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皋黄鸡,文字记载始见于清嘉庆年(1804年)编写的《如皋县志》,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分布在江苏中部黄海与长江交汇处的如皋、如东、通州等地区.1987年作为蛋肉兼用中型黄鸡的代表编入《江苏省畜禽品种志》,2005年1月通过江苏省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江苏省地方优良家禽品种,定名为"如皋黄鸡".2009年6月,如皋黄鸡被列为江苏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09年10月被确定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2012年10月如皋黄鸡农产品地理标志通过第三次农产品地理标志专家评审会专家评审.  相似文献   

2.
如皋黄鸡产蛋性能与遗传参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以如皋黄鸡第4世代的15个家系351只母鸡为实验素材,测定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开产蛋重和40周龄产蛋数,统计各周龄群体产蛋率,估算开产性状和40周龄产蛋数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如皋黄鸡开产日龄为(153.9±13.13)d,开产体重为(1 366.5±135.51)g,开产蛋重为(32.8±3.17)g,40周龄产蛋数为(101.0±8.94)个;高峰产蛋率为82.1%,70%以上产蛋率维持16周;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开产蛋重和40周龄产蛋数均为中等遗传力0.177~0.320;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和开产蛋重间两两呈遗传正相关0.736~0.971,40周龄产蛋数与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开产蛋重间均呈遗传负相关-0.832~-0.639;性状间的表型相关性质和遗传相关一致,且均达到极显著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商品蛋鸡产蛋率曲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一品种鸡的标准产蛋率曲线也叫正常产蛋率曲线都是在其遗传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其标准(或正常)产蛋率曲线对该品种的鸡来讲是典型的,可以作为指导饲养实践的依据。下面以伊莎褐商品蛋鸡标准产蛋率曲线为例进行分析:1 初期产蛋率迅速增加青年鸡22周龄左右性成熟以后产蛋率迅速增加,直至28周龄时达到高峰。为使鸡群达到产蛋的标准高峰,必须使鸡群尽快提高产蛋率。实践中,可通过育成期限饲和控制光照来达到这一目的。此阶段很可能是产蛋最关键的时期,在达到高峰前,鸡群的产蛋率必须每周增加一倍,即5%、10%、20%、40%和80%。这样…  相似文献   

4.
正如东县地处长江三角洲,滨江临海,自然条件优越,家禽生产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为国家级遗传资源狼山鸡的原产地,是江苏省省级畜禽遗传资源如皋黄鸡的主产区。以"通如草黄"命名的如皋黄鸡产品,畅销沪、浙、苏、皖、鲁、闽等市场。通过标准化养殖"通如草黄"鸡、狼山鸡,实现了企业盈利和农民增收,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优质名牌农产品,丰富了市场。1国家级遗传资源狼山鸡保护1.1保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如皋黄鸡原产于江苏如皋,属蛋肉兼用型品种,俗称"三黄鸡","草三黄"。2009年10月被确定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因此,只有制定科学系统的保种方案,采用合理的保种方法,才能保护这一地方特色资源。  相似文献   

6.
1 如皋黄鸡 如皋黄鸡(Rugao yellow chicken),属肉蛋兼用型品种.2009年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家禽专业委员会品种鉴定. 1.1如皋黄鸡的优良特性 如皋黄鸡具有耐粗饲,适应性、抗病性强,肉质鲜嫩味美等特点.体型中等,具有"三黄"特征.喙呈黄色,稍弯曲.单冠直立,冠齿5~7个,呈红色.肉髯呈红色.虹彩呈黄褐色.皮肤呈黄色或白色.胫呈黄色.公鸡全身羽毛呈金黄色,富有光泽,颈羽、尾羽和主翼羽尖端夹有少量黑羽.母鸡全身羽毛呈浅黄色,颈羽、翼羽和尾羽尖端夹有黑羽.雏鸡绒毛呈浅黄色.  相似文献   

7.
鸡群产蛋达到80%就进入产蛋高峰期,一般在21-47周龄。本期管理的原则在于尽可能地让鸡维持较长的产蛋高峰,23周龄产蛋率达90%,高峰产蛋率值达95%~96%,90%以上产蛋率维持6个月;产蛋高峰下降慢,48周龄以后产蛋率从90%逐步缓慢下降,72周龄下降到78%,每周平均下降0.4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 ,我国从国外引进了许多蛋鸡品种 ,这些品种鸡大多经过长期的培育 ,生产性能基本都很稳定 ,都有标准的产蛋率曲线 ,虽然各品种的高峰产蛋率及曲线下降部分的斜度有所不同 ,但对某一品种鸡的标准产蛋率曲线也叫正常产蛋率曲线都是在其遗传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其标准 (或正常 )产蛋率曲线对该品种的鸡来讲是典型的 ,可以做为指导饲养实践的依据。见图1 初期产蛋率的变化初期产蛋率迅速增加 :青年鸡 2 2周龄左右性成熟以后产蛋率迅速增加 ,直至 5~ 6周时达到高峰 (2 8周龄左右 ) ,高峰出现的早晚随饲养管理条件而改变 ,在育成期通过限…  相似文献   

9.
黔黄Ⅱ号母鸡种用性能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黔黄Ⅱ号母鸡2批211只种用性能进行观察,33.7~35.5周龄达50%产蛋率;43~44周龄达产蛋高峰,峰值75.2%~75.7%。每只鸡64周龄产蛋155枚,68周龄每只产蛋168枚;种蛋受精率91.5%以上,每只鸡可提供苗鸡111只。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我国从国外引进了许多蛋鸡品种。这些品种大多经过长期培育,生产性能基本稳定,有标准的产蛋率曲线。虽然各品种的高峰产蛋率及曲线下降部分的斜度有所不同,但对某一品种鸡的标准产蛋率曲线(也叫正常产蛋率曲线)都是在其遗传性能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其标准产蛋率曲线对该品种的鸡来讲是典型的,可以作为指导饲养实践的依据。一、初期产蛋率迅速增加:后备育成鸡22周龄左右性成熟以后产蛋率迅速增加,直至5~6周后达到高峰(即28周龄左右),高峰出现的早晚随饲养管理条件而改变。在育成期通过限饲控制体重,若体重合乎标准,均匀度…  相似文献   

11.
在养鸡生产实践中,产蛋率是一项反映鸡只生产性能的重要生产指标.也是直接影响养鸡效益的关键因素。多年来。我国引进的肉种鸡品种如AA+、艾维菌等,其产蛋高峰产蛋率应达到80%以上,并维持7W以上。但有的鸡群产蛋率仅达到60%左右,并连续几天不再上升。  相似文献   

12.
产蛋鸡无产蛋高峰是指鸡产蛋性能低下,主要表现为到达产蛋高峰期的鸡没有出现产蛋高峰,或者说虽然达到了产蛋高峰,但维持的时间太短。产蛋率异常下降的主要表现为蛋鸡在产蛋期间产蛋率的急剧下降和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13.
1发病情况 2013年3月份以来,我市部分存栏蛋鸡产蛋率普遍下降,与往年同生产期比较,蛋鸡产蛋率下降10%-20%。正常情况下,蛋鸡产蛋高峰期产蛋率为95%-97%,持续3~5个月。而今年蛋鸡产蛋率仅为78%~92%,并且产蛋率在83%~87%的鸡群占多数,鸡只达不到产蛋高峰,产蛋高峰无法持续的情况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4.
如皋黄鸡足分布在江苏中部黄海与长江交汇处的如皋、如东、通州等地区历史悠久的地方优良鸡种.近年来对如皋黄鸡通过家系选育进行了品种保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选育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从1988年起,我单位向社会提供岭南黄鸡父母代和商品代鸡苗约80万只。除作肉鸡饲养出售外,留作父母代种鸡的约6万只。根据我们收集的资料,在不同单位饲养的岭南黄鸡,其生产性能不一,表现在开产体重、开产日龄、产蛋率和产蛋高峰期的日龄等均有差异。广州市白云区罗岗镇钟元山专业户饲养的岭南黄鸡,开产日龄较早,开产体重较轻(1.9~2.2公斤),30周龄前就出现了产蛋高峰期(产蛋率74%),400日龄的产蛋率能保持在50%以上。深圳地区饲养的岭南黄鸡父母代,生产性能中等,年产蛋率40~42%。桂州镇饲养的岭南黄鸡,生产性能最  相似文献   

16.
1.分段饲养,产蛋期分为三段,各阶段喂给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以满足其产蛋需要.产蛋前期,即从开产到产蛋高峰,产蛋率大于80%以上,这一时期日粮中蛋白质、钙等营养含量应随鸡群产蛋率的增长而增加一股当鸡群达到20同龄(开产前2周)或产第一个蛋时,开始补钙,将日粮中的含钙量由1%提高到2%,待鸡群产蛋率达到5%时,将育成鸡料改为产蛋料,产蛋中期,即产蛋高峰后的一段时期,产蛋率在65%-80%;产蛋后期,产蛋率小于65%后两段时期日粮中蛋白质、钙、磷等营养含量随鸡群产蛋率的下降而减少,但减少的速度要缓慢,以免影响鸡群产…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地方禽种主要有狼山鸡、溧阳鸡、鹿苑鸡、如皋黄鸡、太湖鸡、高邮鸭、昆山麻鸭、太湖鹅以及盱眙鸡、菱塘鸡、徐海鸡等。地方禽种既是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价值极高的经济资源,作为生  相似文献   

18.
蛋用鸡经雏鸡和育成鸡两个阶段的精心培育.一般于131日龄转群上笼并过渡到成鸡饲养阶段。上笼后为了减少饲料应激。可继续喂育成鸡料,经1周后改喂产蛋前期料。要求140日龄时光照这12.5小时,并于141日龄开始每周增加光照30分钟,直至每天光照达16小时。在正常情况下,母鸡于21周龄开始产蛋,产蛋率逐渐增高.当产蛋率达50%时,再改喂产蛋高峰料,于28~29周龄达产蛋高峰。优良品种产蛋高峰产蛋率可达92%~95%.持续5~6周后产蛋率以每周下降1%左右缓慢下降,产蛋白线、非常平缓,这是正常鸡群产蛋的规律。如果违反这个规律,达产蛋高…  相似文献   

19.
如皋黄鸡中心产区以如皋市为主,分布于毗邻的如东、海安、泰兴、通州等地。1982年经江苏省科委、省食品公司组织专家进行品种鉴定,作为蛋肉兼用中型黄鸡代表编入江苏省《畜禽品种志》。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如皋市搬经镇建立如皋黄鸡原种场,从开始了如皋黄鸡的新一轮选育和开发利用和标准化生产,于2005年元月,通过江苏省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认定),  相似文献   

20.
<正> 南昌市郊区扬子洲家禽实验中心场于88年6月30日自杭州种鸡场引进伊萨黄鸡父母代7430羽,18周龄上笼共育成7321羽,育成率为98.5%,于19周龄见蛋,21周龄周平均产蛋率为4%,24周龄,周平均产蛋率60.6%。但开产后CD系母鸡抗逆性较差,开产后死亡率偏高。产蛋高峰达80%以上,但较难上升到更高的产蛋率,目前已达到37周龄,周平均产蛋率仍为79%。市郊家禽实验中心场于88年9月9日从兰州种鸡场引进明星祖代种鸡1500套,到场鸡苗为2927羽,其中A系311羽,B系570羽,C系570羽,D系1476羽,育雏期(4周龄)存活率为94.8%,其中A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