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采用胰酶分散法制备抗原,建立了间接荧光抗体法。用此法对人工感染鸡、人工感染鸡胚及自然发病鸡的抗原进行了测定,结果人,人工感染鸡肾脏于72-168h100%检测到特异性荧光,其余时间部分鸡检出特异性荧光。  相似文献   

2.
本文建立了检测鸡肾型IB抗原的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用此法对Aust-T和TJ_(9301)肾型毒株抗原的定位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于人工感染后24小时在气管中最早出现特异性荧光,48小时开始在肺、肾等器官中检测到特异性荧光,特异性荧光持续时间最长的器官是肾脏,为8~11天,其他器官包括气管和肺均只持续4~5天。两毒株感染后,病死鸡肾脏特异性荧光检出率均100%,而气管特异性荧光的检出率:Aust-T为15.63%、TJ_(9301)为25.00%,肺检出率:Aust-T为18.75%、TJ_(9301)为37.94%。由此推测IBV肾型毒株的主要靶器官是肾脏,主要亲嗜细胞是肾小管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3.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的免疫荧光检测效果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应用特异性抗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的单克隆抗体JE9建立了免疫荧光检测ALV-J抗原和抗体的方法。结果表明,在ALV-JADOL-Hcl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FF)24小时后,可以用1FA检测出阳性细胞,感染72小时后,可以检测出最小病毒感染量≥1.25TCID50/孔。对人工感染ALV-J鸡肾脏冰冻切片检测结果证明,免疫荧光法可以检测出组织中的ALV-J抗原,表现强阳性反应。用重组病毒rBac4817-env感染的Sf9细胞作抗原,可以检测出鸡血清中抗ALV-J的特异性抗体。该方法在ALV-J的控制中必将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用间接ELISA法检测鸡痘病毒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检测鸡痘病毒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用该法检测20份人工感染鸡血清样品,抗体阳性率为100%,康复期鸡群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3%,人工接种弱毒疫苗65d和170d鸡群血清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60%、70%。经反复试验,确定了诊断抗原的制备方法和间接ELISA检测鸡痘抗体的最佳反应条件,即抗原包被浓度10.8μg/孔,待测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100。  相似文献   

5.
间接荧光抗体法快速检测病禽组织中的新城疫抗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间接荧光抗体法(IFA)对用新城疫病毒(NDV)攻毒鸡胚的卵黄、胚体、尿囊液、尿囊膜和人工感染鸡、自然病死鸡的心、肝、脾、肺、肾、脑、盲肠扁桃体、法氏囊等8种脏器进行检测。结果鸡胚收集液、6例人工感染和15例自然病例的脏器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脏器以肝、脾、肺、脑的检出率最高,检出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呼吸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抗原定位与动态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IFA)和RT-PCR法对人工感染IBV-M41株的SPF鸡不同脏器中的病毒进行了跟踪检测。结果在感染后24h气管中最早出现特异性荧光,感染后第3h肺脏和肾脏出现特异性荧光,感染后第5d肝脏、脾脏、法氏囊、直肠等脏器也不同程度的出现特异性荧光,特异性荧光在气管中最强,持续时间也最长,可达14d或更长:在肺脏和肾脏可持续3~5d;而在其他器官持续1~3d。试验结果表明气管、肺脏、肾脏都是M41株病毒增殖的场所,但随感染时间的延长,病毒最终定位于主要的靶器官气管。IFA和RT-PCR方法均可以对IBV抗原定位,相对来说IFA法更直观,而RT-PCR更灵敏。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一种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的荧光抗体检测技术,用荧光素标记ILT兔源超免疫血清抗体,对15份人工感染ILT病鸡、5份ND病鸡和10份健康鸡的气管分泌物进行了检测,并对该技术做了特异性和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人工感染ILT病鸡的阳性检出率高达100%,ND病鸡和健康鸡的阳性检出率均为0;该ILT兔源超免疫血清荧光抗体检测技术特异性强、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8.
在用自制的鸡新城疫荧光抗体检查鸡新城疫强毒人工感染鸡和鸡胚成纤维细胞,取得满意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了检查鸡新城疫自然病例的研究,并以部分自然病例的病料和健康鸡的材料,进行了病毒分离试验,证实该荧光抗体为一种特异性强,检出率高的制品。人工感染传染性喉气管炎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鸡的材料,经鸡新城疫荧光抗体检查均有阴性。另外确定小鸡在接种疫苗后3—26日期间,其脾脏即不再对鸡新城疫荧光抗体诊断产生干扰现象,但肾脏持续时间较长消失亦不规律。我们于1980年研制成功鸡新城疫荧光抗体,对鸡新城疫强毒人工感染鸡病料及接毒的鸡胚成纤维细胞进行检查取得了满意结果。为了证实该荧光抗体能否实际应用于鸡新城疫自然病例的诊断,进行了本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用自然感染马阳性血清及兔免疫血清制备的马鼻肺炎荧光抗体(EHV_1·FA),和马鼻肺炎病毒(HEV_1)不同毒株以及从匈牙利引进的Bartha株标准毒均产生特异性荧光。通过对不同滴度地鼠肾细胞培养液内抗原的测定,表明EHV_1·FA法比补结反应及细胞病变法敏感,高1~2个滴度,应用冰冻切片直接荧光染色检查乳地鼠31份,肝阳性率为83.8%,肺阳性率为77.4%,对照10份均为阴性。检查人工感染HEV_1流产胎儿5份,肝阳性率为100%,肺阳性为80%,检查2份健康驴胎儿,均为阴性。表明应用冰冻切片、直接荧光染色检查马鼻肺炎病毒具有较高特异性和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次建立了检测鸡败血支原体(MG)抗原的间接法Dot-ELISA。MG抗原的最低检出量为7.81×10 ̄4CFU/mlMG人工及自然感染样本的抗原检测结果与MG分离的符合率分别为84.6%和92.9%。间接法Dot-ELISA检测抗原经济、快速、操作简便,有较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能检出MG人工及自然感染病鸡的带菌情况,适合于大规模抗原样本的检测,可以用作疫病早期诊断的依据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1.
犬瘟热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用犬瘟热(CD)弱毒和自制的高免犬血清,建立了检测犬瘟热病毒(CDV)抗体的中和(SN)试验、间接荧光抗体技术(IFAT)和间接免疫酶染色法。这3种方法对38份CD弱毒疫苗免疫犬血清抗体效价的测定结果表明,当被检血清稀释度为1∶100时,SN试验、IFAT和间接免疫酶染色法测定时的阳性血清数分别为29,7和31份,IFAT和间接免疫酶染色法测定结果相对于SN试验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42.1%和94.7%。同时发现,当SN试验测定的血清效价在1∶100以上时,IFAT测定结果总是在1∶25以上,间接免疫酶染色法测定结果总是在1∶100以上。3种方法以各自初步确定的CDV血清抗体效价完全保护值指标计算所测血清的完全保护率,SN试验为76.3%,IFAT为78.9%,间接免疫酶染色法为81.6%。据此认为,IFAT和间接免疫酶染色法均可部分代替SN试验用于CD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价、免疫犬抗体水平的监测以及CD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2.
间接荧光抗体法快速检测中国淡水鱼主要病原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夏春 《中国兽医学报》1998,18(5):466-468
本研究制作了6种兔抗中国淡水鱼主要病原菌(鳗弧菌,弧菌Ⅰ组淡水亚弧菌,嗜水气单胞菌,柱状嗜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和鲁克氏耶尔森菌)的纯化抗体,用间接荧光抗体法与各病原菌以及来源于水环境和鱼体分离菌发生反应。结果,抗各病原菌抗体在1∶500稀释后,只与其相应菌株发生特异性荧光反应,而不与其它病原菌株以及水环境和鱼体分离菌株发生特异性反应,并可在100min内定性检出抗原。作者推测,此法能用于检测中国鱼类病原菌的并发、继发和混合性感染。  相似文献   

13.
本文建立了一种应用单克隆抗体(McAb)技术分析血清抗体成分的方法。经实验证明,本法特异性和重复性均较理想,并不受血清种属的限制。通过对56份鼻疽血清的检测,初步表明本法可用于血清抗体成分分析、血清学诊断以及观察单一抗原决定簇免疫原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单抗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以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病毒(IBV)核衣壳蛋白(N)的单抗株6DH8作为一抗,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鼠IgG作为二抗,建立了检测石蜡切片中IBV抗原的单抗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Mc-IP),并对人工攻毒鸡及临床IBV感染疑似鸡进行了检测。在IBVM41株人工攻毒鸡,用该技术于1~12d从气管、2~7d从肾脏可以检测到IBV抗原,阳性染色集中于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临床疑为IBV感染的病鸡,以Mc-IP技术和单抗免疫荧光试验(Mc-IFA)同时进行检测,结果阳性率分别为90.3%及83.9%。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制备特异性的抗绵羊肺腺瘤病毒(jaagsiekte sheep retrovirus,JSRV) 内蒙株衣壳蛋白(CA)的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系,以原核表达CA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经4次免疫后,取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经杂交瘤技术进行融合,同时以表达蛋白作为包被抗原进行特异性ELISA检测,共筛选到6株阳性杂交瘤细胞株。经过3次亚克隆后,最终得到了5株能稳定分泌抗体的单细胞克隆株;再利用CA真核表达蛋白以间接免疫荧光法,对此5株杂交瘤细胞进行进一步的特异性鉴定。结果显示,有3株具有特异性强荧光反应,也能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本试验获得了3株稳定分泌抗JSRV-NM株CA蛋白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为建立检测病原的特异性诊断方法、分析JSRV-NM株CA蛋白的功能及鉴定B细胞抗原表位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用本实验室制备的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高免血清,按常规方法提纯出抗体(IgG),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IgG。在细胞培养时,培养瓶中放入玻片,当细胞长成单层时,按常规方法接种病毒液,培养24、48、96、120h时取出玻片,用荧光抗体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不同代次的细胞毒。经观察:兔肾上皮细胞(RK)毒培养到36—48h,羊睾丸细胞(ST)毒培养到72—96h时可观察到特异性荧光,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荧光亮度增强,胞浆内充满特异性荧光。用肝组织强毒病料触片,呈特异性荧光,对照细胞培养48h无荧光出现,证实了两株细胞培养物中有大量的兔出血症病毒存在,从而成功的分离培养出了兔出血症病毒细胞毒。  相似文献   

17.
用本所实验室制备的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高免血清.按常规方法提纯出抗体(IgG),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IgG。在细胞培养时,培养瓶中放入玻片,当细胞长成单层时,按常规方法接种病毒液,培养24、48、96、120h时取出玻片,用荧光抗体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不同代次的细胞毒。经观察:兔肾上皮细胞(RK)毒培养到36~48h、羊睾丸细胞(ST)毒培养到72~96h时可观察到特异性荧光,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荧光亮度增强,胞浆内充满特异性荧光。用肝组织强毒病料触片,呈特异性荧光,对照细胞培养48h无荧光出现。证实了两株细胞培养物中有大量的兔出血症病毒存在,从而成功的分离培养出了兔出血症病毒细胞毒。  相似文献   

18.
口蹄疫LPB-ELISA抗体滴度和中和抗体滴度符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清中和抗体滴度的大小反映血清对病毒感染的中和能力,其是评价疫苗免疫效果和病毒感染状况的重要指标,而液相阻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liquid phase block ELISA, LPB-ELISA)是一种通过ELISA检测抗体滴度的方法,因此研究LPB-ELISA抗体滴度和中和抗体滴度的关系对疫苗评价和理论研究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野外采集的90份牛血清进行了中和试验和LPB-ELISA试验,结果表明中和抗体滴度和LPB-ELISA抗体滴度具有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642,但是试验证明有41%中和抗体阴性样品会被LPB-ELISA检测为阳性,通过改变LPB-ELISA的阳性判断标准,采用抑制率>0.7的抗体滴度计算方法和1/8判定标准,可以使改进的LPB-ELISA的计算结果和中和试验结果更好的符合,降低假阳性率,使LPB-ELISA更适合进行口蹄疫血清学监测和普查。  相似文献   

19.
正1绪论研究发现,猪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抵抗力具有年龄依赖性。因此,与年龄稍大的猪相比,尽管幼龄猪在抗PRRSV病毒抗体的产生时间和数量相似,但它们仍表现出较高水平和较长时间的病毒血症。大多数研究抗PRRSV中和抗体的研究以幼龄猪为试验对象,但我们在长时间暴露在PRRSV多种野毒下的母猪体内,观测到其体内含有高水平的中和抗体。2试验目的使用高通量的基于ELISA的分析法,检测PRRSV的中和抗体应答反应。笔者试图辨别出,高水平的抗体滴度是否随  相似文献   

20.
祝玉卿  魏萍  曾祥伟  杨阳  张芳 《中国家禽》2005,9(Z1):125-128
本研究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人工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SPF鸡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及总IgG含量进行检测并比较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感染IBV-M41第1 d、3 d、5 d、7 d、10d、14d、21 d、28 d的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随感染天数增加而升高,于第14天达到最高,之后略呈降低趋势,与健康对照比较差异显著(P<0.01);总IgG含量较健康对照组增幅小,差异显著(P<0.01).同时,两者的消长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