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环素类抗生素快速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环素类抗生素是一类广谱性抗生素,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广泛应用于疾病治疗或饲料添加剂以促进动物生长;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使其广泛残留在水体、土壤、动物性食品中,对人体和环境会造成潜在危害。目前,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微生物法、免疫分析方法、仪器分析方法,其中以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为基础的免疫分析方法在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快速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并随着不同的识别元件和分析方法的引入,不断丰富和发展。主要综述了能够特异性识别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生物元件以及各种快速分析方法在四环素类抗生素检测中的应用,以期为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抗生素在养殖行业使用加剧,施用粪肥导致的抗生素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微生物降解抗生素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四环素类抗生素(TCs)的降解方法和微生物降解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研究现状,并对微生物降解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影响因素、降解路径以及其降解的分子机制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此基础上,对微生物降解四环素类抗生素从实验室研究到实际生产应用进行了展望,指出了未来研究关注的重点。本文以期为人们深入认识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微生物修复提供参考,同时为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污染修复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蒲明  冯才伟  刘婷婷  韩京朋  石丽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403-15404,15419
[目的]为了更加快速、方便地检测牛奶中的抗生素残留,验证牛奶质量,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方法]对β-内酰胺类和四环素类多残留二联试纸条进行质量验证试验,主要验证了检测限、假阳性率、假阴性率3个质量参数。[结果]二联试纸条检测阈值与检测限一致,没有假阴性结果出现,假阳性率也在国家规定范围内。[结论]验证的β-内酰胺类和四环素类多残留二联试纸条可用于牛奶中12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4种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四环素类抗生素生态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四环素类抗生素是使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抗生素种类之一,其在环境中的大量残留带来了潜在的环境风险.本文介绍了四环素类抗生素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情况以及污染水平;并围绕微生物、植物、动物和土壤生物的生态毒性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生态毒性进行阐述,总结了四环素类抗生素在群落、个体、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生态毒性.最后,分析了目前对四环素类抗生素在土壤中的生态毒性研究相对滞后的原因,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兽用抗生素和微量重金属作为饲料添加剂广泛用于畜禽养殖业,但超量使用是导致畜禽粪便中高浓度抗生素和重金属残留的根本原因。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畜禽粪便中残留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和重金属(铜、锌、砷)及其复合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的潜在威胁。针对这种状况,总结了我国四环素类抗生素(包括四环素、土霉素和金霉素)和微量重金属元素(铜、锌、砷)在畜禽粪便中的残留量及其区域分布特征,并概述了这两类物质在畜禽粪便生物处理过程(堆肥和厌氧消化)中的转化、降解及其影响。畜禽粪便中残留的抗生素和重金属可导致环境中出现耐药菌与抗性基因,是环境与健康领域的又一重大挑战,其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洪泽湖沉积物中四环素、土霉素及其抗性基因的含量、分布及潜在风险,采集洪泽湖湖区42个沉积物样品,利用HPLC-MS测定了样本中常见的两种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土霉素)含量,并采用q PCR分析了样品中3种四环素抗性基因(tet A、tet C、tet M)的含量。结果显示,四环素类抗生素检出率为100%,含量范围为1.35~25.43μg·kg~(-1)。所有样品中tet A、tet C基因均有检出,且tet C基因含量最高,平均含量为9.77×106copies·g-1,只在部分样品中检测出tet M。相关结果分析表明,沉积物中的四环素类抗性基因含量与四环素类抗生素含量及有机碳的乘积呈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2=0.669 4,n=42),这也表明在洪泽湖水域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含量水平可能不仅与环境中的抗生素暴露水平相关,同时也有可能与有机质含量等环境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地了解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分布,从陕西省部分规模化养鸡场的病、死鸡中经分离鉴定得到158株致病性大肠杆菌。采用K-B药敏纸片法检测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对4种四环素类药物的药敏性,PCR方法检测3种四环素类耐药基因,用DNAStar软件对获得的耐药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的相关序列进行比对。结果显示,鸡源致病性E.coli分离株对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以及多西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8.6%、77.2%、87.3%、50.6%,3重以上耐药菌株占78.5%。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tetB的检出率分别为81.4%、20.7%,未检测到tetC基因。结果表明,鸡源致病性E.coli对四环素类抗生素普遍具有耐药性,且以多重耐药为主;耐药基因tetA的检出率与其耐药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厌氧消化技术被广泛用于猪场废水的处理,为探明四环素类抗生素对猪场废水对厌氧消化产生抑制作用的边界浓度值,选用了2种常用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土霉素和金霉素作为抑制剂,用重铬酸钾法测出COD,以COD去除率反映抗生素的独立抑制和联合抑制效果,结果显示:土霉素、金霉素对厌氧消化的最低抑制浓度分别是0.3、0.1 mg/L,且2种抗生素的联合抑制效果大于单独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养殖废水中抗生素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殖废水中抗生素是一类新型的有机污染物,其中以四环素类抗生素最为典型。这种污染物正对人类健康和水生生态系统安全产生持久的、潜在的威胁。本文主要介绍了养殖废水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危害及修复方法,着重综述了植物修复技术在水体抗生素污染去除中的作用、影响因素及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有关养殖废水中抗生素的植物修复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用微量肉汤倍比稀释法测定了猪源屎肠球菌对四环素等抗生素的敏感性,用PCR和DNA测序方法检测了屎肠球菌中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基因),并分析了试验菌对四环素类的耐药机制。结果表明:14株猪源屎肠球菌对四环素、多西环素、环丙沙星、红霉素全部耐药,4株对头孢噻呋耐药;在14株屎肠球菌中,分别有13株和9株含tet L和tet M基因,其中有9株同时携带tet L和tet M基因;猪源屎肠球菌主要存在主动外排和核糖体保护两种耐药机制,其对四环素类的耐药性主要与携带tet M和tet L有关。  相似文献   

11.
用微量肉汤倍比稀释法测定了猪源屎肠球菌对四环素等抗生素的敏感性,用PCR和DNA测序方法检测了屎肠球菌中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基因),并分析了试验菌对四环素类的耐药机制。结果表明:14株猪源屎肠球菌对四环素、多西环素、环丙沙星、红霉素全部耐药,4株对头孢噻呋耐药;在14株屎肠球菌中,分别有13株和9株含tet L和tet M基因,其中有9株同时携带tet L和tet M基因;猪源屎肠球菌主要存在主动外排和核糖体保护两种耐药机制,其对四环素类的耐药性主要与携带tet M和tet L有关。  相似文献   

12.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合成四环素类分子印迹聚合物,以其为填料制备固相萃取柱,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奶中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具体地,以盐酸强力霉素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在丙酮-乙腈混合溶液中制备具有特异性吸附能力的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其吸附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能力,并将其作为填料制备固相萃取柱,用于牛奶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检测。结果显示,四环素类抗生素在0.05~10.0 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加标回收率为79.4%~86.3%,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8%,准确性较好。四环素和土霉素的检出限为0.02 μg·mL-1,金霉素的检出限为0.05 μg·mL-1,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识别能力强。  相似文献   

13.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水产品中四环素类药物残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建立用于快速检测水产样品中四环素类药物残留含量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采用免疫竞争法,将抗四环素单克隆抗体-胶体金复合物包被在胶体金结合垫上,并将人工合成的四环素抗原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薄膜表面作为检测线(T线),其残留药物与待测样品中四环素竞争结合胶体金标记的四环素单克隆抗体,最终能以颜色直观显示检测结果。检测水产品试样时,试剂灵敏度最低值可达100 ng/mL,仅需5~10min,与金霉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等四环素族抗生素有很强的交叉反应,故可同时检测四环素族中几种主要抗生素,而与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等其他兽药无交叉反应。试验证明检测试剂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操作便捷,稳定可靠,可作为四环素残留现场监控的有效筛检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洱海流域畜禽粪便、饲料和土壤中的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状况。[方法]以云南省洱海流域养殖业链为研究对象,采样分析了11个饲料样品、10个粪便样品、21个土壤样品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残留状况。[结果]饲料中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的检出率分别为100%、100%、50%,其中猪饲料中土霉素、金霉素含量最高,其次是鸡饲料,奶牛饲料添加的抗生素相对较低;粪样中土霉素检出率为100%,四环素检出率为80%,金霉素检出率为90%,其中鸡粪中残留的抗生素最高;土壤抗生素残留较低,金霉素的检出率为66.6%,四环素、土霉素均未检出。[结论]洱海流域养殖业残留抗生素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发光细菌Photobacterium kishitanii为模式生物,通过发光抑制试验研究了5种重金属与四环素类抗生素对发光细菌的急性单一毒性与联合毒性。利用毒性单位法(TU法)表征联合毒性,并采用浓度加和模型(Concentration addtion,CA模型)与独立作用模型(Independent action,IA模型)预测二元混合体系对发光细菌的联合急性毒性。研究表明:单一毒性大小排序为硝酸铅>七水硫酸锌>氯化镉>盐酸土霉素>盐酸金霉素>盐酸强力霉素>盐酸四环素>五水硫酸铜>重铬酸钾。重金属之间的联合毒性主要表现为协同作用,重金属与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联合毒性主要表现为相加作用和拮抗作用,四环素类抗生素之间的联合毒性主要表现为拮抗作用。研究表明,重金属与四环素类抗生素共存会对发光细菌产生不同的毒性效应,因此在评价环境复合污染时应考虑联合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6.
施肥方式对蔬菜地土壤中8种抗生素残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浙江省杭州、嘉兴和绍兴等3个地级市采集了4种不同施肥方式下(分别为施用畜禽粪+化肥、商品有机肥+化肥、沼渣+化肥和单施化肥)的蔬菜地表层土壤样品44个,分析了4类8种抗生素(包括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土霉素、四环素和金霉素,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恩诺沙星,磺胺类抗生素的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和磺胺甲噁唑及大环内脂类抗生素的泰乐菌素)的残留情况,探讨了施肥方式对蔬菜地土壤中抗生素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蔬菜地土壤中抗生素的检出率和残留含量与施肥方式密切相关。8种检测的抗生素中土霉素的检出率和残留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种类的抗生素,土霉素的平均含量占8种抗生素总量平均值的67.03%。抗生素的检出率和平均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土霉素>磺胺二甲嘧啶>恩诺沙星>四环素>磺胺甲噁唑、泰乐菌素>金霉素>磺胺嘧啶;四环素类抗生素>磺胺类抗生素。土壤中各类抗生素的检出率及含量均为施用畜禽粪的蔬菜地>施用商品有机肥的蔬菜地>施用沼渣的蔬菜地>单施化肥的蔬菜地,施用畜禽粪的蔬菜地土壤中抗生素残留量明显高于其他蔬菜地。试验结果表明,畜禽粪是蔬菜地土壤抗生素的主要来源,商品有机肥和沼渣的施用对蔬菜地土壤中抗生素的残留也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四环素和金霉素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性效应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由于抗生素在养殖业和畜牧业中的长期滥用,其对水环境的污染胁迫已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选取大型潘(Daphniamagna)、斑马鱼(Danio rerio)和鲫鱼(Carassius auratus)作为受试生物,探讨环境中普遍存在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Tetracycline,TC)和金霉素(chlortetracycline,CTC)对以上3种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从而初步评价四环索类抗生素对水生生物的哪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四环素对鲫鱼和斑马鱼96h-LC50值分别为322.8mg·L-1和406.0mg·L-1,对大型潘的48 h-EC50值为617.2mg·L-1.金霉素对鲫鱼和斑马鱼96 h-LC5值分别为34.68mg·L-1和61.15mg·L-1,对大型潘48h-EC50值为137.6mg·L-1.3种水生生物对四环素和金霉素的毒性敏感顺序均为:鲫鱼>斑马鱼>大型溞,金霉素的毒性明显高于四环素.根据毒性分级标准判定,四环素对3种水生生物均属低毒,金霉素对大型溞属低毒,对于斑马鱼和鲫鱼则属中毒.  相似文献   

18.
广州市兽用抗生素的环境残留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畜禽废物中的抗生素可造成土壤及水体的抗生素污染,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了广州市代表性养殖场畜禽废物、施用畜禽粪土壤和鱼塘水中尼卡巴嗪、喹乙醇、四环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氯霉素类抗生素的含量.结果发现:猪粪、鸡粪中抗生素含量最高的均为四环素类,分别为123.76、14.59 mg·kg-1;含量最低的均为氯霉素类,分别为2.35μg·kg-1、0.08 mg·kg-1;小猪猪粪中抗生素的含量明显高于大猪.鱼塘水中抗生素含量较高的是四环素(5.16μg·L-1)与磺胺对甲氧嘧啶(4.78μg·L-1),土霉素在所有样点中均未被检出.施用禽畜粪土壤中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含量较高,分别为70.40、49.77μg·kg-1;磺胺甲基嘧啶、磺胺对甲氧嘧啶、磺胺甲噁唑、甲砜霉素、氯霉素、喹乙醇均未被检出.粪样中的抗生素可导致土壤和水体的抗生素污染,TCs、QNs和NCZ可能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安全的威胁更大.  相似文献   

19.
以花生壳、木屑这些天然纤维材料制备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四环素类抗生素,通过探讨改性剂种类、改性剂用量、改性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筛选出最佳吸附材料并优化改性方案。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吸附剂对抗生素废水均有较高的吸附效率,其中碱改性花生壳的吸附效果最好,最佳改性方案为1 mol·L-1 NaOH室温下改性5 h,对3种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去除率分别为土霉素67.27%、四环素79.08%、强力霉素87.40%。同时,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碱改性花生壳结构特性进行表征,推断碱改性花  相似文献   

20.
为揭示海南东部(万宁和陵水)海水养殖区中抗生素的污染情况,笔者利用LC-MS/MS对海水中磺胺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和喹诺酮类等4类40种抗生素进行检测.结果 表明,13个采样点的抗生素残留质量浓度为10.28~ 156.63 ng·L-1,检出喹诺酮类抗生素2种、四环素类抗生素3种、氯霉素类抗生素1种,磺胺类抗生素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