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生产的严重疾病,一直困扰奶牛业的发展。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1/3患有各种类型的乳房炎。根据临床表现,乳房炎可分为临床型和隐性型两种。由于隐性乳房炎患牛的乳房和乳汁无明显的肉眼变化,临床上常常被忽视,但该病却会引起产奶量下降,乳汁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人们对牛奶的需求量日益加大,各地奶牛业方兴未艾,然而,同时奶牛乳房炎又给奶牛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奶牛乳房炎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乳房的炎症,其主要特点是乳汁发生理化性质以及细菌学的变化,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学变化.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将其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2种,一般以隐性型乳房炎多发.因隐性乳房炎患牛症状不明显,如诊断和治疗不及时,隐性乳房炎极易转变为临床型乳房炎,会导致产奶量下降,同时影响鲜奶的质量,对奶牛业的健康发展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3.
奶牛乳房炎发病率高,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被称为奶牛的最昂贵的疾病,据美国乳房炎理事会对奶牛乳房炎的研究证明,奶牛患乳房炎后,其用于治疗的费用、废弃的低质量牛奶、乳房炎引起的产奶量下降等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每头奶牛每年要损失161美元,而在奶牛乳房炎中,如果发展为临床型乳房炎,则产奶量可下降40%.  相似文献   

4.
鱼腥草注射液治疗临床型乳房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奶牛常见的三大病之一,严重影响牛奶产量和质量,严重性急性乳房炎还会导致奶牛败血症或乳房废弃。目前治疗奶牛乳房炎主要使用抗生素类药或化学药物,抗生素类药物和化学类药物在牛乳汁中的残留,使正常乳区乳汁废弃,造成极大的浪费。用鱼腥草注射液灌注治愈后2~3天,虽然检测试剂呈阳性反应,但时间极短(即24h),牛奶进入人类的食物链后对人体的健康也无危害。笔者先后两期试用鱼腥草注射液治疗临床型乳房炎,分别采用乳房灌注药物、乳房灌注同时肌肉注射两种给药途径,第1期试验牛8头、10个乳区临床型乳房炎,一个疗程用药治愈率达37.5%,好转率62.5%,总有效率达100%。第2期试验牛10头、11个乳区临床型乳房炎,  相似文献   

5.
乳房炎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乳腺和乳头发炎,并且造成乳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也发生了改变的一种疾病。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生产的严重疾病,一直困扎乳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1/3患有各种类型的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一般造成产奶量明显下降,而隐性乳房炎由于患牛乳房和乳汁肉眼观之无明显的变化,临床上不易发现。因此,了解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掌握最基本的防治方法,尽可能减少其发病率和危害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症状:奶牛乳房炎可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其中临床型乳房炎又分为急性和慢性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乳房炎其症状比较严重。患牛体温升高,可达40.5~42.0℃.乳区明显红肿、坚实,触摸疼痛,食欲下降,精神沉郁。大肠杆菌乳房炎其全身症状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同,表现为败血症症状,大便稀薄呈黑色.眼窝下陷,怕冷,发抖等。  相似文献   

7.
乳房炎是奶牛实际生产中常发、多发的疾病之一,严重危害奶牛业的发展,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摸清齐齐哈尔市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情况,我们对3 372头患乳房炎奶牛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介绍如下。1临床型乳房炎在所调查的3 372头奶牛中,临床型乳房炎患牛  相似文献   

8.
乳房炎为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对奶牛生产危害性最大的一种疾病。可分为临床型和隐性型,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21%~23%。乳房炎的发生会造成产奶量下降,病乳废弃;严重者,乳区坏死、化脓、萎缩,永久失去泌乳能力。其淘汰率占奶牛总淘汰率的9%~10%,在经济上造成一定的损失。而隐性乳房炎在牛群中更为普遍,由于患牛乳房和乳汁无明显的可见肉眼变化,临床上不易被发现,只有用特定的检测方法判定。乳房炎主要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如细菌、病毒、真菌、霉形体等;据报道有80多种,较常见的有23种,其中细菌14种,真菌及病毒7种,霉形体2…  相似文献   

9.
杨兰银 《畜牧市场》2010,(11):45-46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主要疫病之一,对其生产性能造成巨大影响和经济损失,包括兽医治疗废弃的牛奶及其增加的劳务和挤奶时间、隐性乳房炎引起的牛奶损失严重感染随后引起的产量下降、母牛的过早淘汰、较差的牛奶品质等。临床型乳房炎一般占奶牛各种疾病总发病率的21%~23%。美国30%到70%的母牛至少有一个被感染的乳区。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更高。袁永隆等调查结果表明,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平均为33.41%,  相似文献   

10.
乳房炎为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对奶牛场危害最大的疾病.对60头泌乳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情况和发病原因做了调查,临床型乳房炎牛16头占泌乳牛26.7%,亚临床型(隐性、乳房炎牛35头,占总泌乳牛58.3%.经内服盐酸左旋咪唑进行隐性乳房炎的防治实验,结果阳性率下降了72.2%.临床型乳房炎配合抗菌素等方法治疗,阳性率下降66.7%.  相似文献   

11.
很多奶牛特有的风险因素都可能导致临床型乳房炎。虽然对这些影响因素已经分别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这些研究往往局限于有限的几个方面。本研究利用多变量模型分析所有的奶牛因素对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的影响;同时,运用相同的方法分析革兰氏阳性或阴性致病菌诱发临床型乳房炎的概率。样本数据覆盖274个荷兰奶牛群中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包含了22860头不同胎次奶牛的28137个泌乳期,其中共记录5363例临床型乳房炎,但仅有2525例可被归因于革兰氏阳性或阴性致病菌。多元回归分析中同时也包含了奶牛的胎次、泌乳阶段、季节、体细胞数信息(每月测定1次)及发病牛的病史,对小母牛和经产奶牛泌乳的第1个月和第2个月进行了单独分析。结果发现,当对奶牛所有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时,每天每头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是相当大的,变化范围为0.0002~0.0074。尤其是先前就有临床型乳房炎病例、前1个月体细胞数偏高和先前泌乳期内平均的体细胞数偏高,都会增加泌乳期当月患临床型乳房炎的几率。本研究结果表明,奶牛因素无法辨别临床型乳房炎与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致病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奶牛乳房炎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乳腺和乳头发炎,并且造成乳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改变的一种常见的疾病。乳房炎主要分为临床型和隐性型2大类,临床型乳房炎一般造成产奶量明显下降,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而隐性乳房炎由于患牛乳房和乳汁肉眼观之无明显变化,临床上不易发现,但可因环境因素以及机体抵抗力下降等直接转变为临床型乳房炎。因此,了解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掌握最基本的防治技术,尽可能减少其发病率和危害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也是经济损失最大的病症。乳房炎可以简单地描述为乳腺组织发炎,它是由于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作用而引起的乳腺炎症。根据牛奶性状改变.可分为临床型和亚临床型;根据时间缓急可分为急性乳房炎和慢性乳房炎。在临床实践中,由于细菌的不断繁殖和变异,乳房肿硬已成为奶牛最普遍,最易发生的一种乳房疾病。  相似文献   

14.
乳房炎是奶牛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分为临床型和隐性型两种。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是乳腺体或乳腺体周围结缔组织的炎症或是两者同时发炎,隐性型乳房炎是乳腺体的部分乳腺小叶的炎症。据报道,临床型乳房炎约占乳房炎的5-25%,隐性乳房炎约占75~95%。隐性乳房炎由于没有临床症状,易被忽视。实际上,由于其发病率高且患病牛产奶量下降15%左右.更易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疾病,对奶牛业的发展影响很大。主要是因为细菌、霉形体、真菌、病毒等经乳腺管进入乳腺组织而引起发病。1奶牛乳房炎和临床表现奶牛乳房炎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可将其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两种,一般认为临床型占30%,隐性型占70%。据调查,我国奶牛养殖水平较高的上海、  相似文献   

16.
奶牛乳房炎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房实质、问质和实质间质的炎症,多发生于泌乳期,奶牛发生乳房炎对生产的影响较严重。如:临床型乳房炎,乳产量明显下降,炎乳废弃,继而乳区化脓坏疽,失去泌乳能力,其经济损失严重,特别有的牛患隐性乳房炎流行面较广,是临床型乳房炎的15~40倍,乳产量降低4%~10%,牛奶品质下降,乳糖、脂肪、乳钙缺少;乳蛋白升高变性。钠和氯增多,为此防治乳房炎的发生是当前搞好奶牛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7.
广西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病原分离及药敏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乳房炎可由多种病原菌共同或单独引起,是一种病因复杂并影响奶牛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目前全世界的2.2亿头奶牛中,约有1/3患各种类型的乳房炎。奶牛一旦患了乳房炎,采用抗菌素进行治疗在治疗期间和休药期内,所产的牛奶不但不能食用,而且长期治疗的患病奶牛,其乳腺组织产生不可恢  相似文献   

18.
奶牛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产奶,因此,保护好奶牛乳房就至关重要。然而,牛的乳房不同程度地感染了乳房炎后,使奶牛应有的产奶潜力没有发挥出来。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把损失降到最低点。1临床症状乳房炎是病原性细菌穿过乳头,侵害乳腺引起的炎症。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型乳房炎2种,临床型乳房炎致使乳房红肿,发热疼痛,奶量聚减,挤出絮状奶,患牛也会出现体温升高与拒食等症状。隐型乳房炎没有临床症状,但奶量降低,对牛群的危害甚  相似文献   

19.
奶牛乳房炎发病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多发病,是世界奶牛业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两种。隐性乳房炎又称亚临床型乳房炎,由于隐性乳房炎病理变化轻微,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并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临床型,其危害更为严重。奶牛营养状况良好,机体可通过自身抵抗力的提高和泌乳排出,净化乳房内的病原微  相似文献   

20.
1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 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疾病,对奶牛业的发展影响很大。乳房炎的病原有细菌、霉形体、真菌、病毒等经乳腺管进入乳腺组织,而引发此病。奶牛乳房炎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将其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两种,一般认为临床型占30%,隐性型占70%,我国奶牛养殖水平较高的上海、北京等地调查,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在60%左右。临床型乳房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