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为了研究绵羊肺炎支原体P109'蛋白分子结构特征与抗原性,本研究对p109'基因经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PCR对其部分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将其克隆至p ET-32a(+)以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诱导后经大肠杆菌表达体系进行原核表达,并通过Western-blot分析该蛋白的反应原性。结果表明p109'基因与殊异支原体编码假定蛋白基因MDIS-01350、猪肺炎支原体黏附相关基因p102及编码P102样蛋白基因mhp217之间具有较高的同源性。重组P109'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成功得到表达;经纯化后的重组蛋白与山羊抗绵羊肺炎支原体全菌血清发生结合反应,表明P109'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为后期建立绵羊肺炎支原体特异快速诊断技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绵羊肺炎支原体NM2010株假定P60样脂蛋白用于制备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可能性,试验运用ExPASy、SignalP 4.0、TMHMM 2.0、SOPMA、 PSORT 6.4、IEDB、BlastP、Hcluster_sg、Muscle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对绵羊肺炎支原体NM2010株P60基因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跨膜区、信号肽、二级结构、亚细胞定位、B细胞抗原表位、蛋白功能和基因家族进行预测分析。利用人工合成方法获得P60成熟肽编码区基因序列,并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上进行原核表达及West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绵羊肺炎支原体NM2010株P60基因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随机卷曲为主,其结构稳定,可溶性较高;该编码蛋白有信号肽,亚细胞定位在外膜,可能是一种外膜蛋白,具有较好的抗原性;参与绵羊肺炎支原体烟酸和烟酰胺代谢途径,与绵羊肺炎支原体SC01株的GL000100(WP_010321430.1)、猪肺炎支原体7448株的0353(WP_011290189)属于同一家族,均为P60样脂蛋白。P60基因序列中的TGA成功突变为同义密码子TGG,重组蛋白的分子质量为74.0 ku,以可溶形式存在,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说明P60重组蛋白可以作为绵羊支原体性肺炎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候选蛋白。  相似文献   

3.
绵羊肺炎支原体可感染绵羊及山羊,并导致非典型肺炎的发生.P113蛋白是绵羊肺炎支原体推测的粘附素,为进一步研究P113蛋白的功能,本试验对其N端1~231位氨基酸的片段进行了原核表达,并采用Western b1ot方法对P113蛋白免疫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重组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在Rosetta(DE3)工程菌中成功获得表达;经纯化的重组蛋白与抗绵羊肺炎支原体全菌血清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表明P113蛋白是良好的免疫原.  相似文献   

4.
猪肺炎支原体P216基因片段的表达及黏附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研究猪肺炎支原体P216蛋白的黏附活性并初步建立猪肺炎支原体蛋白黏附模型。根据软件分析和文献报道从P216全基因中选取亲水性、抗原性、黏附性较好的目的片段,利用PCR从Mhp NJ株扩增P216基因片段,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中,获得重组质粒pET-32a(+)/P216,经IPTG诱导获得重组蛋白,通过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及黏附活性。结果表明,PCR扩增的目的基因大小为l 636bp;SDS-PAGE检测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80.1ku;Western blot检测表明重组蛋白能与Mhp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该蛋白对猪肺炎支原体黏附SJPL细胞产生占位抑制作用。结果提示,P216蛋白具有良好的黏附活性,能黏附SJPL细胞,从而为猪肺炎支原体其他黏附因子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克隆绵羊肺炎支原体内蒙古分离株P113基因,比对、分析不同菌株P113蛋白序列,为研究绵羊肺炎支原体P113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方法]设计绵羊肺炎支原体P113基因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方法扩增9株绵羊肺炎支原体内蒙古分离株的P113基因片段;对获得的9株绵羊肺炎支原体P113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分析,将DNA序列翻译为氨基酸序列,对不同菌株的P113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结果]不同分离株P113基因片段扩增产物大小不同。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C末端序列重复区域长度存在差异,以KKAEGA(S)QNQG为主要重复序列单元。不同菌株重复序列单元数量不同,NM01-MO株和CK-MO株的重复序列单元数量最多,为16个;LK-MO株重复序列单元数量最少,为3个;多数菌株之间重复序列单元数量差异较大。[结论]绵羊肺炎支原体内蒙古分离株P113氨基酸序列的C末端重复序列单元数量不同,这些不同数量的重复序列影响P113蛋白结构,进而可能影响其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绵羊肺炎支原体(Mo)贵州株P30基因的进化情况,通过对Mo贵州分离株(GZQX、GZXS、GZHZ、GZKY)、Mo Y98标准株的P30基因进行体外扩增、克隆以及测序,并对所测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基因变异性、基因同源性以及基因进化树分析。结果:(1)基因同源性:4株Mo贵州分离株与Mo Y98标准株核酸序列相似性在94.9%~99.4%之间。其中GZQX株与标准株同源性最高,达到99.4%。Mo贵州分离株与绵羊肺炎支原体四川分离株(Mo SC01)、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絮状支原体(Mycoplasma flocculare)的P30基因同源性在70%~80%之间;与其他支原体同源性均在30.0%以下。(2)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4株Mo贵州分离株与Mo Y98标准株的P30基因处于同一进化分支,亲缘关系最近;与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oculi)、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亲缘关系次之;与Mo SC01、絮状支原体、猪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亲缘关系最远。结论:Mo贵州株P30基因种属特异性好,种内保守,可作为基因工程疫苗的候选靶标基因。  相似文献   

7.
根据GenBank中猪肺炎支原体P97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出猪肺炎支原体168弱毒株特异性黏附因子P97抗原决定簇基因部分序列,经测序确认后,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转化宿主菌BL21,将筛选出的阳性克隆用IPTG诱导,通过SDS-PAGE进行鉴定,Western blot证明所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猪肺炎支原体抗原性,这为猪肺炎支原体免疫检测与诊断提供了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中国兽医学报》2016,(5):756-762
为探讨绵羊肺炎支原体贵州流行株P113蛋白基因分子特征,对Mo Y98标准株和Mo贵州流行株(GZ-CS1株、GZ-QX1株)P113基因进行克隆与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测序序列进行变异性、同源性及系统进化关系分析。结果显示,Mo贵州株(GZ-QX1、GZ-CS1)与Y98标准株P113基因全长分别为3 240、3 141和3 240bp;推导氨基酸序列比较显示Mo GZ-QX1株与Y98株高度相似,仅存在2个位点差异;GZ-CS1株与Y98株相比,P113蛋白存在27个点突变,缺失41个氨基酸;GZ-QX1株和GZ-CS1株相对Y98标准株存在第111位点突变和共同缺失19个氨基酸;Mo贵州流行株(GZ-CS1株、GZ-QX1株)与Y98标准株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8.4%和99.9%,贵州流行株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8.3%;其与四川SC01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0.2%和89.1%。此外,种间比较显示Mo P113基因与猪肺炎支原体P97基因的相似性较高,同源性均大于61.7%,亲缘关系亦较近;而其与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之间的同源性较低,都在39.4%以下,其亲缘性也较远。该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绵羊肺炎支原体的遗传变异及其生物学特性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探究绵羊肺炎支原体P128蛋白的相关功能,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基础上,对编码p128的部分基因片段进行了PCR扩增、克隆和原核表达,并采用Western-blot方法对其免疫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p128基因与猪肺炎支原体黏附素基因p146高度同源;克隆基因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中成功获得表达,重组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经纯化的重组蛋白与抗绵羊肺炎支原体全菌血清发生结合反应,表明P128蛋白是良好的免疫原。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析其功能及绵羊肺炎支原体血清学诊断技术的建立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基于绵羊肺炎支原体表面脂蛋白P60的间接ELISA方法。【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P60蛋白进行抗原性分析,筛选出抗原性最佳的区域,扩增目的基因后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并进行基因测序,将测序正确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用IPTG诱导抗原性最佳蛋白表达并进行诱导时间优化;利用SDS-PAGE分析该蛋白分子质量大小及其表达形式。以重组蛋白作为抗原,绵羊肺炎支原体阳性血清作为抗体,通过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析其反应原性。以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抗原性最佳蛋白的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用该方法对20份阴性血清进行检测,计算阴阳临界值;检测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并用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与间接血凝法对92份绵羊临床血清样本进行检测。【结果】 经DNAStar分析,P60蛋白第58-928位氨基酸区域的平均抗原指数在0.8~1.7之间,亲水指数为0~2.0,证明该区域(P6058aa-928aa)抗原性和亲水性较强;通过PCR扩增得到P6058aa-928aa基因,并构建重组表达载体,通过基因测序证明该重组表达载体与预期结果一致。SDS-PAGE结果显示,IPTG诱导浓度为1 mmol/L,诱导10 h时蛋白表达量较高,蛋白分子质量为42 ku,在大肠杆菌中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构建的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对ELISA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抗原包被浓度为0.5 μg/mL,一抗最佳稀释浓度为1∶100,最佳孵育时间为1.5 h,酶标二抗最佳稀释倍数为1∶4 000,判定阴阳性血清的临界值为0.36。对口蹄疫病毒(FMDV)、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布氏杆菌(Brucella)、牛支原体(Mb)、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mc)的标准阳性血清的检测均为阴性,证明该方法特异性较强;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血清稀释度为1∶2 048时仍为阳性;批内重复试验和批间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均<10%,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利用所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与间接血凝法对92份羊血清检测结果表明,二者的阳性符合率为81.6%,阴性符合率为92.6%,总符合率为88.0%。【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可用于临床样本的检测,为绵羊肺炎支原体的疫苗免疫效果评价和疾病诊断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绵羊肺炎支原体(Mo) Hsp70蛋白作为核酸疫苗的可能性,在对Mo贵州分离株Hsp70蛋白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基础上,选择Mo Hsp70蛋白C末端基因,将其与载体pcDNA 3.1 (+)进行连接构建重组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至CHO细胞,采用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评价转染效果和真核细胞表达效果。结果显示:Mo贵州分离株Hsp70蛋白的C末端是具有优势抗原表位的区域,通过PCR方法成功扩增出567 bpHsp70蛋白的C末端基因,并成功构建pc DNA 3.1-Hsp70重组质粒,在转染细胞中PCR扩增出预期大小的目的基因,可以观察到特异性的绿色荧光,提示本研究成功构建的重组质粒能在真核细胞中良好表达,为后续Mo Hsp70蛋白抗原性和免疫佐剂特性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试验采用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技术研究了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Y98与绵羊肺炎支原体分离株HD-1、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PG3以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FH间细胞膜蛋白免疫原性的异同。结果表明: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Y98同绵羊肺炎支原体分离株HD-1间细胞膜蛋白免疫印迹结果基本一致,而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Y98与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PG3和肺炎支原体标准株FH抗原差异较大,缺乏共同抗原成分。  相似文献   

13.
绵羊肺炎支原体Y98 P30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p)跨膜蛋白P30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克隆出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膜蛋白P30基因片段。通过对该序列的同源性分析表明MOP30基因与Mhp P30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79%。抗原表位及跨膜结构预测的结果表明,MO P30基因与Mhp P30基因的抗原表位及跨膜结构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该片段中含1个TGA编码Trp,而不是终止密码子。将P30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连接构建pET-28a-P30表达质粒,转化受体菌Rossta得到重组菌株Rossta(pET-28a-P30)。经诱导后SDS-PAGE表明有30 000左右的目的条带出现;Western blot表明Rossta(pET-28a-P30)表达的30 000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小鼠免疫试验表明Rossta(pET-28a-P30)原核表达的蛋白对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探讨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治疗人工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的效果,揭示MBL蛋白对绵羊支原体肺炎的免疫调节作用,为阐明绵羊肺炎支原体的致病机制提供依据。人工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2周后注射MBL蛋白,对绵羊进行剖检,以及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浆MBL蛋白和重组MBL蛋白治疗前后,MBL、IFN-γ、TNF-α、IL-2、IL-4、C1、C3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注射重组MBL蛋白3周后可以减缓患病羊的病程,肺部出血斑和出血点都有轻微的减轻,与无注射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较轻。蛋白治疗7d后血清中IFN-γ、TNF-α、IL-2、IL-4、C3的表达水平升高,14d后呈现下降趋势,但高于对照组。MBL蛋白治疗后,患病绵羊血清中MBL、IL-2、IL-4、IFN-γ、TNF-α、C1和C3表达量均升高,随后减少,证明MBL蛋白能短期内减轻绵羊支原体肺炎症状以及增强机体的细胞和体液免疫,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并改善炎症。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出特异性好和敏感性高的ELISA用猪肺炎支原体抗原蛋白,作者分别将猪肺炎支原体灭活疫苗和168株菌活疫苗分别经肌肉和肺内注射途径免疫猪,免疫后7、15、30和56d采集分离血清。以P97R1、P36、P46、DnaK单个蛋白和混合蛋白为猪支原体肺炎血清抗体ELISA用特异性蛋白抗原,与猪肺炎支原体IDEXX抗体检测试剂盒比较检测免疫后抗体的发生规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P36和P97R1能够检测出比较高的母源抗体水平;DnaK和P46检测的抗体滴度变化趋势相一致,且检测的抗体高滴度维持时间较长;与其它抗原相比,混和蛋白在56d时检测到较高的抗体水平。混合抗原的检测结果与IDEXX具有较高的符合率,但检测敏感性比IDEXX高,且较IDEXX符合抗体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混合蛋白具有较高的检测敏感性,可以更加准确地监测该病的感染或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牛支原体广西分离株的P81基因和vspY1基因的变异特点,为牛支原体病的诊断和防控提供依据,本研究对7株牛支原体广西分离株P81和vspY1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序列分析结果显示,7株牛支原体的P81基因全长为2 100bp,编码700个氨基酸残基;vspY1全长为948bp^1 029bp,编码316~343个氨基酸残基。核苷酸相似性结果显示,7株分离株与参考株之间的P81基因相似性为94.7%~99.9%,而vspY1基因的相似性为78.4%~100%。核苷酸进化树结果表明,7株牛支原体P81基因和vspY1基因均与标准株PG45分属于不同的分支。抗原表位预测结果显示,7株分离株P81含有26~28个潜在的抗原表位,vspY1基因含有6~7个潜在的抗原表位。试验结果表明P81较保守,变异小,而vspY1基因变异较大,且P81和vspY1蛋白均存在抗原表位。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p)P159蛋白的黏附活性,本实验利用PCR从Mhp NJ株扩增P159基因片段(3’端),克隆于pET-28a(+)进行表达,并用表达的截短蛋白进行黏附试验。结果表明,PCR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段约为450 bp;SDS-PAGE检测重组蛋白分子量为46 ku;western blot检测表明该重组蛋白能够与Mhp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该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原性;表达的截短蛋白与Mhp的黏附试验结果表明,该重组蛋白可以粘附于猪肺上皮细胞(SJPL)表面,并部分抑制Mhp对SJPL的粘附作用。本研究结果为Mhp致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建立基于Mo Hsp70C末端蛋白检测绵羊肺炎支原体(Mo)感染或疫苗免疫抗体有效方法的可能性。本研究对Mo Hsp70C末端蛋白基因进行原核表达,采用亲和层析技术对表达产物进行蛋白纯化,Western blot和琼脂扩散试验检测纯化效果和抗原反应性。基于纯化目的蛋白构建检测Mo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结果显示:成功表达并纯化出Mo Hsp70C末端蛋白,大小约27 000,琼脂扩散试验表明纯化的目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反应性。基于纯化的Mo Hsp70C末端蛋白,成功构建间接ELISA方法,其最佳体系蛋白质量浓度为10mg/L、血清稀释度1∶5;抗原包被条件37℃1h、室温12h、封闭液5%脱脂奶粉、封闭时间1.5h;临界值为0.588。间接ELISA方法性能评价显示本研究所建立的ELISA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可重复性,可用于临床样本检测,为Mo疫苗免疫和疫病诊断提供可行手段。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Y98与猪肺炎支原体标准株232全菌蛋白免疫原性的异同,试验采用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技术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Y98同猪肺炎支原体标准株232免疫印迹结果基本一致,在70,50,40,25 ku蛋白带处存在共同抗原。  相似文献   

20.
为证明TLR2是否参与绵羊肺炎支原体(Mo)或LAMPs刺激肺泡巨噬细胞时细胞因子的表达,使用Mo或LAMPs刺激绵羊肺泡巨噬细胞后,利用荧光定量PCR、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以及ELISA等方法分别对TLR2转录和翻译水平、MAPK信号通路激活情况和IL-1β分泌情况进行检测。同时,使用TLR2抑制抗体及MAPK抑制剂后,利用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以及ELISA检测MAPK信号通路激活情况和IL-1β分泌情况。结果显示,绵羊肺泡巨噬细胞受Mo或LAMPs刺激后,TLR2在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上升,MAPK信号通路中各信号蛋白均发生磷酸化反应,IL-1β在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对TLR2及MAPK功能抑制后,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及IL-1β的表达均受到明显抑制。结果提示,Mo及其LAMPs可通过绵羊肺泡巨噬细胞的TLR2受体激活MAPK信号通路,继而引起细胞因子IL-1β的分泌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