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猫免疫缺陷病(feline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FID)是由猫免疫缺陷病毒(FIV)感染引起的慢性病毒性传染病,以消瘦、严重的牙龈炎、口腔炎和神经系统紊乱以及容易继发感染为特征.由于FIV主要在CD4+辅助性T细胞内增殖并杀伤该细胞,导致其数量逐渐降低,最初又称为猫嗜T淋巴细胞病毒(feline T cell lymphotropic virus)[1].该病发病机理和临床症状与艾滋病相似,故又称猫艾滋病(feline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FAIDS).  相似文献   

2.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feline panleukopenia,FP)也叫猫瘟热、猫传染性肠炎、猫细小病毒感染,简称猫瘟.此病是由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eline panleukopenia virus,FPV)引起的,猫特别是幼龄猫易感的一种发热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3.
猫坏死性角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猫角膜疾病,我国针对该病的研究较少,治疗方案不一。本试验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院就诊的52例猫坏死性角膜炎病例(共56只患眼),对病例统计分析,总结该病特征性的临床症状,讨论不同治疗方案的优缺点。结果显示,猫坏死性角膜炎高发品种为异国短毛猫(22/52,42.3%),高发年龄段为<7岁(50/52,96.2%),慢性角膜刺激是该病的常见病因。在52例患猫病例中,34例(共38只患眼)进行角膜切除术治疗,其中22只患眼同时进行了第三眼睑遮盖术,另外16只患眼同时进行了结膜瓣遮盖术。2例患猫病例术后出现坏死性角膜炎复发,均为年轻斯芬克斯猫。结果表明,角膜切除术是治疗猫坏死性角膜炎的首选治疗方案,坏死角膜的残留可能造成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4.
猫传染性鼻气管炎(Feline infectious Rhinotracheitis)是由猫疱疹病毒1型(feline herpesvirus type 1,FHV-1)引起的一种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要症状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以角膜结膜炎、上呼吸道感染和流产为特征,但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主要感染猫科动物,发病率很高,可达100%,但病死率在不同年龄的猫上差异很大,成年猫一般不引起死亡,但幼仔猫的死亡率可达50%。该病首先从美国发现,并从中分离到病毒[1]。随后在欧、美等一些国家均相继报道。我国已多次发现可疑病例,但还没有对其进行诊断和检测的报道。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犬、猫者越来越多,犬猫疾病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对犬猫各种疾病的诊治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猫瘟热,又名猫泛白细胞减少症或猫传染性肠炎,是由猫细小病毒(feline parvovirus,FPV)感染引起的白细胞减少降低机体抗病能力而导致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发热性传染病。能感染猫科和鼬科多种动物,感染猫是该病主要传染源。临床以高热、呕吐、脱水及白细胞严重减少和肠炎为主要特征。本病常呈地方性流行,成为猫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且多发于幼龄猫。  相似文献   

6.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也叫猫瘟热、猫传染性肠炎、猫细小病毒感染,此病是由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eline panleukopenia virus,FPV)引起的猫特别是幼龄猫的一种发热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该病以体温升高、呕吐、腹泻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传染性极强.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为单股线状DNA病毒.FPV是目前肉食兽细小病毒中感染范围最宽、致病性最强的一种,是肉食兽细小病毒中的主要病毒之一.  相似文献   

7.
猫肝脂沉积症(feline hepatic lipidosis, FHL),简称猫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致命性的胆汁淤积综合征[1].任何年龄的猫均可发病,常见于中年猫;肥胖猫多发;雌性发病率高于雄性;继发性的多于原发性的.继发性FHL常与其他肝脏疾病、糖尿病、肿瘤、腹膜炎等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8.
猫传染性腹膜炎(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FIP)是由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virus,FIPV)引起的猫科动物的一种慢性进行性致死性传染病。本病是由不恰当的免疫应答介导的,其中IgG在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感染本病时主要以腹膜炎、大量腹水聚集(渗出型)或各种脏器出现肉芽肿病变(肉芽肿型)为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9.
正猫的下泌尿道疾病(feline lower urinary tract disease, FLUTD)是猫下泌尿道所发生的多种疾病的概述,是一类综合征,不是单独的一种病,因此猫的下泌尿道疾病又称为猫的下泌尿道综合征[1],症状主要包括尿频、血尿、排尿困难、排尿呻吟、尿道部分或全部阻塞等,大多数是由于膀胱和尿道的结石、结晶和栓塞刺激引起的膀胱和尿道黏膜的炎症。该病多发于1~10岁的猫,特别是2~6岁的猫,发病率占临床病例的10%左右,去势  相似文献   

10.
猫免疫缺陷病毒(feline immunodeficiency virus,FIV)在自然情况下感染多种猫科动物,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尤其是日本、欧美等国家的家猫、流浪猫、非洲狮感染比例极高,而我国目前关于该病鲜有报道。试验对一例临床疑似FIV感染的流浪猫进行了抗原和PCR检测,结果表明:该流浪猫为FIV阳性。  相似文献   

11.
猫传染性腹膜炎(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FIP)是由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引起的猫科动物的一种慢性进行性致死性传染病,常感染1~4岁的群居成年猫[1]。该病的致死率超过90%,少数的猫因诊治及时而康复[2]。患猫通常表现为食欲不振、精神沉郁、体重减轻、腹围增大、持续发烧、呼吸困难、腹泻、黄疸等临床症状[3]。FIP常分为渗出型和非渗出型两种,前者通常表现为胸、腹腔内有大量积液、腹膜炎、贫血等症状;后者主要表现为眼部肉芽肿、中枢神经障碍等症状[4]。本文对临床一例高度疑似猫传染性腹膜炎的病例诊治进行回顾,旨在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快速检测猫科动物重要传染病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猫杯状病毒(feline calicivirus, FCV)、猫细小病毒(feline parvovirus, FPV)、猫流感病毒(feline influenza virus, FIV)和猫疱疹病毒1型(feline herpesvirus type 1,FHV-1)的相对高保守性基因ORF2、NSP1、M和UL27,分别设计4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反应体系的摸索及优化,建立了可同时扩增FCV(257 bp)、FPV(380 bp)、FIV(519 bp)和FHV-1(761 bp)的四重PCR反应条件及体系。结果显示:能够在同一体系中用同一反应扩增出以上4种病毒基因,其重复性及特异性均良好,敏感性可达到10 copies/μL。用该方法检测69份口鼻拭子,结果发现FCV和FPV混合感染的阳性率为10.14%,FCV和FHV-1混合感染的阳性率为1.45%,FCV、FPV和FIV混合感染的阳性率为10.14%。结果表明:研究建立的四重PCR检测方法可对常见猫科动物病毒性传染病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别诊断,而且为...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板层移植术治疗猫角膜坏死的疗效,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板层移植术对18例(22眼)患角膜坏死猫的治疗情况,其中坏死深度为前1/3基质层8眼,中1/3基质层9眼,后弹力层膨出3眼,角膜穿孔2眼。自体板层移植手术后,统计分析不同品种猫角膜的坏死深度与手术成功率和不同程度角膜坏死的手术成功率。结果表明:18例(22眼)患角膜坏死猫行自体角膜板层移植术成功率为81.8%,其中2例(2眼,9.0%)角膜穿孔且坏死面积大于4 mm~2病例手术失败改行眼球摘除术,1例(1眼,4.5%)深层坏死(中1/3基质层)和1例(1眼,4.5%)后弹力层膨出且坏死面积大于5 mm~2病例手术失败后改行360°球结膜遮盖术,其余18眼全部康复。说明自体角膜板层移植术是治疗猫角膜坏死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4.
<正>猫泌尿系统综合征(feline urologic syndrome,FUS)是一个用来描述猫泌尿道发生的多种疾病的医学名词,多发生于下泌尿道,又称为猫下泌尿系统疾病、猫尿路栓塞、无菌性膀胱炎、间质性膀胱炎等,是膀胱和尿道结石、结晶和栓塞等刺激引起膀胱和尿道黏膜炎症,甚至造成尿道阻塞的一组征候群。公猫、母猫均可发生,发病多在1~6岁,以长毛猫发病率最高。尿道阻塞以公猫较常见,膀胱炎和尿道炎则以母猫多发。该病是猫的一种常见多发病,重症者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尿路阻塞并发肾病综合征则会危及猫的生命[1]。  相似文献   

15.
猫巨结肠症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导致粪便蓄积和结肠扩张.原发性主要指特发性巨结肠症(feline idiopathic megacolon ,FIM),主要由于结肠平滑肌功能障碍所致,具体病因不详.[1]继发性巨结肠症可继发于先天性的锁肛、肛门狭窄、直肠狭窄、直肠肿瘤、腰荐神经支配异常、骨盆骨折或是佝偻病等因素导致粪便蓄积和使结肠扩张.  相似文献   

16.
正猫坏死性角膜炎常继发于角膜的浅表惰性溃疡灶,发病时间长的常出现明显的角膜组织坏死或缺失。清除坏死灶和进行角膜缺损修补可以降低发生深层角膜溃疡(坏死灶达角膜基质层)和角膜穿孔的风险。1病例患猫左眼深层角膜坏死,有持续性的结膜水肿和角膜溃疡,眼球中部至外眼角处角膜出现棕褐色的坏死灶,周围有血管形成,有角膜混浊带,直径范围3.7~4.3 mm,其余部分角膜透明,葡萄膜颜色正常,眼球未见明显变形。  相似文献   

17.
<正>角膜溃疡是犬猫最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当角膜上皮以及角膜基质发生缺损或脱落即为角膜溃疡。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或治疗期间护理不当,病情可能会迅速恶化,很可能造成角膜穿孔、失明,甚至化脓性全眼球炎,最终导致眼球摘除。造成眼角膜溃疡的原因主要有:外伤性、眼睑结构异常、睫毛生长异常、干眼病、暴露性角膜炎和角膜上皮发育不良等。患角膜溃疡犬猫往往会表现出眼部疼痛的症状,  相似文献   

18.
正猫传染性腹膜炎(FIP)是一种由猫冠状病毒(FCo V)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病毒病。临床上以腹膜炎、大量腹水积聚、腹部膨大为主要特征,FCo V常由病毒携带者粪便传染同居猫,少数可经衣服、食皿、寝具、人或昆虫等途径传播,该病毒抵抗力较弱,大部分消毒剂能将之杀灭[1]。该病传染性极强,死亡率可达95%以上,FIP可以在不同的猫中传播,从而引发猫群大规模发病和死亡[2]。该病多发于4岁以  相似文献   

19.
正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又称猫瘟热或猫传染性肠炎,是一种由猫泛白细胞减少病毒引起的猫及猫科动物的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该病主要发生于1岁以内的幼猫,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白细胞减少、呕吐和出血性肠炎。该病以直接接触传染为主,也可经由吸血类寄生虫传染。疫苗接种不全或未接种的猫容易感染,尤以3~5月龄的幼猫最为多见。现将一例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巨结肠症是原发或继发因素导致的粪便积留和结肠扩张而引发的持续性便秘病症,是猫的常见肠道疾病。成年猫患该病机率较高,发病平均年龄为五岁左右。该病常发于短毛家猫,公猫发病率高于母猫,肥胖猫巨结肠症患病率更高。结肠机械性或机能性的阻塞均可引发该病,如骨盆或骶骨段脊神经病变、家族性自主神经机能异常、骨盆腔狭窄,饮食中有骨头、石块、毛团等都可引起发病。巨结肠症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患猫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