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进行鹿茸脂溶性成分提取并对制剂中的基质配比、滴制温度、滴速、滴头口径等因素进行研究,以丸重差异、容散时限、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筛选,验证最佳滴丸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制备滴丸最优工艺为基质m(PEG 10000)∶m(PEG 8000)=54∶6,m(药液)∶m(基质)=1∶3,药液温度为60℃,冷却剂为二甲基硅油,滴速为30滴/min的条件下鹿茸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及滴丸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2.
将发酵工艺设定三因素三水平,即温度(A=37、32和27℃);时间(B=3、2和1 d)、p H(C=6、7和8),按照正交试验设计,以蛋白质含量为测定指标,探讨金莲花药渣发酵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发酵方法。金莲花药渣发酵物制备过程中影响蛋白质含量的因素依次为RARCRB。结果表明:金莲花药渣发酵物蛋白含量较高的制备工艺条件是A1B2C3,即温度37℃,p H 8,时间2 d。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定壳聚糖对黄芩黄酮浸提液纯化的优化工艺条件。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壳聚糖添加量、料液温度和pH值对黄芩黄酮浸提液纯化效果。结论:壳聚糖对黄芩黄酮浸提液具有较好的纯化作用,最佳工艺条件为A3B2C2,即药液温度50℃、壳聚糖加入量为2%、pH值为5。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依据2015版兽药典方法制备柴胡提取物的包合物及其栓剂,并对其进行质量检查。并通过酵母菌和牛奶所致的两种发热动物模型,观察并比较柴胡提取物栓及柴胡提取物包合物栓对家兔的解热作用。家兔18只随机分为酵母菌致热组和牛奶致热组,每个处理分成3个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柴胡提取物栓组、柴胡提取物包合物栓组,每组3只。结果表明,包合后的栓剂解热作用更好且维持时间更久。研究证实,在两种发热模型的解热方面,包合前后的药物对酵母菌模型解热作用均优于对牛奶模型的解热作用。证实包合技术可提高药物稳定性,延缓释药的释放,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因此,β-环糊精包合技术的研究,在新产品研发,以及药剂处方的改进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4,(8):98-100
为了研制家畜子宫用蜂胶栓剂并评价其质量,以硬度、融变时限为指标,正交试验法筛选基质组成比例,热熔法制备蜂胶栓剂,并按中国兽药典要求评价其质量。结果:栓剂基质影响因素大小为明胶>水分>甘油;最优基质明胶、甘油、水组成比例为4∶12∶5。所制蜂胶栓剂的外观、融变时限等符合药典要求,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总黄酮含量在标示量内。试验表明筛选的蜂胶栓剂组分合理、工艺可行、制备简单,所制的蜂胶栓剂可用作防治家畜子宫内膜炎的新制剂。  相似文献   

6.
在预试验确定冷却剂、冷却温度、滴距以及滴速的基础上,进行兽用双黄连滴丸的制备优选工艺考察.即以正交试验法考察基质种类、滴制温度、药物基质比等因素对制备工艺的影响.得到兽用双黄连滴丸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基质种类为PEG4000,滴制温度为90℃,药物基质比为1:1.5.通过验证试验确定兽用双黄连滴丸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7.
为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筛选合适的中药组方,制备成中药泡腾栓,试验采用正交方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选取蒲公英、当归、川芎等11味中药提取物颗粒,对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进行抑菌试验,筛选合适的中药组方并确定组方的抑菌效果;采用正交试验筛选泡腾栓基质最佳配比,制备成中药泡腾栓剂,并确定中药泡腾栓剂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筛选的中药组方对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泡腾栓优选配比为PEG-6000 1.40 g,碳酸氢钠0.26 g,柠檬酸0.24 g,吐温-80 0.03 g,主药含量0.404 g,中药泡腾栓质量检查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并且对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的抑制效果和原药相近。制备的中药泡腾栓符合临床用药标准,可初步用于临床中试来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  相似文献   

8.
三种中药提取物添加剂对肉鸡抗病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黄芩提取物(A,含黄芩苷85%)、金银花提取物(B,含绿原酸75%)、中草药C提取物(C,含C苷50%)组成的复方添加剂对肉鸡抗病性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提取物A+B+C复方添加剂的最佳配比。采用牛津杯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添加剂各组分及复方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动物感染模型研究提取物A+B+C复方添加剂及各组分的体内抗菌作用。通过自然感染病例研究提取物复方添加剂的抗病性作用;采用ELISA法测定肉鸡血清中的IgG抗体的含量。提取物A、B、C按A2B3C2(A 9mg/mL,B 0.03mg/mL,C 50mg/mL)比例配合时,体外抗菌作用最好;提取物A+B+C复方添加剂具有较好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作用;可显著降低肉鸡腹水症的发生率,极显著提高病鸡的治愈率和降低病鸡病死率;可显著提高鸡血清IgG的含量。提取物A+B+C复方添加剂对肉鸡的抗病性有显著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优化蟾酥注射液的提取工艺,试验以吲哚类总生物碱(以5-羟色胺盐酸盐计)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以加水倍数(A)、加热温度(B)和提取时间(C)为考察因素,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化蟾酥注射液的提取工艺,确定提取工艺参数,并采用最大极差法对正交试验数据分析处理。结果显示,加水倍数是影响蟾酥注射液主要成分含量的主要因素,蟾酥注射液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加水量浸泡,加热煮沸(100℃),提取时间4 h。验证性试验按最优工艺制备3批样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UV)法测定蟾酥注射液中吲哚类总生物碱的含量为9.92 mg/L。研究表明,该提取工艺稳定可靠,可用于中试生产。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香连滴丸的制备工艺,以基质、药物与基质的配比、提取物与水的配比、熔融温度为主要考察因素,以丸重差异(RSD%)、溶散时限及5min释放度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制备工艺条件。结果显示,以PEG4000和PEG6000等量混合,基质与药物的配比为1:1.5料温90℃,滴速为24滴/min,甲基硅油为冷却剂进行制备。说明采用实验筛选出的滴丸成型工艺条件制成的滴丸,符合滴丸剂的质量标准,工艺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1.
为了制备复方蛹虫草含片,试验以含片的色泽、风味、口感、组织状态作为考察指标,进行了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以确定含片的最佳处方。结果表明:复方蛹虫草含片的最佳处方是药材提取物的比例为42%,硬脂酸镁的比例为1%,阿斯巴甜的比例为7%,薄荷脑的比例为2%,甘露醇的比例为48%,说明复方蛹虫草含片的制备工艺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正交设计优选银杏叶分散片的最佳处方,制备快速起效、服用方便的银杏叶分散片。方法以崩解时间为指标,通过调节填充剂、崩解剂、润滑剂的用量,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最佳处方,以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银杏叶提取物得分散片。结果最优处方为A2B2C2,即35%微晶纤维素、35%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1.0%聚乙二醇-6000。此处方制备银杏叶分散片工艺简单、硬度适中,其崩解时间、分散均匀度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要求。结论优化所得处方合理,制得的银杏叶分散片具有明显的速释特征。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分(A)、糖蜜添加量(B)、膨润土添加量(C)、苜蓿干草与玉米秸秆比例 (D)等 4因素 3水平正交试验,通过测定成型率、容重及抗碎性等指标,研究了不同因素及水平对全日粮(TMR)成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4个因素对 3个指标影响的主次关系是A C D B; 9个试验中 7号试验成型效果比较好, 加工条件为A3B1C3D2; 根据正交试验的可预测性,结合实际生产效益,最后确定的加工条件为A3B3C3D2。  相似文献   

14.
优化红芪多糖标准提取物的水提醇沉制备工艺参数。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红芪总糖水提工艺,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响应面法优化红芪多糖醇沉工艺,以“化学-生物活性”综合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优化得到的红芪多糖水提醇沉制备工艺为:原料药材加水10倍量(首次12倍量),煎煮3次,每次1 h,合并药液,浓缩至与原料药材1∶1,进行醇沉,醇沉浓度77%,醇沉时间10 h,醇沉次数3次。按上述醇沉工艺所得提取物中多糖质量分数为60.52%,相比原药材水提取物中多糖质量分数的23.2%,纯度提高了1.61倍,且工艺稳定;所得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及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说明该工艺可用于红芪多糖标准提取物的制备及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超声波辅助酸液热提法提取叶下珠总生物碱,并优化其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与正交设计L_9(3~4),以总生物碱的提取量为考察指标,对超声波提取时间、酸液pH值、水浴时间、水浴温度等因素进行考察。结果:影响叶下珠总生物碱提取量的各因素程度依次为水浴温度(C)酸液pH值(B)超声时间(A)水浴时间(D),其最佳条件为A_1B_1C_3B_2,即超声时间为20 min,酸液pH值为3,水浴时间为2 h,水浴温度为70℃,在此工艺条件下,叶下珠总生物碱提取量为0.533 mg/g。  相似文献   

16.
为了优化中兽药参黄颗粒的制备工艺,获得最佳制备工艺参数,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水提,浓缩,并采用湿法制粒,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选药物与辅料的比例、乙醇浓度和烘干温度参数,以颗粒的成型性、堆密度、休止角、溶化性以及吸湿性来评价颗粒的最佳成型工艺。最佳水提工艺为加9倍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时间1 h;药物与辅料比例为3∶5(药物浸膏粉∶可溶性淀粉∶糊精∶蔗糖为(3∶2∶2∶1),乙醇浓度为80%,烘干温度为60 ℃,制备的颗粒剂综合评分最高。中兽药参黄颗粒的制备工艺优化研究为其临床试验的扩大生产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单一菌种和复合菌种对水飞蓟粕发酵的最佳条件,试验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虑接种量(A)、水分含量(B)、发酵时间(C)、发酵温度(D)这4个因素,以发酵后水飞蓟粕中的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为指标,确定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复合菌种发酵对蛋白质含量的提高高于单一菌种发酵,发酵的最优条件为A3B1C2D2,即接种量为3%,含水量为40%,发酵温度为37℃,发酵时间为48 h。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蛋白质饲料供应严重不足的问题变得日益突出,而绿色植物是生产叶蛋白最巨大的资源宝库,也是获得叶蛋白最廉价的途径之一。选取草坪草为试验材料,选用料水比、加盐量、p H值和凝聚温度4个因素进行L9(34)的正交试验,以叶蛋白提取率、蛋白质量分数为考察指标,以期获得草坪草叶蛋白提取的最佳优化工艺参数。正交试验表明,草坪草叶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组合为(A3B3C2D1),即料水比1??30、加盐量1.2%、p H值为3.5、絮凝温度为60℃。研究为草坪草叶蛋白的应用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选秦皮提取液中除去鞣质的工艺,碱性醇沉法、热处理冷藏法后采用明胶沉淀法优选纯化工艺。结果表明,明胶沉淀法的最终确定精制工艺为A2B1C3,即将醇沉后比例为1:1.5的药液,调p H值为8.0,搅拌速度为50r/min,加入5%明胶溶液至不再生成沉淀时为止,继续搅拌反应10min,放置4℃,冷藏24h,以除去鞣质。  相似文献   

20.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和感官评分,选用不同的发酵剂添加量(A)、发酵温度(B)和时间(C)、液体麦精量(D),采用四因素三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以产品的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筛选出因素水平最佳组合。结果显示:因素影响排序为:A>D>C≈B;格瓦斯酸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A2B1C3D3,即发酵剂添加量0.004%,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14 h,液体麦精添加量3%。经生产验证,上述较佳因素水平组合能够获得细腻柔软的凝乳,并带有独特开菲尔风味及温和烤面包风味的饮用型格瓦斯酸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