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究鸭疫里默氏杆菌对鸡的致病力,试验采集疑似感染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病死肉种鸡肝脏进行病原的分离培养与纯化、革兰氏染色、生化试验、血清型鉴定、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及药敏试验,并将分离菌株在SPF鸡、樱桃谷鸭上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到1株血清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该菌株与鸭源、鸡源、鹅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相似性分别为99.24%~99.47%、99.16%~99.31%、99.04%~99.20%;该分离株对恩诺沙星、卡那霉素、头孢噻肟、多黏菌素B和多西环素较为敏感,对SPF鸡致病性较弱,可引起一过性精神沉郁和泡沫粪,对樱桃谷鸭有较强的致病性,可引起死亡和严重的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研究表明分离的肉种鸡源RA对鸡致病力相对较弱,结果为临床鸡群感染RA的诊断与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本地区鸭疫里默氏杆菌的流行血清型及耐药情况,笔者采集了各地疑似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的病鸭病料。无菌采集脑、心血、肝等组织接种于血清营养琼脂,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将疑似菌株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提取细菌DNA进行PCR鉴定和序列测定。通过玻片凝集试验和药敏试验,确定分离菌株的血清型和耐药性。结果共分离到37株鸭疫里默氏杆菌。玻片凝集试验显示,分离的鸭疫里默氏杆菌属于1型、2型、6型、7型、10型、11型及未知血清型,其中1型和2型所占比例最高。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到的菌株对头孢类、喹诺酮类和氯霉素类药物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对河北省故城地区送检的疑似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发病的病鸭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根据培养特性和生化鉴定结果鉴定出13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并对分离菌进行了血清型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经玻片凝集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得出血清1型5株,血清2型4株,血清6型1株,血清10型1株,还有2株未定型。试验证明血清1、2型是目前故城地区鸭疫里默氏杆菌的主要流行血清型,分离菌株对雏鸭有很强的致病性且耐药谱较广,但对氧氟沙星、盐酸恩诺沙星和氟苯尼考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4.
从河北沧州地区不同养鸭场的病死鸭中分离到7株细菌,经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和血清型鉴定,确定7株均为2型鸭疫里默氏菌(RA)。经药敏试验发现7株RA分离株对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硫酸卡那霉素均敏感,而对青霉素、环丙沙星、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及黏杆菌素耐药。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鸭疫里默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发病机制,从河南地区某鸭场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疑似鸭疫里默菌病例进行细菌分离,从中分离到1株细菌。对分离的病菌进行形态培养、生化试验、动物试验、琼扩试验和血清型鉴定,鉴定为鸭疫里默菌3型。药敏试验表明鸭疫里默菌对头孢噻肟、卡那霉素、环丙沙星等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鸭疫里默氏杆菌的流行情况和药物敏感性,本研究对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等地区疑似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病料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并测定分离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共鉴定到46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其中血清1型、2型、10型和15型菌株依次为9株、25株、1株和1株,未定血清型菌株10株;RA分离株普遍对林可霉素、多粘菌素和诺氟沙星耐药,表明RA分离株对临床常用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受;易感鸭的动物回归试验能够复制出典型的原始病例,且可从死亡雏鸭中分离到同源菌株。该研究结果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疫苗选用和临床用药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应用PCR技术检测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根据已发表的鸭疫里默氏杆菌15型CVL110/89株编码42-kDa主要外膜蛋白的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建立PCR方法,对7个血清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纯培养菌及野外病死鸭病科组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7个血清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纯培养菌DNA都可扩增出809bp的DNA片段,而对照的2株大肠杆菌和1株沙门氏菌纯培养物DNA扩增结果为阴性;在对24只不同鸭场病死鸭肝、脑的检测中,脑的检出率为19/24(高于细菌分离的13/24),肝脏的检出率为11/24(高于细菌分离的8/24)。由此可见,建立的PCR技术可用于鸭疫里默氏杆菌的鉴定和快速诊断(取脑组织)。但此方法是否对其他血清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也适用,有待于收集这些血清型的菌株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8.
采集烟台地区某鸭场鸭传染性浆膜炎疑似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并对分离细菌进行生化鉴定、PCR鉴定、动物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2株细菌均为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株对头孢氨苄、头孢噻肟高度敏感,对氨苄西林、多粘菌素B、丁胺卡那、氟苯尼考、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奇霉素、链霉素、恩诺沙星中度敏感,对环丙沙星、氟哌酸、复方新诺明、磺胺嘧啶、利福平、四环素不敏感。说明头孢氨苄、头孢噻肟可作为此养鸭场防治该病的首选药物,其他药物须减少或暂停使用。  相似文献   

9.
从患有肝周炎、心包炎、脑膜炎病变的病死浙东白鹅病料中分离到10株细菌,经培养特性、形态特征观察及生化试验,鉴定为鹅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经对该10株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90%鹅源鸭疫里默氏杆菌对左氟沙星、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敏感,80%以上细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壮观霉素、复合磺胺耐药。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对安徽省某鹅场急性死亡的雏鹅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无菌采集病死鹅肝脏、脑和心包液,经过培养特性观察、染色镜检、生化特性检测以及16S rRNA和血清学检测,鉴定病原菌为血清15型鸭疫里默氏杆菌,命名为LAG1株。该分离菌株对四环素类药物敏感,而对卡那霉素等耐药;对雏鸭的致病性强,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为7.75×103CFU/只;交叉免疫保护试验结果显示LAG1灭活油乳剂疫苗对自身菌株攻毒的免疫保护率可达80%以上,对血清10型鸭疫里默氏杆菌HXb2攻毒的保护率可达70%,对血清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WJ4和血清2型鸭疫里默氏杆菌Yb2攻毒的保护率低于20%。本研究结果可为安徽省养鹅业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2008~2010年从云南宜良县鸭传染性浆膜炎病鸭中分离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血清型和抗药性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在89个鸭场中共分离鉴定出鸭疫里默氏杆菌67株。平板凝集试验结果表明血清1型菌株有61株,占分离株总数的91.04%,是宜良县鸭疫里默氏杆菌的优势血清型。以纸片法测定了所分离菌株对18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仅头孢噻吩、氟苯尼考和阿莫西林相对敏感,敏感菌株的比例分别为100%、82.90%和62.69%。此外,多重耐药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2.
肖琨  陈广  张军  温贵兰  文明  程振涛 《中国畜牧兽医》2020,47(12):4085-4092
为了解番鸭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耐药性,本研究对疑似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的发病番鸭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病鸭病原检测、生化试验、16S rRNA序列分析、PCR鉴定、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检测。细菌分离结果显示,分离菌在鲜血琼脂培养基上长出表面光滑、边缘整齐、有光泽、半透明的奶油状针尖大小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呈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命名为GZQN201907。GZQN201907生化试验中尿素反应阳性,葡萄糖、麦芽糖、乳糖等生化反应呈阴性。其16S rRNA系统进化树与鸭疫里默氏杆菌处于同一分支;并且分离菌鸭疫里默氏杆菌OmpA基因PCR鉴定结果为阳性。其对头孢呋辛、红霉素、头孢他啶等18种抗菌药耐药,对羧苄西林和环丙沙星中度敏感,对新霉素和复方新诺明敏感。而耐药基因能检测出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VIM、TEM,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B,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BermF。药敏试验与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说明,GZQN201907对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3类药物的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一致。动物回归试验中接种GZQN201907的雏鸭在72 h内全部死亡,而对照组雏鸭未出现任何症状,说明GZQN201907对雏鸭有致病力。试验成功分离到1株番鸭源鸭疫里默氏杆菌,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防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确诊贵州省三穗县某养鸭场疑似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病例,通过实验室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PCR检测及基因测序对病原进行鉴定,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分离细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生化特征与鸭疫里默氏杆菌相符; PCR检测及基因测序与鸭疫里默氏杆菌OmpA基因同源性达100%;药敏试验对卡那霉素、新霉素、哌拉西林3种抗菌素高度敏感。结论:确诊病例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高敏药物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4.
对粤西部分地区收集的120多只疑似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死鸭进行了病理剖解及细菌的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定。从被检病鸭中成功分离到96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对20种常用的抗菌药物进行了纸片法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高敏比例在50%以上的药物依次有头孢哌酮、头孢西丁、头孢他啶、复方新诺明、粘杆菌素、阿米卡星和头孢曲松。乙酰甲喹、强力霉素、氟苯尼考、利福平、恩诺沙星和磺胺六甲氧嘧啶等常用药物均已出现60.0%以上的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15.
本文收集了自2003年以来我国各地分离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药敏试验数据,对数据进行了归纳。结果显示,对我国分离的鸭疫里默氏杆菌比较敏感的药物包括:多黏菌素、壮观霉素、氟苯尼考、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米卡星和头孢类,敏感率在60%以上。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多重耐药比较普遍,其中二重以上多重耐药占据耐药菌株的63%。根据统计结果,临床用药可选择敏感率较高的多黏菌素、壮观霉素、氟苯尼考和头孢类。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可采用联合用药,推荐以下联合用药方案:阿米卡星与头孢类、三甲氧苄氨嘧啶、氧氟沙星,壮观霉素与林可霉素、氧氟沙星,头孢类与林可霉素,氨苄西林与舒巴坦,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多黏菌素与头孢类和氟苯尼考联用。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采取铁力市地区某鹅场鸭疫里默氏杆菌疑似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并对分离细菌进行生化鉴定、PCR鉴定、动物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2株细菌均为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菌株对头孢氨苄、头孢噻肟、氟苯尼考高敏,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链霉素中敏,对环丙沙星、磺胺嘧啶、利福平不敏感。说明头孢氨苄、头孢噻肟可作为此养鹅场防治病的首选药物,其他药物需减少或停止使用。  相似文献   

17.
从福建漳州某鹅场死亡鹅体内分离到1株细菌,经形态观察、生化试验和PCR鉴定确定为鸭疫里默氏杆菌。凝集试验表明其为血清11型菌株,该菌对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氟苯尼考、复方新诺明、头孢唑啉、氧氟沙星、壮观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敏感,对丁胺卡那霉素、多黏菌素、红霉素、环丙沙星等12种药物不敏感,属于多重耐药的鸭疫里默氏杆菌。  相似文献   

18.
从通辽地区养鸭场病死鸭的脑、肝、脾脏组织和心脏血中分离到4株细菌,经对分离菌进行染色、形态观察及生化鉴定,其中3株鉴定为Ⅰ型鸭疫里默氏杆菌,1株为Ⅱ型鸭疫里默氏杆菌。经动物回归试验,表明该菌对雏鸭有较强的致病力。对4株鸭疫里默氏杆菌进行了12种常用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4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唑啉、复方新诺明高度敏感,对强力霉素、新霉素、红霉素中度敏感,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氨苄青霉素、丁胺卡那等均不同程度地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鸭疫里默氏杆菌(R.anatipestifer)血凝素蛋白的功能,本实验克隆表达了鸭疫里默氏杆菌血凝素基因,并对其蛋白定位进行了分析。根据鸭疫里默氏杆菌CH3株血凝素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扩增不同血清型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血凝素基因,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其血凝素基因全长1 059 bp,编码352个氨基酸。不同血清型鸭疫里默氏杆菌血凝素间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4.1%~100%,与黄杆菌3519-10株血凝素的氨基酸同源性为68.0%~68.9%。采用表达的血凝素蛋白免疫鼠血清和鸭抗鸭疫里默氏杆菌阳性血清对血凝素在细菌中的定位分析表明,鸭疫里默氏杆菌血凝素可能不是一种膜蛋白,而是存在于胞浆中的一种蛋白。  相似文献   

20.
广东、四川省和重庆地区鸭传染性浆膜炎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东省、四川省和重庆市的规模化养鸭场,收集临床表现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或气囊炎的病死鸭进行细菌分离,结果共分离到34株细菌,经鉴定,均为鸭疫里默氏杆菌。利用玻片凝集试验对分离到的34株鸭疫里默氏杆菌进行血清型鉴定,其中AF型20株,占58.8%.DZ型4株。占11.8%,BSY型1株.占2.9%,另有9株目前不能确定血清型,这9株是否属于同一血清型或不同血清型有待下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