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8 毫秒
1.
云南马铃薯储存的现状及改善策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云南省马铃薯主要储存的是春播秋收块茎.基本储存在农户家中。储存基础设施落后和储存技术的缺乏.在商品马铃薯的储存过程中,由于块茎发芽,块茎破损.病害腐烂,虫害造成损失率估计达到30%,而且商品薯与种薯混储,导致马铃薯种薯的质量降低。通过调查云南省农村马铃薯储存的各种方式,分析了云南马铃薯储存的自然环境因素、提出了利用云南有利的条件改善马铃薯的基础设施,低成本储存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黑胫病是马铃薯生产上一种重要的细菌性病害,可引起种薯腐烂、植株萎蔫、块茎软腐等,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随着四川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显著增加了马铃薯种薯的需求量,而带病种薯造成的马铃薯黑胫病时有发生,对马铃薯种植效益造成了一定影响.本文通过介绍马铃薯黑胫病病原菌种类、侵染循环以及在四川的发生现状,针对性提出绿色...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块茎在贮藏期间仍在进行着复杂的生命活动,并会因为呼吸、蒸发、发芽、腐烂和病虫害等因素造成马铃薯品质下降,如何保证种用马铃薯的质量,最大限度降低种薯损耗,使种薯在贮藏末期能正常发芽,以优良、健康的种用品质投入到生产中去,已是薯农不得不注意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冬季马铃薯育种成果转化的实践和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云南省冬季马铃薯产业概况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政府的重视,云南省马铃薯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2005年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52.8万hm^2,鲜薯总产量达到850万t,产量和面积均居全国第三位,涉及薯农1300万人。目前,马铃薯产业已被云南省政府列为重点发展的五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 马铃薯主要是靠块茎繁殖的作物。在长期的种植过程中,马铃薯容易受病毒侵染,且病毒通过块茎代代相传不断积累,造成马铃薯种性退化。脱毒马铃薯,就是利用热处理及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等生物技术,脱除马铃薯种薯所含有的病毒,恢复马铃薯品种原有的种性,达到增产的目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贮藏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马铃薯的质量。种薯贮藏重点是延迟发芽,减少淀粉的降解和还原糖的增加,保持块茎有旺盛的生命力及质量。商品薯贮藏的重点是减少贮藏期间的营养物质消耗,避免薯皮变绿和食味变劣,使块茎始终保持新鲜状态。近年来,湟中县结合财  相似文献   

7.
中国北方高寒地区普遍冬季气候寒冷.马铃薯从10月中下旬入窖至来年4月中下旬出窖.贮藏时问一般长达4~6个月.马铃薯块茎含水量多.呼吸强度大.公顷用种量多.因此贮藏条件要比粮食作物的种子更高.技术措施更严格。据统计中国北方高寒地区每年由于贮藏不当造成马铃薯种薯发芽、腐烂变质、受冻等给马铃薯生产带来的损失严重.可达10%~20%以上,所以在马铃薯贮藏期间采取科学管理.保持种薯优良种性。减少自然消耗.防止块茎发芽、受冻、病害侵染腐烂传播蔓延更显重要.笔者现就如何贮藏好马铃薯种薯几点技术措施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8.
张洋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185-11186
[目的]确定青海省富硒区对硒(Se)吸收积累能力较强的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品种,为该地区富Se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采取随机区组排列,主处理为Se处理,分别设不喷Se处理和喷Se处理;副处理为品种,为青薯168、青薯9、青薯2;3次重复,共18个处理。[结果]不施Se处理下,马铃薯块茎中Se浓度的大小为:青薯2>青薯9>青薯168;施Se处理下,马铃薯地下块茎中Se浓度的大小为:青薯2>青薯168>青薯9。喷施Se肥使青薯2、青薯9、青薯168地下块茎中Se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无论施Se与否,3种马铃薯块茎达到了富Se水平。随着马铃薯生育期的延长,青薯168、青薯9、青薯2地下块茎中Se浓度均呈单谷下降的趋势,在出苗后82 d降到最低值。[结论]无论施Se与否,3种马铃薯块茎均达到了富Se水平,且青薯2 Se含量最高。随着生育期的延长,3种马铃薯地下块茎中Se浓度均呈单谷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由于各地薯农栽培管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所生产的马铃薯块茎畸形薯块过多,商品价值低,薯农收入减少,挫伤了薯农生产积极性。出于粮食安全考虑,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马铃薯课题组,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简单易掌握的马铃薯栽培管理技术,以减少畸形薯形成,提高马铃薯块茎产量和品质,从而增加薯农收入。  相似文献   

10.
<正>马铃薯块茎生长在地下,因其营养丰富,成为许多地下害虫喜欢的食物,造成害虫咬断薯芽或取食薯肉而感染土中病菌,致使出苗不齐,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马铃薯地下害虫的危害还为病菌的侵入创造了有利条件,易加重病害发生的程度,增加了马铃薯贮藏期的损失率,严重影响其食用品质、商品率及种用价值。所以有效防治马铃薯地下害虫,对于提高马铃薯产量、促进马铃薯产业的良性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地老虎  相似文献   

11.
<正>马铃薯按皮色可分为白皮、红皮、黄皮和紫皮4种类型,其中以红皮种和黄皮种较耐贮藏。马铃薯收获后的块茎含水量一般在80%左右,在储存期间易遭到病菌的浸染而腐烂。马铃薯适宜贮藏温度为2℃~4℃,湿度为85%~90%。高温易伤热,低温易冻害。一、马铃薯贮藏前管理马铃薯在贮藏前要严格挑选,要求将烂薯、病薯、冻薯、伤薯挑出,留下薯块完整、薯皮干燥、无病斑、无腐烂、无冻害、无伤口、无泥土及其他杂质的薯块。由于刚收获的马铃薯块茎尚处于后熟阶段,呼吸十分旺盛,分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马铃薯种薯繁育体系再生产中暴露出生产周期长、质量不稳定等缺点,已经跟不上云南省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而集成研发的以雾培技术生产微型薯为基础的种薯三级繁育体系原种繁殖系数可达50~120;充分利用云南省四季皆可种植马铃薯的生态环境优势,当年秋季扩繁原种,第2年春季扩繁一级种,整体繁殖系数可达5 000~12 000;由于大田扩繁时间短,有效地防止了病毒等的再侵染,质量更有保障。昭通、会泽、宣威、丽江等地的实践证明该繁种体系高效、实用,可显著提高云南省马铃薯产业的经济效益及竞争水平,促进马铃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适宜马铃薯珍珠岩基质无土栽培的营养液,以马铃薯"诺兰"组培苗为材料,研究了韩国"高试园"马铃薯植株生长(KS)和块茎形成(KT)营养液不同倍数对植株生长和微型薯形成的影响,并对微型薯形成过程中植株各部分中干物质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5KS最适合植株营养生长,植株高度达到52.4cm,3.3个分枝,形成5.2个匍匐茎;诱导微型薯过程中,1.25KT为最佳营养液,每株结薯量为4.7个。马铃薯块茎形成过程中,其叶片和块茎中的干物质含量在淀粉积累期和块茎成熟期最高。  相似文献   

14.
李有文 《乡村科技》2023,(16):80-82
为促进马铃薯产量不断提升,开展不同栽培方式下马铃薯种植试验。试验共设置5种栽培方式,包括垄作式、沟渠式、条带式、苗钵式、C-槽式,分析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沟渠式栽培方式下,马铃薯在各时期的株高均最大,马铃薯单株主茎数、单株块茎数均显著高于对照,马铃薯的大薯率、中薯率最大,小薯率最小,产量最大;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块茎增长中后期、成熟期,茎的干物质分配率以沟渠式栽培方式最大。由此可见,沟渠式栽培方式能够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前沿动态     
正基因组编辑技术解决马铃薯自交不亲和难题马铃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块茎类粮食作物。长期以来,马铃薯的研究和生产以四倍体为主要对象,使马铃薯产业面临两个结构性障碍。一是四倍体的遗传非常复杂,导致马铃薯育种周期长,品种更新慢。二是马铃薯以薯块进行繁殖,存在繁殖系数低、储运成本高、易携带病虫害等缺陷。为了彻底打破产业发展中的障碍,科研人员发起了"优薯计划",即用基因组学和合成生物学指导马铃薯产业的"绿色革命",用二  相似文献   

16.
镇雄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了镇雄县马铃薯产业发展优势、主要做法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建设、加强良种繁育与商品薯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加强组织化市场体系建设、加强扶持培育经营主体和营销经纪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发展对策,努力将镇雄县建成云南省优质马铃薯种薯供应基地、商品薯基地和产品加工基地以及扶贫产业示范基地,以期为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水分管理不科学是制约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其中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对马铃薯水分响应的深刻理解。本研究针对马铃薯块茎形成期对水分敏感这一特性,设置不同水分梯度检测马铃薯叶面积动态、物质积累、产量形成和激素变化。结果显示,马铃薯块茎形成期缺水会显著降低叶面积指数和整株干物质积累量,块茎数量和单株薯重均显著减少,最终导致无法实现高产。缺水期间叶片和块茎中脱落酸(ABA)含量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壤相对含水量越低两器官中的ABA含量升高越显著,推测ABA可能在响应土壤水分状况和产量形成中扮演重要调控作用。该研究为进一步理解马铃薯水分生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影响马铃薯出苗率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铃薯生产中,种薯出苗率的高低是决定马铃薯栽培是否成功的第一步,并最终影响其产量。一、影响马铃薯出苗率的主要原因1.种薯处理不规范薯种未进行催芽,块茎中潜伏的病害在播种后造成烂种导致缺苗断垄。生产中药剂处理马铃薯种  相似文献   

19.
天祝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天祝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天祝县马铃薯发展的对策是:建立种薯质量监测体系,完善商品薯销售市场;加大贮藏设施建设力度,确保马铃薯储存安全;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强化龙头企业,增强加工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赤霉素抑制剂在块茎形成和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对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意义.【方法】以马铃薯试管苗诱导的匍匐茎为材料,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外源赤霉素及其生物合成抑制剂多效唑、矮壮素和调环酸钙,统计培养40 d后匍匐茎诱导出的块茎的结薯率、平均直径和单薯鲜干质量等,分析赤霉素抑制剂对块茎形成和发育的影响.【结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多效唑、矮壮素和调环酸钙促进了马铃薯匍匐茎提早结薯,使块茎的结薯率、平均直径、单薯鲜质量显著增加.其中三类抑制剂中,调环酸钙抑制效果最佳,微量的调环酸钙可以诱导出最大的单薯鲜干质量和块茎直径.当赤霉素浓度为0μmol/L和0.01μmol/L时,调环酸钙诱导出最大单薯鲜干质量和块茎直径的浓度均是5μg/L.【结论】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抑制剂可有效促进马铃薯块茎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