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里岔黑猪后备母猪选育与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涛  雷蕾  崔超 《猪业科学》2017,34(4):133-134
<正>后备母猪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猪群的生产素质,是猪场扩大再生产的关键,由此可见后备母猪对于一个猪场的意义所在。做好里岔黑猪后备母猪的选育与饲养管理旨在获得生产性能高、具有里岔黑猪典型品种特征和高度种用价值的种猪,以提高和挖掘猪场生产潜力,确保猪场稳定生产、多产高产、持续发展。1里岔黑猪后备母猪选育后备母猪的选育对后备种猪群质量  相似文献   

2.
正后备母猪是猪场生产的基础,是决定整个猪群生产水平的关键。健康高产的母猪群可以增加商品猪场的年出栏量,降低猪只的生产成本。只有科学引进和管理好后备母猪,才能生产出优良的后代,从而保障猪场的养殖效益。1后备母猪的引种1.1引种地选择要选择正规的大型种猪场或种猪养殖公司引种,并要求对方出具《种畜禽生产  相似文献   

3.
规模化猪场后备母猪引种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母猪群的合理更新,是保证猪场满负荷、维持生产母猪最佳生产性能的根源。后备母猪引种,却要面临生物安全风险。本文将从如何防控引种过程带来的风险,保证合理母猪胎次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正>为降低引种成本、增加母猪利用年限、提高母猪生产性能,猪场必须做好后备母猪的选育工作。选择优质的后备母猪,有利于提高猪群的窝产仔数和仔猪断奶重,进而提高仔猪生长性能和自身抵抗力。1体型猪群身体不能过于前倾或后仰,否则易出现足垫受力不均、关节发炎或肿胀进而导致跛腿的发生。应选留行走自如、走路时两腿间距宽、背部强壮、骨架宽  相似文献   

5.
后备母猪是指被选留后未参加配种的母猪,后备母猪群大多以青年母猪为主,为了保障猪群的生产和繁殖能力,年龄大、繁殖力低和疾病母猪被及时淘汰。因此,后备母猪的选育、饲养和管理直接关乎猪场生产业绩,必须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才能提高规模化猪场的养殖收益。为此,本文从后备母猪选择与留种、饲养技术和日常管理等方面简述了规模化猪场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以期提高规模化猪场后备母猪的科学养殖水平。  相似文献   

6.
<正>种猪是猪场生产的命脉,健康的种猪是猪群健康的源头。母猪一生的繁殖效率起于后备阶段。后备母猪是猪场提高生产水平的限制因素。笔者将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如下,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1后备母猪培育常见问题猪场后备母猪培育经常会出现以下问题:1)引进不健康的带毒后备母猪。引种前未对种猪来源场的种猪健康状况进行多方了解或只重视种猪价格而忽略种猪质量,一些猪场因此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2)引种的猪只体重偏大(大于80 kg)、后备母猪未完成免疫程序和隔离驯化就开始配种,导致第  相似文献   

7.
后备母猪不仅是猪场整个母猪群正常循环的基础,而且对仔猪的生长发育有着很大的影响。做好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充分挖掘仔猪的生长潜力,保证高产稳定健康的母猪群,是猪场高效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笔者从后备母猪的选择、培育、引种、保健、饲养管理、不发情的处理方法等方面介绍了后备母猪的高效饲养管理技术,为规模养殖场后备母猪的科学饲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一般情况下,大型规模化猪场自繁自育已不能满足自身发展需求,每年都会引进相当数量后备种猪,以保证母猪群的合理结构和繁殖效率。然而要想获得母猪群最佳的繁殖能力和繁殖结构,在引种过程除了要做好后备母猪引用和到场后的检疫、隔离工作之外,还要重点做好隔离期间的驯化管理工作,以便后备母猪能够尽快适应养殖场环境。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规模化猪场后备母猪的驯化管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在养猪这个行当里,所有人会把猪场的经产母猪当作猪场的灵魂,重点培养和打造。殊不知猪场中还有一类猪群同样不可忽视,他们的存在有可能是定时炸弹,也有可能是猪场的生力军——后备母猪。后备母猪是每个猪场都存在的一个猪群,后备母猪的来源一般有两个途径:一个是自家猪场自己留种;一个是从种猪场选购。这两种途径进来的后备母猪在选育和配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有差异的。1本场留种的后备母猪在选育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搞好后备母猪的选育和管理是提高和挖掘猪场生产潜力的前提,是猪场稳定、持续、高产的基本保障之一.后备母猪的选育和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选育和引种 1.1 选育 本场有能繁母猪的可遵循如下方法: 1.1.1 仔猪的选择.此选择是根据母猪的系谱从繁殖能力强的母猪群中开始选择,即把血缘明确、产仔数多(12头以上)、断奶仔猪数10头以上、产次2胎到4胎、发育状况良好、产乳能力强的母猪所产的仔猪选择出来.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养猪规模化的不断发展,后备母猪的引种和查情配种也趋于批次化,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会导致部分后备母猪10月龄以后仍不发情,无法配种转入基础群。因此,不得不进行淘汰处理,由此不但降低了后备猪的利用率,而且推迟了猪场满负荷生产的时间,降低了综合经营效益。笔者根据多年生产一线的工作经验,试着从疾病、气候、营养、饲养管理及生殖器官的发育状态等多个方面对后备母猪不发情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2.
正后备母猪是猪场的生产机器,其品质优劣是影响猪场效益的重要因素,为了确保猪场母猪群的生产性能,需要保持30%左右的母猪更新率。目前,后备母猪的补充和饲养管理对养猪生产影响很大,做得好的猪场其后备母猪利用率高达95%以上,做得差的猪场后备母猪利用率仅70%左右,有的甚至更低,这种差距明显增加了猪场生产成本。所以,做好后备猪的选择与培育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3.
猪场要想获得好的效益,要从后备母猪抓起,后备母猪是猪场生产的命脉,健康的后备母猪是猪场猪群健康的源头.母猪一生的繁殖效率起于后备阶段,所以,后备母猪饲养的好坏是猪场提高生产水平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4.
后备母猪是猪场母猪群的补充力量,其饲养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猪场母猪群体的产仔性能。笔者从后备母猪的营养、饲喂策略、饲养管理等方面阐述如何进行后备母猪的培育,以期在生产中合理进行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从而提高猪场的效益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1建立母猪群合理的胎次结构 母猪群体结构是规模猪场的经常性的基础工作,也是实现规模猪场优质高产的技术措施。合理的母猪群体结构是1-2胎母猪占整个生产母猪的30%~35%,3-7胎母猪占60%,7胎以卜母猪占5%~10%。同时要有计划的不断选育优良的后备母猪,逐渐更新猪群,建立母猪生产性能档案,使猪群的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
据了解,嘉定梅山猪场全年供应仔猪7000头。此次计划将新选育后备母猪60头。后备母猪的选育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出生至断奶时期。工作人员将对新繁育出生种猪的奶头数、毛色、花色等外貌及其出生重、断奶重等特征严格选育,及时更新淘汰生产性能不佳的母猪。第二阶段是5月龄左右,通过判断外形标准,对生长发育较好、体重较大、皮毛光亮、背部宽长、四肢粗壮有力、没有遗传缺陷的母猪进行二次选育,符合条件的方可转入后备母猪群,待达到初配时机再进行配种。通过本次计划,预计可增加生产母猪数量至450头左右。  相似文献   

17.
1后备母猪的引进后备母猪是一个猪场的未来和希望。引种前应考查引种场近年来的品种更新情况。一个猪群建立,新猪群的引入,猪与猪之间的接触,是猪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除了提倡种源  相似文献   

18.
科学选育后备母猪是提高中小型生猪养殖场经济效益的关键,本文就中小型猪场后备母猪的选育及管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规模化猪场要想取得好的经济效益,首要的一点就是要饲养管理好种猪群,只有不断地优化种猪群和优化母猪群的胎龄结构,减少母猪的非生产天数(NPD),才能提升母猪的年生产力,提供更多、更健壮的断奶仔猪(PSY)。而优化母猪群,后备母猪的培育及补充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后备母猪是规模化猪场生存的根本,猪场生产成绩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对后备母猪的重视程度。1后备母猪的选留  相似文献   

20.
<正>规模化外三元商品猪养殖场每年需要从原种猪场引进长大二元后备母猪或大约克、长白纯种后备母猪来补充自然更新和淘汰母猪,以保证猪场正常运行的生产需求,维持猪群结构的稳定。然而,引进什么品系的种猪、到哪里引种、引入的种猪如何隔离、驯化以及后备母猪如何进行饲养、调教、利用等技术环节是众多猪场都要面对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来对规模猪场的指导经验,提出以下几个技术要点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