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们课题组于1998年6月进行了“黄鳝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结果人工催产130组,获卵4.5万粒,孵苗2.8万尾,有种2.16万尾,均达到预期的目的。其主要技术措施综述如下:一、亲鳝来源与选择6月初,从农贸市场和养殖的池塘内,选择青色或黄色,体长24~42厘米,体重25~75克,腹部膨大柔软,有一条紫色的横条纹,卵巢轮廓明显,腹部呈浅桔红色,稍透明,生殖孔红肿的作为雌亲鳝。体长50~75厘米,体重90~400克,作为雄亲鳝。雌雄鳝搭配比例为2:1~3:1。二、催产与孵化催产在水泥池中进行。池深1.0米,注水20~30厘米,水为经曝气…  相似文献   

2.
一、黄鳝的人工繁殖   1.亲鳝来源和选择 亲鳝来源途径主要应采取人工专门培育的种苗,选择深黄大斑鳝等优良品种。要求体质健康、无病无伤、体形肥大、色泽鲜亮、体色呈深黄色。一般雌鳝要求体长 30厘米以上,个体重 100克左右。   2.雌、雄亲鳝的鉴别 在繁殖季节,雌鳝腹部膨胀透明,性成熟的个体,腹部呈淡橘红色,并有一条紫红色横条纹。雄鳝头部较大,隆起明显;体背可见许多豹皮状色素斑点;腹部无明显膨胀,腹面有血状斑纹分布。   3.亲鳝培育 亲鳝在催产前需精心培育,使性腺达到成熟。培育亲鳝的放养密度,雄鳝 2~ 3条 /…  相似文献   

3.
中草药制剂应用于黄鳝人工繁殖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雌、雄亲鳝分开放入池塘网箱内,投喂活蚯蚓、螺蚌肉和小鱼虾等优质动物性饵料进行培育,应用灌注中草药制剂的蚯蚓进行催熟催产;再投放到模拟黄鳝自然生态环境的繁殖土池(密度为2尾/m2,性比为1∶1)中,诱发雌、雄亲鳝自行交配产卵,将鱼卵连同泡沫巢从繁殖池中捞出入专池小网箱内孵化育苗,获得了理想的繁殖效果,克服了注射外源激素方法催产对亲鳝造成一定的损伤等不足,为开展黄鳝的规模化育苗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环境因子对黄鳝性逆转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滕道明 《内陆水产》2001,26(2):17-17
黄鳝有性逆转的特性,首次性成熟前为雌性,产卵后卵巢逐渐退化,精巢逐渐形成,变成雄性。因此,雄鳝一般比雌鳝个体大。黄鳝有自相残食的习性,饥饿时大鳝捕食小鳝。人工繁殖时既要保证雄鳝的比例,又要控制雄鳝的个体。生产中多用体长作为判断性别的标准,认为体长在20厘米以下多为雌鳝,体长38厘米以上的基本为雄鳝。但生产实践中也经常发现个体很大的雌鳝和个体很小的雄鳝。可见诱导黄鳝性逆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水温的影响黄鳝是变温动物,水温的变化直接影响其生命活动的强弱,也影响性腺发育的历程。黄鳝生活的适宜水温为15~30℃…  相似文献   

5.
黄鳝的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王光礼 《内陆水产》1997,22(6):16-16
黄鳝又名鳝鱼或长鱼,是宴席上的佳肴,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骨刺少,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还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是我国水产品中出口换汇的主要品种之一。每年的4—8月份,是黄鳝的繁殖季节,人工繁殖一般在5—6月份进行。1亲鱼的选择亲鳝的来源可由亲鳝培育池获得,或从市场选购,只要亲鳝选择得好,人工繁殖均能获得成功。1.1雌鳝的选择雌鳝应选择体长30cm左右,体重150-250g的为好.性腺发育成熟的雌鳝,腹部膨大呈纺锤形,个体较小的成熟雌鳝,腹部有一明显的透明带,体外可见卵巢…  相似文献   

6.
一、亲鳝来源与培育选择雌亲鳝全长20-36厘米,雄亲鳝全长50—70厘米,2龄以上,体质健壮,性腺发育较好。雌雄亲鳝接2:1比例分地培育。塑料大棚温室内水泥池作为培育他。亲鳝培育采取驯化投饵,强化培育法。饵料主要是蚯蚓、鲜活野杂鱼、畜禽下脚料等动物性饵料。在培育过程中,为防止亲鳝互相缠绕,在培育他中放少量泥鳅,让其吃掉水中的残饵,保持地内清洁。每天加注一次少量新水,3-Al天换水一次,以确保亲鳝性腺的正常发育。二、催产与孵化催产在塑料大棚温室内水泥池中进行。时间6月15-30日,共催产3批。水温为25——27℃。激素…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黄鳝养殖较多,而如何选购优质苗种是一个让养殖户头疼的问题,在此,笔者建议一些有条件的养殖场或养殖户最好采取自繁自育的方式,以获得优质黄鳝苗种。一、人工繁殖1.亲鳝选择用于人工繁殖的亲鳝最好由成鳝养殖池中挑选,要求亲鳝的体质健壮、个体较大、无病无伤、游动活泼,体色以黄褐色或青灰色为宜。由于黄鳝是雌雄同体,具有性逆转现象(在第一次性成熟前为雌性,产卵后逐渐变成雄性且终生为雄性),因此,雌性亲鳝一般选择个体体长在25cm左右,雄性亲鳝个体体重在200g~500g为宜,雌雄比例为2~3∶1。2.亲鳝培育亲鳝放养前用3%~4%的食盐水浸…  相似文献   

8.
黄鳝的苗种繁殖是制约其集约化养殖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对黄鳝繁殖生态学调查、亲鳝的培育、催产剂和剂量的选用、仿生态繁殖和人工繁殖等方面对黄鳝的繁殖生物学做一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人工养殖所需黄鳝苗种仍主要来自于天然繁殖的野生鳝苗,由于野生鳝苗资源逐渐匮乏,苗种供不应求的情况显得更加突出,成为制约黄鳝规模化养殖的瓶颈。虽然有关技术人员对黄鳝人工繁殖作过较为成功的试验,其规模化生产、技术应用水平仍然不高,难以满足养殖需求。为探索黄鳝规模化繁殖,2012-2014年,姜堰区水产技术指导站与淡水渔业  相似文献   

10.
1亲鳝的选择和培养 用于繁殖的鳝种,要求体质健壮、游动活泼。体色以粗黑、黄褐色或黑花、绿褐色为佳。黄鳝具有性转化特性:1冬龄和2冬龄黄鳝基本上为雌性,2冬龄黄鳝产卵后雄性比例渐增,至6冬龄时基本上是雄体。在非产卵季节,很难鉴别雌雄,一般以体长、体重为标准,一般体长37cm-50cm,体重75g-200g,为雄鳝,小于这一标准为雌鳝。繁殖用雌雄配比以2~3:1为好。在产卵季节,雌鳝腹部膨大、柔软,有的腹部可见明显的透明带,体外可见卵粒轮廓.产卵前性生殖孔红肿。  相似文献   

11.
一、亲鳅的选择1.亲鳅的来源:由于7月份正是泥鳅繁殖的高峰期,泥鳅的性腺发育普遍比较好,本试验所用的泥鳅直接从池塘中捕捞。从中选择体长15~20厘米、体重25~50克、体表光滑、无病无伤的泥鳅作为人工繁殖的亲鳅,在水泥池中暂养2日后直接注射催产剂进行催产。2.亲鳅配组:本试验亲鳅的雌雄比为1:3,如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不同体色黄鳝的性别与体长、体重的差异,2011年5-7月,于洞庭湖地区随机采集灰色及黄色2种体色共208尾野生黄鳝,并对体长、体重及性别进行测量鉴定。样本中,雌性146尾,雄性62尾,雌雄比例为2.35∶1。其中黄色黄鳝83尾,灰色黄鳝125尾。分析结果表明,黄色黄鳝雌雄个体体重及肥满度均高于灰色群体;黄色黄鳝雌性体长大于灰色雌性,雄性小于灰色雄性。雌雄个体体重与体长的相关系数,黄色黄鳝分别为0.914、0.945,灰色黄鳝分别为0.567、0.438。黄色雌鳝比例随着体长的增加逐渐降低,雄性比例随体长的增加逐渐升高,雄鳝在35 cm以上占优势,40 cm之上雄性仅1尾。灰色雌鳝在40 cm以下占优势。2种体色黄鳝雌性比例与体重变化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13.
凡纳滨对虾"壬海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工繁殖技术 (一)亲本选择与培育 1.亲虾选择 (1)虾龄:人工繁殖用亲虾的适宜龄期在9月龄~24月龄. (2)个体大小:繁殖用雌虾的体长要求在16cm以上,体重超过35g;雄虾体长在14cm以上,体重超过30g.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丰富福建省淡水养殖品种,我场于2013年引进花亲鱼200组(雌、雄亲鱼各100尾),后备亲鱼1000尾(1冬龄,体长8~10厘米),进行苗种繁育和池塘养殖示范推广。在2014年人工繁殖实验的基础上,2015年进行人工繁殖批量生产,人工催产2批,共生产水花苗242.5万尾。现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亲鱼选择催产前一天,将花亲鱼关进网箱进行亲鱼筛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异育银鲫"中科3号"规模化人工繁殖技术,用该鱼作母本,建鲤作父本,进行了两批次的人工催产及人工授精试验。试验结果:第一批次催产雌亲鱼500尾,雄亲鱼40尾,在水温18.2℃时,催产率74.2%,受精率63.5%,孵化率83.6%;第二批次催产雌亲鱼900尾,雄亲鱼90尾,在水温21.5℃时,催产率95.8%,受精率86.2%,孵化率85.2%。两批次共获得异育银鲫"中科3号"水花1000余万尾。结果表明,亲鱼的成熟度和催产水温对催产率均有一定影响,催产水温在20~22℃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黄鳝 (又名鳝鱼 ) ,是合鳃科中仅有的一种淡水鱼 ,我国除西部高原外 ,各地均产。黄鳝为底栖生活鱼类 ,它的经济价值高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是人们喜爱的滋补水产品。由于黄鳝生长快 ,一般一个月可增长 3.3厘米 ,3个月可增长 1 0厘米 ,9个月可达到 33厘米 ,重约 30 0克 ,即达商品规格。黄鳝尤其适合农村人工养殖 ,养鳝是农民致富的好门路。一、人工繁育技术1 人工繁殖鳝苗由于黄鳝的人工繁殖技术尚未完全成熟 ,为解决苗种问题 ,提高产量 ,一般是模拟自然环境繁殖种苗。(1 )繁殖池中建一个面积很小的保护池 ,池壁上多留些圆形或长方形的孔洞 …  相似文献   

17.
鄱阳湖区黄鳝体长、体重与性比关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不同季节在黄鳝市场随机购得的569尾黄鳝体重、体长测量及解剖取性腺观察鉴定性别,统计、分析得出:569尾黄鳝雌性占76.8%,间性占6.5%,雄性占16.7%.春季122尾黄鳝中雌性占85.2%,间性2.5%,雄性12.3%;夏季95尾黄鳝中,雌性占84.2%,间性8.4%,雄性7.4%;秋季231尾黄鳝中,雌性68.4%,间性8.2%,雄性23.4%;冬季121尾黄鳝中雌性78.5%,间性5.8%,雄性15.7%.体长25 cm以下全为雌性,未见雄性;体长25~30 cm,雌性:间性,为1:0.017;初步认为体长30 cm左右为性逆转的起点;体长30~50 cm是间性黄鳝出高峰期,但50 cm以上仍有部分雌性个体.40cm范围以下雌性占多数,45 cm以上雄性占多数.体重25 g以下个体很少见到性转化个体,雌性:间性,为1:0.012;初步认为体重25 g左右为性逆转的起点.25~150 g是间性黄鳝出现高峰期,但黄鳝体重150 g以上仍有部分雌性个体.黄鳝人工繁殖选择野生黄鳝规格为体重75 g以下,体长40cm以下,可基本保证雌鳝占大部分;黄鳝体重75 g以上,体长45cm以上,可基本保证雄鳝占大部分.  相似文献   

18.
达氏鳇人工繁殖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催产了2组达氏鳇。雄体重136、45kg,雌体重55、75kg,2组雌鱼全产,共获受精卵51.4 万粒,获苗49万尾,受精率88.3%,孵化率95.3%。详细讨论了达氏鳇人工繁殖中有关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9.
1收捕黄鳝收捕越冬法有:(1)用竹鳝笼(入口有倒钩刺,鳝易入难出)若干,内放猪肝、蚯蚓等诱饵,置池周,夜置晨取,可收捕80%以上。(2)用2-4m2网片置于水中(网片上置诱饵)盖上草包沉入水底,约30分钟后将四周提起,掀开草包,可起捕90%以上。(3)干池挖泥:越冬前,趁黄鳝潜伏在泥土表层时,可将池水排干,翻泥捕鳝彻底。2选留亲鳝留作繁殖用的雌雄亲鳝要在1冬龄以上,健壮、色鲜。雌长20-30cm,雄长40cm,雌雄比例为2:1。来年3—4月对其强化精喂,便可产卵繁殖,继续培育。3留足鳝种收捕时,除趁俏市销售获利外,还要根据来…  相似文献   

20.
黄鳝性逆转与血清蛋白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邹记兴 《水利渔业》2000,20(1):13-15
采用聚丙烯胺凝胶电泳方法,对27尾黄鳝的血清蛋白进行了分析。(1)血清蛋白区带雌鳝卵巢Ⅱ ̄Ⅳ期为8 ̄11条,雄鳝精巢Ⅰ ̄Ⅳ期为11 ̄14条,雌雄间体鳝为17 ̄20条。经CS-930岛津双波长色谱扫描发现处于性逆转期的雌雄间体鳝有较多的吸收峰。(2)雄经雌鳝多的血清蛋白是大分子的糖脂蛋白,黄鳝性逆转可能与这种蛋白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