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罗利军 《中国稻米》2022,28(5):14-19
节水抗旱稻(Water-saving and drought-resistance rice,WDR)是指既具有水稻高产优质特性,又具有旱稻节水抗旱特性的一种新的栽培稻类型(NY/T 2862-2015),是在水稻科技进步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整合现代优良水稻与旱稻品种的优良特性而成。节水抗旱稻的节水、抗旱和耐直播能力较强,可采用“旱直播旱管”的绿色栽培模式,可在水田不淹水栽培,大幅度节约灌溉用水,减少面源污染和甲烷排放,也可在旱地或山坡地种植,拓展水稻种植空间。本文简要介绍了节水抗旱稻的概念、特点以及培育与改良策略,表列了团队育成审定的23个节水抗旱稻品种及各自主要特点及适种区域,对节水抗旱稻的产业发展目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节水抗旱稻是结合了水稻的高产优质和旱稻的节水抗旱特性育成的一种新型水稻品种类型,栽培上采用水种旱管种植方式,具有节约成本、管理简单的特点。介绍了节水抗旱稻水种旱管在各地的示范表现,同时探讨了水种旱管栽培技术,以期为节水抗旱稻种植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就节水抗旱稻在安徽利辛县和寿县的推广种植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合节水抗旱稻在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促进节水抗旱稻的推广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节水抗旱稻在江西的试验示范及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水抗旱稻是同时具有水稻高产优质特性和旱稻节水抗旱特性的一种新型栽培稻品种类型,从2014年开始引入江西种植,面积由2016年的1 330 hm~2增至2017年的13 300 hm~2,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同时为江西省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基于全国范围内75个节水抗旱稻种子经销商和典型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对当前节水抗旱稻的推广销售情况以及在推广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1990年以来 ,对水稻节水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讨 ,利用负压计测定土壤水势和土壤干量法测定土壤的含水量 ,初步掌握了水稻对水分较为敏感的生育期。既 :有效分蘖期、抽穗前 2 0d、抽穗期、抽穗后 2 0d是水稻对水分较为敏感的时期 ,并且测定各期土壤水势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以此为指标进行节水栽培技术探讨。同时研究以湿润灌溉、秧苗旱育和旱稻品种利用为中心形成水稻节水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结果 ,水稻节水达 30 %以上 ,旱稻用水仅为水稻用水的 5%~ 7% ,具有明显的节水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农业生产中,为了更好地实现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应当努力发展节水型农业。分析了辽宁省可利用的水资源情况,针对水稻生产活动提出了加强节水农业工程建设、选用抗旱优质高产水稻品种、推广湿润灌溉、提倡一增一减施肥法、在前期严重缺水田块示范推广旱播水管栽培法、无水田块改种旱稻或水稻旱作等节水技术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节水抗旱稻品种在节水灌溉条件下的产量优势与生理基础,以新培育的节水抗旱稻品种沪优2号为材料,以高产杂交稻内5优8015为对照,设置2种灌溉模式(常规灌溉与节水灌溉),研究了2种灌溉模式下沪优2号和内5优8015的种植表现。结果表明,在常规灌溉下,供试品种产量无显著性差异,产量均高于9 t/hm~2;与常规灌溉相比,节水灌溉显著降低了对照品种的产量,降幅达到27.4%,而对节水抗旱稻品种产量影响较小。节水抗旱稻品种在节水灌溉下保持较高的产量,主要得益于其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较高的分蘖成穗率、每穗粒数和结实率,齐穗期有较大的根系生物量以及较深的根系分布,且复水后有较高的根系氧化力。  相似文献   

9.
水稻全程节水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0年以来,对水稻节水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讨,利用负压计测定土壤水势和土壤干量法测定土壤的含水量。初步掌握了水稻对水分较为敏感的生育期。即;有效分蘖期、抽穗前20d、抽穗期、抽穗后20d是水稻对水分较为敏感的时期,并且测定各期土壤水势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此为指标进行了节水栽培技术探讨。同时研究以湿润灌溉、秧苗旱育和旱稻品种利用为中心形成节水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结果:水稻节水达30%以上,早稻用水仅为水稻用水的5%-7%,具有明显的节水效果。  相似文献   

10.
旱优73是由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和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选育的节水抗旱稻新品种,2014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旱优73在福建省宁德市、三明市、南平市等地的引种试种表现,为旱优73在福建省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节水抗旱稻组合旱优73在不同灌溉条件下产量形成特点及其根系形态生理的变化情况。方法 以节水抗旱稻旱优73和高产水稻H优518为材料,通过根管试验设置三种水分处理(常规灌溉、轻度水分胁迫、重度水分胁迫),调查株高、分蘖、根系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以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性状之间的关系,探究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对旱优73和H优518产量形成和根系形态生理的影响及其差异。结果 两年的重复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灌溉相比,在轻度水分胁迫下,旱优73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无显著变化,H优518的产量在两年内平均减少了25.6%,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也显著降低;在重度水分胁迫下,两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显著降低,其中,旱优73的产量两年内平均减少了28.8%,H优518产量减少了46.1%。与常  相似文献   

12.
杂交水稻覆膜旱作节水栽培具有节约水资源、减少化肥农药投入、管理简便等特点,有提质增效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杂交水稻覆膜旱作模式在文山州的示范表现,及其在当地适宜推广应用的区域,同时总结了适应文山州地理区域性的杂交水稻覆膜旱作节水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倒伏是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与品质的一个因素。通过常规灌溉和节水抗旱栽培模式下与水稻抗倒性密切相关的性状指标的变化,探讨了黑龙江省各积温带水稻主栽品种(系)的抗倒性。结果表明,节水抗旱处理使部分品种(系)的倒伏指数减小,倒2节带鞘抗折力增加,节间干物质量增加,节间横切面积减少,茎壁增厚;抗倒性、抗旱力指数和实测产量等指标表现均较高的品种(系)第一积温带有龙稻16和龙稻24,第二积温带有绥粳4号、绥粳17、绥粳18、北稻7号、绥锦089290,第三积温带有绥粳15、龙粳56、龙粳51、龙粳58、龙粳20、龙交08119、龙丰12500、龙粳3100和龙粳1424,第四积温带有龙粳24、龙粳1525、龙交13S6,第五积温带有龙粳4344。通过对倒伏性状的调查研究,了解各积温带主栽品种(系)的抗倒性情况,可为黑龙江省水稻节水抗旱栽培和抗倒伏种质的研究与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从生产推广面积、应用品种与产后加工等方面总结了湖南粳稻的生产现状,并分析了湖南粳稻生产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湖南发展粳稻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美香占2号具有优异的食味品质,是目前唯一连续三届获得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的籼稻品种。先后通过了广东省和云南省品种审定,及江西、广西、海南、湖南、陕西和四川省引种许可。调查数据显示,农户种植美香占2号的经济效益普遍高于其他杂交稻和常规稻品种。为加快美香占2号的推广应用,育种单位联合种子企业和米业企业,构建了从水稻种子生产到稻米加工全产业链协同推广网络,形成了品种推广与品牌创建有机结合的产业化推广新模式,推动了美香占2号在生产上的大规模应用,截止2020年美香占2号推广面积超过140万hm2。  相似文献   

16.
以龙稻18及新品系龙稻17006、龙稻17009、龙稻17011、龙稻1701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控制灌溉(控灌)和常规灌溉(常灌)对这些材料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寒地节水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各参试材料产量和品质对控灌反应不一致。控灌下,龙稻17009、龙稻18产量升高,而龙稻17006、龙稻17011、龙稻17016产量下降;龙稻17009产量在控灌条件下显著高于其他材料,有效分蘖和穗实粒数提升是其增产的主因。控灌降低了龙稻17009、龙稻18、龙稻17011的食味值,提升了龙稻17006食味值。蛋白质含量升高是龙稻17009食味下降的主要原因。此外,控灌有利于水稻在灌浆期维持较高叶色值,维持叶片生理活性。控制灌溉结合适宜水稻品种不但可以实现节水,还能在保持水稻良好品质的情况下提升水稻产量,实现节本增效,有利于寒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7.
水稻是耗水第一大作物。发展节水栽培对稻田水分高效利用和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具有重要意义。水稻根系是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也是多种激素、氨基酸和有机酸合成的重要部位。水分管理措施的改变会直接或间接引起根系生长发育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水稻地上部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本文综述了干湿交替灌溉、控制灌溉和覆盖旱种对水稻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今后节水灌溉下水稻根系的研究重点,以期为改善水稻根系形态生理和高产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主要节水灌溉方式对水稻根系形态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耗水第一大作物。发展节水栽培对稻田水分高效利用和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具有重要意义。水稻根系是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也是多种激素、氨基酸和有机酸合成的重要部位。水分管理措施的改变会直接或间接引起根系生长发育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水稻地上部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本文综述了干湿交替灌溉、控制灌溉和覆盖旱种对水稻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今后节水灌溉下水稻根系的研究重点,以期为改善水稻根系形态生理和高产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