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以玉米胚芽粕和玉米蛋白饲料作为蛋白质补充饲料配制的饲粮对生长肥育猪的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将28头二元杂交去势公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7头,分别饲喂玉米胚芽粕和玉米蛋白饲料。经78d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单一玉米胚芽粕和玉米蛋白(<16%)饲料同普通饲料相比,公猪日增重、料肉比及眼肌面积、屠宰率均无显著变化(P>0.05)。饲料中同时添加玉米胚芽粕和玉米蛋白饲料后,平均膘厚显著降低(P<0.05)。用廉价的玉米胚芽粕和玉米蛋白饲料作为生长肥育猪饲粮中的蛋白质补充饲料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溴化锂对玉米和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溴化锂对农作物的毒性,以玉米、大豆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溴化锂处理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0^-3mol/L的溴化锂明显抑制种子的萌发。但玉米的抗性相对较强.低浓度溴化锂污染的土壤能促进作物生长。当土壤中溴化锂质量浓度为40mg/kg时,对大豆生长产生抑制,降低了大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根系脱氢酶活性,当溴化锂质量浓度达到100mg/kg时。大豆几乎不能生长.当土壤中的溴化锂质量浓度大于100mg/kg时。才会对玉米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降低了玉米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根系脱氢酶活性。溴化锂质量浓度达到200mg/kg时,玉米几乎不能生长.  相似文献   

3.
生物菌肥在玉米栽培上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云娜  刘建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11354-11356
[目的]分析生物菌肥对玉米植株生长、品质、产量的影响。[方法]以普通玉米和甜玉米为试验材料,研究自然生长状态下ZH-BBM生物菌肥对玉米的影响。[结果]生物菌肥使得普通玉米、甜玉米的穗长、穗粗、单穗重分别提高了29.1%、14.7%、52.3%、10.6%、8.5%、11.5%。而玉米籽粒含水量和秃尖长明显降低,使得普通玉米和甜玉米的产量分别提高了18.2%和11.6%。[结论]生物菌肥可明显促进玉米的生长,提高养分的累积量,从而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该研究可为ZH—BBM生物菌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庆阳地区地处黄土高原旱地玉米气候高生产潜力地带,但近年来气候状况相对恶化,玉米生育期内降水偏少,近十年平均降水407.1mm,比上一个十年498.6mm减少91.5mm,且降水的时态分布出现反常现象。频繁的春旱危及玉米出苗及幼苗生长,而伏旱和秋早也时有发生,1992年、1995年、1999年和2000年均不同程序地出现了上述特殊旱情,严重阻碍了本地区玉米生产潜力的充分发挥。本文将对本地区春播玉米在干旱、无灌溉或少灌溉条件下的栽培措施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张芳 《河南农业》2023,(19):14-15
<正>锌是农作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能促进作物光合作用,对作物生长素、酶、蛋白质的合成起到重要作用。玉米对锌敏感,在玉米上施用锌肥能明显促进玉米生长发育,增加穗长、穗粗和穗粒数,提高千粒质量,对提高玉米产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濮阳市是粮食生产大市,2021年玉米播种面积15.2万hm2,总产量103.7万t。为探索锌肥对濮阳市玉米产量的影响,掌握锌肥促玉米增产的最佳施用量,本文研究了不同锌肥施用量对濮阳市玉米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指导当地农民合理施用锌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玉米属于经济性作物,玉米的生长情况和收成多少关系到劳动人民的经济收入,对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应该充分重视玉米生长过程中会发生的病虫害,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促进玉米的健康成长。近年来,黑粉病多发,成为影响玉米收成的主要原因,黑粉病发病损害严重,对玉米的生长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成为当地玉米生产的一大障碍。文章对玉米黑粉病的发病原因和特点进行分析,并针对发病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减少黑粉病对玉米生长的不良影响,通过有效地防治和研制抗病玉米种的方式彻底解决黑粉病。  相似文献   

7.
生物降解地膜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及其田间降解状况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33  
生物降解地膜可以有效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本试验观察生物降解地膜在田间的降解状况及作物的生长,研究了它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降解地膜从地膜边缘开始降解,由小孔洞逐渐大块裂开,到作物收获时.暴露在地表的地膜全部降解,而埋土部分和根系周围降解缓慢;玉米苗期和拔节期用降解地膜覆盖土壤贮水量可以比裸地增加3倍和1倍,保墒效果较好。抽雄期后土壤贮水量降低到播种期贮水量之下,保墒作用越来越弱;玉米生育前期。生物降解地膜可以提高地温0.41~0.9℃,到中后期增温作用不明显;生物降解地膜覆盖使玉米提前10d成熟并增加了产量.但与普通膜相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硒对玉米发芽率和植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盆栽玉米用硒浸种或在一定的生长时期土壤施硒,浓度分别为3.0mg/kg,1.5mg/kg,1.0mg/kg,0.5mg/kg的硒元素溶液。观察记录玉米的发芽率及生长情况.并对植株重量及产量进行分析.研究硒对作物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浓度范围的硒液对玉米发芽率及植株生长长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玉米大斑病菌在活体外产生的致病毒素(Ht-毒素)不仅能抑制玉米幼苗根和芽的生长,而且对玉米离体根冠细胞也有明显的致死作用。试验发现,玉米大斑菌菌株的致病力与其培养滤液对玉米幼苗根生长的抑制率呈正相关(r=0.84),玉米品种的感病性也与毒素处理后根冠细胞的死亡率呈正相关(r=0.82)。结论指出,用玉米大班菌Hi-毒素鉴定玉米品种的抗病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玉米大斑病菌在活体外产生的致病毒素(Ht-毒素)不仅能抑制玉米幼苗根和芽的生长,而且对玉米离体根冠细胞也有明显的致死作用。试验发现,玉米大斑菌菌株的致病力与其培养滤液对玉米幼苗根生长的抑制率呈正相关(r=0.84),玉米品种的感病性也与毒素处理后根冠细胞的死亡率呈正相关(r=0.82)。结论指出,用玉米大班菌Hi-毒素鉴定玉米品种的抗病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单因素5 个水平试验明确钾肥对玉米生长动态的影响,确定了玉米最佳经济效益施K2O量为129 kg/hm2 ,比无钾区增产19 .3 % .表明施用钾肥具有较好的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其病虫害种类繁多.不同生长时期均可发生,为了提高玉米产量与保障玉米健康生长.以下文中介绍了玉米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发生的病虫害以及防治办法.并对玉米大小班病以及黑粉病等常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玉米分蘖的原因和对生长的影响,总结了玉米分蘖的密度不理、栽培管理不当、病虫危害等影响因素和适时合理掰除分蘖,保证玉米株主茎正常生长发育的措施,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996年春,结合这顺地区百万亩粮油工程内容要求和项目区镇宁自治县实况,在大山乡实施了多种叶面肥应用于玉米上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和吐线期辅助喷施叶成肥,能使玉米植株健壮生长,利用玉米高产果穗状的形成,进而增产增收。增产幅度为31.46 ̄106.14kg/667m^2,其中,以自配N(30g)P2O(31.5g)+Mn^2+(2.5g)+Fe^2+(25g)+B(10g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61—2020年西峰区气象要素资料及2018—2020年开展的全国农业气象试验站玉米区域联合试验(西峰区春玉米分期播种试验)资料,探究气象要素对陇东春玉米(Zea mays)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961—2020年西峰区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10℃积温均呈显著升高趋势,年降水量、日照时数均呈减少趋势且不显著;分期播种期间各年份不同播期具有不同气象条件,拔节-抽雄期春玉米需水量大,2018年降水量最多,有利于春玉米生长,2020年遭遇春旱,对春玉米生长不利,2020年连阴雨持续天数长、量级大,影响春玉米授粉、灌浆;每年SD2(4月22日)、SD3(5月12日)播期光、热、水匹配程度对春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相较于其他播期更高;出苗后气温升高、出苗-七叶期和乳熟-成熟期≥10℃积温升高、七叶-乳熟期降水量增加、出苗-七叶期日照时数增加均有利于春玉米增产。4月下旬至五月中旬播种可以提高春玉米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对粗淀粉含量的影响不明显。陇东春玉米种植应根据不同的气候年份选择适宜播期。  相似文献   

16.
2004年山西省玉米丰收的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玉米生长期间的农业气象要素资料和地面观测站网的农情资料,对2004年山西省春玉米和夏玉米生长期间的农业气象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04年山西省春玉米生长期间的农业气象条件完全符合玉米的理想生长条件;夏玉米则没有因为高温或干旱而影响产量,最终获得大丰收。  相似文献   

17.
乙草胺玉米苗后除草技术田间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乙草胺玉米苗后化学除草对玉米的安全性及除草效果,进行了乙草胺玉米苗后不同生育期除草试验。结果初步表明玉米播后苗前和玉米4叶1芯期以前喷施50%乙草胺乳油1500、2250、3000ml/hm^2对玉米均有轻微的灼烧状接触性药害,但未发现玉米有抑制生长、畸形或黄化等其它药害现象,且不影响后期新生叶片。比空白对照增产2.84%~10.35%,比人工除草减产4.79%~10.70%。玉米2叶1芯期,马唐3叶1芯,反枝苋4叶期前施药,对杂草具有较好的防除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叶面宝浸拌种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叶面宝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不同浓度药剂浸种和拌种处理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浓度叶面宝浸拌种都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玉米产量,1000倍液、2000倍液、4000倍液浸种和200倍液拌种处理较对照分别增产17.9%,7.4%,3.0%和16.7%,1000倍液浸种和200倍液拌种的增产效果达到显著水平。同时,用叶面宝液浸拌玉米种子可提高发芽率,促进苗期生长和植株干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19.
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经MOC抗旱剂浸种处理后,比清水浸种的对照提早出苗2 ̄4d,植株暂时萎蔫出现时间比对照推迟3.25 ̄3.75h,并且对株高、叶片和根的生长、根系活跃吸收表面积等有显著影响,证明MOC抗旱剂参与了玉米的代谢活动,具有增强玉米耐旱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空秆、倒伏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两个重要因素。空秆是指玉米植株未形成雌穗,或雌穗不结子粒;倒伏是指玉米茎秆节间折断或倾斜。以2005年为例,玉米不同品种的空秆率比历年增加2.5个百分点左右,个别品种倒伏后,穗明显变小,空秆率增高,整体产量比历年下降20.0%以上。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地针对玉米空秆、倒伏发生的原因,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