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浙江省建德市的建德草莓历经40年发展,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具有典型的富民产业特征:技术门槛不高(有莓农师傅指导农户都可种植),规模经营适度[15~20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适合家庭经营],复制推广性强(生长环境适应广且当年投入当年见效),亩产效益高(平均亩收益3万元左右)。对于以产业推进乡村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的背景之下,深化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促进产业经济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农业经济体系的重要着力点。县域经济品牌直通车体系是一站式综合服务体系和服务平台,对加快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改善县域营商环境,吸引优质企业的投资,激发县域经济的内生活力,文章研究县域经济品牌直通车体系建设,对加快乡村振兴产业运营服务,加快产品培育,加强县域品牌打造,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2018,(3)
正近年来,建德市紧紧围绕"美丽建德"的目标,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先后创建成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市",并打响"建德草莓""建德果蔬乐园"品牌。为认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建德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全力打造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建德新崛起。围绕"产业兴旺"下功夫,让农业产业更强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坚持绿色导向,强化质量安全,打响特色品牌,推进草莓、茶叶、药材等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大力建设农业平台,加快土地流转,引导支持农业基地和园区多元发展,加快"两区两镇一乐园"和田园综合体建设。大力培育经营主体,坚持"内育外引、量质并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别要注重培育"农创客""农二代"、产业带头人等新型职业农民。大力推进产业融合,通过  相似文献   

4.
为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探索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以清流县乡村振兴工作为对象,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分析乡村振兴的意义和困境,提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即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组织根基;引导农民参与,激活内生动力;制定村庄规划,增强产业引擎;夯实产业基础,培育文明新风。发展强村、改革活村、促进农民增收、走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5.
为响应国家号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沂源县鲁村镇草莓产业可持续发展,采用SWOT分析法剖析了鲁村镇草莓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因素,分析认为鲁村镇草莓产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应该从培育优质草莓品种、发展智慧农业、加强品牌建设,完善产业链等方面入手,促进鲁村镇草莓产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精神,紧扣乡村产业振兴目标,聚焦重点产业、聚集资源要素,强化创新引领,突出集群成链,培育发展新动能,推进政策、项目和措施落地,大力发展富民乡村产业,奠定全面小康和乡村振兴基础.  相似文献   

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而职业教育为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提供科技支撑,不仅在乡村中拥有更广阔的“领域”,还更好地运用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方面的开发。以职业教育促进乡村振兴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为重点,通过对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价值追求和功能定位进行研究分析得知,职业教育能促进乡村人才的成长发展、转化提升及创新创业,且职业教育具有明确的功能定位,作为促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推动者、践行者、传承者和创新者,为乡村人才振兴做贡献。因此,在乡村建设中要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丰富地方产业业态,推进县域内城乡一体化,打造产业与科技、教育等紧密结合的创业创新体系,以提高教育、金融和乡村产业的经济效率,不断提高乡村振兴人才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吸纳和留住人才,以此达到赋能绩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五个振兴",其中把产业振兴放在了首位。产业振兴的推进,就是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通过县域经济的发展,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带动提升农村发展水平,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对于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河南有106个县(市)近1亿人口,在豫东、豫南等传统的农业大县有上百万人口的县不在少数。河南县域虽然人口多,但是城镇化率刚突破50%,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找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路径,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乡村振兴战略的特征。结果表明,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因地制宜,实现共同富裕,也需要咬定目标推动乡村振兴产业现代化,凝心聚力推动乡村振兴人才现代化,争做先锋推动乡村振兴组织现代化,紧抓文化推动乡村振兴文化现代化,绿色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现代化。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五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实践路径,促进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路径取得新突破,以适应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导向。  相似文献   

10.
实现共同富裕是党和人民群众共同的目标追求,面对新的发展阶段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推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重要路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于解决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推动共同富裕有着特殊的优势,二者在目标、主体和原则方面具有一致性,存在内在联系。乡村产业、生态、文化、人才和组织的全方位振兴也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所需的基础和保障。在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实现的道路上,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是前提,不断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动力,打破要素市场壁垒是支撑,坚持党建引领是保障。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2021,(1)
正草莓生产作为浙江省建德市特色最为鲜明、影响最为广泛、比较效益最为显著的农业产业,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以及乡村振兴。如何进一步打响"建德草莓"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巩固提升建德草莓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的优势地位,推动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是需要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具有共同的理论渊源、历史条件、时代特征、目标指向和任务取向,共同富裕是乡村振兴的价值依归,乡村是逐步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场域,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共同的政策意蕴。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从问题表征看,长期处于高位的城乡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最大挑战;从致富机理看,乡村实现共同富裕存在诸多"贫困陷阱";从解决之道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最大潜力在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要全面提升人力资本,大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着力提升农民收入,加大乡村振兴制度供给。  相似文献   

13.
新阶段,我国正处于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交织推进的重要历史时期,如何在共同富裕的长远愿景下实现乡村振兴是一个现实问题。从两者的耦合关系看,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共同富裕是乡村振兴的长期目标,而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在发展步调上又具有协同性。从问题表征看,城乡收入差距长期处于高位、农业农村短板突出、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巨大阻碍,从解决之道看,推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深化乡村领域改革,完善乡村建设,创建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等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组织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和保障。赣州市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组织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从赣南革命老区实际出发,进一步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培育乡村振兴“领头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构建了乡村组织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党建+N”模式,为其他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以党建、机制和人才促进乡村振兴的有益经验,并对推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县域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关键节点,其发展对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大时代价值和现实使命。然而,现阶段县域发展还面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县域人才力量相对薄弱等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应以产业振兴为核心,构建和优化县域现代产业体系和结构;以生活富裕为根本,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以人才振兴为驱动力,引才聚才赋能县域高质量发展等;有效发挥县域发展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关键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推进乡村高质量振兴,推动共同富裕,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进行探索阐释。分析认为,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在产业经济、人才资源、精神生活、生态环境以及基层组织中仍然存在较大问题。针对上述农村存在的具体困境,应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方面的振兴,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有效衔接,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人才作为促进产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已成为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我国职业人才的摇篮,必须通过加大培育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完善教学队伍结构;科学设置培训课程,结合不同培育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拓展培育对象范围,创新培育模式三大路径创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产业发展输送更多职业人才,助力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推动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助力共同富裕,基于对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内在逻辑的研究,总结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的重要价值,提出了应完善制度保障,夯实融合发展的政策基础;打好产业兴牌,因地制宜制定经济发展方案;构建“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助力融合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守好生态环境红线;完善人才培训体系,搭建多主体参与的网络体系等具体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变大、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划时代意义,而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极大地推进了乡村振兴的进程。实践证明,良好的乡村旅游规划与发展可以促进振兴农业发展,改善乡村风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强农民幸福感。本文以徐州市铜山区台上草莓小镇的实地调研为例分析乡村旅游规划的现状与优化路径,以期更好地促进草莓小镇规划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实现共同富裕探索迈上新台阶,乡村振兴作为脱贫攻坚的巩固衔接,是建设农业强国和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环节。为探讨乡村振兴与推动共同富裕发展的关系问题,通过将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关系置于历史、理论、实践视角下研究,分析认为实现乡村振兴与推动共同富裕联系紧密,并在此基础上对新时代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