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密度和行距配置对工业大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能兼顾麻秆、麻叶和麻皮产量的多用途种植模式,以‘晋麻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等行距M_1(35 cm)和宽窄行M_2(宽行50 cm,窄行20 cm)2种行距,以及30(D_1)、 45(D_2)和60万株/hm~2(D_3)3种种植密度,分析不同密度和行距配置对工业大麻品种‘晋麻1号’的农艺性状、SPAD值、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等行距M_1相比,宽窄行M_2种植在株高、茎粗、干物质积累量、有效株数、SPAD值、光合性能和产量方面更有优势;密度和行距配置对工业大麻麻秆、麻叶和麻皮产量影响显著,在D_1下,M_2分别比M_1增产28.28%、18.65%和13.81%;在D_2下,M_2分别比M_1增产19.37%、27.37%和4.07%;在D_3下,M_2分别比M_1增产21.55%、16.80%和5.68%。不同行距配置下密度对产量影响表现不同,在M_1下,麻叶产量表现为D_1D_3D_2,麻秆和麻皮产量都表现为D_2D_1D_3;在M_2下,麻叶产量表现为D_2D_1D_3,麻秆和麻皮产量都表现为D_1D_2D_3。综合分析后推荐宽窄行种植(宽行50 cm,窄行20 cm),密度30万株/hm~2作为工业大麻多功能综合利用种植模式,可兼顾麻秆、麻叶和麻皮产量。  相似文献   

2.
JBM-100苎麻直喂式动力剥麻机是将麻类纤维(俗称麻皮)从鲜麻杆上剥离,并去除麻骨壳的机械。该机型适用于苎麻、红麻、黄麻等鲜麻剥制,是我国惟一采用直喂式剥麻作业的先进机型。它避免了其他剥麻机对麻纤维的损伤和因高摩擦造成的麻壳胶脂渗入麻纤维导致成品发硬、麻品质下降的  相似文献   

3.
以‘云麻1号’为材料,设施肥总量300、600、900 kg/hm~2(分别记为A1、A2、A3),栽培密度450 000、675 000株/hm~2(分别记为B1、B2),N、P_2O_5、K_2O质量比为3∶1∶2、4∶1∶2(分别记为C1、C2),通过3因素裂区设计研究施肥量和栽培密度对工业大麻秆、皮、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2B1C1处理的株高(396.67 cm)最高,茎粗(1.66 cm)最粗;A2B2C2处理的每公顷有效株数最多;麻秆、麻皮、麻叶产量最高的处理是A2B1C1,分别为12 139.55、2 971.49、3 527.65 kg/hm~2;栽培密度、施肥比例、栽培密度和施肥比例的互作、施肥总量和栽培密度与肥料比例3者之间的互作对麻秆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施肥总量、栽培密度、肥料比例、施肥总量与施肥比例的互作、栽培密度与肥料比例的互作、施肥总量和栽培密度与肥料比例3者之间的互作对麻皮产量有极显著影响;施肥总量与栽培密度的互作对麻皮产量有显著影响;施肥总量和肥料比例的互作、栽培密度与肥料比例的互作对麻叶产量有极显著影响。综合分析结果,‘云麻1号’的栽培以施肥总量600 kg/hm~2,N、P_2O_5、K_2O质量比3∶1∶2,密度450 000株/hm~2为佳。  相似文献   

4.
正1试验目的大麻是高杆作物,其种植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麻籽产量的高低和麻皮品质的形成,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清水县大麻的产量,确定最佳种植密度,从而为今后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依据。2供试材料供试品种为当地的大麻种子。3试验设计试验共设5个处理,不设重复,小区面积132m~2(22m×6m),试验总面积660m~2。处理(1)22.5万株/hm~2(CK);处理(2)30万株/  相似文献   

5.
怀远县城北公社邵圩大队,1965年第一次試种的一百七十亩黄麻,获得了亩产八百二十斤的好收成。为了提高产量和品質,浙江黄麻輔导員陈水根同志和干部群众一起,在总結漚洗(艹冏)麻經驗的基础上,結合黄麻发酵特点,摸索出“半整株漚洗法”漚洗黄麻成功。所謂“半整株漚洗法”,就是先将鮮麻秆放在水中漚浸到一定程度,捞出剝下麻皮,然后再把麻皮放在水中浸漚。一、主要优点1.适时收麻,提高产量和質量。采用半整株漚洗法,砍下的麻株不需要随时剝皮,能在收获适期集中力量加快收获,避免成熟过度,降低产量和品質。2.节省劳力,降低成本。半整株漚洗法每人每天剝干熟麻皮六十斤,整株漚洗法每人每天剝干熟麻皮三十斤,鮮皮漚洗法每人每天剝干熟麻皮二十五斤。半整株漚洗法不需要竹竿、繩索和木桩,減少了生产投資。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设施蚕豆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通蚕鲜7号为试验材料,进行大棚不同播期、密度试验,分析该品种株高、始荚高度、单株有效分枝数、始荚节位、节数、单株产量(鲜荚)、小区鲜荚产量等。[结果]通蚕鲜7号播期处理11月2日产量最高,通蚕鲜7号密度试验以37 500株/hm2产量最高。[结论]鲜食蚕豆可采用大棚栽培,播期可在11月初,密度37 500株/hm2左右。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设施蚕豆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通蚕鲜7号为试验材料,进行大棚不同播期、密度试验,分析该品种株高、始荚高度、单株有效分枝数、始荚节位、节数、单株产量(鲜荚)、小区鲜荚产量等。[结果]通蚕鲜7号播期处理11月2日产量最高,通蚕鲜7号密度试验以37 500株/hm2产量最高。[结论]鲜食蚕豆可采用大棚栽培,播期可在11月初,密度在37 500株/hm2左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不同生育期黄麻对重度污染土壤中镉(Cd)和铅(Pb)的吸收与富集规律,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及菜用黄麻种植地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桂麻菜1号、桂麻菜2号、福农1号和福农4号4个黄麻品种为试验材料,种植于Cd和Pb重度污染的土壤上,采用微波辅助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分别于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测定其根系、麻皮、麻骨、叶片(种子)的Cd和Pb含量,同时测定各部位的生物量,并分析其对Cd和Pb的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及累积量的变化规律。【结果】福农4号在开花期和成熟期总生物量分别为21.53和26.18 t/hm~2,均高于其他3个品种。4个黄麻品种各生育期各部位的Cd和Pb含量排序均为根系叶片(种子)麻皮麻骨。桂麻菜2号、福农1号和福农4号的根系、麻皮、麻骨及桂麻菜1号麻皮和麻骨的Cd含量在各生育期的排序均为苗期成熟期开花期,各部位的Pb含量在各生育期排序均为成熟期开花期苗期;各生育期各部位Cd和Pb的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均小于1.000;各生育期Cd和Pb的积累量排序为成熟期开花期苗期;Cd和Pb累积量最高的分别为成熟期时的桂麻菜1号(50.160 g/hm~2)和福农1号(64.025 g/hm~2)。【结论】4个黄麻品种作为蔬菜种植时需调查清楚种植土壤的重金属背景值,以保障其食用安全;桂麻菜1号可作为土壤Cd污染修复植物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新品农机     
新型剥麻机通过鉴定重庆市涪陵农机局研制的复刮式剥麻机。近日成功通过鉴定。该机通过双滚筒多刀片挤压、打刮将麻骨打碎,然后经过“喷水阀”洗麻,再经过复刮清除麻骨和麻皮,最后得到原麻。刮制出的原麻具有更易成形,干净而不带麻骨、麻皮等优点。(联系电话:023-72222148)  相似文献   

10.
苎麻对农田土壤中汞、镉的吸收累积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评价非食用性经济植物苎麻对农田土壤中汞、镉的累积修复效果,本研究采集了46个种植于某汞矿区周边的汞、镉复合污染农田土壤的苎麻样品,分析了苎麻及对应土壤样品中汞、镉含量,计算了苎麻对汞、镉的累积系数和转运系数。结果表明:汞在苎麻根、秆、皮和叶中的含量分布为58.02~136.97、60.6~560.45、113.26~3 860.51、446.1~1 686.3μg·kg^-1;镉在苎麻根、秆、皮和叶中的含量分布为10.1~1 527.8、7.17~1 203.63、11.57~1 838.14、77.12~842.41μg·kg^-1。麻皮和麻叶中的汞含量明显高于根部;而镉较均匀分布在苎麻的根部、麻秆、麻皮及麻叶。汞和镉在对应土壤中含量分布为0.381~9.040 mg·kg^-1和0.131~7.814 mg·kg^-1。苎麻地上部对汞的累积系数范围为0.017~4.826,转运系数范围为0.583~22.595,苎麻地上部对镉的累积系数范围为0.011~3.725,转运系数范围为0.055~16.175。麻皮的汞累积系数明显高于根部和麻秆;而苎麻各部位的镉累积、转运系数无明显差别。土壤中的DOC含量上升会导致苎麻麻秆、麻皮中汞含量的下降,土壤pH的下降会促进苎麻的麻秆、麻皮两个部位对镉的吸收累积。  相似文献   

11.
麻菇属高温型草菇类食用菌,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和17种氨基酸,深受人们喜爱.用苎麻副产物栽培麻菇产量高,每100kg可产鲜菇30~40kg.每667m2苎麻,可产麻壳、麻骨、麻叶600kg以上,用其栽培麻菇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2.
麻菇属高温型草菇类食用菌,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和17种氨基酸,深受人们喜爱.用苎麻副产物栽培麻菇产量高,每100kg可产鲜菇30~40kg.每667m2苎麻,可产麻壳、麻骨、麻叶600kg以上,用其栽培麻菇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3.
不同苎麻品种对土壤中镉、铅富集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种植于临湘镉、铅复合污染农田中的7个苎麻栽培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苎麻品种在污染农田中的生长情况和重金属富集差异。结果表明,7个苎麻品种均生长良好,其中中苎一号单季生物产量和原麻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分别为6 903.45 kg/hm2和820.43 kg/hm2。镉在苎麻不同器官的分布表现为麻壳、麻骨和根中的镉含量较高,原麻中的镉含量较低,铅在苎麻各个器官的分配表现为麻壳、根和叶中的铅含量较高,麻骨和原麻中的铅含量较低。各品种地上部镉、铅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中苎一号地上部镉含量为19.89 mg/kg,石阡竹根麻地上部铅含量为9.41 mg/kg,均高于其他品种。中苎一号地上部对镉的提取效率为2.95%,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各品种对铅的提取效率差异不显著。因此采用苎麻修复临湘镉、铅复合污染土壤,种植中苎一号可获得最佳的土壤修复效果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红麻皮籽兼收的新技术,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红麻不同种植时期、不同种植密度、不同收获时期、不同红麻品种等处理的研究。试验表明,红麻的种植时间为5~7月、红麻的种植密度为10.5~13.5万株/hm2、红麻籽收获时间为12月中下旬、红麻果柄最下一粒朔果下10~15cm位置收割,可皮籽兼收,麻籽产量达1 755~2 940 kg,麻皮产量达4 350~5 670 kg。  相似文献   

15.
采用麻茎解剖学方法估测头麻92个,二、三麻各45个苧麻基因资源(品种)的单株纤维产量和品质,结果如下:(1)与产量和支数有关的7个解剖因子均有显著的季别间和品种间差异。(2)产量估测值的品种间变化,头麻为1.62~4.60g/株,二麻为1.34~4.50g/株,三麻为1.49~5.93g/株,其中达县84号,贵州青园麻和汉寿肉麻等品种,3季麻平均估测值>3.8g/株;二、三麻估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34**和0.590**。(3)不同品种纤维支数估测值。头、二、三麻分别为1625~2916支,1229~2174支和1214~2091支,其中浏阳鸡骨白、邵阳黄皮种、乐昌青皮苧、遵义团蔸麻、平乐黄金麻等品种3季麻平均估测支数接近或超过2000支;二、三麻估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达到0.858**和0.893**。  相似文献   

16.
姜文武  陈式谷  杨龙 《安徽农业科学》2000,28(4):482-483,500
结果表明 :在施钾与不施钾的情况下 ,大麻株高生长符合Logistic曲线方程 ;大麻施钾能显著提高麻皮产量 ,不同的施钾量和施肥方法增产效果有差异 ,以 30 0kg/hm2 氯化钾追施增产效果最好 ;钾肥追施能提高麻皮厚度 ,基肥和追肥并用能增加纤维长度和麻皮张力  相似文献   

17.
打顶对蚕豆越冬设施栽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2012年,以当地主推的中粒型品种海门大青皮、小粒型品种启豆2号和自主育成具有知识产权的鲜食蚕豆品种通鲜1号、通鲜2号、通鲜3号、通蚕鲜6号4个大粒型蚕豆品种为供试材料,进行品种和打顶处理的裂区试验,研究打顶对其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株高不存在显著差异,鲜荚产量、生物产量、收获指数等产量相关性状有差异,通鲜1号、通鲜2号、通鲜3号以及通蚕鲜6号这4个育成品种的产量表现明显高于海门大青皮和启豆2号,在单荚鲜重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打顶处理有效地降低了蚕豆株高和生物产量,提高了鲜荚产量以及收获指数,表明打顶可以使设施蚕豆获得更好的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水稻高产栽培合理的株行距配比和栽插密度,选取3个优质粳稻品种进行机插不同株行距对比试验。2年试验结果表明:除常农粳7号25 cm行距的产量比30 cm行距产量略高外,其他品种均是行距30 cm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9.
鲜食糯玉米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天紫22和美玉7号2个糯玉米品种为材料,进行了3个氮素量与5个密度的裂区试验种植研究。通过对生育期、植株性状、鲜穗产量、果穗性状的考察分析得出,2个品种果穗各具特色。美玉7果穗细长,白粒,而天紫22果穗短小略粗,紫粒;美玉7株高301cm,比天紫22植株(272cm)高29cm;生育期95d,比天紫22(86d)长9d;美玉7号平均667m2产鲜穗1031.9kg,明显高于天紫22的807.4kg;美玉7号和天紫22最高鲜穗产量处理组合为667m2施氮20kg、留苗4500株。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适合在连云港地区种植,生物产量、茎秆含糖量高的甜高粱品种,对引进的5个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BJ0602、 IMP-2的产量和品质表现较好,茎叶鲜产量分别为7 425 kg/亩、8 468 kg/亩,茎秆鲜重分别为0.76 kg/株、0.85 kg/株,茎秆糖锤度分别为12.68%、11.43%,可作为连云港地区的醇用型适栽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