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分析了不同年份相近播期、同一年份不同播期亲本的主茎总叶片数、播始历期和播差期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发现亲本的主茎总叶片数、播始历期的变化规律与播差期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不同年份相近播期亲本主茎总叶片数和播始历期主要受6月份和8月份气温变化的影响,6月份平均气温高,播差期应增大,反之播差期应减小;同一年份不同播期,亲本播得越迟,播差期越小,反之播差期越大.  相似文献   

2.
前言 一,本索引按内容分为农作物、农业工具、农田水利、农作图、家畜家禽(附蚕桑、渔业)等五编,每编再分为若干类.农田水利编已在1984年1期、1989年2期、1996年3期、2003年1期、2006年4期发表,本期发表的是2006年以后的资料.农作图编已在1989年2期、1997年1期、2003年3期、2006年4期发表,本期发表的是2006年以后的资料.家畜家禽编已在1984年2期至1990年1期以及1997年1期至1999年3期、2003年3期至2005年1期、2007年1期、2007年4期发表,本期发表的主要是2007年以后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农技服务》2020,(1):15-16
为探讨3%HarpinEa微粒剂对铜仁市紫秋葡萄霜霉病的防控效果,设置15μg/mL、30μg/mL、60μg/mL、120μg/mL 4个剂量,于花蕾期、挂果期分别喷施1次和花蕾期+挂果期各喷施1次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5μg/mL剂量校正防效花蕾期为19.28%、挂果期为17.08%、花蕾期+挂果期为49.06%,30μg/mL剂量校正防效花蕾期为70.43%、挂果期为32.24%、花蕾期+挂果期为60.27%,60μg/mL剂量校正防效花蕾期为70.92%、挂果期为31.08%、花蕾期+挂果期为87.64%,120μg/mL剂量校正防效花蕾期为72.37%、挂果期为34.43%、花蕾期+挂果期为89.50%。表明,用3%HarpinEa微粒剂60μg/mL、120μg/m在紫秋葡萄花蕾期和挂果期叶面喷施2次防治效果较好,且两者差异不大,从防治成本考虑,生产上推荐使用剂量60μg/mL。  相似文献   

4.
在伊犁河谷进行红花品种密度播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生育期变短;随着密度的增加,分枝数和果球数减少;分枝数与播期的早晚关系不是很大;播期早晚对干花产量影响不大;播期越早,籽粒产量越高,播期越晚,籽粒产量越低;播期和密度对百粒重影响不大。播期早的经济效益高于播期晚的经济效益。可见,伊犁河谷红花最适宜播期为4月上旬,最适宜密度为27万~30万株/hm2。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气候条件变化下不同熟期高粱品种的最适播期,通过研究中早熟、中晚熟、晚熟三个不同熟期高粱品种的不同播期与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高粱不同播期对株高、穗粒重、千粒重、产量的影响显著。中早熟品种最佳播期在5月15日左右、中晚熟和晚熟品种最佳播期在5月5日左右。积温、降水量与播期的关系是随播期的推迟而减少。播期对株高的影响是随播期的推迟而降低,播期对产量的影响是最佳播期产量最高,提早和推迟播期产量都表现为减产。积温与产量、降水量与产量的关系均呈正相关,但降水量与产量的相关系数较小。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2种树莓鲜果不同采收期对其营养品质和货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2个品种树莓果实的VC含量降低,固酸比和糖酸比上升,总黄酮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花青素的含量不断上升。2个品种在不同采收期时,“传统”VC、糖酸比、总黄酮含量和花青素含量均高于“美22”;固酸比低于“美22”。“传统”的初熟期(Ⅰ期)、适熟期(Ⅱ期)和过熟期(Ⅲ期)期果实固酸比变化不显著,比较适合贮运;“美22”初熟期(Ⅰ期)果实固酸比变化不显著,比较适合贮运;适熟期(Ⅱ期)和过熟期(Ⅲ期)变化显著,可以就近销售。  相似文献   

7.
富贵籽花芽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贵籽花芽由头年生的侧枝顶端发育而成,花芽分化从3月下旬开始至6月上旬完成,历时80 d,花芽分化的过程可划分为:未分化期、开始分化期、花序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和雌蕊分化期8个时期,分化的顺序从下往上、自外向内。  相似文献   

8.
一、绿熟期番茄耐储藏番茄成熟的过程可分为绿熟期、初熟期、半熟期、硬熟期、完熟期五个阶段。绿熟期番茄果实已充分长大,果硬,果皮变成浅绿色,果肉变成浅黄色;初熟期番茄表面开始转色,果面约有1/4已着色,大多在果顶部分先呈红色;半熟期番茄果身已经半红;硬熟期番茄果面基本变红,但仍有一定的硬度;完熟期番茄果身全部变红、变软。番茄可以采收红熟果,也可以采收绿熟果后人工催熟。  相似文献   

9.
不同播期密度对超早熟短季抗虫棉群体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以超早熟短季抗虫棉"546系"为材料,在冀中地区不同播期(播期Ⅰ:5月20日、播期Ⅱ:6月2日、播期Ⅲ:6月14日)和密度(低密度:12万株/hm2、中密度:15万株/hm2、高密度18万株/hm2)处理下进行了群体性状相关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随播期推迟和种植密度降低,群体果枝数均明显降低,播期Ⅲ各密度处理有效果枝数只相当于播期Ⅰ的1/2至1/3。(2)随着播期推迟,各时期群体总花蕾数均明显降低,尤以播期Ⅲ下降幅度大。(3)播期Ⅰ各密度吐絮期群体有效铃数差异不明显,播期Ⅱ中密度处理最高,播期Ⅲ高密度处理最高。(4)适当提高种植密度能够有效减弱晚播对干物质积累的不利影响。然而,播期Ⅲ群体营养物质的积累在盛铃后明显落后于另两个播期。(5)群体生殖体干物重受播期及密度影响较为明显,播期Ⅲ在盛铃期群体生殖体干物质积累大幅度低于播期Ⅰ和播期Ⅱ。(6)各播期叶面积指数动态大体表现为:高密度中密度低密度,然而盛铃期开始密度间差异已不明显,播期Ⅲ盛花期之后叶面积指数下降的速度明显快于前两个播期。研究结果为该类型品种(系)示范推广和生长调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K优8615的制种产量,促进其推广应用。[方法]以K18A和泸恢615为试验材料,各设3个播期调查其播始历期、始花期、花时、有效穗数等性状。[结果]K18A和泸恢615的3个播期的播始历期均随播期的推迟而缩短。K18A的抽穗时段第1期比第2、3期长2 d,从始穗到盛花第1期比第2、3期多1 d,第23、期的花时比第1期早20 min;第12、期的有效穗数比第3期多1穗,3个播期每穗粒数分别为139.3、135.9和133.7粒。泸恢615的3个播期的抽穗时段均为4 d,第1期有效穗数比第23、期多1穗,每穗粒数分别为157.81、63.2和159.3粒。[结论]不同播期对K18A播始历期、抽穗时段、盛花期、花时、有效穗数和穗粒数都有一些影响,对泸恢615的播始历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覆膜玉米的最佳补灌时期和适宜补灌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覆膜玉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灌浆期进行补灌,并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补灌不同给水量,结果表明:覆膜玉米的最佳补灌时期为抽雄期和大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适宜的补灌给水量为60~90 mm,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实现补偿供水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播期插期秧龄对机插稻黄华占产量性状的影响,2020年在陕西省城固县五爱村开展了油菜茬机插稻黄华占的研究。结果表明:秧田播期相同条件下,随着大田插期提前秧龄缩短,水稻产量增加;插期相同条件下,随着秧田播期提前秧龄延长,水稻产量显著增加或增加,秧田播期比秧龄对产量影响大,后期秧龄对产量影响增加;秧龄相同条件下,随着秧田播期大田插期提前,水稻产量显著增加或增加。秧田适期早播长秧龄的大穗,大田适期早插多穗。  相似文献   

13.
 分析采自2005年3~5月昭觉林蛙不同期蝌蚪食性,同步测定同一水塘藻类的种类和生物量。蝌蚪Ⅰ期时,水塘藻类有5门49属,蝌蚪食物中有藻类4门22属;蝌蚪Ⅱ期时,水塘藻类有5门49属,蝌蚪食物中有藻类5门31属;蝌蚪Ⅲ期时,水塘藻类有4门39属,蝌蚪的食物中有藻类4门14属。Mann Whitney U检验3期蝌蚪食物种类的差异性,Ⅰ期和Ⅱ期的食物种类在37属藻类中有21属差异极显著,有5属差异显著;Ⅱ期和Ⅲ期在33属藻类中有17属差异极显著,有7属差异显著;Ⅰ期和Ⅲ期在28属藻类有3属差异极显著,有1属差异显著。Ⅰ,Ⅱ,Ⅲ期蝌蚪营养生态位宽度分别为8.229,17.217,9.463。单位体重摄食生物量百分率相似指数和营养生态位Levins重叠指数Ⅰ期和Ⅱ期分别为52.79%和0.760,Ⅱ期和Ⅲ期为50.77%和0.782,Ⅰ期和Ⅲ期为42.28%和0.677。Spearman rank 相关指数检验显示,3期蝌蚪食物组成与生境中的食物资源均显著相关,但相关系数呈逐渐减少趋势。蝌蚪食物组成差异性是由于水塘中藻类的变化引起的。选择指数表明,蓝纤维藻和四棘鼓藻为3期蝌蚪一直喜食食物。  相似文献   

14.
兰兰  周秀美  杨龙群  王维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016-1017,1088
采用蒙自农气观测站1983~2009年凤凰树物候期观测资料,对4个物候期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凤凰树的展叶始期、落叶始期分别与蒙自当年、次年的雨季开始期呈负相关和正相关,可以用于判别雨季到来的早迟。进一步分析得到落叶始期与次年雨季开始关系密切,并经过数理统计,得出用物候期预测雨季开始时间的预报方程,对预测蒙自的雨季开始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1掌握好晚秋梢和冬梢的时间 (1)白糖罂花芽分化期11月上中旬左右,不见红叶期11月10日; (2)妃子笑花芽分化期11月中旬左右,不见红叶期11月10日; (3)白蜡花芽分化期11月25日左右,不见红叶期11月20日;  相似文献   

16.
野外定位观测了云南特有植物银叶蓝钟花(Cyananthus argenteus)的开花进程、花朵的功能形态特征和开花动态。结果表明,银叶蓝钟花种群内既具有雌株,又具有两性株。银叶蓝钟花雌性花单朵花期1920 d,开花过程可分为柱头球状期、柱头平展可授期、柱头反卷期、花瓣枯萎期、柱头凋谢期5个阶段;两性花单朵花期2120 d,开花过程可分为柱头球状期、柱头平展可授期、柱头反卷期、花瓣枯萎期、柱头凋谢期5个阶段;两性花单朵花期2122 d,开花过程经历了散粉期、柱头伸长期、柱头开裂期、柱头可授期、花瓣枯萎期、柱头凋谢期6个阶段;2种花的柱头可授期互不重叠。由此可知,银叶蓝钟花的繁育系统主要为异交,需要传粉者活动才能完成授粉过程。银叶蓝钟花两性花中的雌、雄器官既在空间上分离,又在时间上分离,只能进行同株异花间或异株、异花间传粉才能受精结实。  相似文献   

17.
采用组织学方法观察了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配子的发生过程,研究了配子发生各时期的形态结构。结果显示:双齿围沙蚕原生殖细胞起源于体壁上皮细胞,生殖细胞形成后进入体腔当中,在体腔液中生长、增殖;双齿围沙蚕的卵子发生过程经历了卵原细胞期、初级卵母细胞期、次级卵母细胞期和成熟卵母细胞期;精子发生经历了精原细胞期、初级精母细胞期、次级精母细胞期、精细胞期和精子期。  相似文献   

18.
以早熟和中熟2种类型早籼稻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方式,研究了4个晚季播期对翻秋早籼稻产量、生育期和光温资源利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晚季播期推迟,2种类型早籼稻的生育进程延迟,全生育期延长;早熟早籼在生育期间的光能利用率和积温均随晚季播期推迟而逐渐下降,光照时数和光合有效辐射均以Ⅱ期最高,Ⅳ期最低;中熟早籼在生育期间的光照时数、积温和光合有效辐射均随播期推迟而逐渐下降,光能利用率表现为Ⅱ期>Ⅲ期>Ⅰ期>Ⅳ期;早熟早籼的产量随播期推迟而逐渐下降,中熟早籼的产量表现为Ⅱ期>Ⅲ期>Ⅰ期>Ⅳ期;与早季比较,2种类型早籼稻在晚季的产量、全生育期、光合有效辐射及光能利用率均有所下降,但光照时数有所增加。总之,早熟早籼在翻秋种植时应尽早播种,中熟早籼可适当推迟播种。  相似文献   

19.
试验设计3个播种期和3个插秧期,研究不同播种期和插秧期对甬优2638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总叶龄随播种期和插秧期的推后而减少,其中播种期对叶龄的影响起主导作用,插秧期起次要作用;播种期越迟、插秧期越迟,始穗期到成穗期所需时间越长;结实率以播种期7月5日、插秧期7月25日最高;千粒重以播种期6月30日、插秧期7月20 日和播种期7月5日、插秧期7月20日最高;产量以播种期7月5日、插秧期7月20日最高,其次是7月5日播种,7月25日移栽的处理。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大蒜素对藏羊瘤胃液体外培养青藏高原高寒草甸4期牧草体外发酵及甲烷产量的影响。选取2只健康、年龄相近的瘘管藏羊为瘤胃液供体,采用体外产气法,全年4期牧草作为发酵底物,分别添加0、0.5%、1.0%、1.5%和2.0%的大蒜素,筛选出最佳添加量。结果表明,各期累积产气量随大蒜素添加量的增多均呈下降趋势,1.5%和2.0%组均显著下降,甲烷产量均显著降低;对各期p H影响不显著;大蒜素1.0%以上时,枯草期NH3-N浓度下降显著,返青期2.0%时下降显著,青草期无显著变化,返青期和枯黄期0.5%和1.0%时升高显著;大蒜素0.5%以上时,枯草期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CFA)下降显著,返青期2.0%时下降显著,青草期无显著变化,枯黄期1.0%以上时下降显著;大蒜素2.0%时,枯草期、返青期和枯黄期有机物质消化率(organic matter digestibility,OMD)下降显著,青草期无显著变化;大蒜素0.5%以上时,枯草期代谢能(metabolic energy,ME)下降显著,返青期、青草期和枯黄期均无显著变化;各期泌乳净能(net energy of lactation,NEL)仅枯草期大蒜素为2.0%时下降显著,其余组无显著变化。大蒜素作为藏羊日粮添加剂的适宜添加量为0.5%~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