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通过介绍智能化楼宇的类型和特点,阐述了智能化楼宇安防自动监控报警系统的组成结构,分析了智能化楼宇安防自动监控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设计原则。通过实习案例论述了应用智能化楼宇安防自动监控报警系统后提高安防效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生态农业作为一种综合性较高的集约型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在我国各地破土发芽,但其融资模式与会计核算方法并不完善。基于此,分析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市场优势,探讨当前我国生态农业在融资方式和会计核算体系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对现行融资体系和会计核算方式进行优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所用到的农业机械也逐渐自动化与智能化,农业机械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与智能化方面发展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通过阐述农业机械自动化与智能化现状,分析当前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了农业机械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发展途径,以促进我国农业机械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植物营养智能化递释系统与精准施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学肥料的增产效应受报酬递减率的制约,随着单位面积施肥量的增加,其投入产出效率和有效利用率将会持续降低,养分流失所引发的水体与面源污染也将愈发突出。因此智能化控释肥料的开发与应用是促进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应用纳米技术,特别是以纳米材料为肥料载体或控释介质构建植物营养智能化递释系统,有利于突破智能化肥料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本文基于纳米材料学与纳米药物学的观点,针对植物营养智能化递释系统的构建、养分释放与靶向传输的智能化调控机理、智能化肥料设计与精确施肥等理论问题进行了综合评述与讨论。  相似文献   

5.
智能化农业机械的应用,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十分有利,而广泛应用智能化农业机械必然能够保障农作物产量及质量全面提升,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为了促进智能化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需进一步探索智能化农业机械研究,为智能化农业机械发展及推广应用等提供参考依据。因此,针对智能化农业机械的研究新进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世界设施园艺智能化装备发展对中国的启示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设施园艺智能化是实现园艺产品播种移栽、栽培管理、环境调控、监测预警、作物采收、内部物流等全过程数字化、精细化、自主化的高级生产形态,是当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农业智能化装备的研发热点和产业升级重点。为在全球设施园艺智能化装备发展的大格局下科学定位中国的发展路径,指导中国设施园艺智能化装备的研发和推广,需要对世界各国在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研究分析。该文以全球设施园艺领域个人、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智能化方面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装备开发重点为基础,从全产业链的角度,分析世界设施园艺智能化装备的发展现状。籽种生产在播种、移栽等环节上已初步实现了智能化应用;作物生产在植株调整、授粉、植保和收获等环节正加快研发,剪叶、巡检等部分智能化装备已经进入商业化试用;仓储物流在内部运输、分级分选、清洗、包装等智能化方面不断完善,智能苗床输送、运输机器人已大量应用,高速分选、包装机器人等在加快研发。分析发现,世界设施园艺智能化装备需求增长快、研发方向逐步聚焦、更加注重绿色安全、单机商业化速度加快、系统集成的全智能化生产设施开始出现。研究分析成果对中国设施园艺智能化的科技战略和产业政策制订、科研立项、成果评价、国际合作、装备研发及推广等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了企业投资人机智能化决策系统的框架,着重讨论了人机智能化决策系统的特征及其与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的区别,对人机智能化决策系统的结构与进化问题也进行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8.
基于物联网的干旱区智能化微灌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微灌系统能够实现精准灌溉,是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该文采用物联网技术,根据棉花灌溉决策与管理的实际需求,设计并实现了棉花智能化微灌系统,并将其应用于新疆库尔勒棉花智能化膜下滴灌示范区中。该系统解决了示范区墒情监测布点缺乏依据的困难和关键硬件产品进口价格过高、难以推广等问题。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该微灌系统成本降低了44.8%。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22.6%。  相似文献   

9.
山地玫瑰的创新非试管智能化培养,综合了传统方法以及组织培养,采用山地玫瑰最适宜的温度、光照、通风等参数的1种全天候的生产模式。同时,它也能将组培融合进来,创造出了1种比组培经济、比传统方式高效的非试管环境智能化可控繁殖系统。基于此,主要分析了山地玫瑰非试管智能化高效快繁技术。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微灌管网智能化设计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微灌管网智能化设计系统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对微灌管网水力学优化设计模型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技术集成的基础上,建立的智能化设计系统。该文对该系统的开发原则、功能结构和系统结构进行了详细论述,并解释了系统实现的技术要点。该系统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具有可视化、智能化、易操作、易扩展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绿色GDP核算中森林保育土壤价值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森林资源是绿色GDP核算的重要内容,土壤保育是其最重要的环境服务功能之一,也是绿色GDP核算的重点和难点。在充分考虑森林生态价值特点的基础上,总结有关森林保育土壤价值的研究成果,将目前核算森林保育土壤价值的模型归纳为整体核算模型和累加核算模型2类。通过从价值核算及核算结果纳入绿色GDP2方面分析,认为在目前的核算中主要存在土壤侵蚀模型尚不完善、替代核算存在偏差、核算变量数据不精确、核算面积确定不准确、功能计量代替效益计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加强土壤侵蚀等相关领域研究、规范核算指标体系,并采取分区核算、个量分析及贴现的方法,运用3S等先进技术手段提高核算精度。同时,科学地界定绿色GDP的内涵,区分森林各项具体生态功能价值间的关系及在绿色GDP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避免在核算中重复或缺漏。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干果仓储过程中智能叉车行驶过程的障碍物误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车速与转向角的智能叉车障碍物动态检测方法。智能叉车通过车载激光传感器实时获取车身位姿和周围环境信息,并结合所建立的叉车运动几何模型,形成基于水平和倾斜激光测距传感器扫描面的双面融合障碍物动态检测方式,使得智能叉车的障碍物检测区域随车速及转向角动态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水平扫描测距传感器的试验中,该文方法未出现误检情况,而扇形方法误检率为50.00%,矩形方法误检率为10.00%;倾斜扫描测距传感器的试验中,该文方法未出现误检情况,而扇形方法误检率为30.77%,矩形方法误检率为69.23%。该文方法的警情预测与实际相符,以水平扫描测距传感器为主,倾斜扫描测距传感器为辅,能够检测到的障碍物最低高度约为31mm,有效解决了智能叉车在仓库中的障碍物误检问题,较传统障碍物检测方法更适用于仓储运输,提高了智能叉车在仓库中的机动性和安全性。该研究可为体型较大的仓储智能运输车辆的障碍物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智能系统在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系统在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中得到了不断研究与应用。通过对国内外智能系统在葡萄与葡萄酒生产中的研究应用分析,阐明了智能系统的概念、相关技术及开发方式,重点概述了其在葡萄的品种鉴定、栽培管理、病虫害管理和葡萄酒的工艺决策、检测与分级、品尝与酒窖管理、酒厂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智能系统在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中应用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农用智能移动作业平台模型的研制   总被引:20,自引:10,他引:10  
智能移动作业平台是实施“精细农业”的基础。自动导航控制技术是智能移动作业平台的重要技术之一。为了开展农田智能移动作业平台及其导航控制技术研究,将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GPS技术和数据通讯技术等集成与融合,研制了一种以蓄电池为电源,电动机为动力的农用智能移动作业平台模型。在平台模型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GPS和电子罗盘的导航控制系统。详细论述了导航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控制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平台模型能按预定的路线行走,直线行走偏差在1 m以内,弯道行走偏差在2 m以内。通过对导航误差进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方法。该研究为“精细农业”作业平台研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现场总线与温室智能控制的设计方案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介绍了现场总线的特点、种类及其国际标准发展情况,分析了国内外发展现状,阐述了其在温室智能控制方面的意义以及应采取的对策,给出了实现温室智能控制硬件结构的详细设计,包括系统的总体设计,主站接口板卡、智能变送器、智能控制器的设计等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现代农场的生产、管理水平,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科学决策和管理是智慧农场建设的必有之路。本文基于现有信息技术的视角,构建了智慧农场的总体框架,并对其硬件组成结构和软件应用平台进行阐述,分析了信息技术在智慧农场中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基于ZigBee技术的温室无线智能控制终端开发   总被引:26,自引:12,他引:14  
针对温室农业控制的需要,开发了温室无线智能控制终端。该系统基于ZigBee无线网络,以Jennic公司生产的ZigBee无线微型控制器JN5139-M01模块为核心,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由无线生理生态监测节点、ZigBee温室无线智能控制终端和智能语音模块组成。无线传感器节点分布于温室的各个测量点执行各数据的采集、预处理和无线发送等工作,温室无线智能控制终端负责处理所有无线传感器节点采集的数据信息。智能语音模块能够根据采集到的信息及时提供生产指导建议。温室无线智能控制终端实现了对温室环境因子(土壤温度、叶片温度,光照、茎秆生长、土壤水分等)的数据采集和有效控制。通过试验验证,该系统运行稳定,并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8.
温室智能控制系统适用性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模型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针对温室智能控制系统适用性评价体系中指标设置的随意性和冗余性问题,本着满足指标简洁性并兼顾完备性的目标,该文在分析影响温室智能控制系统因素的基础上,探索了选取和优化温室智能控制系统适用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并构建了基于选择模型的温室智能控制系统适用性评价指标体系。山东省寿光蔬菜基地的实证分析表明,该区域的温室智能控制系统适用性评价指标能够从32个优化到22个,指标的完备性达到88.96%,实现了优化指标数和减少指标干扰的要求,为温室智能控制系统的适用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分布式智能型温室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一种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农业环境自动化控制的需要,研制了"分布式智能型温室计算机控制系统".该系统体系结构为中心计算机和单片机智能控制仪的主从式结构, 系统采用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和农业温室专家系统的人工智能技术,对温室内外环境因子进行实时监测和智能化决策调节,为农作物创造最优化的生长条件.实时多任务系统使系统的通信,环境参数采集,控制可以同时进行;由于现场情况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依靠精确数学模型的传统控制已经无法很好地解决问题,因此,本系统采用存储大量现场经验和知识的专家系统来达到控制的目的.采用专家系统从理论上去验证和分析系统,保证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降低了开发难度.系统硬件主要由环境因子实时监测模块、智能决策模块组成.软件部分采用COM组态方式实现,包括数据库管理模块、人工控制模块等,具有操作简便,可靠性高,易升级扩充等特点,已实现产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