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定区水土流失严重,阻碍当地社会经济发展。2013年,安定区实施东河项目。分类整理统计安定区东河项目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数量,采用水文统计模型计算,结合成因分析法和概念物理模型法分析东河项目蓄水保土效益。结果显示,2013—2019年,安定区东河项目累计总体蓄水182.68万m~3,保土15.94万t,其中封禁治理措施蓄水效益最好,梯田措施保土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侵蚀红壤坡地修建鱼鳞坑、反坡台地、竹节沟3种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比较研究了3种水保措施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对植被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恢复时间内,措施外坡面枫香生长量鱼鳞坑竹节沟反坡台地对照小区;措施内鹧鸪草生长量鱼鳞坑竹节沟反坡台地。数据说明,鱼鳞坑、反坡台地、竹节沟3种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对红壤侵蚀坡地植被恢复均有促进作用,而鱼鳞坑措施促进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3.
开展了林下不同措施套种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对林分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杉木与厚朴林下采用不同措施套种多花黄精对林分胸径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不同措施不同措施套种多花黄精对林分胸径增幅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套种施栏肥、套种施有机肥、套种没施肥、纯林没套种。杉木林下套种多花黄精,套种施有机肥与套种施栏肥对杉木胸径差异不显著,其他各组之间对杉木胸径差异显著。厚朴林下套种多花黄精,纯林没套种与其他各组对杉木胸径差异显著,套种施有机肥与套种施栏肥及套种没施肥之间对杉木胸径差异不显著,套种施栏肥与套种没施肥对杉木胸径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前言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南小河沟是庆阳县后官寨公社多年治理的重点,其中南小河沟的中游四点八平方公里,是西峰水土保持试验站进行综合治理的科研基地。早在1954至1957年,南小河沟试验场分别于杨家沟、张塔山沟、范家沟、郭家湫沟营造水土保持试验林1800多亩,都已郁闭成林,蓄水保土效益不断提高。以杨家沟为例流域面积0.87平方公里,其中坡沟0.57平方公里,占65.5%,已造林676亩,种草34.5亩,占坡沟面  相似文献   

5.
为比较不同树种遮荫对香榧幼龄期生长的影响,选择板栗、厚朴、杉木、杨梅4个树种进行林下套种香榧试验,以同种林分林缘裸露的山地种植香榧为对照。结果表明:林下套种香榧,平均成活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不同树种之间成活率差异不显著;新梢年均生长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且板栗林下套种香榧的新梢年均生长量极显著大于其它3个树种。说明以板栗遮荫最有利于香榧幼龄期生长。  相似文献   

6.
不同造林模式及坡位对闽楠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主伐择伐林下套种、间伐林下套种、采伐迹地营造3种模式下不同坡位闽楠的苗高和地径值,结果表明:在主伐择伐林下套种模式闽楠苗高及地径值都高于另外2种模式且差异显著,坡下位闽楠苗高和地径偏大但差异不显著。由此可得出最适宜闽楠生长的造林模式为主伐择伐后林下套种。  相似文献   

7.
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布设中,水土流失发生的时空量分布的特征是基础的资料信息.分析了安家沟流域历史形成的水土保持监测数据关系,重点对地表坡度对径流量的影响、地表坡度对含沙量的影响、不同植被对水土保持的作用进行分析,为指导小流域的水土保持提供一定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山核桃投产林林下套种绿肥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增加山核桃投产林林下植被覆盖度、提高林地水土保持效果,增加土壤肥力,2008—2009年开展了山核桃林下套种1年生黑麦草、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红三叶以及紫花苜蓿等5种绿肥,对其生物量、土壤有机质、林下昆虫多样性、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清耕为对照)。结果表明:(1)林下套种绿肥显著增加林下植被生物量,以1年生黑麦草效果为好,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达到55 000和9 420 kg/hm2,套种白三叶使土壤有机质增加了2.3 g/kg;(2)林下套种绿肥有利于增加害虫天敌数量和减少害虫密度,其中主要害虫山核桃蚜虫、山核桃花蕾蛆等害虫密度分别降低了57.14%和36.45%;(3)林下套种绿肥显著提高山核桃产量,套种平均产量为821.55kg/hm2,较对照增加12.46%,套种后果品品质也明显提高;(4)综合评价5种套种绿肥的效果后认为,山核桃林下以套种白三叶、1年生黑麦草和多年生黑麦草较好。  相似文献   

9.
2015年在福建省宁化国有林场,采用1年生南方红豆杉营养袋苗开展杉木人工林林下不同坡位、坡向、杉木保留株数套种南方红豆杉试验,对套种3 a后的南方红豆杉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经多次间伐后的杉木人工林林下套种红豆杉,红豆杉幼林生长良好,其中以阴坡、下坡地块或小班生长较好,不同坡位、坡向间树高生长差异显著,树高生长阴坡比阳坡增加17.1%,下坡比上坡增加了16.6%~19.4%;30年生杉木保留密度在900株·hm-2内比较适合南方红豆杉生长。说明杉木人工林林下套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竹林清理砍去竹林中的杂草灌木,挖除树蔸、竹蔸和老竹鞭,不伤活鞭、鞭芽,保留少量落叶阔叶树。垦复近蔸宜浅,远蔸宜深,陡坡宜浅,缓坡宜深。垦复深度为20~30厘米,不伤走竹鞭及鞭芽。林内的石块分堆集中,并将林地清理所造成的穴填平。在6~8月或冬季进行。挖竹节沟沿等高线挖竹节沟,上下间隔15~20米,沟宽0.4米,深0.4米,沟与沟间隔1米,用于蓄水保土。科学施肥①肥料种类:以施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有机肥主要有厩肥、饼肥、人粪尿和青草等。无机肥主要是化肥。②施肥量:一般每增产100公斤竹材需施尿素、过磷酸钙各1.5公斤,氯…  相似文献   

11.
定西市水保林综合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保持林建设是控制水土流失的有效手段之一,水保林所发挥的综合效益如何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1980~2014年甘肃省多项科研成果,确定了定西市水保林的有效面积、蓄水保土指标、措施产投系数和生态效益指标,采用对比增量法计算了水保林的蓄水保土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果表明,35年间定西市水保林累计调水22.31亿m3,保土1.97亿t;累计产值271.43亿元,经济净效益达177.83亿元;大面积水保林的营造,不仅提高了地面植被覆盖率,还增加了土壤肥力,吸收了大量有害气体,净化了空气,创造了巨大的生态价值。本研究为定西市水保林建设项目的经济、生态可行性评价提供借鉴,同时也对准确评价水保林于生态环境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整地强度、不同覆盖物、不同药材对2003年建立的锥栗Castaneahenryi林下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于2016年6月采用3因素3水平田间正交试验和对角线调查方法,调查统计分析林下物种多样性,并根据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Pielou物种均匀度指数、物种重要值4个指标对处理的物种多样性综合指数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影响物种多样性综合指数的次序为:套种作物覆盖物整地强度。整地强度60%、覆盖竹屑2 cm厚、套种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模式,多花黄精生长良好,多样性综合物种指数最高,套种一年林下物种数平均达12种,是不整地、不套种、不覆盖处理平均物种数的4倍。  相似文献   

13.
杨庆平 《绿色科技》2023,(19):113-116
为分析主伐择伐保留、套种栽植密度对成熟杉木林下套种楠木林分生长量的影响。于2015年福建省邵武卫闽国有林场开展试验研究,选取立地条件相近的26年生成熟杉木纯林进行主伐择伐,保留3个密度处理,分别为600、750、900株/hm2,于2015年1月在林下套种2年生楠木,套种密度分别为1200、1050、900株/hm2,并设置主伐择伐保留900株/hm2,杉木不套种楠木的对照组,于2023年3月对林分生长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主伐择伐保留杉木密度600株/hm2、林下套种楠木1200株/hm2时主林层杉木、亚林层楠木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立木材积高于其他密度处理和对照组(P<0.05);主林层杉木单位面积蓄积随主伐择伐保留密度增加而增加,亚林层楠木单位面积蓄积随择伐保留密度增加而减少,但各处理间总单位面积蓄积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对于成熟杉木林,主伐择伐保留密度增加后,对杉木及林下套种楠木生长产生不良影响,但是林分生长量未有显著变化,考虑原因可能是...  相似文献   

14.
不同林冠下套种南方红豆杉的生长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林冠下南方红豆杉人工林生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杉木林下套种的5年生南方红豆杉的树高、地径、冠幅生长最好,在阔叶树林下套种的则生长最差。从枝下高看则是在阔叶林林下最高,在马尾松林下最低。  相似文献   

15.
研究3种育苗方式培育的2年生南方红豆杉苗(无纺布营养袋苗、塑料杯营养袋苗、裸根苗)在杉木林下套种的初期效果,及不同坡位、坡向对2年生无纺布营养袋苗在杉木林下套种的初期效果。结果表明:无纺布营养袋苗在杉木林下栽植成活率和当年抽高明显大于塑料杯营养袋苗和裸根苗,无纺布营养袋苗的成活率和抽高分别比塑料杯营养袋苗、裸根苗高出7.7%、43.3%和45.4%、58.3%;不同坡位对无纺布营养袋苗的成活率影响不显著,对抽高有极显著影响,南方红豆杉抽高大小依次是下坡>中坡>上坡,下坡的抽高分别比中坡、上坡高15.1%、63.2%;不同坡向对无纺布营养袋苗成活率影响不显著,对抽高有极显著影响,红豆杉抽高大小依次是阴坡>半阴坡>阳坡,阴坡的抽高分别比半阴坡、阳坡高出6.2%、57.8%。初期试验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在杉木林下套种,以采用无纺布营养袋育苗,在中坡、下坡、阴坡和半阴坡种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天山云杉林优势种空间格局及其空间关联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天山西部典型天山云杉林中系统布设监测样方,研究乔灌木层优势种空间结构、天山云杉个体间及其与林下忍冬层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天山云杉胸径分布呈倒"J"型分布;天山云杉整个种群及不同大小径级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忍冬除小尺度上(1~36 m)呈聚集分布外,其它尺度上表现为随机分布;天山云杉和忍冬在1~28 m呈正相关关系,上下层竞争不明显,表现为共生或伴生;天山云杉除幼树和小树外,其它个体之间无显著空间关联性,空间上表现为独立分布特性。旅游、放牧等引起的森林小气候变化导致风干扰增加的可能性存在。  相似文献   

17.
造林地类型对闽楠幼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闽楠在不同类型造林地的生长规律,以为闽楠的林下套种提供技术支撑。在国外松近熟林下、杉木近熟林下和采伐迹地3种不同类型的造林地,以2年生闽楠轻基质容器苗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国外松近熟林下与杉木近熟林下套种的闽楠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高于采伐迹地的;国外松近熟林下与杉木近熟林下有利于闽楠树高和地径生长,在国外松近熟林下种植的闽楠树高和地径生长量最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退耕还林地监测结果定量计算和综合分析,初步得出不同技术措施类型蓄水保土效果,并为北方土石山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提供了技术参考和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盘叶忍冬lonicera tragophylla Hemasl属忍冬科忍冬属缠绕落叶灌木,3月中旬开始发芽,年生长可达2m以上。花为聚伞形花序集合成头状,生于分枝顶端,共有花6~15朵,花冠黄色至橙黄色,为筒状。浆果红色或红紫色,为球形。花期在6~7月、果期在8~9月。分布于海拔2300m以下的林下或灌丛中。是1种具有耐干旱、水土保持、观赏价值很高及利用价值极高的植物。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在油茶林幼林时期的增产增收模式,通过套种技术,以短养长,解决油茶等木本食用油前期投入问题提供新途径,推广林下经济油粮间作新技术,促进林场本木油料和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从而为周边区域开展林下种植提供参考。此次套种山稻在9月份成熟后未及时收割,出现不同程度倒伏,且未施农药化肥,最终山稻5号亩产127 kg、旱优73号亩产93 kg。山稻栽培技术作为现代林业技术体系中研究的新领域,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栽培技术简单等优势,但同时因为是套种,因此产量低。为此,提出了今后油茶林下套种山稻还需要注意除杂草、预防倒伏等,以不断提升油茶林下套种山稻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