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调查四川部分地区断奶前犊牛贾第虫感染和基因亚型分布情况,采集了278份断奶前犊牛(1月龄以下)新鲜粪便,采用饱和蔗糖漂浮法处理样品并提取DNA,经巢式PCR扩增β-giaidin(bg)、tpigdh基因,对阳性样品贾第虫基因型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四川部分地区断奶前犊牛贾第虫总感染率为9.35%(26/278)。bgtpigdh基因序列分析表明,本次分离的贾第虫种类均为集聚体E。多位点基因序列和进化树分析显示,基于bgtpigdh三个基因位点均分别鉴定出7种亚型,分别发现3、2、2种新基因亚型(bg: E13、E14、E16;tpi: E21、E24;gdh: E18、E19)。本研究表明,四川地区断奶前犊牛存在贾第虫感染,虫种类型主要为集聚体E,同时该型在四川地区遗传多样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贾第虫是一种人兽共患肠道寄生原虫,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其感染率与地区和环境有非常大的关系。为了解中国南海周边国家和地区犬类贾第虫感染情况,判断海洋隔离是否是影响贾第虫传播的重要因素,自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从中国广州、越南胡志明市、马来西亚吉隆坡、新加坡和菲律宾马尼拉分别采集犬类粪便样本616份。提取每个地区犬类粪便样本的DNA,以贾第虫磷酸丙糖异构酶(triose phosphate isomerase)基因TPIBG(genotyping at the beta giardin)基因制作巢式PCR引物。提取的犬粪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巢式PCR扩增,确定其阳性感染率,PCR阳性产物经测序并将结果与GenBank中的贾第虫序列比对,判断其分型。结果发现,616份样品中,有48份样品检验结果为贾第虫感染阳性,阳性率为7.79%(48/616)。不同地区感染率分别是:中国广州4.81%、越南胡志明市6.90%、马来西亚吉隆坡9.09%、新加坡2.86%和菲律宾马尼拉11.52%。其中48份样品在TPIBG位点分别检测到条带,阳性率分别为7.63%和5.19%。阳性样品再经过对于BGTPI基因位点的测序比对,得知BG位点有集聚体B型(3.33%)、集聚体C型(86.67%)、集聚体D型(10%),TPI位点有集聚体B型(2.12%)、集聚体C型(85.1%)和集聚体D型(12.76%)。综上,中国南海周边地区存在贾第虫感染,公共卫生相对较好地区感染率较低,犬源贾第虫基因分型分布未明显受到海洋地域隔离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四川省部分地区成年山羊贾第虫Giardia duodenalis感染情况以及感染虫种基因型。【方法】在四川省12个养殖场采集了342份成年山羊的新鲜粪便,采用多位点基因分型技术,通过巢式PCR扩增bg、tpi和gdh基因位点,对阳性样品的PCR产物进行了测序分析。【结果】342份成年山羊粪样中贾第虫的总感染率为14.91%(51/342)。所有阳性样品感染的虫种基因型均为集聚体E。51份阳性样品在bg、tpi和gdh这3个基因位点分别成功鉴定出4(E5、E8、E17、E18)、2(E2、E4)和2(E3、E4)种基因亚型,并且在bg位点发现了2种新的基因亚型(E17、E18)。【结论】四川省部分地区成年山羊存在较为严重的贾第虫感染,虫种类型主要为集聚体E,且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河南省郑州市郊规模化奶牛场十二指肠贾第虫感染和基因型分布情况,以2个规模化大型奶牛场的363份新鲜粪便样品为对象,进行多位点(SSUrRNA、TPI、GDH和BG基因)PCR扩增和测序。奶牛场十二指肠贾第虫总感染率为42.7%(155/363),A养殖场感染率为44.2%(84/190),B养殖场感染率为41.0%(71/173),两场间十二指肠贾第虫的感染率差异不显著(P0.05)。断奶前奶牛(0~60 d)和断奶后奶牛(61~180 d)的感染率分别为49.2%(100/203)和34.3%(55/160),不同年龄段奶牛的感染率差异极显著(P0.01)。共发现四种贾第虫集聚体:集聚体E (n=149)、集聚体A (n=3)、集聚体B (n=1)和A/E混合集聚体(n=2),且两场均发现人兽共患集聚体。结果表明,郑州市郊规模化奶牛场十二指肠贾第虫的感染率较高,存在散播风险。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河南省安阳市绵羊源贾第虫和隐孢子虫的分子特性,对基于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和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检查获得的16份绵羊源贾第虫和3份隐孢子虫分离株分别进行DNA提取,并基于16S rRNA基因位点和18S rRNA基因位点进行巢式PCR扩增,获得阳性扩增产物,再进行测序鉴定和系统发育进化分析。结果显示,PCR成功扩增绵羊源贾第虫和隐孢子虫的特异性基因位点。基于对上述2种肠道原虫特异性基因位点的分子序列分析,将贾第虫鉴定为十二指肠贾第虫集聚体E(93.75%,15/16)和集聚体A(6.25%,1/16);将隐孢子虫鉴定为泛在隐孢子虫(66.67%,2/3)和猪隐孢子虫(33.33%,1/3)。  相似文献   

6.
以碳酸酐酶、腺苷脱氨酶、转铁蛋白、维生素D结合蛋白、血浆酯酶、碱性磷酸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红细胞酯酶为llIL液蛋白标记,对恒河猴指明亚种(120只)和食蟹猴柬埔寨亚种(120只)2个群体的遗传多态性进行遗传俭测.结果表明:恒河猴和食蟹猴的多态性位点百分数、等位基因数和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625、2.80、0.549 0和0.750、2.83、0.378 9.恒河猴群体具有高度的遗传多态性,食蟹猴群体具有中等的遗传多态性.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检验表明,2个群体均未明显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  相似文献   

7.
静原鸡ELOVL5基因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静原鸡ELOVL5基因遗传变异位点,探讨其遗传特性,本研究利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及DNA测序技术对静原鸡ELOVL5基因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静原鸡ELOVL5基因exon2和exon5均无多态性;在intron2扩增片段上共检测到1个SNP位点(g.88620433+1683G>A),其表现为2种基因型(AA、AG)。其中AA为优势基因型,基因型频率为0.84,A为优势等位基因,基因频率为0.92。在248个静原鸡群体中未发现纯合GG型个体。群体遗传学分析表明,该位点纯合度较高(0.84),PIC为0.14(PIC<0.25),呈低度多态。卡方适合性检验结果表明,静原鸡ELOVL5基因intron2突变未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5)。综上,静原鸡ELOVL5基因intron2多态性较低,exon2和exon5未发生变异。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圈养猕猴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卢戈氏碘液染色法、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对广西、河南和四川的3个猕猴养殖场共346份新鲜猕猴粪便进行检查.结果显示,寄生虫总感染率为51.4%(178/346),共栓出6种肠道寄生虫:阿米巴原虫、球虫、贾第虫、鞭虫、类圆线虫和钩虫,感染率分别为39.6%、0.9%、0....  相似文献   

9.
贾第虫是一种人兽共患性寄生原虫,可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并且有人—人,人—动物,以及动物特异性的传播循环,且其流行率与地理环境以及不同的区域有关。采用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确定长春地区的宠物犬患有贾第虫的患病率以及基因型来评估犬贾第虫向人传播的危险。调查结果显示:宠物犬的贾第虫流行率为10.46%(25/239)。通过磷酸丙糖异构酶(TPI)基因的多态性对所分离虫株的基因型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所有贾第虫的基因型均为犬特异性的C型,未发现人兽共患的A型和B型。基因亚型结果显示在所有的样本中以CⅠ为主要亚型,占全部样本的76.00%(19/25)。此结果显示出贾第虫由犬传播给人的风险很低,这与以往来自中国南方的调查结果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0.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型受体(IGF-1R)基因是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s)在生物体内发挥作用的主要效应器,对机体生长发育进程中有重要影响。为探讨IGF-1R基因多态性与蛋用鹌鹑体尺性状的相关性,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对中国黄羽鹌鹑、北京白羽鹌鹑、朝鲜鹌鹑3种蛋用鹌鹑的IGF-1R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并对IGF-1R基因的多态性与鹌鹑体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3个蛋用鹌鹑群体中检测到IGF-1R基因A57GA72T两个突变位点,A57G位点发生了A/G碱基突变,有AAAGGG三种基因型;A72T位点发生了A/T碱基突变,有AAATTT三种基因型。中国黄羽鹌鹑的A57G位点对胫长、胸骨长和胫围有显著影响(P<0.05),A72T位点对体质量和胸骨长有显著影响(P<0.05),组合基因型AGAA对体质量有显著影响(P<0.05),组合基因型AAAA对胫长、胸骨长、胫围有明显影响(P<0.05)。北京白羽鹌鹑的A57G位点对体质量、胫长、体长、胫围有显著影响(P<0.05),A72T位点对胸骨长有显著影响(P<0.05),组合基因型AAAA对体质量和胸骨长有显著影响(P<0.05),组合基因型AAATGGAAGGAT对胫长有显著影响(P<0.05),组合基因型GGAA对胸深有显著影响(P<0.05)。朝鲜鹌鹑的A57G位点对体质量有显著影响(P<0.05),A72T位点对胸骨长和胫围有显著影响(P<0.05),组合基因型AGAA对体质量有显著影响(P<0.05),组合基因型AGAT对胫长和胸宽有显著影响(P<0.05)。因此,IGF-1R基因可以作为候选基因应用于蛋用鹌鹑体尺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1.
杨梅污染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分离及其耐药特征和毒力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梅在生产与运输过程中易受到病原菌的污染,为分析杨梅中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携带情况及肺炎克雷伯氏菌的耐药特征和毒力基因,分别从杭州市场和杨梅生产基地采集90份杨梅样品,测定大肠菌群污染状况,使用梅里埃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和16S rRNA测序方法鉴定肺炎克雷伯氏菌,采用VITEK 2阴性菌药敏卡对所获得的肺炎克雷伯氏菌进行耐药表型分析,PCR扩增检测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结果表明:90份样品中共有51份样品存在大肠菌群污染,污染率为56.7%,有9株肺炎克雷伯氏菌,检出率为10%,其中8株肺炎克雷伯氏菌聚为一簇。9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和呋喃咀啶均呈不同程度的耐药,尤其是氨苄西林耐药率达88.89%。9株菌株均携带tetA基因,检出blaTEMgyrAaadA1和aac(6')-1b耐药基因的阳性率均为88.89%,blaCTX-MfloRereAermBmecA等耐药基因未检出,毒力基因wcaGmagArmpA和菌素未检出。综上,杨梅中存在一定的肺炎克雷伯氏菌污染,但这些菌株未携带wcaGmagArmpA等毒力基因和菌素。  相似文献   

12.
基于SRAP分子标记技术研究浙产栀子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浙产栀子种质遗传多样性,进一步开展该物种保护及品种选育,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从多态性检测、遗传多样性水平及聚类分析揭示栀子种质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从88对SRAP引物中筛选6对引物用于浙江居群、华中居群、西南居群的21份栀子的SRAP-PCR,共获得98条扩增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87条,在物种水平上,多态性比率(PPB)为88.78%,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515 2,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308 9,Shannon's指数(I)为0.465 1;在居群水平上,PPB为53.06%~77.55%,H为0.212 0~0.258 1,I为0.309 4~0.390 4;3个居群的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235 6,即76.44%的遗传变异在种群内进行,基因流(Nm)为1.621 8,证明居群间存在一定的基因流动(Nm>1);UPGMA聚类结果表明,21份样品分成4组,华中和西南居群各聚成一支,浙江居群被分成二支。本研究表明,栀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居群间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可为栀子新品种选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各地动物园圈养大熊猫的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情况及其人畜共患风险,采用基于ITS基因的巢氏PCR方法,对江苏、福建、浙江等10个省(市、自治区)的动物园圈养大熊猫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情况及基因分型进行调查和检测。在31份大熊猫粪便样品中,共检测到毕氏肠微孢子虫阳性14份,总感染率45.2%,检测出SC02(13/14)和Peru6(1/14)两种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种系发育分析表明,SC02和Peru6都属于具有人畜共患潜能的group 1b。本实验首次发现SC02基因型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大熊猫,表明大熊猫可能作为毕氏肠微孢子虫的储存宿主引起人微孢子虫病,拓宽了基因型SC02的毕氏肠微孢子虫宿主范围。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四川地区猪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分子流行特点及流行趋势,本研究在2016—2018年,从四川省各个地区无菌采集患病猪肝脏、脾脏、肺脏、肠道等组织样品208份。通过细菌分离鉴定方法筛选出87株大肠埃希菌,通过小鼠攻毒试验确定其中22株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并对其进行分子分群、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检测、耐药性试验、耐药基因及HPI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22株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多分布于A群(59.09%),且生物被膜形成阳性率为72.73%,其中强成膜能力菌株占40.91%。大肠埃希菌对19种抗生素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对恩诺沙星、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红霉素、四环素等9种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为81.82%~100%;对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头孢曲松等4种药物的耐药率为63.64%~72.73%;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为4.55%~54.55%,均呈现多重耐药。22株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检出的耐药基因包括β-内酰胺类TEM(36.36%)、SHV(9.09%)、OXA(9.09%),磺胺类sul Ⅰ(63.64%)、sul Ⅱ(95.45%),氨基糖苷类acc(3)-Ⅱ (68.18%)、aph(3')-Ⅱ(50.00%),氯霉素类cmlA(45.45%)、floR(81.82%),四环素类tetA(81.82%)、tetB(86.36%),喹诺酮类qurB(40.91%)共12个基因型,检测出HPI毒力基因irp1(40.91%)、irp2(13.64%)、fyuA(13.64%)3种。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猪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多分布于A群,生物被膜形成阳性率较高,存在严重的多重耐药性,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及磺胺类耐药基因的携带率较高,且存在多重耐药基因与毒力基因共存情况。研究结果可为四川地区猪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2016年7—10月采集自浙江和上海部分地区肉鸡屠宰端、零售端鸡肉样品及屠宰场环境样品中的沙门氏菌进行分离,研究102株分离株的血清型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药敏性。使用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指定的泰国S&A公司沙门氏菌诊断血清,采用玻片凝集法确定沙门氏菌的血清型。使用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 institute,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测定沙门氏菌的药敏性。研究发现,204份样品中,85份检出沙门氏菌,阳性样品平均检出率为41.67%。脱羽、净膛、清洗、包装、整鸡和预冷检出率依次降低,而冷藏检出率回升到70.00%。102株沙门氏菌共涵盖15个血清型,以德尔卑沙门氏菌(Salmonella Derby,23.53%)、阿贡纳沙门氏菌(Salmonella Agona,17.65%)、印第安纳沙门氏菌(Salmonella Indiana,12.75%)、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11.76%)和达布沙门氏菌(Salmonella Dabou,7.84%)较为常见。屠宰端德尔卑沙门氏菌最为流行,零售端则主要为阿贡纳沙门氏菌。所有菌株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西丁敏感,75株(73.53%)菌对四环素产生抗性;对氯霉素、氨苄西林、萘啶酮酸、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链霉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耐药的菌株比例分别为49.02%、41.18%、38.24%、37.25%、28.43%、23.53%、22.55%、22.55%、20.59%、19.61%和17.65%。零售端样品源沙门氏菌对大部分供试抗生素的抗性显著低于屠宰端和环境样品源沙门氏菌。102株菌中,97株(95.10%)可抗至少1种抗生素,17株(16.67%)可抗10种或10种以上的抗生素。不同地区采集的样品中,源于绍兴的样品沙门氏菌检出率最高(78.95%),且极显著高于湖州及上海地区的阳性样品检出率(P<0.01)。沙门氏菌阳性样品在不同月份的检出率存在极显著差异,9月份检出率最高(80.00%)。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肉鸡生产消费链条中,沙门氏菌检出率、血清型和耐药率、耐药谱呈现明显的变化,即沙门氏菌不是单纯来源于该批次肉鸡携带菌,各环节固有存在和人员携带的菌株也加入了其中,造成终端产品的现状。本研究揭示了沙门氏菌在鸡肉产品中分布的状况和来源,为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预防该省肉鸡生产全产业链中沙门氏菌的污染及耐药菌的出现、确保食品安全提供了相应的数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四川石渠县牦牛源蜱感染巴尔通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四川省石渠县牦牛体表寄生蜱的种类及其巴尔通体的感染情况。采集牦牛体表的蜱,经形态学初步鉴定后,提取蜱总DNA,PCR扩增蜱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OⅠ)基因和巴尔通体gltA基因,对阳性产物测序、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从而确定蜱及其携带巴尔通体的种类。结果表明:在石渠县4个乡共采集到蜱818只,其中西藏革蜱占78.97%(646/818)、青海血蜱占21.03%(172/818);蜱巴尔通体的总感染率为30.07%,其中阿日扎乡、麻甲乡、德荣玛乡、长须干玛乡蜱巴尔通体的感染率分别为4.76%、76.79%、12.50%、17.95%,麻甲乡西藏革蜱巴尔通体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地点(P<0.01),麻甲乡青海血蜱巴尔通体感染率(79.07%)高于西藏革蜱(69.23%),但无显著差异(P>0.05)。经比对分析,总共得到3条序列(uncultured Bartonella sp. shiqu 1,uncultured Bartonella sp. shiqu 2和uncultured Bartonella sp. shiqu 3)。遗传进化分析显示,uncultured Bartonella sp. shiqu 1和uncultured Bartonella sp. shiqu 2与未定种的Bartonella spp. RF124HAIN (FJ464240)亲缘关系最近;uncultured Bartonella sp. Shiqu 3与对人有致病性的Bartonella melophagi亲缘关系最近。综上,石渠县存在西藏革蜱和青海血蜱,蜱巴尔通体感染率较高,并且具有感染人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为调查红原地区牦牛隐孢子虫感染情况,采用巢式PCR对采自红原县的216头份牦牛粪便进行了检测(其中包括腹泻粪便样本18份)。该地区牦牛隐孢子虫总感染率为14.8%,其中Cryptosporidium bovis 感染率为3.7%,C. ryanae感染率为5.1%, C. andersoni感染率为6.0%, 而腹泻样本并未检出隐孢子虫。以上结果表明,牦牛是隐孢子虫的天然宿主,但该实验中未见隐孢子虫和牦牛腹泻间存在明显相关性,隐孢子虫和牦牛腹泻之间的关系需要后续研究来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浙江地区地方品种鸡中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subgroup J avian leukosis vrius,ALV-J)的感染情况与流行毒株的分子特征,对浙江省部分地方品种鸡体内ALV的p27抗原进行了检测,从疑似感染鸡群中检测分离到5株 ALV-J,并对其GP85基因进行PCR分子克隆和序列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检测的19个地方鸡品系中,所有品系的鸡样本都呈现抗原阳性,其中101系的抗体阳性率最高,母鸡阳性率为40.48%,公鸡阳性率为16.54%;126系次之,母鸡阳性率为28.87%,公鸡阳性率为3.30%;171系抗体阳性率最低,其母鸡阳性率仅为4.08%,公鸡的感染率为0。为了解地方鸡群中ALV-J的遗传变异,对分离到的5株ALV-J的GP85基因进行了分子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5个分离毒株的GP85基因大小均为924 bp,与预期一致;本研究样品序列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0.8%~98.5%,与原型毒株HPRS103核苷酸相似性为90.3%~97.0%,与国内其他分离株的同源性为86.5%~99.0%。分离株与福建(FJ201308株)和广东(WF13株)分离株的同源性最高。结果表明:浙江省大部分地方品种鸡都不同程度感染ALV-J,而且分离毒株已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提示我们应加强浙江省地方品种鸡ALV的净化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