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叶的风味品质是茶叶中化学成分通过冲泡而在茶叶的色、香、味上体现出来的。迄今为止,已有较多文献报道冲泡时间对茶叶化学成分浸出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冲泡时间的延长,茶汤中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游离氨基酸的浸出率亦随之增加。温润泡是指在冲泡第一道茶之前,先将茶叶用沸水淋湿后即将水倒干,温润泡对茶叶感官品质产生影响。本试验以茉莉毛峰、茉莉春螺、白牡丹、铁观音、肉桂、政和工夫红茶等不同茶类为试验材料,探讨温润泡(短时冲泡)对不同茶类主要品质成分浸出的影响,以期为不同茶类的泡饮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孙达  张星海  夏兵 《茶叶通讯》2021,48(1):124-130
以传统白茶中的白牡丹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研究了不同冲泡要素对茶汤主要滋味成分浸出率的影响,优化并建立了白茶茶汤感官评价与冲泡温度、冲泡时间和茶叶用量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白茶茶汤中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的浸出率随着茶叶用量、冲泡温度、冲泡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各冲泡要素对茶多酚、游离氨基酸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而对咖啡碱浸出率的影响不显著,茶叶用量对游离氨基酸浸出率影响最大,温度对茶多酚浸出率影响最大。以茶汤感官品质为评价,优化冲泡白牡丹的最优条件为茶叶用量3.05 g(茶水比约1∶50)、冲泡温度100℃、冲泡时间5.03 min,该条件下冲泡的白茶感官评分为92.40分,其茶汤香气清纯、滋味醇爽、汤色橙黄,回归方程模型验证值与预测值接近,拟合度好。  相似文献   

3.
普洱茶具有独特的陈香香味,其香气成分复杂,以醇类和杂氧化合物为主,还有碳氢化合物、醛类、酮类和酯类。本文综述了普洱茶的香气成分及普洱茶原料、干燥方式、发酵程度、茶叶等级、外源氨基酸、外源酶、贮藏时间、茶树品种、臭氧和超高压处理、冲泡条件以及检测手段等因素对其香气质和量的影响,并对普洱茶香气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奉好一杯茶,对一个奉茶者来说,既要行为举止大方自然,幽雅美观,又要做到神形合一。首先,切忌浓妆艳抹,如鲜艳的口红、指甲油及浓郁的化妆品都会影响到茶叶的香气。同时忌戴妨碍冲泡的饰物,如宽大的手镯、项链等,冲泡时来回晃动,碰撞茶具,影响操作。服装穿着要求朴素大方,还要根据不同茶类,着不同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研究冲泡次数、冲泡水温、冲泡时间及茶水比等不同条件对茶叶冲泡过程中氟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汤中的氟含量随冲泡次数的增加明显减少;茶汤氟浸出率随冲泡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冲泡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随茶水比的增大而不断增高。  相似文献   

6.
茶叶中自由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圣洲  汤一 《茶叶》2008,34(2):67-70
茶叶不仅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其本身在加工、冲泡、辐射及贮藏过程中也会产生自由基,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之基础上,分析茶叶加工、冲泡和辐射过程中自由基含量之变化,就自由基对茶叶品质形成之影响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7.
自然花香型茶叶初识李传忠(湖北省在科院果茶所·武汉·430209)自然花香是自然界的某种植物散发的天然花香。茶叶用开水冲泡后所散发出的香气具有兰花香、金银花香等,即称为自然花香型茶叶。自然花香型茶叶香气纯正郁雅持久,芬芳扑鼻,细品慢尝,有如回到春意盎...  相似文献   

8.
影响茶叶香气的几种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众所周知,茶叶的香气对茶叶的品质影响极大。为了生产高品质的茶叶,有必要认真分析、探讨影响茶叶香气的各种因素。本文就此做以下论述。一、茶叶香气的物质基础根据现有的报道,现代检测方法已测定出的茶叶香气成份有650多种[1],其中在各种茶叶中起重要作用的香气成份大约有几十种。而在香气中起主导作用的仅十几种。TakeoT.等(1987)综述了绿茶、红茶和乌龙茶香气成份的研究结果,指出绿茶的香气成份主要是顺-3-已烯醇及其酯类化合物、芳樟醇、橙花叔醇,以及吡咯和吡嗪类衍生物。乌龙茶的主要香气成份是芳樟醇及其氧化物、牧牛儿…  相似文献   

9.
乌龙茶烘焙技术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乌龙茶香高幽雅,茶汤浓厚,回味甘甜,耐于冲泡。而决定乌龙茶品质的因素在于品种的优良和初、精制精湛的工艺。制造过程中由于气候或制茶技术的影响,再加上包装贮存过程中,由于茶叶具有吸湿吸味的特性,初制茶叶经拣梗、筛分及拼配掺和后,茶叶烘焙是一道必经的工序。烘焙主要目的在于:降低茶叶含水量,保持含水量在4%-6%之间,防止茶叶贮存期品质劣变而带陈茶味,进而延长贮藏寿命;借烘焙技术去除茶叶青臭味及其它异味,增进茶香,以提高茶叶品质;使茶叶中所含氨基酸类与还原糖类加温时经脱水转化成香气成分;还有杀菌,降低农残等作用。因此,茶叶烘焙包括去异、去水及产生茶叶香气滋味等,  相似文献   

10.
泡茶前首先要了解所泡茶叶的特点,如名优绿茶秀美的形态、红茶醇和的滋味、乌龙茶独特的香气等。如要进行茶道表演,则要更进一步了解茶叶的产地、制作方法以及典故传说等。泡好一杯茶,要根据各种茶的特性,在选好水,配好具的同时,掌握茶的冲泡技能,把握冲泡要领。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不同水质对茶汤感官品质的影响,测定了4种不同水的硬度和pH,对4种不同水质冲泡名优安溪铁观音茶的感官品质进行感官审评,同时测定了茶汤化学成分的浸出量。结果表明,水的硬度对茶汤的内质影响不大,超出软水范围,就会表现出其显著影响;水的pH在较小范围之内,对茶叶冲泡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谈茶叶香气制备与保存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香气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子之一,历来在茶叶生产及科研工作中被人们所重视,但对香气大量而系统的研究工作 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微量分析技术日臻完善以及茶叶香气物质提取分离技术得到发展以后才开始的,茶叶香气提取分离是茶叶香气分析检测的基础,对分析检测结果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由于茶叶中的香气物质含量低、不稳定、易发挥、而且在制备过程中易发生氧化反应,所以不得不采用一些特殊的制备技术,李名君和王华夫曾分别对茶叶香气的几种制备方法(同时蒸馏萃取法、顶空分析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等)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进行了论述,这些方法对促进我国茶叶香气的研究起了积极作用,笔者近年来对茶叶香气进行了一些研究,现就其中茶叶香气制备及保存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黄金桂     
田禾 《广东茶业》2003,(3):29-29
黄金桂是安溪四大名茶之一。 黄金桂的得名,因冲泡之后,汤色金黄,口感有奇香,有如桂花,故此得名,名称概括了此茶的色、香、味特色。 黄金桂外形:成茶条索紧细,叶底中央,呈黄绿色,边缘朱红,柔软而明亮。 冲泡后:汤色金黄亮泽,香气优雅鲜爽,带桂花香,茶叶醇细甘鲜。  相似文献   

14.
传统工艺加工的茶叶一般只能用热水冲泡,如用冷水冲泡,很难浸出茶叶的有效成分,香气和滋味都很差。但欧美等国的消费者却偏爱冷饮,几乎90%的茶叶都是用来制成冰茶饮用的。因此,通常为制作冰茶,必须将水煮沸冲泡茶叶,然后再等候茶汤冷却,往往要超过1h。为此,英国联合利华公司开发出一种新的冷水冲泡型茶叶(cold water soluble tea)的加工技术,并于2001年9月获得欧洲专利和世界专利。该茶通过特殊的加工处理,在15℃水中5min内就可浸出,大大缩短制作“冰茶”的时间,而且由于是用冷水冲泡,茶汤中只含有很少的咖啡碱,有益于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5.
冲泡用水是茶叶风味呈现的关键介质,对茶汤品质影响显著.文章选用3种常见的市售瓶装饮用水分别冲泡六大茶类的代表茶样,结合感官评价与理化测定,分析冲泡用水对不同类型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冲泡用水对不同茶类茶汤的风味品质及其理化特性影响不同;为使待泡茶叶品质的最优化呈现,应选用不同类型的冲泡用水.研究结果为消费者合理...  相似文献   

16.
茶叶是深受全世界广大消费者喜爱的一种饮品,尤其在中国,茶叶有着深厚的受众群体和较为成熟的产业链条及加工工艺。我国种茶和制茶的历史十分悠久,根据当前我国茶叶制作和加工工艺的不同,大概能将茶叶分为如下几种:没有发酵过的绿茶、半发酵过的乌龙茶、完全发酵过的红茶、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的普洱茶。随着消费升级,人们愈加注重产品尤其是食品类的健康与安全,因此,有着保健、减肥以及养生效果,并且清新自然的茶产品,就愈加受到人们的热爱。从科学角度看来,茶叶中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以多酚、咖啡因为主的水溶性滋味物质,以及一些具有挥发性的香气物质等。而这些化学成分不是固定的,他们根据加工工艺以及茶叶品种的不同,也会出现一些区别和差异。本文就对加工工艺和品种对茶叶化学成分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汤风味是评价其感官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和生物碱类物质等主要内含物以不同浓度复合形成了茶汤的独特风味。不同的冲泡方式对茶叶内含物质浸出的量和比例均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从水温、冲泡时间、冲泡次数等方面综述了冲泡方式对茶叶内含物浸出率的影响,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冲泡条件对金骏眉感官品质的影响,为科学泡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22年生产的金骏眉茶为对象,采用白瓷盖碗以茶水比1∶22(w/v)进行冲泡,研究不同水质对其感官品质的影响;同时以感官品质、香味风味强度、茶汤浓度(Brix值)为指标,以浸泡水温、注水方式、浸泡时间为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不同冲泡条件对其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水样中,可溶性固形物(TDS)含量越高,香气越低闷、欠优雅,滋味越粗涩。高温、短时冲泡时,香气丰富、愉悦,滋味鲜爽;低温、长时冲泡时,口感粗涩,且有熟闷味,香气低。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金骏眉感官品质的影响顺序为浸泡时间>注水方式>浸泡水温;对茶汤浓度的影响顺序为注水方式>浸泡时间>浸泡水温。【结论】TDS≤40 mg·L-1的水质有助于体现金骏眉的品质风格,采用水温不低于95℃、淋茶或冲茶的注水方式、浸泡时间<30 s的冲泡方法,可使金骏眉丰富的香气和滋味品质特征得以充分体现,且耐泡性好。  相似文献   

19.
乌龙茶为福建省特产,是用半发酵的特殊工艺制作而成的中国茶。它的制作工序有晒青、凉青、做青、杀青、揉捻、烘焙等六道工序,有着乌龙茶特有的制茶工艺,每道工序对乌龙茶香味的形成都非常重要。众所周知,其香味是由富含在茶叶中的多种成分在制茶过程中受物理化学作用发生反应而产生的。其中,内酯类被山西氏等称为是乌龙茶香气的关键成分,茉莉内酯则为其中的主要成分。关于乌龙茶香气成分,目前存在着诸多见解。此次的实验,是在每道制茶工序中进行茶叶抽样,然后用开水冲泡,在可立刻饮用的条件下进行感官评价及香气成分分析的。结果,检测出的香气成分只有13种,虽然数量比较少,但可根据香气成分变化,掌握香气在各制茶工序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0.
茶叶香型及特征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茶叶香气是衡量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由于受茶树品种、气候条件、加工过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茶叶香型呈现丰富而多变的特点。本文主要就目前较佳的茶叶香气物质制备技术、茶叶香气物质的种类及特征、茶叶香型及关联成分等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