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粗蛋白测定的快速消化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粗蛋白测定的快速消化法刘翠珍,黄爱珍,刘是帼(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广州510640)1前言蛋白质是饲料中的重要成分。在质量检测时,首先测出氮的含量,然后乘上校正系数6.25,即得出蛋白质含量。氮的测定是用凯氏定氮法,此法首次出现在1883年。沿用至...  相似文献   

2.
钟国清 《饲料工业》1997,18(2):40-42
微波加热法在分析检测中的应用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基础科技系钟国清饲料分析中,水分的测定、样品的灰化(如测定灰分、砂分、粗纤维等)及样品的消化分解(如蛋白质、饲料中微量元素等的测定)等需要长时间加热,能耗高,不能满足于快速分析的要求,难于适应饲料工业的迅速...  相似文献   

3.
六种饲料原料粉碎粒度与蛋白质溶解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饲料原料粉碎后,增大了颗粒的比表面积,即增加了单位质量原料颗粒的总表面积。饲料在消化道中,必须首先要溶解于消化液中才能被消化酶有效地消化,因此饲料营养组分在液相中的溶解度应与其消化率有重要关系,而将饲料粉碎后的直接效果之一应是可提高饲料养分在消化液中的溶解度。但遗憾的是,至今尚未有人对饲料原料粉碎粒度与养分的溶解度关系的研究进行报道。仅沈慧乐、杨秀文(1999)在研究豆粕质量与脲酶活性和蛋白质的溶解度关系中,为测定豆粕蛋白质溶解度的适宜粉碎粒度,进行三种粉碎粒度下蛋白质溶解度的比较,并认为,测定…  相似文献   

4.
刘晓琪 《饲料工业》1997,18(12):33-33
饲料蛋白质测定中消化时温度的探讨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一般采用半微量定氮法。依据GB6432—94,采用先在加速剂帮助下,用浓硫酸进行消化,然后用半微量水蒸汽蒸馏法进行蒸馏。其中在前期消化过程中,GB6432—94中规定,消化温度应控制在360~410...  相似文献   

5.
(一)非病原性因素引起的仔猪腹泻的原因 1.当饲料中喂高蛋白日粮时,由于仔猪的消化生理机能不健全,胃内缺乏胃蛋白酶和游离盐酸,不能有效地消化吸收蛋白质,尤其是饲料中的植物蛋白未被消化的蛋白质进人大肠后,在致病菌的作用下发生腐败、分解、从而刺激肠壁,引起胃肠机能紊乱,加之胃肠道PH值偏高,消化酶活性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而诱发仔猪发生腹泻。  相似文献   

6.
<正> 蛋白质是鉴定饲料质量时必测的常规营养指标。测定饲料中蛋白质的速度和费用取决于消化时所用催化剂种类和消化温度的选择。目前在国际市场出售的商品催化剂,通常有下面几种固相催化剂:1.5克硫酸钾+7.5毫克硒粉;3.5克硫酸钾+7.5毫克硒粉;3.5克硫酸钾+3.5毫克硒粉;7.5克硫酸  相似文献   

7.
《今日畜牧兽医》2007,(4):49-51
1.1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酶可提高饲料的能量、蛋白质的利用率大量研究证明,饲料配方按照理想氨基酸平衡原理,可用豆粕等植物性蛋白质代替动物性蛋白质,保持畜禽正常的生产性能。但在玉米豆粕型日粮中存在抗营养因子问题。其中主要是非淀粉粘多糖(NSP)、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集素、植酸、果胶、抗原蛋白等,这些抗营养因子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饲料的消化利用率。研究证明,饲料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可提高玉米豆粕型日粮的消化利用率。Siversides等(1999)报道了巴西圣保罗和维克萨大学所作实验,采用回肠消化率测定法,在玉米豆粕型饲料添加酶制剂。结果提高了饲料的代谢能值(p〈0.05)和粗蛋白质的消化率(p〈0.05)。  相似文献   

8.
蛋白质测定中消化液澄清后适宜消化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中蛋白质是主要营养素,蛋白质含量的准确测定十分重要。目前对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普遍用凯氏半微量定氮法,但影响该法测定值的因素很多,消化时间便是其中之一。消化过程中消化液颜色经过一系列改变最终转变为绿色透明状态,这种过程是碳化的有机物完全被氧化的变化,它决不表示样品中的氮素全部转变为NH4 的变化。研究消化液澄清后究竟以再继续消化多长时间为宜,对提高蛋白质测定的准确度具有重要意义,迄今为止,这方面的研究报道极少,本试验以蚕蛹为供试样品探讨消化液澄清后应继续消化的适宜时间,为蛋白质的准确测定提供…  相似文献   

9.
分别用24只去盲肠和未去盲肠健康公鸡,测定了豆粕、棉仁粕和菜籽粕的氨基酸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去盲肠鸡内源氨基酸排泄量显著高于未去盲肠鸡(P<0.05);在大豆粕中,胱氨酸、苏氨酸等5种氨基酸的消化率未去盲肠鸡显著高于去盲肠鸡(P<0.05);在棉仁粕和菜籽粕中,除个别氨基酸外,大多数氨基酸及氨基酸总和的消化率未去盲肠鸡显著高于去盲肠鸡(P<0.05),可见,饲料种类、试鸡有无盲肠均影响饲料AAAD和TAAD。盲肠微生物对内源及饲料中未消化蛋白质、多肽及氨基酸具有分解作用,干扰饲料AAAD和TAAD测定。对于不易消化,氨基酸含量相对不平衡的低品质蛋白质饲料干扰尤其严重。因此用去盲肠公鸡测定的饲料AAD值更接近氨基酸在消化道内消化吸收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通过体外三步法即胃蛋白酶-胰酶-盲肠液法,模拟体外胃肠道环境,对驴常用精饲料原料在胃肠道中的体外降解率进行研究,评定驴常用精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选取驴养殖生产中广泛应用的精饲料原料,其中能量饲料9种,蛋白质饲料8种。模拟胃内环境消化1 h、小肠内环境消化24 h,进入体外盲肠环境进行连续培养24 h,采集盲肠液,测量精饲料原料的体外降解率。结果表明,驴对能量饲料的胃-小肠-盲肠体外降解率中,玉米、压片玉米和小麦营养价值较高,玉米皮和大豆皮较低,小麦麸、玉米胚芽粕、次粉和喷浆玉米皮居中。蛋白质饲料在驴的胃-小肠-盲肠体外降解率中,玉米蛋白粉、豆粕、DDGS、膨化大豆和双低菜粕的营养价值较高,尤以玉米蛋白粉最高,菜粕与棉粕的营养价值较低,全棉籽最低。能量饲料和蛋白质饲料的干物质(DM)、有机物(OM)与粗蛋白(CP)在胃-小肠(盲肠前)营养物质贡献率大多数在70%以上。但玉米蛋白粉、玉米皮和大豆皮的DM、OM较低,而玉米蛋白粉的CP也较低,为39.4%。研究表明,能量饲料中以玉米、压片玉米和小麦的营养物质体外降解率与消化能(DE)较高,玉米皮与大豆皮较低,其他能量饲料居中。蛋白质饲...  相似文献   

11.
奶牛饲料体外产气评定预测模型及其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的生产性能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饲料的营养价值。饲料营养价值评定需要测定其化学成分及消化特性,包括体内法(in vivo)、半体内法(in sire)和体外法(in vitro)。由于采用体内产气法可以测定发酵产物,考虑了饲料可溶但不发酵的部分,避免了消化道流量、指示剂、微生物指示剂和动物个体差异而导致的误差,同时具有估测动态发酵的优势,以其省时,省力,费用较低,成为评价反刍动物饲料营养价值的常用方法。饲料营养成分对体外评定法中体外消化率(IVTD)、产气量及挥发性脂肪酸产量的估测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添加混合油(豆油:鱼油为2:1)配制5种不同脂肪含量的饲料,以测定脂肪水平对鳜鱼(平均体重61g)生长的影响。混合油添加量为0-8%,饲料脂肪含量为4%-12%,蛋白质含量为44%,试验结果显示,饲料脂肪水平对鳜鱼生长和蛋白质有显著影响:饲料脂肪水平在7%-12%时铗鱼特殊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高。说明适当增加脂肪含量能够促进鳜鱼生长,并提高饲料效率。  相似文献   

13.
1前言 刚断奶的仔猪采食的饲料由原来的母乳转变为固体或粉状的配合饲料.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腹泻、死亡等现象,给养猪业带来很大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仔猪的消化系统尚不健全.对植物性蛋白质的消化能力较差.如果饲料中添加过量的植物蛋白质(如豆粕等),其中的一些抗营养因子能破坏仔猪肠黏膜.影响仔猪的消化与健康。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草鱼实用配方中脂肪的适宜含量,试验以草鱼实用配方配制基础饲料,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2%、3%、4%和5%的豆油,制成6种试验饲料。试验选取初始体质量(104.0±7.7)g的草鱼72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养殖周期60 d。结果 表明:(1)在饲料脂肪水平为5.72%~7.65%时,草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蛋白质效率均显著高于未添加脂肪组(P <0.05),饲料系数呈现与之相反的趋势。(2)在饲料脂肪含量为6.48%时,草鱼增加单位体质量所消耗的饲料蛋白质质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 <0.05)。(3)草鱼肝胰脏组织切片显微观察显示,6组草鱼肝胰脏细胞均排列整齐、大小均一、细胞膜分界明显,总体较健康,但有随饲料脂肪水平提高,细胞质中白色部分增多现象。本试验条件下,综合比较生长和饲料利用率,草鱼幼鱼饲料脂肪最适含量为6.3%~6.5%。  相似文献   

15.
发酵豆粕和去皮豆粕离体消化率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养殖业快速发展,饲料资源、尤其是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资源非常缺乏。在我国水产饲料中,豆粕是优质蛋白资源之一,在饲料中的使用量较大,是水产饲料的主要蛋白质原料之一。发酵豆粕以去皮豆粕为原料,经过微生物混合菌种固体发酵后得到的蛋白质原料。进行发酵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去除豆粕中存在的抗营养因子如抗胰蛋白酶因子、大豆皂苷等,并提高养殖动物对豆粕蛋白质、氨基酸的消化、利用效率。对饲料蛋白质原料品质鉴定的常规方法是测定其蛋白质含量,但仅仅测定蛋白质含量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发展了离体消化率测定和消化液中氨基酸生成率的测定,可以对蛋白质原料的实际消化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该文应用这一方法对发酵豆粕和去皮豆粕的蛋白质消化率、消化后氨基酸生成率进行了比较分析,为发酵豆粕和去皮豆粕在淡水鱼饲料中的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氨基酸消化率是指饲料中某种氨基酸在消化道中某测定位置之前消失部分占饲料中该氨基酸总量的百分比(易学武,2005)。随着人们对氨基酸营养的深入理解。氨基酸消化率已成为评定单胃动物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及可利用性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目前动物营养研究领域的热点。研究饲料氨基酸消化率能为动物可消化氨基酸需要量的测定和动物日粮设计配方提供参考数据。测定饲料氨基酸消化率,一般用常规检测方法测定消化道或粪便中不消化指示剂含量来得出。在理化分析测定中.通常应用到各种各样的指示剂,而本文主要对动物营养实验室中使用的指示剂作一概略介绍。  相似文献   

17.
小肽的营养及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小肽(Small Peptides)是由两个以上的氨基酸组成,为蛋白质的主要消化产物,在氨基酸消化、吸收以及动物营养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小肽在水产养殖中,可增强水产动物的免疫力,提高其养殖成活率;提高饲料中各种矿质元素的利用率,提高其养殖成活率;提高饲料中各种矿质元素的利用率,提高其饲料转换率,提高水产动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能力,提高养殖过程中的增重率,促进水产动物的生长,是一种新型的绿色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18.
试验选择4种谷实饲料,应用NRC 模型来预测这4种饲料对奶牛的营养供给,总可消化营养(TDN)和TDN1X、DE3X、ME3X、NEL3X、DE4X、ME4X和NEL4X根据NRC(2001)奶牛营养需要模型中的公式进行计算,然后用NRC(1996)肉牛营养需要模型中的公式计算 ME、NEm和NEg,再利用现在普遍使用的CNCPS模型,将饲料营养成分分为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两部分进行分析。采用常规饲料营养测定方法测定饲料的粗蛋白质(CP)、非蛋白氮(NPN)、可溶性粗蛋白(SCP)、酸性洗涤不溶粗蛋白(ADFIP)、中性洗涤不溶粗蛋白(NDFIP)、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木质素(ADL)和淀粉(Starch),并根据CNCPS提出的计算方法得出饲料中的非蛋白氮(PA)、快速降解蛋白质(PB 1)、结合蛋白质(PC)、中度降解蛋白质(PB 2)、慢速降解蛋白质(PB3)和碳水化合物中的不可利用纤维(CC)、可利用纤维(CB2)、果胶(CB1)和糖类(CA)。结果表明,两种分析方法得到了相似的结果,高油玉米是这4种饲料中最好的能量饲料,玉米次之,饲料高粱和高粱最差。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可以直接通过NRC(2001)模型对饲料营养成分进行评价,不必进行众多原料的测定和计算,建议今后可作为评定奶牛饲料营养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膨胀机工艺来自德国,上一世纪发展迅速,在欧洲和美国已用于家禽饲料和猪饲料加工,目前仍在发展中。膨胀对养分消化率和猪的生产表现的影响列入表8。一般地说,膨胀可提高干物质、氮(蛋白质)和总能的消化率,因此膨胀饲料通常比颗粒饲料和粉料有更高的消化能。用膨胀饲料养猪,饲料效率总是比较好的,生产表现通常也更好。  相似文献   

20.
《甘肃畜牧兽医》2014,(1):46-46
冬季是枯草季节,牛的饲草质量较低。在饲草中加喂适量尿素,可促进肉牛增膘和耕牛健康。现将用尿素喂牛的注意事项介绍如下:尿素是蛋白质补充料。尿素不能与蛋白质饲料(鱼粉、血粉、豆饼等)同用。因为,只有在粗饲料日粮中缺乏蛋白质时才有效果。特别是将尿素与谷物(玉米、高粱、大麦等)能量饲料混合时效果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