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外周血清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不稳定斑块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患者208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87例,稳定型心绞痛(SAP)31例;选取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无狭窄者48例为对照组。采集入院24h内静脉血,ELISA法检测ox-LDL、IL-6R、Hcy水平。结果 ACS患者外周血清中ox-LDL、IL-6R、Hcy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ox-LDL、IL-6R、Hcy水平显著高于U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ox-LDL、IL-6R、Hcy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ox-LDL、IL-6R、Hcy有助于对ACS程度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患者心功能、左室超声指标、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s, BNP)和血尿酸(uric acid, UA)水平间的关系。方法:260例CHF患者,按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Ⅱ、Ⅲ、Ⅳ级,分为3组,分别为82、80、98例,按UA水平分为UA正常组(144例)和UA增高组(116例)。所有入选患者入院时或急诊检查UA、肾功能、电解质、BNP等项目;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 LVEDd)、左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diameter, LVPWd)、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 diameter, IVSd)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EF),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 LVMI)。结果:心力衰竭患者血UA水平明显升高,发生率为44.6%,随着心功能损害的加重,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增加(X2=33.01,p<0.01),UA水平增高(F=15.853,p<0.01);血UA增高者LVEDd明显增大,LVMI增加,EF值显著降低,BNP明显上升,(P<0.01);相关分析显示LVMI与血UA水平正相关(r=0.295,P<0.01),LVEF与血UA水平负相关(r=-0.446,P<0.01),BNP与血UA水平正相关(r=0.404,P<0.01)。结论 UA是CHF病变进展及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重症肝炎的关系。方法利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46例健康者(对照组)和37例重症肝炎患者(肝炎组)的Hcy水平,同时检测血清中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谷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胆碱酯酶(CHE)、葡萄糖(GLU)、胆固醇(CHO)等生化指标的水平。结果重症肝炎患者血清Hcy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25.5±15.2)vs(6.8±1.9)μmol/L,P<0.01];其变化与TBIL、AST呈正相关(r=0.442,0.402,均P<0.01),与CHE、GLU和CHO呈负相关(r=-0.313,-0.355,-0.386,均P<0.01)。结论检测重症肝炎患者血清中Hcy水平对疾病的诊断及抢救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在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80例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依据培哚普利服用剂量不同分为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各40例,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采用快速荧光免疫法检测血浆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及脑钠肽(BNP)水平变化;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左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短轴收缩率(FS)等心功能指标;记录并比较6min步行试验(6 MWT)距离。结果 2组治疗后SBP、DBP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BNP、HFABP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BNP、H-FAB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高剂量组治疗后BNP、H-FABP水平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2组治疗后LVEDD、LVESD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LVEF、FS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高剂量组治疗后LVEDD、LVESD低于低剂量组,LVEF、FS高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治疗后6 MWT距离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高剂量培哚普利可抑制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促进心功能恢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直接介入干预(Primary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急诊PCI手术,并且受累血管为前降支的STEMI患者33例为急诊PCI组;受累血管为前降支,STEMI未行急诊PCI手术,但1周后(10~14d)行择期PCI术患者31例为择期PCI组;选取同期医院门诊体检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入院时和心梗后1月血清TNF-α、BNP水平。结果:心梗后1个月,急诊PCI组较择期PCI组血清TNF-α、BNP水平低(P0.05)。结论:与择期PCI比较,急诊PCI使炎症因子TNF-α下降,同时降低BNP,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MB型(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三项指标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11月收住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资料116例,根据病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6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 47例,阶段性测定其血清CK-MB、cTnI及hs-CRP指标并与6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K-MB、cTnI及hs-CRP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升高(P<0.05);AMI组血清hs-CRP与其他心梗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hs-CRP与CK-MB及cTnI之间有正相关.结论 血清CK-MB、cTnI及hs-CRP联合测定可早期快速诊断冠心病,一定水平的hs-CRP与血清CK-MB、cTnI联合检测可早期预测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临床应用的4种药物(硝普钠、多巴酚丁胺、硝酸甘油和卡托普利)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RHF)的疗效.方法将108例RHF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60例)和对照组(48例),分别予药物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记录患者心功能指标、动脉血气指标及脑利钠肽(BNP)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心功能指标,包括射血分数(EF)、每搏量(SV)、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值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联合组患者PaO2、SaO2及BNP水平均明显降低,PaCO2明显升高,且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均P<0.01),联合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Hc=28.7168,P<0.01),且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药物联合无创机械通气可有效缓解RHF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实验组)和74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Hcy以及CysC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Hcy、Cys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轻、中、重3组间的血清Hcy、CysC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Hcy及CysC水平明显升高。Pearsman相关分析显示,脑梗死Hcy和CysC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Hcy、CysC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发生与发展有密切关联,联合检测血清Hcy、CysC对急性脑梗死的预防和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对患者血浆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给予乌司他丁,采集治疗前后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浆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变化,比较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ET)、脑钠肽(BNP)、β2-微球蛋白(β2-MG)及心钠肽(A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ET、BNP、β2-MG及ANP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辅助治疗CHF对患者神经内分泌因子活化具有一定抑制作用,能有效促进心功能恢复,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及β2微球蛋白(β2-MG)、肌酐(CR)、尿酸(UA)在动脉硬化疾病中的含量,并比较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脑梗死、冠心病患者肾功能影响的差异。方法选取842例脑梗死患者及961例冠心病患者进行Hcy、Cys-C、β2-MG、CR、UA检测,以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进行对比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脑梗死组和冠心病组Hcy、Cys-C、UA、β2-MG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Hcy显著高于冠心病组,冠心病组UA显著高于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CR、Cys-C、β2-MG与脑梗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脑梗死患者Hcy水平与UA水平呈正相关(r=0.402,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Hcy水平与UA水平呈正相关(r=0.415,P0.05)。结论血清Cys-C、Hcy、UA等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在脑梗死和冠心病中Hcy水平与UA水平呈正相关,Hcy水平与肾功能衰退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改善前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37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NYHA分级Ⅲ~Ⅳ级)患者分别于入院d2和心功能改善至Ⅰ~Ⅱ级后抽取血清作cTnI、CRP测定。结果:治疗前患者血清cTnI阳性率54.1%,CRP超正常范围占78.4%。经治疗心功能改善后患者血清cTnI阳性率21.6%(P<0.01),CRP超正常范围占35.1%(P<0.01)。结论:部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恶化时存在心肌损伤或坏死,此过程随心功能改善而改变,部分可能与其它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过氧化脂质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DCM患者共118例,按NYHA标准分组,心功能Ⅱ级组4l例、Ⅲ级组37例、Ⅳ级组40例;健康人对照组48例。两组同步检测红细胞C3b受体、血浆丙二醛(MDA)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其中,红细胞C3b受体检测采用红细胞酵母菌混合花环法,MDA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红细胞SOD测定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反应法,并作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DCM心功能Ⅳ级患者红细胞受体花环率(RBC—C3b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较心功能Ⅲ级、Ⅱ级患者及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显著意义(P<0.0l,<0.05)。相关分析表明.RBC—C3bRR与MDA呈高度负相关、与SOD呈中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3和 0.72。结论:DCM患者存在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及LPO增加,并随心功能的减弱而加重,这可能与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高半胱氨酸(HCY)与B型尿钠肽(BNP)联合检测分析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室收治的188例冠心病患者及98例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者CRP、HCY、BNP水平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稳定型心绞痛组CR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CR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②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三组HCY均明显升高(P<0.01),且升高幅度依次明显递增.③稳定型心绞痛组BN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BNP明显升高(P<0.01),且升高幅度依次递增,尤以急性心肌梗死组升高极为显著.结论 血清CRP、HCY和BNP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及病情程度,可作为冠心病测定的常用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近期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猝死),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包括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再次发生非致命性的ACS(再次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因此再次行血运重建术(包括冠脉支架术、冠脉搭桥术),因充血性心力衰竭再次住院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195例ACS患者,对195例ACS患者进行随访,随访终点为发生MACE。所有患者均于入院24 h内检测血Cys-C值。按照随访结果将ACS患者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对Cys-C水平与ACS患者的预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通过多因素预测模型评价各因素对ACS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MACE组和非MACE组的组间Cys-C值无差异[(1.41±0.46)mg·L-1 vs(1.32±0.41)mg·L-1,P>0.05];分组后发现MACE组的Cys-C高四分位患者比例略高,非MACE组的Cys-C低四分位患者比例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CE组的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比例明显高于非MACE(34.38% vs 15.34%),而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比例明显低于非MACE组(18.75% vs 42.33%,P<0.01);在对MACE的单因素回归分析中,Cys-C及其亚组与MACE无相关性。结论 该研究发现Cys-C 和ACS患者发生MACE无明确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的检测在大肠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50例大肠癌、30例大肠良性病变及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sICAM-1水平,并比较大肠癌患者术前、术后,转移、无转移sICAM-1水平变化。结果:大肠癌患者血清sICAM-1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病变患者及正常人(P<0.01);大肠癌患者术后血清sICAM-1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有转移的大肠癌患者血清sICAM-1水平高于无转移的患者(P<0.01)。结论:血清sICAM-1水平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大肠癌新的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绝经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雌激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的相关性,探讨雌激素在ACS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研究ACS雌激素替代疗法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50例ACS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4例(AMI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26例(UA组),选取同期确诊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5例(SAP组)及疑诊CHD行冠脉造影检查排除冠心病的绝经后女性25例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雌二醇(E2)水平、hs-CRP水平及血浆NT-proBNP水平。分析E2与hs-CRP、NT-proBNP的相关性。结果E2水平比较,AMI组UA组>SAP组>对照组(P<0.01),NT-proBNP水平比较,AMI组>U...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66例高血压患者及148例正常血压健康者的血清尿酸水平。结果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血压健康者(P<0.01),2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1级高血压患者(P<0.01),3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又明显高于2级高血压患者(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升高,血清尿酸水平升高的程度与高血压的临床分级有关,动态监测血清尿酸水平有助于了解高血压病的病情发展,治疗高血压的同时要重视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B型利钠肽(BNP)值评估左室收缩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50名CHF患者(CHF组)和心功能I-Ⅱ级的167名对照者(对照组)的BNP值及使用心脏彩超检测两组LVEF值。比较分析两者BNP水平与LVEF值。结果CHF组的LVEF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BN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显示随着心功能级别的递增,LVEF渐下降,BNP渐升高。治疗半年后,CHF组患者LVEF值较前明显升高(P〈0.05),于此对应的是BNP值较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CHF患者LVEF值明显下降,伴有BNP值的显著升高。提示CHF患者血浆BNP值可作为快速评估左室收缩功能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脑梗死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及血脂水平的关系,为临床防治进展型脑梗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同型半胱氨酸循环酶法定量试剂盒测定血清Hcy水平,STA-R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FIB值,美国雅培AEROSE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分析比较70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进展型组)和70例完全型脑梗死患者(完全型组)的上述3项检查结果。结果进展型组患者血清Hcy水平、FIB、TC、TG、LDL水平明显高于完全型组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血脂水平和FIB升高可能是脑梗死患者发展为进展型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可为临床及早预防进展型脑梗死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及其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度法定量动态检测80例不同类型的ACS患者[ACS组,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52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28例]血清的CRP水平,同期检测8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SAP组)血清的CRP水平做对照,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结果AMI、UAP、SAP患者的CRP水平分别为(21.92±4.27)、(12.35±9.51)、(7.11±1.39)mg/L,以AMI组最高,SAP组最低,三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发病早期CRP水平的高低同ACS关系密切。CRP对冠心病的发生或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作为判断冠心病危险度的一个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