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冠果花性别分化及花药内淀粉动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在对文冠果花芽分化和成花过程进行外部形态及细胞学观察的基础上,对其花性别分化即孕花与不孕花的发育情况进行了比较.实验表明:在蕾前期两种花在形态及解剖构造上未见差异,但在单核小孢子进行第一次有丝分裂后,差异日趋明显.孕花中雌蕊发育正常,雄蕊发育缓慢,花丝短,绒毡层消失比较晚,花药不开裂,花粉无萌发力,形成败育的雄蕊.而不孕花雄蕊发育正常,子房却在单核期停止发育,迅速退化.影响文冠果花性别分化的主要因素是与树体的营养状况密切相关.孕花中败育的花药较早就出现淀粉粒贮藏不足,这可能与子房和雄蕊对营养物质的竞争有关,小孢子因得不到足够的营养物质而败育.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综合运用形态解剖学、扫描电镜、石蜡切片等技术手段,对牛膝花器官的形态学结构以及解剖结构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牛膝为两性花,异花授粉,具1苞片,宽卵形,干膜质,顶端长渐尖;小苞片2枚,刺状,顶端弯曲,基部两侧各有一卵形膜质小裂片;花被片披针形,5枚,光亮,无毛,顶端急尖,有1中脉;雄蕊5枚,包括花丝和花药两部分,花丝顶端膨大形成椭圆形的花药,其表面具颗粒状突起,花药被药隔分为左右两个药室,每个药室各有两个花粉囊,花粉囊呈长圆形的。雌蕊为单雌蕊,仅由1枚心皮构成,较雄蕊长,包括子房、花柱、柱头三部分,雌蕊基部膨大部分为子房,子房上位,内含1室,具1胚珠,柱头单一,为湿性柱头,常膨大呈球状,显微镜下观察其顶端的表皮细胞膨大形成指状突起,利于接受花粉。连接子房和柱头的部分为花柱,是花粉管进入子房的通道,解剖学研究发现,中空的花柱内表皮细胞向内膨大形成乳状突起,构成了特殊的通道细胞,为花粉管萌发提供营养和趋化物质。胞果由果皮和种子组成,种子1枚,类型为双子叶有胚乳种子。  相似文献   

3.
通过DAPI染色观察不同大小的小白菜花蕾内小孢子发育外部形态结构特征及细胞学特征变化,以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找出小孢子发育时期和花外部形态结构相关性,为花药或小孢子培养提供细胞学证据。研究结果表明:小白菜小孢子发育经过二分体时期、四分体时期、单核靠边期、单核居中期、2-胞花粉和3-胞花粉时期,各时期特征明显;且各发育时期与花蕾及花药外部形态密切相关,其中单核靠边期时花蕾纵径为 2.68~3.80 mm,横径为1.91~2.19 mm,花药纵径为 1.76~2.39 mm,横径为 0.64~0.82 mm,花药颜色为浅黄绿色,此时期适合花药、小孢子培养;因此可根据小白菜花蕾形态、大小和小孢子发育时期的相关性,确定花药、小孢子培养最佳时期的选蕾标准。  相似文献   

4.
单瓣与重瓣樱花雌雄蕊发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单瓣和重瓣樱花雌雄蕊的发育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单瓣樱花‘大岛樱’雌蕊1心皮1室,胚珠发育后心皮开始愈合,2倒生胚珠,通常仅有1个能发育为成熟胚囊,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四分体线型排列,胚囊发育方式属蓼型;雄蕊小孢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型,成熟花粉为二细胞型。重瓣樱花‘普贤像’和‘一叶’雄蕊数量显著少于‘大岛樱’,花药瓣化,花粉败育,雌蕊叶化。‘普贤象’少数花萼筒上着生异位子房和败育胚珠,‘一叶’少数花未完全叶化的子房内壁着生败育胚珠;‘普贤象’和‘一叶’均存在同株花异型现象。并对樱花重瓣花形态建成的分子机制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黄花菜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官形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个品种黄花菜为材料,分析小孢子发育各时期细胞学特征与花器官形态的关系,为后续黄花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取样时从花器官形态判断小孢子发育时期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黄花菜小孢子沿雄配子发育途径经历的4个时期,即四分体时期、单核早中期、单核靠边期和双核期,各时期细胞核的数量、位置等细胞学特征明显。小孢子发育进程与花器官性状密切相关,花蕾纵径和花药长度在小孢子发育的4个时期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花药颜色经历白色-白绿色-绿色-浅黄色的变化;花蕾横径和花药宽度只在部分发育时期表现出显著差异,抑或在不同发育时期存在尺寸大小上的重叠。因此,花蕾纵径、花药长度和花药颜色适宜作为判断黄花菜小孢子发育时期的形态指标。供试黄花菜品种小孢子发育处于单核靠边期的花器官形态特征为:花蕾纵径10.03~10.45mm,花药长度5.30~5.62mm,花药颜色为绿色。  相似文献   

6.
为弄清安哥诺和黑宝石2个晚熟李品种的成花机理,以更好地指导生产。本研究采用石蜡切片方法,对安哥诺和黑宝石2个晚熟李品种的花芽形态分化及雌雄蕊发育进行了系统地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安哥诺和黑宝石花芽形态分化自8月中旬开始至12月下旬结束。花芽分化过程可分为分化初期、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雌蕊分化期,整个分化过程历时130d。雌雄蕊发育的情况:3月10日,花药中具有幼嫩的花粉母细胞,而子房内尚未产生胚珠原基;3月21日,花药中形成游离的花粉母细胞,子房内出现胚珠原基;4月1日,花药中形成单核花粉粒,胚珠进一步发育;4月12日,花药中形成二核花粉粒,而且胚珠成熟,进入开花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单倍体育种中,分析加工番茄花器官形态,鉴定小孢子发育时期,为花药离体培养外植体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以加工番茄(杂交组合C1、C2和C3)为材料,研究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的花器形态与细胞学形态。【结果】加工番茄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官形态密切相关,同一品种不同小孢子发育时期花器官形态不同;C1花蕾长度在小孢子单核靠边期大于其它 2个杂交组合;相同小孢子发育时期不同杂交组合花器形态基本相同。【结论】加工番茄杂交组合C2和C3花蕾长度为5.00~5.99 mm ,C1花蕾长度为6.00~6.99 mm时小孢子发育时期为单核靠边期。单核靠边期细胞学特征为细胞呈正圆形,细胞核靠近细胞壁和显现萌发孔。花器形态为花蕾膨大、微微张开、萼片黄绿色,花药颜色为黄绿色易剥离。  相似文献   

8.
首个宁夏枸杞雄性不育种质个体YX-1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宁杞1号为代表的宁夏枸杞生产园内发现首个雄性不育种质个体,暂定名为YX-1.YX-1植株生长正常,花器外形正常,雄蕊较短,蜜腺发育正常.雌蕊表现为花柱超长,柱头发育正常,子房正常;存在严重自花授粉障碍,强制性自交结实率为0,异花人工授粉结实率100%;花药发育正常但功能异常,表现为花药开裂,但花药内无花粉散出,经过醋酸洋红染色,无着色颗粒.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观察了红王子锦带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的细胞学特征,探讨了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与不同发育阶段花器形态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红王子锦带每个花药具4个花粉囊,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绒毡层组成。小孢子四分体属四面体型,绒毡层发育属腺质型,出现多核现象。成熟的花粉粒属2-细胞型,具有3个萌发孔,花粉外壁具有针刺状结构。红王子锦带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形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小孢子处于四分体时花蕾长度0.5cm,花药0.3cm,花药绿色,花瓣为紫红色。红王子锦带同一花蕾小孢子发育存在一定程度的渐续性即不同步。  相似文献   

10.
从宁杞1号为代表的宁夏枸杞生产园内发现首个雄性不育种质个体,暂定名为YX-1。YX-1植株生长正常,花器外形正常,雄蕊较短,蜜腺发育正常。雌蕊表现为花柱超长,柱头发育正常,子房正常;存在严重自花授粉障碍,强制性自交结实率为0,异花人工授粉结实率100%;花药发育正常但功能异常,表现为花药开裂,但花药内无花粉散出,经过醋酸洋红染色,无着色颗粒。  相似文献   

11.
5种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石蜡制片方法,对不缺绿ogu、陕3A型、nap、pol、758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小孢子发生和花粉发育过程进行细胞学观察和比较,以确定这些不育系的败育时期和细胞学特征。结果表明,不缺绿型ogu CMS花药败育受阻于四分体至单核花粉时期,败育特点是四分体时期持续较长,绒毡层延迟退化。陕3A型、nap、Pol CMS花粉败育发生在孢原细胞时期,少数花药会继续发育产生有活力花粉粒,表现微粉现象。758A的败育时期在孢原细胞时期,败育特点为没有造孢细胞和壁细胞的分化,不能形成药室和花粉粒,败育比较彻底。  相似文献   

12.
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和光学显微技术研究绵枣儿的花芽分化、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绵枣儿的花为两性花,每朵花具有雄蕊6枚,花药4室,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2层)、绒毡层共5层细胞构成,其发育方式为双子叶型,绒毡层为腺质绒毡层类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方式为连续型,产生的四分体包括左右对称型与四面体型2种,成熟的绵枣儿花粉为二细胞型花粉;子房为3心皮3室,中轴胎座,倒生胚珠,厚珠心,双珠被;胚囊的发育方式为英地百合型,成熟胚囊为7胞8核。  相似文献   

13.
SC2053是美国 Soegtal 公司研制,并与天津市作物所合作筛选出的一种新型化学杀雄剂。本文报道了 SC2053诱导花粉败育的细胞学结果:SC2053对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无影响。其作用在于减数分裂四分体后、花粉粒形成时期,抑制花粉粒的发育进程,使花粉发育停留在单核或二核阶段。在开花期前,又诱导大量花粉粒内含物解体,形成空腔畸型花粉。KI-I 溶液检查,除大都化内含物已解体的花粉粒染色很浅外,内含物未解体的花粉粒因不含或含极少数淀粉,染色亦很浅,均表现为败育。  相似文献   

14.
不同遮阳处理对早玉桃花器官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年生盆栽早玉桃为试材,以自然光强为对照,用窗纱和50%的遮阳网材料进行处理,研究1层窗纱、1层遮阳网、1层窗纱加1层遮阳网对桃花器官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层遮阳网(26.1klx)、1层窗纱加1层遮阳网(14.5klx),影响花器官发育的各个阶段,使花期缩短;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花瓣的颜色逐渐变浅,花的直径减小,不影响雌蕊的长度、子房的直径、花丝的长度、花药的大小、花粉粒的数量及大小;花粉的萌发率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呈现下降的趋势,日平均光照强度为26.1,14.5klx,均极显著地降低花粉的萌发率;桃树花器官发育期间光胁迫点处于14.5~26.1klx之间。  相似文献   

15.
夏蜡梅和光叶红蜡梅花发育特性和柱头可授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蜡梅科Calycanthaceae夏蜡梅属Sinocalycanthus夏蜡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和美国蜡梅属Calycanthus光叶红蜡梅Calycanthus floridusvar.oblongifolius的花发育进程进行了观察,同时利用活体花粉萌发法对其柱头可授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夏蜡梅和光叶红蜡梅花发育进程均可以分为:紧蕾期、大蕾期、松蕾期、花开放而花药未裂和花开放花药开裂等5个时期,各个时期间隔1~2d,晴朗、高温天气将加速花的发育;雄蕊和退化雄蕊的发育进程从紧蕾期到花开放散粉阶段为直立到平展再到合拢状,这种花部动态变化特征有利于异交;两者的柱头可授期均为7~8d,到花开放而花药未裂阶段达到最强。光叶红蜡梅和夏蜡梅花发育特性基本相似,只有柱头的发育和花药的生长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采用石蜡切片方法,对叶用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0912A及其保持系0912B的花药发育过程进行细胞学观察,以确定其花药败育的时期、方式和特点。结果表明:0912A不育系的败育形式多样,主要有花药发育受阻于孢原细胞分化期,无花粉囊的形成;部分花药在花粉母细胞期至单核小孢子期出现发育异常:有的花粉母细胞液泡化后浓缩解体,还有的花粉母细胞因绒毡层细胞径向肥大或液泡化而受挤压解体;有的花粉母细胞虽能进行减数分裂,但发育到四分体时期或单核时期细胞解体,花粉败育。同时对0912A的花器官形态进行观察,发现其雄蕊退化为细丝状,败育彻底。  相似文献   

17.
文冠果败育花药和花粉发育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文冠果败育花药及花粉发育进行显微结构的观察,发现:败育花药缺少唇细胞;绒毡层细胞延缓解体;花粉外壁始终连续,且此处有某些物质填充,花粉内壁很厚;花粉细胞质中细胞器明显减少,淀粉粒数量少,这些异常现象影响花粉的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18.
对石刁柏的生殖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①花药壁发育为单子叶型,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绒毡层4层细胞组成。绒毡层具分泌型及介于分泌型与变形型之间的第3种类型;②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胞质分裂连续型,四分体左右对称。成熟花粉粒2细胞,单萌发沟;③电镜下,花粉粒壁具内壁、外壁二层结构。外壁由外壁外层、外壁内层组成,其中外壁外层又分为覆盖层、基粒棒、基足层3部分。④倒生胚珠。蓼型胚囊,助细胞珠孔端具扫帚状分枝丝状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国内仅分布于新疆的野生蔬菜高葶韭的雌蕊形态变化特征与柱头可授性发生规律,为高葶韭的引种驯化及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定株观察高葶韭雌蕊形态变化和开花动态,并分7个时期分别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及四甲基偶氮唑法检测柱头的可授性.[结果]高葶韭子房每心室具2枚胚珠,基部有3个具帘的蜜穴.在6枚花药散粉花丝萎蔫时花柱和柱头伸长,空间位置高于花药.单花花被片恰好完全闭合时柱头可授性最强.[结论]高葶韭为两性花、可育,单花花药散粉后柱头具有可授性直至花被片闭合、柱头萎蔫.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及四甲基偶氮唑法均可以在田间快速检测柱头育性.花器官存在空间位置的差异和开放的不同步性,雌蕊晚于雄蕊成熟,花柱在单花开放过程中有明显地伸长生长至外露,高葶韭具有为了保障异交成功的雌蕊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