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使用半定量 RT-PCR 方法检测了鲮各组织中 GH mRNA 的表达,并分析重组鲮 IGF-Ⅰ处理后鲮 GH 表达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鲮的 GH mRNA 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在鲮的肝、肾、脾、肌肉、肠、鳃、性腺、心脏和皮肤中都未检测到 GH mRNA 表达,只在鲮脑中检测到 GH mRNA 表达;经重组鲮 IGF-Ⅰ处理后,鲮脑中GH mRNA 稍有升高,但在肝和肌肉中仍未检测到 GH mRNA 表达;重组鲮 IGF-Ⅰ处理前后,鲮血清中 GH 浓度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试验以秘鲁鱼粉为饲料蛋白源,研究4种蛋白水平(21.5%、32.2%、42.5%和51.6%)的饲料对鲮(Cirrhinus molitorella)生长、消化酶活性及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Ⅰ)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经过8周的养殖试验,不同饲料蛋白水平下,蛋白酶活性与特定生长率(SGR)成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鲮肝组织中IGF-ⅠmRNA的表达量与特定生长率成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鲮肝组织IGF-ⅠmRNA的表达量与蛋白酶活性也成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结果表明,用鲮肝组织IGF-ⅠmRNA的表达量可以快速鉴定饲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IPTG诱导含有鲮(Cirrhinus molitorella)生长激素基因(growth hormone,GH)的工程菌M15(pQE30-GH)重组表达鲮生长激素蛋白。SDS-PAGE凝胶电泳结果表明,在24.5kDa处有1条重组表达鲮生长激素条带,经分离纯化、复性和浓缩后得到有活性的重组鲮生长激素蛋白。以复性浓缩后的重组鲮生长激素蛋白为抗原,采用改进的方法对新西兰大白兔进行皮下多点免疫注射,获得兔抗鲮生长激素多克隆抗体。经ELISA检测该免疫血清的滴度为12800。以该多抗为一抗,Western blotting可以检测到10ng的抗原量;并且在鲮垂体组织提取液中和血清中检测到一种能与该血清作用的大小约为21.5kDa的蛋白条带。说明该试验所制备的兔抗鲮生长激素多克隆抗体具有较好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认识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生殖调控机制,研究了生长轴(GH/IGF-Ⅰ axis)对半滑舌鳎卵巢发育调控的作用及可能机制;分析了卵巢不同发育时期垂体中的生长激素(GH),脑、性腺和肝脏中的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 (IGF-Ⅰ)mRNA的表达水平变化;检测了卵巢不同发育期,血清GH、IGF-Ⅰ、雌二醇(E2)、睾酮(T)的表达水平变化,并分析了生长因子与性腺指数(GSI)、E2和T表达变化的关系.结果显示,垂体GH mRNA表达水平在Ⅳ期卵巢时显著升高,至Ⅴ期时达峰值,随后(Ⅵ期)显著降低,垂体GH mRNA表达水平与GSI、血清GH与IGF-Ⅰ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血清GH与垂体GHmRNA表达水平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肝脏IGF-ⅠmRNA表达水平在Ⅳ期和Ⅴ期卵巢时较低,但Ⅵ期时又显著升高,其与脑IGF-Ⅰ mRNA及血清IGF-Ⅰ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血清E2和T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脑IGF-Ⅰ mRNA表达水平自Ⅱ期卵巢开始显著升高,至Ⅳ期时达峰值,并与血清IGF-Ⅰ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卵巢IGF-ⅠmRNA表达水平自Ⅱ期开始显著升高,并在Ⅳ期时达峰值,但在Ⅴ期时明显下降,并保持至Ⅵ期,与血清E2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血清IGF-Ⅰ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血清IGF-Ⅰ变化趋势与肝脏IGF-ⅠmRNA相似.结果揭示了GH、IGF-Ⅰ在转录和血清水平上以协同或者拮抗的方式共同参与了半滑舌鳎卵巢发育的过程,其作用途径可能与性类固醇激素的合成与分泌有关,表明GH/IGF-Ⅰ轴对卵巢发育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为深入认识半滑舌鳎卵巢发育的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素材.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认识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生殖调控机制,研究了生长轴(GH/IGF-Ⅰaxis)对半滑舌鳎卵巢发育调控的作用及可能机制;分析了卵巢不同发育时期垂体中的生长激素(GH),脑、性腺和肝脏中的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mRNA的表达水平变化;检测了卵巢不同发育期,血清GH、IGF-Ⅰ、雌二醇(E2)、睾酮(T)的表达水平变化,并分析了生长因子与性腺指数(GSI)、E2和T表达变化的关系。结果显示,垂体GH mRNA表达水平在Ⅳ期卵巢时显著升高,至Ⅴ期时达峰值,随后(Ⅵ期)显著降低,垂体GH mRNA表达水平与GSI、血清GH与IGF-Ⅰ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血清GH与垂体GH mRNA表达水平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肝脏IGF-ⅠmRNA表达水平在Ⅳ期和Ⅴ期卵巢时较低,但Ⅵ期时又显著升高,其与脑IGF-ⅠmRNA及血清IGF-Ⅰ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血清E2和T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脑IGF-ⅠmRNA表达水平自Ⅱ期卵巢开始显著升高,至Ⅳ期时达峰值,并与血清IGF-Ⅰ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卵巢IGF-ⅠmRNA表达水平自Ⅱ期开始显著升高,并在Ⅳ期时达峰值,但在Ⅴ期时明显下降,并保持至Ⅵ期,与血清E2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血清IGF-Ⅰ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血清IGF-Ⅰ变化趋势与肝脏IGF-ⅠmRNA相似。结果揭示了GH、IGF-Ⅰ在转录和血清水平上以协同或者拮抗的方式共同参与了半滑舌鳎卵巢发育的过程,其作用途径可能与性类固醇激素的合成与分泌有关,表明GH/IGF-Ⅰ轴对卵巢发育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为深入认识半滑舌鳎卵巢发育的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素材。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生长激素(GH)对鱼类肌肉生长影响的分子机理,应用外源GH注射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注射1~7周后GH试验组和对照组鱼的肝脏、肌肉中GH-IGFs生长轴通路因子(GHR1,GHR2,IGF-1,IGF-2)和肌肉中成肌分化因子基因(MyoD1,MyoD2)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外源GH注射后,肝脏、肌肉中GHR1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GHR2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肝脏、肌肉中IGF-1 mRNA、IGF-2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肌肉中MyoD1 mRNA、MyoD2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试验证实,肝脏和肌肉均为GH的效应器官,可能的作用途径为GH-GHR1-IGFs-MyoDs。  相似文献   

7.
用IGF—ⅠmRNA表达量评价鲮饲料配方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秘鲁鱼粉为饲料蛋白源,研究4种蛋白水平(21.5%、32.2%、42.5%和51.6%)的饲料对鲮(Cirrhinus molitorella)生长、消化酶活性及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Ⅰ)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经过8周的养殖试验,不同饲料蛋白水平下,蛋白酶活性与特定生长率(SGR)成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鲮肝组织中IGF—ⅠmRNA的表达量与特定生长率成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鲮肝组织IGF—ⅠmRNA的表达量与蛋白酶活性也成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结果表明,用鲮肝组织IGF—ⅠmRNA的表达量可以快速鉴定饲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田娟  涂玮  曾令兵  文华  蒋明  吴凡  刘伟  杨长庚 《水产学报》2012,36(6):900-907
在室内可控条件下,对尼罗罗非鱼[初始体质量(62.50±3.44)g]进行饥饿28d和随后再投喂21d的处理,于饥饿第0、7、14、21、28天和再投喂第14、21天进行采样分析,研究饥饿和再投喂期间尼罗罗非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胰脏生长激素(GH)、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胰岛素(IN)mRNA表达丰度的变化。结果显示,与饥饿第0天相比,饥饿超过7d鱼体体质量显著降低(P<0.05),再投喂21d显著增加(P<0.05);肝体比随饥饿时间延长显著降低(P<0.05),恢复投喂后较饥饿时升高,但显著低于饥饿前水平(P<0.05)。在血清指标上,甘油三酯、血糖、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均随饥饿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恢复投喂后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饥饿前水平(P<0.05);饥饿和再投喂对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显著影响(P>0.05)。在激素方面,与饥饿第0天相比,饥饿使血清GH含量及其肝胰脏mRNA表达丰度显著升高,血清IGF-Ⅰ及其肝胰脏mRNA表达丰度降低,恢复投喂后两者均显著升高(P<0.05);INmRNA表达丰度在饥饿7~21d显著升高(P<0.05),饥饿第28天时无显著差异(P>0.05),再投喂后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9.
对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as)成鱼腹腔注射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3)和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利用放射性免疫激素测定方法(RIA)检测了花鲈血清中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在注射后6、12、24、48 h内的变化情况,同时还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了花鲈肝脏中IGF-1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 1,IGFBP-1)mRNA的相对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注射LHRH-A3的花鲈血清中IGF-1的含量在24 h后出现了明显的降低(P0.05),而花鲈肝脏中IGF-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注射6 h后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肝脏中IGFBP-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则呈现下降趋势。注射HCG的花鲈血清中IGF-1的含量在注射后12 h出现了明显降低(P0.05),24 h后血清中IGF-1含量持续降低。肝脏中IGF-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注射后的24 h内均保持稳定,而在处理后的48 h出现了显著上升(P0.05)。肝脏中IGFBP-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注射后12h检测到显著升高(P0.05)。研究结果表明,LHRH-A3和HCG均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刺激作用来触发花鲈IGF系统的应答反应,但是其中具体机制尚不明了。  相似文献   

10.
对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as)成鱼腹腔注射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3)和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利用放射性免疫激素测定方法(RIA)检测了花鲈血清中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在注射后6、12、24、48 h内的变化情况,同时还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了花鲈肝脏中IGF-1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 1,IGFBP-1)mRNA的相对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注射LHRH-A3的花鲈血清中IGF-1的含量在24 h后出现了明显的降低(P0.05),而花鲈肝脏中IGF-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注射6 h后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肝脏中IGFBP-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则呈现下降趋势。注射HCG的花鲈血清中IGF-1的含量在注射后12 h出现了明显降低(P0.05),24 h后血清中IGF-1含量持续降低。肝脏中IGF-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注射后的24 h内均保持稳定,而在处理后的48 h出现了显著上升(P0.05)。肝脏中IGFBP-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注射后12h检测到显著升高(P0.05)。研究结果表明,LHRH-A3和HCG均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刺激作用来触发花鲈IGF系统的应答反应,但是其中具体机制尚不明了。  相似文献   

11.
12.
研究了光合细菌对尖吻鲈(Latescal carifer)的生长、消化酶及血清免疫酶活性的影响。把浓度为8×10^8cfu·mL^-1的荚膜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capsulate)的液体制剂分别以0.0%(对照组)、0.5%、1.0%和1.5%的比例添加到饲料中,投喂初始体质量为(10.95±0.25)g的尖吻鲈50d。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及饲料系数在组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蛋白酶、肠淀粉酶及胃淀粉酶在1.0%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肠蛋白酶在1.5%组显著低于1.0%组(P〈0.05),但试验组与对照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幽门垂的消化酶在1.5%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AKP)、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在组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该株光合细菌对尖吻鲈的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力没有显著影响,但在1.5%组能显著促进其幽门垂消化酶的活性,在1.0%组显著促进肝蛋白酶及肠和胃淀粉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3.
实验测定了黄金鲫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 -Bil)、直接胆红素(D-Bil)。结果显示:黄金鲫血清中丙二醛含量为(4.68±1.20)nmol/mL ,血清碱性磷酸酶(24.54±0.485)nmol/L ,血清酸性磷酸酶(1.40±0.138)U/L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36±1.51)U/L ,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5.39±29.29)U/L ,血清总胆红素(7.19±3.54)nmol/L ,血清直接胆红素(3.23±1.90) nmol/L ,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82.57±1.69)U/L ,血清过氧化氢酶(10.28±3.62)U/mL。  相似文献   

14.
吉富罗非鱼生长过程中氮收支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振华  刘晃  宿墨  吴凡 《南方水产》2013,9(3):85-89
为充实有关鱼类研究数据,提供实际生产理论依据,研究了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从鱼种(18 g)生长至成鱼(180 g)过程中氮收支变化。试验为期73 d,每日饱食投喂并收集鱼粪,溶解氧质量浓度为8.0-6.0 mg·L-1,pH为 7.5-6.5,水温为24-30 ℃。在鱼均质量达到50 g、100 g和180 g时测定并计算当前生长阶段氮收支。结果表明,生长氮比例在养殖初期最高(64%),养殖中期最低(47%);粪氮比例在养殖中期最高(9%),养殖初期和末期分别为5%和4%;排泄氮比例随鱼的生长而逐渐增加。此外,试验期间水中总氮增加速度在养殖中期减慢,养殖末期再次加快。  相似文献   

15.
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对军曹鱼生长及体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4组等氮等能的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实用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梯度水平的胆汁酸(0,0.015%,0.030%和0.045%),连续投喂初始体质量为(5.4±0.12)g的军曹鱼8周后,通过测定军曹鱼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系数(FCR),并进行肝脏成分分析和血清分析,比较各组军曹鱼生长和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水平为0.03%组的增重率高于对照组和0.015%添加组,饲料系数低于上述2组;军曹鱼血清胆固醇和肝脏脂肪的质量分数均与饲料中胆汁酸质量分数呈负相关;4组的成活率、特定生长率、全鱼和肌肉灰分、水分质量分数没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胆汁酸能够促进军曹鱼的生长,并能降低脂肪在军曹鱼体内中的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