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泥蚶是我省传统的养殖贝类,云霄竹塔海域浪平流畅,海水盐度变幅多在20%。左右,底质适宜,饵料丰富,以及精细养殖技术等优良条件,故泥蚶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成为我省名牌产品。本文就竹塔泥蚶的增养殖技术及生物学特性,生长繁殖规律,蚶苗移植疏养,敌害和灾害防治措施等进行阐述,并根据云霄竹塔海区海洋环境的变化提出今后泥蚶养殖的新措施,为福建云霄竹塔泥蚶这一优质产品的产业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登市位于胶东半岛东部,海岸线长155.88km,滩涂总面积15.4万×667m^2,泥滩占44%,泥沙滩占32%,滩质肥活,贝类分布种类较多,是滩涂贝类的天然栖息繁衍场所。五垒岛湾和埠口湾水流畅通,无污染,滩质稳定,自然条件优越,环境良好,是最适宜泥蚶生长、繁殖的滩涂地段,具有发展优质泥蚶增养殖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但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沿海虾池改造等原因使泥蚶资源锐减。为此,建立泥蚶良种繁育养殖基地,  相似文献   

3.
泥蚶(AreagranosaLinne)属热带、温带海洋埋栖贝类,营养丰富,肉味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近几年自然树苗濒临绝迹.为解决泥蚶苗种生产的技术问题,经两年育苗生产技术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不仅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了大量苗种.还总结出一套较为成熟的适合我省沿海水域  相似文献   

4.
泥蚶,又叫蚶子、花蚶,是我国海水养殖的重要对象之一.养殖泥蚶是沿海许多人民公社发展集体副业生产的重要内容.养殖泥蚶所需的蚶苗,历来靠天然繁殖,产量不稳定,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增加蚶苗产量,是发展养蚶生产的关键.过去群众在增产蚶苗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浙江省乐清县蒲岐公社用人工筑塘附苗的方法增产蚶苗,取得较好的效  相似文献   

5.
不同地理种群泥蚶的形态差异与判别分析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8  
张永普 《水产学报》2004,28(3):339-342
泥蚶(Tegillarca granosa Linnaeus)为印度椢魈洋海域的广温广盐性贝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山东以南沿海,是我国沿海滩涂的主要经济养殖贝类.有关泥蚶人工育苗、繁殖与生长和生理生化等方面的研究已有较多报道[1-9],但种内形态特征的地理变异未见报道.本文利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对我国山东、浙江、广西和韩国4个地理种群泥蚶的形态变异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了泥蚶种内的形态变异特点与地理分化规律、并建立判别函数,为泥蚶地理种群的识别、种质保护和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泥蚶(Areagranosa Linnaeus)是我国沿海常见的一种经济贝类,也是我省贝类养殖生产中的主要品种之一,它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在浙江对泥蚶的利用和养殖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广大群众有着丰富的生产经验。近几年来由于我省自然苗产量的显著下降,严重地影响到养蚶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辽阔的海涂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7.
泥蚶促熟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泥蚶放在对虾池中蓄养,其性成熟比放养在自然海区的提前3个月,此法提早并延长了泥蚶的繁殖期,是提高泥蚶苗种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泥蚶[Tegillarca granosa(Linnaeus)]肉味鲜美、蚶血鲜红,蚶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B12,蚶壳可入药,有“消血块,化痰积”之功效。泥蚶广泛分布于山东以南沿海,文登市五垒岛湾和埠口湾自古就是其天然的繁衍场地,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资源遭到破坏,产量锐减,为了恢复和发展文登市泥蚶产业,文登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组织实施了泥蚶综合养殖。现将各个生产环节的技术要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泥蚶的养殖     
泥蚶盛产于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等省沿海,是我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牡蛎、蛤仔、缢蛏、泥蚶)。因其血液中含有血红素,血液呈红色。泥蚶软体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并含15种氨基酸和维生素B12、维生素A、维生素B1、B2、C等,营养丰富,鲜美可口。现代泥蚶提取物对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10.
泥蚶苗种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蚶了Tegillarca granosa(Linnaens,1758)属于双壳纲,翼形亚纲,蚶科,泥蚶属。我国沿海均有分布,是我国主要养殖贝类之一。它肉嫩味美,营养丰富,含有多种蛋白质和维生素B12,其血鲜红色,传为滋补佳品,深受南方民众喜爱,需求量相当大。泥蚶的生殖力较强,活动能力较差,不能潜入较深泥里,以刚埋没全身为限。由于堵港,围滩养虾,环境污染,捕捞过度等原因,泥蚶产量逐年下降。从60年代起,浙江、福建、广东沿海泥蚶养殖年年要到北方购苗。  相似文献   

11.
1.从1983年5月至1985年10月进行了丁字湾北岸泥蚶生长繁殖的观察和增养殖技术的研究。 2.泥蚶的繁殖期从6月下旬开始,于9月中旬结束,其繁殖盛期在7月下旬至9月中旬,整个繁殖期至少产3批卵。生长速度与温度密切相关,在自然条件下,温度愈高,其生长愈快。可以在泥温为-0.4℃的条件下安全越冬。对低盐度有较强的耐受力。 3.雌雄比例为1.108∶1。接近1∶1。1龄蚶全部达到性成熟。小个体泥蚶中雄性多于雌性,而在大个体中雌性稍多于雄性。 4.泥蚶适宜于高密度养殖,在收获密度为4.11公斤/平方米时不影响其正常生长。蓄水养殖每亩可增产186.7公斤,经济效益明显,尤其适合于中高潮区的泥蚶养殖。 5.投沙、踩滩等各种不同的处理不能明显增加泥蚶附苗量。  相似文献   

12.
李兵 《齐鲁渔业》2004,21(10):19-20
海门市包场镇沿海滩涂自1999年起进行开发利用,虽已对潮下带滩涂进行了平涂自然性养殖,对潮上带滩涂通过改造进行了高涂蓄水养殖,但尚有数千亩潮间带滩涂未开发利用。从2002年起,对500亩潮间带滩涂进行改造建成了低坝蓄水养殖区,并养殖了我国沿海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海产贝类——泥蚶,其肉含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蚶血鲜红,肉味可口,是传统的滋补食品,为人们所喜爱。2年来的低坝蓄水养殖泥蚶亩产达600奴,最高产量800kg,是平涂养殖泥蚶产量的1.5~2倍,这是潮间带滩涂开发利用的一种新型养殖模式。现将低坝蓄水养殖泥蚶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魁蚶海区采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魁蚶的繁殖习性和幼体的附着习怀进行了试验研究,从而适时投放采苗器,使魁蚶海区采苗达到了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4.
吴树敬 《福建水产》1992,(3):82-83,81
虾塘中混养泥蚶效益较显著,本文根据浙南地区多年来推广虾塘混齐泥蚶的成功经验与技术要点,谨供沿海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泥蚶习性泥蚶活动能力差,不能潜入较深的泥层里生活,喜欢栖息在河口或内湾风浪平静、潮流畅通,稍有淡水注入的低潮线泥涂上,营浅埋生活。活动是依靠斧足的伸缩在涂面上匍匐运动。泥蚶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很强,适温范围为2.5~38.5℃,生长最适温度范围为15~28℃。泥蚶对海水比重的适应能力随个体大小而异,成蚶适应范围1.008~1.022,最适范围为1.010~1.014。低于1.004时会造成死亡。泥蚶是滤食性摄食的,饵料组成有:有机碎屑、浮游硅藻、底栖硅藻、舟形藻、曲舟藻、菱形藻、骨条藻、圆筛藻、重轮藻、海发藻及小型浮游动物(如拟铃虫、薄龄虫…  相似文献   

16.
<正> 泥蚶盛产于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等省沿海,是我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牡蛎、蛤仔、缢蛏、泥蚶)。因其血液中含有血红素,血液呈红色。泥蚶软体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并含15种氨基酸和维生素B_(12)、维生素 A、维生素 B_1、B_2、C 等,营养丰富,鲜美可口。现代泥蚶提取物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起抑制作用,泥蚶壳碾成粉,能治胃及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17.
泥蚶是福建省重要的经济海水养殖贝类,不同地区的泥蚶品质相差较大,其中以生长在宁德飞鸾铁基湾和东山湾竹塔的泥蚶品质较佳.本实验克隆了福建沿海六个养殖区的六个泥蚶的ITS-1序列,测序后,进行序列分析,并构建了ME、NJ和UPGMA系统树.结果表明:不同养殖区的泥蚶在DNA水平上的差异不大,遗传相似度为97.01~99.76%;所分析的六个群体未形成明显的地理隔离;福建泥蚶在品质上的差异没有体现在基于ITS基因序列分析的遗传差异中.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通州市濒江临海,现有适宜开发养殖的浅海滩涂15万亩,滩涂为粉砂淤泥底质,有机质含量高,生物资源丰富,周围无污染,是江苏最适宜泥蚶生长繁殖的滩涂地段,具有发展优质泥蚶养殖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近年来,泥蚶的栖息环境呈恶化趋势,加上过度捕捞和工业污染等原因  相似文献   

19.
金珊  赵青松 《海洋渔业》2002,24(3):139-140
泥蚶Tegillarca granosa(Linnaeus)又叫花蚶、真蚶,是一种广温、广盐性经济贝类,盛产于我国沿海各省,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而颇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近几年来泥蚶的人工养殖发展迅速,对苗种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因此沿海省份纷纷开展了泥蚶的人工育苗,并形成了相当大的规模。但由于种种原因,泥蚶的人工育苗过程中,常常出现幼苗大批死亡,导致生产失败。现根据几年来的育苗经验,谈谈泥蚶人工育苗过程中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技术,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养殖生产已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大面积养殖,与缢蛏、泥蚶、牡蛎有四大养殖贝类之称,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养殖贝类。上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人员对菲律宾蛤仔的生理生态、生长发育及繁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