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Richardson)的人工育苗和养成技术在“七五”期间福建省首次获得成功,推动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1996年育苗量达6000万尾,网箱养殖大黄鱼2万箱,取得很好的成绩。作者就大黄鱼网箱育种技术作扼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齐鲁渔业》2009,(9):62-62
青岛围绕海水养殖业、水产种苗业、资源增殖业、远海捕捞业、水产加工业五大主导产业,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积极作为,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发展。一是海水养殖业,以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为方向,重点发展工厂化集约养殖、池塘规模化养殖、浅海筏式和底播养殖、深海网箱养殖四种养殖模式,重点抓好10处工厂化集约养殖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产》2012,(10):41-42
宁德市官井洋大黄鱼养殖有限公司是福建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成立于1997年12月,企业注册资金7074万元,是专业从事水产育苗、海水网箱、滩涂、淡水养殖现代农业企业.公司占地面积33亩,建有高标准现代化省级优质育苗场一个,育苗水体6113m2.年育优质大黄鱼、香鱼、鲈鱼、真鲷等苗种3亿尾,二都蚶、牡蛎、蛏、青蛤等贝类优质苗种50多亿粒.2011年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国家级大黄鱼良种场扩建项目.公司网箱养殖大黄鱼、真鲷鱼、鲈鱼、鲍鱼、海参5600箱,年产成品鱼6500多吨.滩涂养殖二都蚶600亩,年产量300吨.淡水香鱼养殖场占地60亩,年产量500多吨.公司海上网箱养殖生产的大黄鱼、真鲷、鲈鱼、美国红鱼等水产品2006年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2009年12月(第三批)获得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单位.  相似文献   

4.
林后祥 《河北渔业》2011,(9):40-41,42
<正>连江县海水养殖业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特别是兴起了网箱养鱼的大高潮,主要品种有大黄鱼、鮸鱼、真鲷等等,现今网箱数量已发展到10万箱。随着养殖容量的增加,摆在养殖者面前的许多实际问题,也逐一显现出来,尤其是鱼类病害,给养殖户带来十分  相似文献   

5.
大黄鱼Pseudosciaene crocea (Richardson)的人工育苗和养成技术在“七五”期间福建省首次获得成功,推动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1996年育苗量达6000万尾,网箱养殖大黄鱼2万箱,取得很好的成绩,作者就大黄鱼网箱育种技术作扼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大黄鱼是我市主要海水养殖鱼类,随着海水网箱养殖的快速发展,因对养殖品种缺乏有效选育,大黄鱼在养殖中存在生长缓慢、个体小型化、性早熟和养殖病害频发、抗逆性差等问题,影响和制约着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工程鱼如四倍体鱼作为鱼类选育技术研究的一个方向,四倍体鱼对于三倍体鱼的生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三倍体鱼具有不育或低育性可被应用于大规格商品鱼培育,同时,三倍体鱼具有良好的生存力、较好的肉质和食物转换系数等优势,而受到国内外水产科学工作者广泛重视。亲鱼培育及人工授精技术是工程鱼人工繁育的技术基础。为开展大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和禽畜饲养业的迅速发展,鱼粉需求量骤增,且日趋紧张。单以水产养殖业来说,1988年对虾养殖面积突破20万亩,海水网箱养殖真鲷、石斑鱼将达到s000个网箱,淡水鳗养殖面积3000亩,淡水网箱养鱼4000个。这些养殖品种就需要大量优质的鱼粉配制饲料。以对虾为例,20万亩养殖水面,  相似文献   

8.
2005年11月28日, 由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承担的“大黄鱼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顺利通过农业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验收。该项目自2003年实施以来,分别在浙江省洞山县、象山县建立150只深水网箱作为推广的示范区,对不同大黄鱼品系进行养殖性能进行了评估,对无公害大黄鱼养殖技术规范标准的示范与推广,大黄鱼配合饲料养殖对比试验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1推广的背景1 .1 养殖发展的要求随着渔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海水网箱养殖业得到快速发展。近几年来 ,我国海水养殖网箱已达 70多万个 (其中福建约有 42万个 ) ,养殖鱼类几十种 ,主要包括大黄鱼、美国红鱼、真鲷、花鲈、卵形鲳黪、石斑鱼等 ,活鱼产量己超过2 0万吨。虽仅占水产品总产量的 0 .5 % ,但产值超过 5 0亿元 ,占水产品总产值的 3%~ 5 %。但是 ,近年来 ,随着网箱养殖业的兴起 ,一次性起网产量越来越大 ,而流通环节及流通技术的滞后 ,使得目前活鱼市场量大价低 ,如美国红鱼 5~ 7元 5 0 0g ,真鲷 1 0~ 1 2元 5 0 0g ,养殖…  相似文献   

10.
美国大豆协会国际项目与江西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合作开展的养殖示范试验,以示范利用美国大豆协会国际项目的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殖模式和豆粕型饲料在4m3网箱中养殖斑点叉尾蛔的养殖业绩.该示范试验在江西省万安县水库的网箱养殖场进行.万安县水产局同时比较了用美国大豆协会国际项目的豆粕型饲料和当地饲料在4m3小体积高密度丹箱中养殖斑点叉尾(蛔)的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11.
闽东大黄鱼人工养殖主要病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省现有51万只海水养殖网箱,大黄鱼是福建省海水网箱养殖的主要品种,养殖区主要集中在闽东地区,约有30万箱。随着养殖规模的增大,这几年闽东地区大黄鱼养殖病害的发生也日益频繁,有些病害甚至造成养殖大黄鱼的严重死亡。为了了解人工养殖大黄鱼病害的流行情况,我们对闽东地区大黄鱼各主要养殖区进行了调查,提出了病害防治对策,以供养殖业者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 1.调查对象:闽东地区的蕉城、福安、霞浦、福鼎四县市的各大养殖区及邻近的罗源、连江养殖区的海水网箱和池塘养殖的大黄鱼。 2调查内容:网箱和池塘养殖的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象山港区在国家“加速发展水产养殖,养护和合理利用近海资源”的方针指导下,加大了对区内海水养殖的开发力度,推动了渔业向深度和广度的发展。特别是象山县、奉化市、宁海县等地借助象山港的资源,大力发展海水网箱养殖,使其成为象山港浅海渔业资源开发的一项主要模式。到目前为止,象山港区网箱数量达到1.8万余只,年产名优海水鱼3200吨,规模占全省海水网箱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已初步形成以西沪港为主的海水网箱养殖基地。网箱养殖品种也从过去单纯的石斑鱼发展到现在的幼鱼。真鳅黑绍、大黄鱼等多样品种。截止…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我省海洋养殖业应主攻的二个方面,即加速我省的海水鱼类养殖,利用全省2.4万只海水网箱及部分设施完善,水深的池塘养殖石斑鱼,真鲷,黑鲷,鲈鱼,大黄鱼,美国红鱼,条纹狼鲈,状黄姑鱼等品种,二是改革对虾的养殖方式和方法,利用19万亩围塘,重振对虾养殖业。  相似文献   

14.
国产沉浮式抗风浪养殖网箱系统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省现有渔排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试验成功的。经过近20年的发展,目前规模已超过50万箱,为福建省水产支柱产业和“菜蓝子”工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泉州市由于缺乏自然避风港湾,一直只能望“箱”兴叹,无法开展网箱养殖,不得不持续以捕捞业作为水产业的龙头产业,给减轻近海海洋渔业资源捕捞压力的努力增加了极大的困难。为了发展泉州市的海水网箱养殖业,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和泉州市水产局于1998年向福建省科委申报了《沉浮式抗风浪养殖网箱的研制》科研项目,开展试验研究。3年多来,在福建省科委和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的大…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连江县浅海区域广阔、港湾多,有着海水网箱养殖大黄鱼的天然优越条件。前些年,由于大黄色人工育苗、养殖技术滞后等原因,该县的海水网箱大黄鱼养殖相对发展缓慢。1997年连江被财政部、福建省财政厅列入“财政支持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示范试点县”后(该省首批的两个试点县之一),该县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这一有利契机,把大黄鱼人工育苗和网箱养殖技术确定为四个试点项目的首要项目来重点攻关。经过三年的组织实施,及时进行总用推广.加快了大黄鱼生产业发展的进程.逐步形成集育苗、养殖、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格局,其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大黄鱼产量达16.55万吨,居海水鱼类产量之首,是我国最大规模的海水网箱养殖鱼类和八大优势出口养殖水产品之一。在大黄鱼养殖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面临着海岸带土地局限性和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发展大黄鱼的低盐养殖技术,将可能使大黄鱼养殖业能够在内陆地区开展起来,解决大黄鱼养殖所面临的问题。目前,已证实通过缓慢淡化,大黄鱼可在低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回顾了广东海水网箱养殖和深水抗风浪网箱发展历程,介绍了2002年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南海区升降式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技术示范"项目的实施情况,筛选出军曹鱼、高体鰤两个适宜养殖品种,制订了<军曹鱼深水网箱养殖技术操作规范>和<高体鰤深水网箱养殖技术操作规范>,并对深水抗风浪网箱在广东的广阔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论述了大面积推广抗风浪深海网箱养殖所必需解决的海域养殖容量与环境管理、苗种繁育、配合饲料与投喂技术、病害防治、从业者素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大黄鱼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目前养殖模式有传统网箱养殖、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围栏养殖和池塘养殖等,最主要养殖模式为网箱养殖。在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大背景下,我们积极探索大黄鱼绿色高效网箱养殖技术,在网箱布局、养殖密度、投喂管理等方面不断调整改进,以期推动大黄鱼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闽东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尧兰 《内陆水产》2003,28(9):30-31
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深受我国人民喜食的海水鱼类。大黄鱼网箱养殖是闽东浅海养殖的一项龙头产业,近几年来迅猛发展,到2001年养殖高峰期,整个闽东在养的大黄鱼网箱超过30万箱。随着养殖趋向规模化和集约化,鱼病发生也呈逐年加重。尤其是寄生虫病的侵袭,给海水网箱养殖大黄鱼造成了巨大损失,成为制约我市大黄鱼产业化发展的瓶颈之一。从1999年起,刺激隐核虫病(Cryptocaryonirritans)(因患病鱼体上出现大量白点,养殖户俗称白点病)在我市的养殖区相继发生,并迅速蔓延,于2001、2002年在部分养殖区多次出现大批量…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罗源县大黄鱼网箱养殖业始于1995年,到2000年,全县已发展5万箱,产量3854吨,产值1.08亿元。今年遭受二号台风灾害,大黄鱼实存3万箱,预计大黄鱼产量5000吨,产值1.7亿元,成为浅海养殖业重要产业。但是目前大黄鱼养殖业面临着市场供大于求、价格下跌,后劲不足,养殖病害暴发及流行、种质严重退化、加工滞后、流通不畅等问题。那么如何实现大黄鱼产业化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我们的发展思路与对策是: 1.转变观念,形成共识:大黄鱼网箱养殖业,已成为浅海养殖业的重要产业。通过二年来市场波动的洗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