NAA+MS,植株再生率分别为88%和80%。[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开展规模化甘薯脱毒苗生产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
甘薯脱毒苗是目前利用茎尖培养防治植株病毒病最有效方法.我公司脱毒中心在2000年脱毒薯田间对比试验中,用甘薯茎尖培养并获得的植株增产16%~17.9%.脱毒甘薯苗对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快繁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雪球’海棠离体植株组织培养快繁体系,并对组织培养体系进行优化。【方法】以‘雪球’海棠当年生茎段为起始接种材料,获得无菌苗,利用无菌苗和试管苗叶片为材料,以MS为基础培养基,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激素及其配比对雪球组培苗扩繁、植株再生和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用2 g/L HgCl2处理‘雪球’海棠茎段外植体是较为恰当的消毒及获得无菌苗的方法。在MS+2.5 mg/L 6-BA+0.3 mg/L IBA培养基中组培苗的总增殖倍数最高,为9.11,为最适增殖培养基;在MS+0.5 mg/L 6-BA+0.3 mg/L IBA培养基中组培苗的总增殖倍数为6.38,分化的芽生长良好,无玻璃化,为获取叶盘不定芽再生试验用叶片的最适培养基。在MS+0.2 mg/L TDZ+0.1 mg/L NAA培养基(以山梨醇为碳源)中,叶盘不定芽再生效率最高,为60.71%,为不定芽再生最适培养基。‘雪球’海棠生根容易,在1/2 MS+0.2 mg/L IBA培养基中,组培苗培养7 d开始生根,生根率为100.0%。【结论】建立了‘雪球’海棠组织培养体系,明显提高了其繁殖速率,使其生根率可达到100.0%。  相似文献   

17.
采用分生组织培养生产脱甘蔗黄叶病毒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尝试使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生产UP01235和UP00972个甘蔗品种的脱甘蔗黄叶病毒(SCYLV)脱毒组培苗。【方法】以大田染病和健康甘蔗植株的不同大小茎尖分生组织为外植体,经培养获得组培幼苗。采用1对甘蔗黄叶病毒特异性引物(SCYLV-615F:5’-ATGAATACGGGCGCTAACcGYYCAC-3’和SCYLV-615R:5’-GT-GTTGGGGRAGCGTCGCYTACC-3’)进行RT—PCR分析,在6个月内每隔1个月检查1次组培苗是否存在病毒。【结果】当以1.5mm茎尖进行培养时,获得的2个甘蔗品种的组培苗在温室种植,在生长期间未发现存在黄叶病毒,说明黄叶病毒已被消除;而以超过1.5mm的茎尖为外植体时,PCR分析表明结果,所获得的组培苗存在黄叶病毒。【结论】对以1.0~1.5mm茎尖培养获得的200多株组培苗进行温室繁殖,在生长期间均未发现黄叶病毒。  相似文献   

18.
以花椰菜雄性不育系的种株为材料,进行组培快繁技术研究,建立花椰菜种株组培快繁技术体系.试验结果表明:花椰菜的薹茎段是母株组培快繁的理想外植株,其不定芽分化率高达90%;适宜不定芽分化的培养基为MS+6-BA 2 mg/L+ NAA 0.1 mg/L;再生植株通过田间生产鉴定与实生母株相比,植株性状、花球性状、育性等都表现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9.
以油菜双低(低芥酸、低硫苷)品种"沪油12"的小孢子来源植株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供体植株不同外植体部位不定芽再生情况及影响不定芽诱导的一些因素,并对甘蓝型油菜小孢子来源的再生组培苗进行了染色体倍性的鉴定.结果表明,利用节间茎段进行不定芽诱导是一种较好的快速再生植株方式,具有出芽快,遗传特性保持好的特点.茎段具有较强的不定芽分化能力,而叶柄和叶片难以诱导分化出芽.通过优化培养基,建立了甘蓝型油菜小孢子来源植株茎段高频不定芽再生系统.通过对甘蓝型油菜组培苗的叶片气孔保卫细胞和根尖染色体数目的观察,确定了一批小孢子来源的单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20.
采用热处理结合茎尖技术对罗汉果组培苗进行脱毒培养,并用间接酶联免疫法和电镜观察法对脱毒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组培苗经38.5℃热处理10 d后,剥取0.2~0.5 mm微茎尖培养或切取1.0~1.5 mm茎尖进行二次茎尖脱毒培养,茎尖苗的脱毒率均为100%,建立了两种有效的罗汉果组培苗脱毒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