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每头母猪每年所提供断奶仔猪平均数是母猪繁殖力的重要指标,要确定猪群的繁殖力就要记录出生和断奶猪的数量、配种日期和受孕率。有了足够的记录才能评估猪群的繁殖力并发现猪群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影响母猪或小母猪繁殖周期的各种因素,并提出提高小母猪和经产母猪繁殖力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2.
每头母猪每年所提供断奶仔猪平均数是母猪繁殖力的重要指标,要确定猪群的繁殖力就要记录出生和断奶猪的数量、配种日期和受孕率.有了足够的记录才能评估猪群的繁殖力并发现猪群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影响母猪或小母猪繁殖周期的各种因素,并提出提高小母猪和经产母猪繁殖力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3.
初产母猪繁殖性能低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初产母猪因繁殖障碍常致繁殖力低下,且所产仔的死淘率明显高于经产母猪。据统计,初产母猪窝均产仔数比经产猪少21.5%,弱仔产出率高1.7倍,产死仔率高1.5倍,流产死胎率18.6%,比经产猪多3倍。仔猪增重效果低30%,情期受胎率低19.6%。1影响初产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1.1初配过早初配过早,体、性成熟不同步,恶果是产仔少,死胎多,体质弱,初生重小,成活率低,生长缓慢。也使母猪发育不良,未老先衰,将直接影响后代的生产力。1.2母猪过肥或过瘦初产母猪过肥,使子宫周围沉积大量脂肪而影响子宫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4.
母猪的正常发情、配种和产仔是母猪正常繁殖的前提,因此探讨母猪繁殖异常的原因,从而采取措施,避免母猪的繁殖异常,提高母猪的繁殖力,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1母猪繁殖异常的表现及原因l.1后备母猪初情期推迟或发情不明显后备母猪8~12月龄仍达不到成年体重的70%,发情不明显、甚至不发情。主要原因是后备母猪过分强调控制营养避免体况过肥,采取低能量、低蛋白日粮饲喂,采食量不足引起的。1.2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屡配不孕后备母猪和经产母猪都存在虽发情正常,但屡配不孕,多次返情。往往存在母猪子宫内膜炎等生殖道感染。如仔…  相似文献   

5.
浅谈提高母猪的繁殖力赵祥琪(黑龙江省290农场畜牧水产科156202)在生产实践中,决定母猪繁殖力的因素有母猪年产仔胎次、母猪每胎产仔数和仔猪成活率,因此应从以上三个方面考虑提高母猪繁殖力。1提高猪年产胎次母猪的年产胎次是决定母猪繁殖力的主要因素,显...  相似文献   

6.
陈翠莲 《广东饲料》2013,22(6):33-35
本文浅谈初产母猪和经产母猪的能量、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不同需要,以期为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提供可行的方案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Kirk.  RN  郭年藩 《中国畜牧兽医》1989,16(2):18-20
现在已能有效控制成年母猪和后备母猪的繁殖力。利用外源激素控制母猪繁殖力须考虑以下几点: (1)经处理的成年母猪和青年母猪的繁殖力的提高应该显著; (2)要有经济效益; (3)一般情况下,应该都有效,而且效果可以预测。 1.诱导发情即根据母猪自然发情的特性,施用性激素诱导母猪发情和排卵。  相似文献   

8.
小母猪的挑选和管理是提高猪群繁殖力的重要基础,但许多生产者却以多种原因而忽视了它。一般要求在猪只60—65kg体重时进行后备母猪的初选:选择三胎以上母猪所产的生长发育正常的小母猪,10—12头为一组,组群和进行必要的计划免疫后,每天赶入一头性成熟的公猪对小母猪进行性刺激,这样十天后,会有近一半的小母猪表现发情症状,  相似文献   

9.
母猪繁殖力是养猪业发展的基础,影响养猪效率.制约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很多,包括品种、 营养、 疾病和管理等,但适宜的营养方案对提高母猪繁殖力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外愈加重视母猪营养,开展了大量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研究工作.现把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母猪的繁殖力,首先需要选择优质的后备母猪,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实施精细化饲养管理,促使母猪适时发情、配种和怀孕,进而实现母猪高产的目的 .建议种猪场最好采取人工授精方式,能够大大提高母猪受胎率,缩短空怀期,尤其在夏季采取人工授精可以保证精液质量和母猪受孕,达到提高母猪繁殖力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1.
母猪正常怀孕时间为114 d左右.难产多发生于初产母猪及老弱病残母猪,经产母猪也偶尔发生.难产持续时间越长,后果越严重,如不及时救治,甚至会造成母猪和仔猪死亡.  相似文献   

12.
在养猪生产中,母猪的主要生产任务是繁殖仔猪。母猪繁殖力是衡量养猪生产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核心,改善和提高母猪管理水平是饲养母猪的主要目标。本文通过对新疆军区某规模化猪场的母猪管理调查,提出了几点管理措施意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养猪生产中,母猪的主要生产任务是繁殖仔猪。母猪繁殖力是衡量养猪生产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核心,改善和提高母猪管理水平是饲养母猪的主要目标。本文通过对新疆军区某规模化猪场的母猪管理调查,提出了几点管理措施意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外源激素提高母猪繁殖力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养猪业的迅速发展,国外瘦肉型种猪被大量引进,我国利用引入的纯种进行繁育、扩繁、推广,在我国瘦肉型猪新品种的培育、种猪的选育提高、建立高产新品系、杂交利用和提高瘦肉率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遇到了后备母猪性成熟延迟和经产母猪乏情率增高等现象。加之高床繁育、早期断奶、提高母猪年产胎次、限喂饲养、工厂化工艺流程、全进全出、高密度饲养等现代养猪技术的推广,母猪繁殖力方面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已成为工厂化、规模化养猪场、个体养殖户急待解决的问题。给母猪注射一定剂量的外源生殖激素是提高母猪发情率、…  相似文献   

15.
母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提高母猪生产能力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前提.猪场经营的成败,取决于母猪的生产能力.母猪的生产能力主要包括年产仔窝数与窝均断奶仔猪头数,其中决定年产仔窝数的是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决定断奶窝仔数的是窝产活仔数和断奶前的仔猪死亡率.本文从影响母猪生产能力的各个因素出发,综述了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  相似文献   

16.
母猪营养与繁殖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猪种改良使其瘦肉率、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大大增加。遗传改良、选择和高效管理技术的采用使母猪体格更大,瘦肉率更高,生长速度更快,饲料效率更好,并大大增加了产仔数和泌乳力。过去20年中,随着可遗传生产性能的改进,对育种猪的饲养方案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母猪饲养的实践证明,针对不同繁殖周期、不同阶段应提供适宜的营养需要,才能获得终身最大的繁殖力。初产母猪因营养因素所受的影响比成年经产母猪要大。最近有关母猪的营养研究都表明,在母猪培育过程中营养能改进其遗传容量。另外,在养猪业中影响繁殖性能的重要参数是母猪年均产仔数和饲养时间。 日粮因素也能影响与母猪繁殖力有关的参数,如初情期、每胎分娩年龄、母猪寿命、出生活仔数和断奶仔猪数及断奶体重。  相似文献   

17.
养猪场的经济效益与母猪的繁殖力是密不可分的,要想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必须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增加母猪的产仔数,从而提高母猪的繁殖率.  相似文献   

18.
随着猪肉价格的连续上涨,猪只养殖效益得到了极大提高,越来越多的资金和企业纷纷加入到养猪生产中.一个自繁自养的猪场具备的生产效益及生产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猪场中母猪的繁殖能力,母猪的繁殖力关系到仔猪的产仔数、使用年限、配种受胎率和泌乳力等各方面.本文笔者从多年的工作经验入手,介绍了影响母猪繁殖力的因素,包括做好后备母猪的培育工作,提供适宜的物质,从而满足不同阶段的营养需要.总结归纳了提高母猪的繁殖力需要从营养、饲养管理等多方面入手的方法措施,目的是增加养猪户的经济收入和效益,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母猪繁殖力低下一直倍受养猪人的重视,提高母猪繁殖力对于提高猪场经济效益至关重要。为此,本刊编辑部特邀专家学者推出"提高母猪繁殖力"系列专题,从猪群精细化管理、母猪饲养技术、人工授精与后备母猪管理以及新型生殖激素的应用四大板块展开系列专题。本期特别邀请了饲料营养方面专家,从母猪基础营养、促情添加剂及应用、科学的饲喂制度和霉菌毒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等方面讨论"全方位营养提  相似文献   

20.
母猪的繁殖力关系到仔猪的产仔数,母猪的使用年限、配种受胎率和泌乳能力等,从而直接关系到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提高母猪的繁殖力是生猪养殖的重点工作。提高繁殖力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包括做好后备母猪的培育工作,给不同阶段的母猪提供适宜的营养物质,从而满足不同阶段的营养需要,加强母猪的饲喂管理和日常的管理,还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和免疫接种工作,现介绍母猪繁殖力的提高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