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根据循环谷物干燥的特点,提出循环干燥采用质电双参数等速变温的测控新方法,质量参数和电参数融合在线测量水分含量,实现等速变温控制;开发测控系统并进行干燥测控系统试验;用上位机软件中的Lab VIEW技术开发实时进行数据显示。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能实时准确控制干燥的水稻水分,实现干燥自动控制,保证谷物的干燥品质。  相似文献   

2.
红枣分级技术主要依靠人工分级,造成了生产效率低下,分级精度低。随着无损检测技术发展,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红枣的自动分级,已成为较优的红枣分级方法。以南疆红枣外部品质特征为研究对象,应用MATLAB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寻求红枣外部品质特征参数的采集以及分级方法。采用灰度化对红枣图像作预处理以及图像的特征提取,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红枣外部特征参数的采集,进而实现南疆红枣的纹理分级,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且对今后逐步实现基于机器视觉的红枣外观品质综合分级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红枣因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而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但红枣不能被及时高品质的干燥是制约其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现有的干燥方法、干燥工艺及干燥设备已滞后于红枣产业的发展,这不仅会使枣农受到严重的损失,还会使红枣的营养价值大打折扣.热风干燥是目前最可行的干燥方法,烘房经验干燥工艺是最常用的干燥工艺.总结了近年来学者对红枣干燥工艺的研究,分析了研究现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指出在现有烘房经验干燥工艺的基础上,通过搭建试验台进行反复的正交试验得出满足不同品种、不同大小、不同含水率的红枣的多条较优干燥工艺曲线是现阶段提高干燥品质和效率、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也是红枣干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果蔬网带式干燥设备存在的干燥效率低、能耗大、自动化程度低、干燥品质差等问题,结合洋葱的干燥特性,设计了一套适用于洋葱干燥的五层网带式穿流干燥系统.该系统由机架、金属网带、供风系统、换热系统、上料机构组成,可实现金属网带自动清洗、自动调速以及分段、分区控温控时的功能,该系统干燥效率与生产效率较高,含水率为8%的洋葱丁的生产率可达300kg/h.  相似文献   

5.
红枣表面缺陷快速检测是实现其自动分级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红枣表面曲率变化致使其表面灰度分布很不均匀和缺陷区域很不明显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亮度快速校正算法。首先使用单色CCD、滤光片和近红外光源获得红枣近红外图像;其次对原始图像进行去背景操作,获得红枣区域灰度图像;然后使用均值滤波器对去背景后的图像进行滤波获得亮度图像,并使用该亮度图像对去背景后的红枣图像进行亮度校正;最后对亮度校正后的图像进行缺陷分割。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显著提高自动分级系统的实时性,且该缺陷检测方法的准确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6.
新疆红枣的太阳能干燥工艺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摸索新疆红枣的太阳能干燥工艺.[方法]以库车灰枣为试验材料,以烘房、晒架制干为对照(CK),考察9月下旬至10月期间5HT-2农副产品太阳能干燥装置的工作情况,并根据气候条件及原料特征,开展红枣的太阳能干燥工艺研究.[结果]在9~10月该装置集热温度平均为46.6℃,温升为23℃,适宜进行红枣的太阳能干燥;产品色泽、风味品质及洁净度较好;当水分25;时,红枣脱水速率平均为2.39 kg/d,干燥时间为7~10 d,干燥周期较普通晒架法缩短25;,排湿用电为10~20(kw·h)/t,与人工烘房干燥用煤1 000 kg相比,能耗可大幅下降.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工艺要求.[结论]采用5HT-2农副产品太阳能干燥装置进行红枣太阳能干燥是可行的,集热温度适宜,产品感官、卫生指标较好.  相似文献   

7.
以新疆地区5个品种的红枣为原料,采用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工艺加工红枣脆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及层次分析法对红枣脆片品质评价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建立包含基础数据库、指标测定方法、综合评价方法等在内的红枣脆片品质评价体系,旨在为红枣脆片的品质评价及原料品种的加工适宜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连续谷物干燥机测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解决现有的连续谷物干燥机自动化程度低、能耗大、在线测谷物水分困难等问题.【方法】结合玉米干燥的特点,设计了在连续干燥机上采用高低料位质电双参数变速测控的方法;开发了测控新方法的控制系统,融合了LabVIEW软件技术,并进行了干燥测控系统试验.【结果】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实现了质量参数法和电参数法交替在线测量水分.【结论】在整个玉米干燥过程中,热风温度自动控制在140~160℃,干燥机出口的玉米平均水分为14.7%;平均单位耗热量为5 100kJ/kg H2O,远低于行业标准(8 000kJ/kg H2O).  相似文献   

9.
鸭蛋品质自动测控系统的分级控制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和PLC与计算机通讯原理,设计出鸭蛋品质分级控制系统,实现鸭蛋品质参数(颜色、大小、新鲜度和壳厚)准确、快速、稳定的在线检测。试验研究表明,鸭蛋品质自动测控设备分系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计算机测控技术及传感器技术的温室大棚测控系统,该系统可完成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土壤含水率、光照及CO2等参量的采集,并可根据上述参数实现温度调节、光度调节、节水灌溉及二氧化碳等参数的自动调节,实现了温室大棚自动控制功能,为温室大棚的工厂化育秧、工厂化种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红枣在自然干燥下的含水率下与其弹性模量有一定关系,以新疆阿克苏灰枣和骏枣为原材料,利用压力实验机和水分测定仪,研究在自然干燥下在不同含水率情况下压力值和弹性模量之间变化规律,建立含水率与弹性模量的数学模型,对灰枣和骏枣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自然干燥下的红枣的含水率与弹性模量呈现出线性变化关系,即随干枣的含水率增大,弹性模量减少,不同品种的干枣在含水率相近的条件下,弹性模量不同,骏枣的弹性模量大于灰枣的弹性模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SH9进料含水率对干燥后烟丝综合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了SH9在线高速膨胀系统对烟丝进行干燥时不同进料含水率条件下烟丝综合质量变化情况.[结果]研究显示,不同的进料含水率对烟丝、填充值以及感官质量均有较显著影响,对整丝率、碎丝率影响不显著.[结论]研究可为卷烟企业在用SH9在线高速膨胀系统对烟草加工时选择合适的控制参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杨植  王振磊  林敏娟 《新疆农业科学》2021,58(12):2320-2326
目的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红枣水分无损检测,为红枣水分含量模型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塔里木大学园艺试验站红枣资源圃中的脆熟期馒馒枣和保德油枣的果实为试材,采用传统烘干法测定枣果实水分含量,并通过近红外光谱分析仪进行枣水分无损检测。对2个品种样本光谱进行样本集划分并使用预处理的方法Savitzky-Golay平滑法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PLS)。结果 建立了含水量定量检测分析模型。共获得212个样本,馒馒枣和保德油枣分别为100和112个,2个品种随机校正模型为75和84个,验证模型分别为25和28个,用外部证实法建立样品校正模型和验证模型。建立光谱模型将试验组分别分为红枣含水量校正模型和验证模型。所建2种红枣水分检测模型中SEC(校正集标准偏差)值分别为1.01%和1.29%;SEP(预测标准偏差)值为1.65%和1.41%,2种红枣的校正集与验证集交互相关系数分别为0.878和0.883。结论 以S-G平滑法对光谱数据预处理,以偏最小二乘进行回归分析(PLS)。建立含水量定量检测分析模型对红枣进行水分检测,水分真实值和预测值的交互相关系数均高于0.850。2个品种校正模型和验证模型差异较小均在0.5%左右,建立了红枣近红外光谱和水分含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哈密大枣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变化规律,建立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变化动态模型。【方法】以哈密大枣为材料自然阴干、自然晒干、40和45℃热风干制等4种不同的干燥加工方式,研究在干制过程中不同干制方式对红枣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的影响,建立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动态数字模型。【结果】红枣中还原糖含量随着干制时间的增长而升高,红枣中可溶性总糖则随着干制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温度相对较高的干制方式对红枣中的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的影响较大,变化幅度明显。除了40℃热风干制,其他3种处理模型拟合度均为R2>0.9,拟合度较高。【结论】自然干制,45℃热风干制过程红枣中还原糖变化及45℃可溶性总糖变化很好的符合线性模型(零级模型),45℃可溶性总糖变化符合指数模型(一级模型),自然阴干和自然晒干红枣中可溶性总糖动态变化分别符合对数模型和立方拟合模型。45℃热风干制红枣品质最好,自然阴干红枣品质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5.
木材干燥全自动控制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提高干燥质量 ,降低能耗 ,使得干燥过程更加准确可靠 ,在木材干燥的工艺环节中引进智能化的计算机技术已势在必行 .该文介绍了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研究开发的新一代木材干燥全自动控制系统 .该系统将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应用于木材干燥过程的检测与控制之中 ,实现了干燥参数的在线测量和调节 ,重点解决了木材含水率检测的准确性问题 ,在用含水率梯度控制木材干燥过程的技术上做了尝试 ,开发了智能化的控制系统软件 .  相似文献   

16.
恰当的运输装箱策略能够使脆枣免受机械损伤,提高运输质量。针对脆枣在运输过程中的振动跌落损伤状况,提出对山东德州乐陵金丝小枣进行整果压缩试验,测量脆枣含水率,分析整果横向、纵向破损载荷与破裂相对形变量之间的关系,获取鲜枣运输过程中的最佳叠放安全层数。试验结果表明,金丝小枣的平均含水率为62.90%;脆枣纵向压缩的加载载荷和形变量均大于横向压缩;储运过程中宜选择垂直于箱体放置,可堆码的最大安全层数为16层。  相似文献   

17.
以半红枣为试材,研究了热风、微波和远红外三种热处理对枣转红及其干制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风处理、远红外处理、微波处理半红枣转红后,总糖和Vc的含量相对于自然转红的枣都减少,但色泽好于自然转红,远红外处理所需的转红时间最短;干制方法对转红枣的总糖影响较小,对Vc的影响较大,热风干制所需时间较长,微波干制所用时间较短。在几种处理中,转红选择远红外处理温度80℃、处理时间20min,干制选择远红外处理温度80℃、处理时间7.5h,干制红枣品质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proposed an automatic measurement method for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rough rice using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s. Under a fixed hot air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this measurement method uses drying time as a variable. After the rough rice with stalks is placed in the rough rice test carrier, an image acquisition system is used to set the multiple thresholds for the color histograms of the images. 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colors, the stalk images are separated from the rough rice images, and edge enhancement and shape detection are applied to more accurately acquire specific detected areas from the image. Finally,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rough rice can b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olors of the stalks. This study also explored the impact of the dynamic equilibrium moisture content on the drying of rice, rendering it more consistent with the actual drying behavio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other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correc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real-time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the batch re-circulating rice dry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梗丝贮存过程中的相关因素对梗丝质量的影响,从而确立贮梗丝环节的优化控制方向.[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考察了不同梗丝水分条件下,贮料高度、贮料时间对贮梗丝前后质量指标的影响情况.[结果]分析表明,在试验范围内,贮料时间和烘丝水分对梗丝整丝率变化差值影响较大;贮料时间对梗丝碎丝率变化差值有一定影响;烘丝水分对梗丝填充值变化差值影响明显;烘丝水分和贮料时间对贮后烟末比有一定影响;贮料时间扣烘丝水分是成团比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根据生产过程中对各指标的关注度,研究认为贮料时间、烘丝水分是贮梗丝过程控制中的重要因素,贮料高度则为其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