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就节水抗旱稻在安徽利辛县和寿县的推广种植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合节水抗旱稻在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促进节水抗旱稻的推广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节水抗旱稻是既具有水稻的高产优质特性、又具有旱稻的节水抗旱特性的一种新的水稻品种类型。自2010年以来,节水抗旱稻在国内推广迅速,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资源节约利用做出了积极贡献。考察了节水抗旱稻在湖南常德的推广状况,对未来推广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就进一步促进节水抗旱稻在湖南的推广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对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现阶段农业用水和节水灌溉情况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节水灌溉的意义,提出了推广中出现的困难,从输水途径、方式等方面探讨了节水灌溉的措施。此外,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物技术的应用,也是实现农业节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研收集海南省水资源利用与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分布情况的相关数据,分析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在发展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在海南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存在的困难,提出发展海南省农业节水灌溉的合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丰亚丽 《北方水稻》2011,41(2):79-80
介绍我国水资源现状和农业用水状况,通过分析节水灌溉的发展趋势,指出了在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推广中出现的节水法规制度建设不健全、多头管理、农民群众的认识程度低、节水灌溉投入大等问题,并针对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加强宣传力度,提高节水意识;政策配套改革,加强引导;建立水市场,形成补偿机制;变多头管理为统一管理;以国家投入为主;加强节水灌溉相关技术的创新研究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棉花高密度节水滴灌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棉花整体单产水平不断提高,灌溉定额下降了40%,具有明显的省时、省工的特点,得到了广大棉农的认可。但在具体实践中,常出现节水滴灌与农艺措施不相配套,造成棉花营养与生殖生长失衡,增产幅度不大,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增产、增收效果不显著。经过几年的探索,棉花节水、高产、高效技术逐渐走向成熟。1因地制宜的推广节水技术,克服推广中的盲目性在节水灌溉过程中,要将农业措施与水利措施相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形成各种技术的组装、配套与集成。以防投入大量资金后,带来的效益不明显。目…  相似文献   

7.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促进甘蔗糖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州半岛蔗区近几年来推广甘蔗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现状;浅析本蔗区几种灌溉方法和技术的优越性;推广蔗地节水灌溉的效果和作用;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8.
概述雷州半岛蔗区近几年来推广甘蔗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现状,浅析本蔗区几种灌溉方法和技术的优越性,指出推广蔗地节水灌溉的效果和作用,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9.
试论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与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黑龙江省水稻面积的扩大,用水量增加,浪费现象严重,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本文从黑龙江省水资源概况、水稻发展及水稻用水现状出发,分析了黑龙江省水稻用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强化农民节水意识,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挖掘田间节水潜力,稳步控制区域水稻种植面积"等保证黑龙江省水稻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根据新形势下稻米市场的需求状况,以及唐山市推广水稻旱育稀植节水无公害栽培技术以后,水稻增产10.4%,农民收入提高15.2%的实际结果,提出了唐山地区水稻品种选择、育秧管理、化学除草,增施有机肥、科学施用化肥、节水灌溉及病虫防治等旱育稀植节水无公害栽培具体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节水抗旱稻组合旱优73在不同灌溉条件下产量形成特点及其根系形态生理的变化情况。方法 以节水抗旱稻旱优73和高产水稻H优518为材料,通过根管试验设置三种水分处理(常规灌溉、轻度水分胁迫、重度水分胁迫),调查株高、分蘖、根系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以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性状之间的关系,探究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对旱优73和H优518产量形成和根系形态生理的影响及其差异。结果 两年的重复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灌溉相比,在轻度水分胁迫下,旱优73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无显著变化,H优518的产量在两年内平均减少了25.6%,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也显著降低;在重度水分胁迫下,两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显著降低,其中,旱优73的产量两年内平均减少了28.8%,H优518产量减少了46.1%。与常  相似文献   

12.
倒伏是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与品质的一个因素。通过常规灌溉和节水抗旱栽培模式下与水稻抗倒性密切相关的性状指标的变化,探讨了黑龙江省各积温带水稻主栽品种(系)的抗倒性。结果表明,节水抗旱处理使部分品种(系)的倒伏指数减小,倒2节带鞘抗折力增加,节间干物质量增加,节间横切面积减少,茎壁增厚;抗倒性、抗旱力指数和实测产量等指标表现均较高的品种(系)第一积温带有龙稻16和龙稻24,第二积温带有绥粳4号、绥粳17、绥粳18、北稻7号、绥锦089290,第三积温带有绥粳15、龙粳56、龙粳51、龙粳58、龙粳20、龙交08119、龙丰12500、龙粳3100和龙粳1424,第四积温带有龙粳24、龙粳1525、龙交13S6,第五积温带有龙粳4344。通过对倒伏性状的调查研究,了解各积温带主栽品种(系)的抗倒性情况,可为黑龙江省水稻节水抗旱栽培和抗倒伏种质的研究与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杂交水稻覆膜旱作节水栽培具有节约水资源、减少化肥农药投入、管理简便等特点,有提质增效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杂交水稻覆膜旱作模式在文山州的示范表现,及其在当地适宜推广应用的区域,同时总结了适应文山州地理区域性的杂交水稻覆膜旱作节水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以龙稻18及新品系龙稻17006、龙稻17009、龙稻17011、龙稻1701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控制灌溉(控灌)和常规灌溉(常灌)对这些材料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寒地节水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各参试材料产量和品质对控灌反应不一致。控灌下,龙稻17009、龙稻18产量升高,而龙稻17006、龙稻17011、龙稻17016产量下降;龙稻17009产量在控灌条件下显著高于其他材料,有效分蘖和穗实粒数提升是其增产的主因。控灌降低了龙稻17009、龙稻18、龙稻17011的食味值,提升了龙稻17006食味值。蛋白质含量升高是龙稻17009食味下降的主要原因。此外,控灌有利于水稻在灌浆期维持较高叶色值,维持叶片生理活性。控制灌溉结合适宜水稻品种不但可以实现节水,还能在保持水稻良好品质的情况下提升水稻产量,实现节本增效,有利于寒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水稻节水栽培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从水稻节水栽培的技术原理、核心技术及重要技术创新、主要关键技术及其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通过多年来采取不同学科、跨地区、多层次、联合攻关和潜心研究,在水稻栽培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结果与实践表明,水稻节水栽培是一项系统工程。1981年~2005年,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院校及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通力合作,开展了全方位的水稻节水栽培技术试验研究,不断创新和吸取群众经验,在长达25年间,进行各项技术集成、组装与配套,建立了水稻高产节水栽培技术体系,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淹水栽培方式。经过不断深入开发和大面积应用推广,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我国水稻栽培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6.
针对安徽沿淮地区气候特点,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宜沿淮地区旱种旱管栽培,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的旱稻品种5个,节水耐旱型水稻品种7个;明确了沿淮地区以旱优73为代表的杂交旱稻的丰产节水栽培技术:播种期6月5-12日,播种量2.0 kg/667 m~2左右,氮肥用量10~14 kg/667 m~2;在施肥过程中适当降低基蘖肥用量、增施穗粒肥,基、蘖、穗肥比例以4∶4∶2较好。  相似文献   

17.
玉米抗(耐)旱性的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因此玉米抗旱节水研究已成为当今全球性的研究热点。本文对玉米抗旱相关性状的QTL研究、玉米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以及玉米抗旱性的功能基因组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寒地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节水灌溉角度出发,对国内外水稻灌溉技术的研究动态和趋势进行了详细的概述,并结合我国水资源特点,有针对性地介绍了我国水稻灌溉的研究进展,同时提出了几种高产节水灌溉模式,进而为今后的寒地水稻节水灌溉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