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2010—2011年进行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防治梨黑星病和苹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3 000~5 000倍液对梨黑星病叶片的防效为81.44%~95.61%,对果实的防效为83.32%~96.11%;对苹果白粉病的防效为71.24%~85.13%。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3 000~4 000倍液对梨黑星病的防效分别与生产上常用有效药剂400 g/L氟硅唑乳油8 000倍液、430g/L戊唑醇悬浮剂3 000倍液相当,无显著差异;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3 000~4 000倍液对苹果白粉病的防效与生产上常用有效药剂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相当,无显著差异。因此,在梨黑星病和苹果白粉病发病初期推荐使用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3 000~4 000倍液喷雾,可控制病害流行。  相似文献   

2.
进行了几种新药剂防治辣椒白粉病的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参试药剂对辣椒白粉病都有一定防治效果,其中以15%粉锈宁(三唑酮)1 000倍液+77%可杀得(氢氧化铜)1 2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40%福星(氟硅唑)6 000倍液次之,50%翠贝(醚菌酯)3 000倍液对辣椒产生病害.建议在发病初期用15%粉锈宁1 000倍...  相似文献   

3.
保护地草莓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莓白粉病是保护地草莓生产上一种重要病害,笔者对草莓白粉病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影响其发生因素及防治措施等方面做了介绍,尤其是在药剂防治上对25%己唑醇、25%乙嘧酚等几种防治草莓白粉病新药剂防效及安全性进行了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连续施药3次,每次间隔7天,25%己唑醇SC7500倍液及25%乙嘧酚SC800倍液这两种药剂防治草莓白粉病效果较好,相对防效达78.8%、77.2%。  相似文献   

4.
保护地草莓白粉病田间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中武  王楠 《北方园艺》2010,(19):169-170
通过试验筛选出防治保护地草莓白粉病的理想药剂为30%翠泽悬浮剂1 500倍液、10%粉必克水剂1 000倍液、25%乙醚酚悬浮剂800倍液、50%翠贝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75%十三吗啉乳油33 mL/667m2等,确定30%翠泽悬浮剂1 500倍液、10%粉必克水剂1 000倍液、25%乙醚酚悬浮剂800倍液3个种类杀菌剂为目前防治保护地草莓白粉病的首选药剂,建议以上各种药剂轮换使用,以延缓其抗性的产生,为果农更好地防治该病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黑穗醋栗白粉病是吉林省黑穗醋栗的主要病害,发病丛率高达90~100%。病原菌为子囊菌纲白粉菌目单囊白粉菌属醋栗单丝壳菌。该病在我省5月下旬开始发病,随温湿度的升高而加重,6月中下旬达到发病盛期,7月中旬以后逐渐减弱,8月上旬停止发病。以闭囊壳在防寒丛株或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品种间的抗性具有显著差异。S3308L1000倍,粉锈宁2000倍+KH_2PO_4300倍和粉锈宁1000倍是目前防治该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6.
白粉病是甜瓜的主要病害,为筛选出安全高效的防治药剂,笔者对立架棚栽甜瓜进行了10种杀菌剂防治白粉病的小区试验。结果表明,62.25%仙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和4%朵麦可水剂1500倍液,对甜瓜白粉病的防效分别达88.86%、87.43%和85.30%,且对甜瓜安全无药害,是目前防治甜瓜白粉病较理想的药剂。生产上应抓住白粉病始见期用药,视病情发展每隔7-10d喷药1次;使用剂量:62.25%仙生500倍液,30%特富灵3000倍液,4%朵麦可1500倍液。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防治厚皮甜瓜白粉病的有效药剂,我们引进了几种药剂开展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WDG1 200倍液与25%乙嘧酚磺酸酯EC1 000倍液防治厚皮甜瓜白粉病效果显著,生产中可交替使用,施药间隔期7~10 d。  相似文献   

8.
正七八月多雨,高温、多湿气候下葡萄极易感病,建议果农坚持每天到葡萄园中观察2~3次,根据情况积极采取预防措施。1)及时喷药,做好防治工作。多雨季节葡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炭疽病、黑痘病等。一定要根据天气预报喷好雨前预防药,可选药剂有80%金纳海800~1 000倍液、70%丽致1 000倍液、10%赚实4 000倍液、25%金力士5 000倍液等,喷药前最好先用柔水通4 000倍液优化水质,并根据病害发生情况搞好药物搭配。雨前未来得及喷药的,可在雨停间隙补喷。  相似文献   

9.
葡萄灰霉病,又叫灰霉疫腐病,是近年来随着巨峰系的引种而发生严重的一种病害。除巨峰品种外,黑奥林也表现受害较重。 在大泽山葡萄区发病时间一般在5月中旬。大多情况是幼嫩花序遇到阴雨低温气候突发性感病,严重时全国毁灭;其后果梗、分枝轴受害呈软腐状,直到6月底引一起大量落粒。 为寻找有效防治药剂,我们进行了药剂对比试验。供试药剂有: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一复方多菌灵胶悬液600倍;70%瑞毒铝铜可湿性粉剂300倍液;20%粉锈灵乳剂l000倍液;0%硫磺悬浮液300倍液;以不喷药为对照。每处理5株重复三次,处理时间是1988年5月和5月15日两次。…  相似文献   

10.
荷泽地区苹果果实的主要病害有轮纹病,炭疽病、霉心病等,其中以轮纹病发生普遍,烂果迅速,为害最重。这些病菌4月下旬迂雨开始扩散传播,谢花后湿度适宜就侵染幼果。并有“幼果潜伏”的习性。因此在防治措施上要改变以前5月底打防病药的旧习惯,一定要在5月上、中旬谢花后一至二周打好第一遍防病药,搞好幼果期的防病保护工作,以夺取全年防治的主动权。防治方法:喷打25%多菌灵400倍液(50%多菌灵用800倍);或用50%托布津800倍液;也可用600倍50%退菌特。以上药物不仅能防果实病害,对早期落叶病、白粉病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打好第一遍防病药…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田间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研究枣顶冠瘿螨在新疆红枣上的发生规律,并采集枣顶冠瘿螨在室内进行药剂防效试验,进而筛选出对其防治有效的药剂。结果表明:枣顶冠瘿螨在新疆一年有2次危害高峰,分别在7月上旬和8月下旬,7月是枣顶冠瘿螨危害最为猖獗的时期。药剂试验中16.8%阿维.三唑锡可湿性粉剂对枣顶冠瘿螨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7d的防效为96.43%。防治枣顶冠瘿螨效果较好的药剂是16.8%的阿维.三唑锡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或者是20%双甲脒乳油1 000倍液。  相似文献   

12.
75%肟菌·戊唑醇(拿敌稳)水分散剂防治月季白粉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季白粉病是月季的主要病害之一,为筛选防治月季白粉病的有效药剂,用75%肟菌·戊唑醇(拿敌稳)水分散粒剂进行了防治月季白粉病的药效试验,试验表明,该药剂2000~4000倍液对月季白粉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防效显著高于常规药剂粉锈通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生产上可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开展了四氟醚唑、醚菌酯、丙环·醚菌酯、甲基硫菌灵4种药剂防治大棚苦瓜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均可有效控制大棚苦瓜白粉病发展,且对苦瓜安全无药害,以32%丙环·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防效最好,其次是4%四氟醚唑水乳剂1 000倍液、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在生产上防治时可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4.
<正>葡萄白粉病为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枝梢及果实等部位,以幼嫩组织最为敏感。由于吐鲁番特殊的气候条件,葡萄白粉病每年均有发生。一般6月开始发病,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为发病盛期,9-10月停止发病。2014年,吐鲁番市七泉湖镇、亚尔乡、葡萄乡、胜金乡、园艺场等地的葡萄园有不同程度的白粉病发生(这些葡萄园已积累大量的病原菌),但发生面积较小,由于采取了积极的防治措施,已得到有效控制,没有进一  相似文献   

15.
2009~2010年对几种防治黄瓜白粉病的高效、低毒药剂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80%大生M-45WP500倍液和72.2%杜邦可露WP500倍液防治黄瓜白粉病效果较好,防效分别为90.42%和85.65%,且两种药剂均是符合国家农药标准的低毒农药。  相似文献   

16.
1 果花期和幼果期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果花期和幼果期最主要的病虫害有炭疽病、白粉病、扁喙叶蝉和横线尾夜蛾等.果炭疽病是有潜伏侵染性的病害,为害果嫩叶、嫩梢、花和果实,是果生长期和后熟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其病菌在旧病部越冬,由雨水、风或昆虫传播,从植株气孔或伤口侵入,高温高湿时易大量发生.花穗感病后先出现小斑点,后变黑腐烂;幼果感病后呈畸形,变黑脱落.幼果期入侵的病菌可潜伏至果实后熟期才引发病变.因此,该病的早期防治十分重要.果白粉病主要为害花序、幼果和嫩梢.感病部位最初出现分散的白粉状小块,后斑块连成一层白粉状物.花序受害后停长,不能开花,随后脱落.幼果感病后果面布满白粉,病果长至豌豆大时脱落.本病潜伏期短,来势迅猛,常在每年2~4月果花期发生或流行.果扁喙叶蝉在花期和幼果期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花穗和果柄汁液,引起枯穗、落花和落果,同时分泌蜜露,诱发煤烟病.果横线尾夜蛾则以幼虫钻蛀花穗,造成枯穗,直接影响当年产量.在目前生产条件下,化学防治仍然是主要的防治措施 ,但关键在于药剂的选择和喷药时期的把握.果炭疽病重点是保护花序,提高穗实率和减少幼果期的潜伏侵染,盛蕾期、始花期和幼果期各喷一次药,重病区应在花期至幼果期每7 ~ 10天喷药一次.适用药剂有:25%施保克乳油750~1 000倍液、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等.白粉病的喷药时期与防治炭疽病相同.可选药剂有:50%硫胶悬剂200~400倍液、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5 00~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防治果扁喙叶蝉应在花穗抽出5~10cm时、开花始盛期及幼果期各喷药一次.药剂有: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 000~5 000倍液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等.防治果横线尾夜蛾应在花穗刚抽出3cm左右时第一次喷药,每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药剂有:98%巴丹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3 000倍液等(后两种药剂在开花前或谢花后使用). 应当指出,防治果花期和幼果期病害不应只顾“有病就治“、“见虫就杀“这样的短期行为.化学防治是应急措施,应从综合防治的角度出发,在搞好冬季清园,剪除病虫枝减少病虫源,加强栽培管理,增加通风透光和保护天敌等一系列工作的基础上,适时补以化学防治,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对6年生阳光玫瑰葡萄的霜霉病,采用了8种药剂进行了2022—2023年2年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于每年7月霜霉病开始发生时进行喷药,按照药剂生产厂家推荐的喷施浓度间隔10 d喷1次,共喷3次,以喷清水为对照。结果表明,供试的8种药对葡萄霜霉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且对植株安全无药害。其中2种药剂60%霜脲·嘧菌酯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31%噁酮·氟噻唑悬浮剂1 500倍液防效突出,2年防效稳定在90%以上,为理想选择药剂;4种药剂40%克菌·戊唑醇悬浮剂1 000倍液、40%烯酰·氰霜唑悬浮剂2 000倍液、22.5%啶氧菌酯悬浮剂1 500倍液、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防效均在80%以上,为可选用药剂;另2种药剂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效不够理想,不宜用于防治葡萄霜霉病。  相似文献   

18.
<正>葡萄栽培中,许多病虫害发生严重,影响着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商丘市葡萄常年普遍发生的病虫害有穗轴褐斑病、灰霉病、黑痘病、炭疽病、霜霉病、褐斑病、房枯病、白粉病、螨类、蚜虫、粉蚧、叶蝉等。1展叶及新梢生长期病虫害防治技术葡萄植株从3月下旬开始萌发,4月中、下旬到5月上旬左右,开始萌芽展叶,新梢开始迅速生长。展叶3~5片时,喷施25%阿米西达1 500倍+70%安泰生600倍+瑞镇1 000倍,或  相似文献   

19.
尹立红  曹秀利 《北方园艺》2010,(23):158-159
研究了福星EC、甲基托布津WP、农抗120AS等五类6种杀菌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三唑类杀菌剂40%福星EC 3 000倍液、20%三唑酮WP 800倍液防治效果和托布津类杀菌剂70%甲基托布津WP 800倍防治黄瓜白粉病在2次施药后7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1.63%、79.40%、77.68%,均在77%以上,其防治效果优于微生物源杀菌剂4%农抗120AS防治效果(58.92%)和植物源杀菌剂0.3%苦参碱EC的防治效果(54.90%);防治效果最差的是取代苯类杀菌剂75%百菌清WP 800倍,防效为43.90%。在防治黄瓜白粉病时应控制使用百菌清,其它四类5种药剂轮换使用。微生物源杀菌剂4%农抗120AS和植物源杀菌剂0.3%苦参碱EC是无公害黄瓜生产中早期发病应推广的药剂。  相似文献   

20.
正葡萄病害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做到"抓早、抓少,抓住病害防治关键时期进行统防统治"。我们针对新疆哈密葡萄主要病害种类和发生特点,总结了如下绿色防控技术,供果农朋友参考。1白粉病该病害在新疆哈密发生普遍,危害较重。主要危害叶片、枝梢及果实等部位,以幼嫩组织最敏感,发生严重时会导致绝收。1.1发生时期哈密地区葡萄白粉病始发期一般为7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中旬进入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