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小麦品种(系)株高及节间长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矮秆、中秆、高秆共20个小麦品种(系)的株高及各节间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矮秆小麦主要是通过缩短不同节间长度来降低株高,特别是基部节间;株高相近的品种(系)同一节间占株高的比例基本相同,株高类型不同的品种(系)其节间比例的变化相对较大;两个小偃麦矮秆种质31504-1和31505-1株高构成指数IL明显大于其它小麦,说明其抗倒伏性更稳定,这对小麦株高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多效唑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效唑在小麦拔节期应用,可以降低小麦株高,且随着使用浓度的增加,株高下降得愈明显;在产量上,低浓度的多效唑处理可以增加小麦的产量,高浓度的多效唑处理对小麦的产量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麦巨金对德抗961小麦产量和株高的影响。[方法]以小麦耐盐品种德抗961为材料,在小麦起身拔节期喷施麦巨金,对小麦产量、穗粒数、千粒重、株高、穗长、穗下各个茎节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随着喷施麦巨金次数的增加,穗下各个茎节长度缩短越大,尤其是倒二节间和穗下茎,最终显著降低株高;能够改善小麦的产量构成要素,随着喷施次数的增加对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越大,最终小麦产量增幅越大。[结论]在小麦起身期间隔14 d连续喷施2次麦巨金效果较好,不仅能够显著降低小麦株高,还能够明显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最终显著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4.
为了找到适合超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26的栽培措施,特设计底施脉素特和返青期喷施多效唑、小麦伴侣两种措施,研究其对新麦26株高、旗叶叶面积、穗长等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论如下:(1)脉素特降低了新麦26的株高,增加了旗叶面积和穗长,但都未达到显著水平;脉素特增加了千粒重和穗粒数,却降低了成穗数,未能提高产量。(2)在新麦26返青期,喷施多效唑显著降低了株高和旗叶面积,显著降低了千粒重和成穗数,却增加了穗粒数和产量;小麦伴侣显著增加了旗叶面积和成穗数,显著降低了千粒重,却降低了株高,增加了穗粒数和产量。(3)多效唑和小麦伴侣都降低了新麦26的株高和千粒重,增加了穗粒数;与多效唑相比,小麦伴侣主要是通过增加成穗数来增加产量的,而多效唑主要是通过增加穗粒数来增产的。  相似文献   

5.
小麦叶面喷施化控剂是降低小麦倒伏风险、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栽培措施之一。本试验以豫审小麦泛麦536为材料,探讨了叶面喷施烯效唑、多效唑、调节安、麦业丰等不同成分化控剂对小麦农艺形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泛麦536拔节初期叶面喷施烯效唑、多效唑、调节安、麦业丰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有效降低小麦株高、穗下节长度、第一节长度,最高分别降低了3.7%、4.6%和8.0%;叶面喷施麦业丰(20%多唑·甲哌鎓),泛麦536产量显著增加2.2%。叶面喷施麦业丰在有效降低泛麦536株高的同时,对提高泛麦536产量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起身期使用生长调节剂对产量略有影响;在拔节期使用生长调节剂有增产作用,可降低株高2 cm;在起身和拔节期同时使用生长调节剂虽然可降低株高3 cm,但可减产4.24%。建议在小麦拔节期喷施25%助壮素450 ml/hm~2最好,可降低株高2 cm,每667 m~2增产2.16%。  相似文献   

7.
【目的】根系改良是提高小麦抗逆性和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克隆不同根系类型小麦品种的根系相关基因TaDRO,分析其与小麦重要农艺性状的关系,开发标记,为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根系性状多态性较高的21份普通小麦为材料,测序分析TaDRO-5A、TaDRO-5B和TaDRO-5D的序列多态性;利用"中国春"-缺体四体材料对其进行染色体定位,并用最新版的中国春基因组序列对其进行精细物理定位,根据TaDRO-5A和TaDRO-5B序列多态性开发分子标记;以323份普通小麦构成的自然群体为材料进行TaDRO单元型与表型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克隆了小麦TaDRO的A、B、D基因组序列,利用最新版的中国春基因组序列分别将TaDRO-5A、TaDRO-5B和TaDRO-5D定位于小麦染色体5A、5B和5D上,分别位于426.15、381.00和327.60 Mb处;在TaDRO-5A全长序列中共检测到3个SNP,形成Hap-5A-A和Hap-5A-C 2种单元型,根据启动子区-2 271bp的序列差异,开发出分子标记TaDRO-5A-KASP。在TaDRO-5B全长序列中共检测到17个SNP和1个In Del,形成Hap-5B-Ⅰ和Hap-5B-Ⅱ2种单元型,根据-300 bp的In Del开发了分子标记TaDRO-5B-In Del。关联分析表明,TaDRO-5A与株高、千粒重和根系生长角度显著相关,Hap-5A-A是增大根系生长角度、降低株高、增加千粒重的浅根型单元型,而Hap-5A-C是减小根系生长角度、增加株高、降低千粒重的深根型单元型。TaDRO-5B与株高显著相关,Hap-5B-Ⅰ是增加株高和降低千粒重的深根型单元型,Hap-5B-Ⅱ是降低株高和增加千粒重的浅根型单元型。在地方品种中,Hap-5A-C和Hap-5B-Ⅰ为优势单元型,在育成品种中,Hap-5A-A和Hap-5B-Ⅱ为优势单元型;深根型单元型Hap-5A-C和Hap-5B-Ⅰ在干旱、半干旱麦区品种中的分布频率高于湿润麦区;在全球地理分布中,干旱麦区品种中Hap-5A-C为优势单元型,但Hap-5B-I优势不明显。随着育种年代推进,小麦品种中浅根型单元型Hap-5A-A和Hap-5B-Ⅱ的频率增加。【结论】小麦根系相关基因TaDRO的Hap-5A-C和Hap-5B-Ⅰ是增加株高和降低千粒重的深根型单元型,Hap-5A-A和Hap-5B-Ⅱ是降低株高和增加千粒重的浅根型单元型;随着灌溉和化肥用量的增加,中国小麦品种逐步由深根、高秆类型转变为浅根、矮秆类型;利用分子标记选择矮秆、深根类型,可能提高品种水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播期及播种量对稻茬小麦扬麦16群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越冬期与拔节期小麦株高随着生育期的推迟逐渐降低;各时期小麦株高变化趋势一致,随着播种量(基本苗)增加,株高均呈降低趋势。随着播期推迟,小麦叶面积降低。同一播期处理下,拔节期至抽穗期,小麦单茎干物质量逐渐增加。不同播期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播期太早或太晚都不利于产量形成。11月8日播期处理下,小麦产量最高。在同一用种量(基本苗)处理下,11月8日有效穗数最高。随着播期推迟,有效穗数降低。扬麦16在苏南太湖地区11月8—15日播种最佳,基本苗225万~300万/hm2为最适。  相似文献   

9.
通过试验田小麦在起身期喷施不同控旺药剂的试验表明喷施烯效唑50g/亩+水30kg/亩产量最高,对小麦化控降低株高,增加茎粗,同时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种子是小麦获得高产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5个小麦品种的原原种、原种、良种比较,总结出小麦产量随种子世代降低而降低,田间出苗率随种子世代降低而降低,株高随种子世代降低而增高,倒伏面积随种子世代降低而增加,进一步说明小麦原种生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小麦叶片逆向衰老顺序和正常衰老顺序的比较试验,对绿叶数、株间水汽通量、灌浆速率及千粒重等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在灌浆结实后期,倒置小麦的绿叶数较正置小麦平均偏多26片,20 cm至2/3株高倒置小麦各品种的株间水汽通量均大于正置品种,而2/3株高~冠顶,倒置小麦的则均小于正置小麦。选取代表品种西农805和95H7进行t检验,20 cm至2/3株高在0.05水平差异显著,2/3株高至冠顶在0.1水平呈显著。倒置小麦倒置茎的粒重高于正置茎12.4%,带动倒置小麦的千粒重偏高正置小麦8.93%。倒置小麦较高的株间水汽通量及良好的性状表现,表现出了对干旱气候较好的适应性,这对旱区小麦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旱地小麦品种生态型演变规律及育种目标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小麦育种方向,培育相对适合的品种,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小麦高产具有现实意义.通过本试验研究分析,作者以为:旱地小麦高产与品种性状显著相关,保证一定的抗旱性,适当降低株高,在一定的株穗数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使产量三因素在最大程度上协调发展是早地小麦育种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3.
旱地小麦品种和自育高代品系资源抗旱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是影响宁夏春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研究小麦品种的抗旱性与形态或生理指标的关系,本试验通过室内模拟干旱条件。在生育期对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和自育高代品系资源分别对抗旱系数、株高、株高胁迫指数、拔节期苗高、离体叶片持水力、叶片含水量等形态和生理指标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发现,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抗旱强的品种(系)株高胁迫指数、离体叶片持水力、叶片含水量与抗旱性中等和抗旱性弱的有一定差别。本研究将为小麦抗旱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60Coγ射线不同剂量对小麦鄂恩4号的辐射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不同剂量的60 Coγ射线照射小麦鄂恩 4号干种子 ,测定了不同剂量对小麦M1代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2 5 0~ 4 0 0Gy范围内 ,随着剂量的增加 ,小麦种子的出苗率、成株率降低 ,不育率升高 ,株高、每穗小穗总数、每穗结实小穗数、每穗粒数减少 ,千粒重降低。株高及穗部性状的辐射损伤效应顺序为 :千粒重>每穗粒数 >株高 >每穗结实小穗数 >每穗小穗总数。  相似文献   

15.
TAB在旱地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TAB在旱地小麦上的试验结果表明,TAB能够调节小麦对水分的有效利用,能使旱地小麦有效分蘖数增加,株高降低5-8cm,生育期缩短3-4d,千粒重增加2g,产量增加847kg/hm^2。  相似文献   

16.
对航天搭载小麦3个矮秆突变体和4个高秆突变体的株高、各节间及穗部性状进行研究,以探索引起航天搭载小麦株高变异原因及株高突变体穗部性状变化.结果表明,矮秆突变体株高最矮的'19h-64'仅有46.4 cm,比对照降低26.3 cm,降幅36.2%,高秆突变体株高最高的'19h-87'有92.5 cm,比对照增高19.8 ...  相似文献   

17.
小麦拔节期喷施“金球”牌抗倒剂应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麦拔节期进行"金球"牌稻麦抗倒剂喷施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在小麦拔节期使用,可以有效降低小麦株高、缩短植株基部节间长度,且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增施有机肥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宁春50”为试材,以增施有机肥为试验组,不施有机肥为对照组,研究增施有机肥对小麦基本苗数、根系、株高、茎粗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增施有机肥可以有效增加小麦的基本苗数,提高根系的长度和数量,降低株高,促进茎粗,并有利于千粒重的增加。说明增施有机肥能够促进植株干物质积累,提高小麦的抗倒伏性,对小麦的生长发育、产量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山西农业科学》2017,(9):1415-1419
利用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黄淮北片水地组临汾试验点2012—2015年小麦主要性状资料和临汾市气象局这4 a的倒春寒气象资料,通过相同品种在正常年份和倒春寒发生年份的性状比较,分析了晋南冬麦区倒春寒对小麦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倒春寒使小麦抽穗期明显提前,公顷有效穗数、成穗率和千粒质量下降,而穗粒数却提高,产量明显下降;倒春寒还导致籽粒容重降低;倒春寒发生较轻时对成熟期和株高没有明显影响,而发生较重时导致株高降低和成熟期提前。  相似文献   

20.
劲丰与多效唑对小麦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始穗期施用劲丰可以显著地降低小麦的株高,缩短穗茎节和倒二节的长度,增加各节间的粗度和壁厚,使小麦植株重心下移,从而提高小麦植株的抗倒伏能力;还可以增加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比对照增产7.01%。在拔节期施用多效唑,其降低株高的效果不明显,但可以缩短基部节间的长度,增加基部节间的粗度和壁厚,使植株的重心下移,但比对照减产10.71%;劲丰在拔节期应用、多效唑在始穗期应用对小麦的株高、节间长度、节间粗度、节间壁厚度、产量等均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