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采用Klein-Defors悬浮杀灭与感染试验方法,研究“卫可”、“卫康”两种消毒剂在不同浓度下,分别与流感H51N1和H9N2亚型病毒作用5min和10min,对流感病毒的灭活作用。结果表明:这两种消毒剂在相同或不同的浓度范围内。对病毒的杀灭率是有区别的。尽管每种消毒剂在本身稀释浓度范围内都有较好的杀毒效果,但在应用中也应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推荐使用该消毒剂的工作浓度为100%杀灭病毒的稀释度。这将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对环境消毒和防止流感爆发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比较4种常用消毒剂对猪流感病毒的杀灭效果,通过采用鸡胚感染试验和Klein-Defors悬浮灭活试验,研究了戊二醛、氢氧化钠、聚维酮碘、复合消毒剂等4种常用消毒剂在不同浓度下,与H3N2猪流感病毒作用5 min和10 min的杀灭率。结果:戊二醛1∶20 000的稀释液、氢氧化钠1∶1 000的稀释液、聚维酮碘1∶50的稀释液、复合消毒剂1∶20 000的稀释液能将病毒100%杀灭。因此,复合消毒剂和戊二醛的杀灭效果较为显著,其他依次是氢氧化钠、聚维酮碘。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含碘、季铵盐、过硫酸氢钾、二氧化氯这四类常用消毒剂对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灭活效果,参考OIE参考实验室相关操作流程,基于畜禽栏舍、运载工具、器具消毒及皮肤黏膜消毒目的,根据说明书标明的浓度范围选择不同工作浓度,与ASFV分别在4 ℃和20 ℃条件下作用30分钟,10倍连续稀释后接种猪肺泡巨噬细胞,同时加入猪红细胞,培养观察红细胞吸附现象。结果显示,本试验四类消毒剂对ASFV均有灭活作用,但灭活效果因消毒剂的种类和工作浓度不同有所差异。相同工作浓度的同一消毒剂产品,在4 ℃和20 ℃这两种条件下的灭活效果基本一致。季铵盐类和二氧化氯类消毒剂,在说明书推荐的工作浓度下,均有效灭活ASFV;多数含碘类、过硫酸氢钾类消毒剂,需在其说明书标明浓度范围的较高工作浓度时,才可有效杀灭ASFV。本研究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中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H7N9亚型流感病毒对二氯异氰尿酸钠、复合酚、聚维酮碘、氢氧化钠等常用消毒剂及紫外线的敏感性,通过模拟现场消毒场景,将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消毒剂分别与H7N9亚型流感病毒充分作用,评价病毒对消毒剂的敏感性;评价在紫外照射强度90μW/cm2条件下病毒的存活情况。结果显示:H7N9亚型流感病毒在二氯异氰尿酸钠、复合酚、聚维酮碘、氢氧化钠有效浓度分别为1:5 000、0.1%、0.1%、1%的条件下可完全被杀灭;在紫外照射强度90μW/cm~2条件下15min可完全被杀灭,表明H7N9亚型流感病毒对4种消毒剂以及紫外线均具有较强的敏感性。本研究还进行活禽市场的现场验证,与实验室的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引起肉牛运输热的病原溶血曼氏杆菌进行药物及消毒剂敏感性分析,试验对7株溶血曼氏杆菌进行19种药物的药敏试验,观察各药物抑菌圈直径并分析多重耐药性;选择3株菌株进行消毒剂消毒效果试验,在不同消毒剂不同浓度下,作用不同时间计算消毒剂的灭菌率。结果表明:7株菌株均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氟苯尼考、头孢拉定、头孢西丁、头孢噻肟、头孢噻吩、新霉素、万古霉素、替米考星等大部分药物敏感,对链霉素、四环素、阿莫西林、卡那霉素、土霉素青霉素、磺胺嘧啶钠耐药;3株菌在0.005%的次氯酸钠中作用10 min、在0.05%的氢氧化钠中作用20 min、在0.001%的碘液中作用15 min、在0.001%的过氧乙酸中作用10 min、在0.5%的甲醛中作用15 min均可被完全杀灭。说明溶血曼氏杆菌对大部分药物敏感,常用的消毒剂作用足够时间均可完全杀灭溶血曼氏杆菌。  相似文献   

6.
为评估抗低温消毒剂"抗冻消-30"对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杀灭效果,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稀释度的"抗冻消-30"对细胞形态的影响,并计算相应细胞的活性确定该消毒剂对细胞的安全浓度。结果显示,"抗冻消-30"对细胞的安全浓度为≤1 g/L,细胞存活率高于95%,且形态正常。将不同浓度的ASFV报告病毒(rASFV-HLJ/2018-EGFP株)与不同浓度"抗冻消-30"在不同温度下作用30 min后,分别感染HEK293T细胞,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评估在不同温度下"抗冻消-30"对ASFV报告病毒的杀灭效果;将不同浓度的ASFV亲本病毒(HLJ/2018株)与不同浓度"抗冻消-30"在-30℃作用30 min后,分别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PAMs),一定时间后加入猪红细胞,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红细胞吸附现象,评估-30℃条件下,"抗冻消-30"对ASFV亲本病毒的杀灭效果。结果显示,常温和4℃时,400 g/L、160 g/L、80 g/L、40 g/L、8 g/L的"抗冻消-30"可完全杀灭10~6TCID_(50)及以下浓度、10~5TCID_(50)及以下浓度、110~4TCID_(50)及以下浓度、10~4TCID_(50)及以下浓度、10~3TCID_(50)及以下浓度的ASFV报告病毒;-20℃时,上述浓度的"抗冻消-30"可完全杀灭10~5TCID_(50)及以下浓度、110~4TCID_(50)及以下浓度、10~3TCID_(50)及以下浓度、10~3TCID_(50)及以下浓度、10~2TCID_(50) ASFV报告病毒;-30℃和-40℃时,上述浓度的"抗冻消-30"可完全杀灭110~4TCID_(50)及以下浓度、10~3TCID_(50)及以下浓度、10~3TCID_(50)及以下浓度、10~2TCID_(50)及以下浓度、10~2TCID_(50) ASFV报告病毒。-30℃时,400 g/L、160 g/L、80 g/L、40 g/L的"抗冻消-30"可完全杀灭110~4TCID_(50)及以下浓度、10~3TCID_(50)及以下浓度、10~3TCID_(50)及以下浓度、10~2TCID_(50)及以下浓度的ASFV亲本病毒。本研究在细胞水平上系统评价了该消毒剂对ASFV报告病毒和亲本病毒的杀灭情况,表明"抗冻消-30"在常温和低温条件下对ASFV均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可以作为防控ASF的有效消毒剂。  相似文献   

7.
养猪业中常用的许多商业消毒荆,都获得了法国农业部批准.然而对其杀灭增殖初期猪2型圆环病毒(PCV2)的效能却不甚了解.用在法国分离到的PCV2悬液来测试9种商业消毒剂的效能,在20℃下病毒悬液与消毒剂作用30 min后,将该混合液过滤和稀释进行脱毒处理以去除对圆环病毒和猪肾细胞系有害的物质,再经一系列稀释后接种于人工培养的猪肾细胞进行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IPMA)测定PCV2的感染性.结果表明,用碘类和苯酚类消毒剂并不能减少病毒滴度.在此着重介绍其他消毒剂效能(病毒滴度减少量≥1.61 log10),其中5种消毒剂:一种舍过一硫酸氢钾,另两种舍一种季铵盐、一到三种醛、次氯酸钠和氢氧化钠.在标准浓度下或1.5~4倍低于标准浓度时可显著杀灭PCV2;其余两种,其中一种舍过一硫酸氢钾,另一种含过氧乙酸和过氧化氢,在标准浓度下或2倍高于标准浓度时也可杀灭PCV2.  相似文献   

8.
考察戊二醛苯扎溴铵溶液消毒剂对新城疫病毒的杀灭效果。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兽用消毒剂技术规范》(1992年版),采用悬浮杀灭试验,以鸡胚感染法,将其通过不同稀释倍数(800、1600、3 200)、在不同时间段(5、10、15、30、60 min)观察其对新城疫病毒的杀灭效果。结果:戊二醛苯扎溴铵溶液在20℃水浴中,1 600倍稀释,作用5min,对鸡新城疫病毒的灭活率在80%以上。结论:戊二醛苯扎溴铵溶液在20℃水浴中,对鸡新城疫病毒的最低有效浓度为1 600倍稀释,该浓度对新城疫病毒的最快有效时间为5 min。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防制番鸭“白点病”的效果,本试验筛选了目前较为常用的10种消毒剂分别对番鸭“白点病”病毒进行不同时间的体外杀灭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种消毒剂在与“白点病”病毒体外作用15min、30min的情况下,百毒杀、复合酚(消毒灵)、过氧乙酸、二氯异氰尿酸钠、氢氧化钠、甲醛、苯酚、络合碘、戊二醛、乙醇等消毒剂对该病毒均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但百毒杀、过氧乙酸、苯酚、络合碘、戊二醛、乙醇等消毒剂只能致弱或灭活少数病毒,因此杀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而在0.5﹪甲醛、1∶200复合酚(消毒灵)作用15min,1﹪NaOH、1∶200020%二氯异氰尿酸钠作用30min的情况下,对该病毒的杀灭效果较佳,杀灭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10.
为验证在有机物存在下格利特(20%戊二醛溶液)消毒剂杀灭禽流感病毒的能力,试验模拟空栏鸡舍和周围环境消毒实际情况,在鸡粪中混入H9亚型禽流感病毒,以接种鸡胚尿囊液中H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价<2 log2判为感染阴性,以样品经消毒剂作用后检测不到病毒含量(即0EID50)为病毒完全杀灭(100%杀灭病毒),研究格利特消毒剂杀灭禽流感病毒的效果,结果显示:1∶400以下稀释的格利特消毒剂4℃或25℃作用20 min,均能100%杀灭混入鸡粪中的H9N2禽流感病毒;1∶200稀释的格利特消毒剂25℃作用20 min,能100%杀灭存在于鸡粪和清洁剂中的H9N2禽流感病毒.1∶1600以下稀释的格利特消毒剂25℃作用20 min,均能100%杀灭无鸡粪保护的H9N2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1.
过氧乙酸戊二醛复方消毒剂对NDV和IBDV的杀灭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过氧乙酸戊二醛复方消毒剂杀灭新城疫病毒(NDV)和传染性囊病病毒(IBDV)的效果,为鸡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治提供依据。分别采用鸡胚接种法、血凝试验和悬浮杀灭试验测定过氧乙酸戊二醛复方消毒剂对NDV和IBDV的杀灭效果。过氧乙酸戊二醛复方消毒剂灭活NDV、IBDV的有效浓度均为0.04%,最快有效时间分别为10 min和30 min。过氧乙酸戊二醛复方消毒剂可有效杀灭NDV和IBDV。在有效杀灭浓度范围内,随浓度的增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对NDV和IBDV的灭活效果增强。  相似文献   

1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是目前影响养猪业的重要病毒之一,国内PRRSV是以美洲型为主,根据致病性的强弱又可分为高致病性(HP)和经典性PRRSV毒株,高致病性PRRSV是引起国内2006年"猪高热病"的主要病原。PRRSV属于条件性致病病毒,对PRRSV感染猪和发病猪的准确、快速检测是采取有效措施的前提和依据。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是一种敏感、快速、操作相对简便的核酸扩增技术,整个反应在单一温度下进行,反应结果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在动物病原检测方面应用较多。本试验通过GenBank获得了HP-PRRSV和经典PRRSV分离株序列,选择2种毒株共同的保守基因区段,设计了用于检测PRRSV的RT-LAMP引物。通过对反应体系、反应温度、特异性、敏感性等优化,建立了检测PRRSV的RT-LAMP方法。建立的方法总体系为25μL,外引物终浓度为0.20μmol/L、内引物终浓度为1.60μmol/L,63.0℃恒温作用1 h,给反应产物中加入1μL SYBR GreenⅠ,阳性结果呈绿色,紫外光下可见荧光,阴性结果呈橙色,紫外光下无荧光。方法对PRRSV RNA的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9.44×10~(-5) mg/L。用建立的方法对临床送检的19份猪样品(血清和组织)进行检测,与国标(GB/T 27517-2011)的HP-PRRSV和PRRSV双重RT-PCR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双重RT-PCR方法检测出6份阳性,RT-LAMP方法检测出8份阳性。本试验建立了检测PRRSV经典毒株和高致病毒株的RT-LAMP方法,为PRRSV的检测提供了可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模拟我国和蒙古国洗净羊绒企业山羊绒洗涤工艺,进行了不同的洗涤水温及作用时间、不同的烘干温度及作用时间对口蹄疫病毒灭活作用的检测。结果表明,水温在64℃以下处理60min不能灭活羊绒中的口蹄疫病毒NM-zg99毒株,65℃处理60min、66℃处理45min、75℃处理10min、80℃处理5min能灭活羊绒中的口蹄疫病毒;高温烘干对羊绒中口蹄疫病毒的灭活与温度和作用时间密切相关,70℃处理约35min、75℃处理约25min能灭活口蹄疫病毒,80~90℃处理20min、95~105℃处理15min、110℃处理10min能使口蹄疫病毒失活。该试验结果为我国制定进口洗净毛、绒检验标准提供了参考数据,并对洗净羊绒企业改进羊毛、绒洗涤工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Ⅱ系与Ⅳ系毒株SYBR GreenⅠ荧光RT-PCR的鉴别检测方法,针对PPRV-H基因的高变区域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确定反应条件,分析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对临床样本进行验证。60℃退火、76℃收集荧光信号获得试验效果最好,熔解曲线为单一峰,Ⅱ系毒株熔解温度78.63℃,Ⅳ系毒株熔解温度80.08℃,易于区分;最低检测限为10拷贝/μL,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0.5%,羊口疮病毒(ORFV)等4种病毒无扩增曲线产生;检测140份临床样本,与国家标准检测方法结果符合率100%。本研究建立的SYBR GreenⅠ荧光RT-PCR检测方法可以快速、灵敏和特异地鉴别检测出PPRVⅡ系与Ⅳ系毒株,满足疫病快速诊断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为评价戊二醛类、酚类、含氯类常用消毒剂对非洲猪瘟病毒(ASFV)的灭活效果,参考OIE参考实验室相关操作流程,基于畜禽栏舍、运载工具、器具消毒目的,根据说明书标明的浓度范围选择低、中、高3个工作浓度,与ASFV分别在4℃和20℃条件下作用30 min,10倍连续稀释后接种猪肺泡巨噬细胞,同时加入猪红细胞,培养观察红细胞...  相似文献   

16.
9种商业消毒剂对猪2型圆环病毒的杀灭效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猪业中常用的许多商业消毒剂,都获得了法国农业部批准。然而对其杀灭增殖初期猪2型圆环病毒(PCV2)的效能却不甚了解。用在法国分离到的PCV2悬液来测试9种商业消毒剂的效能,在20℃下病毒悬液与消毒剂作用30min后,将该混合液过滤和稀释进行脱毒处理以去除对圆环病毒和猪肾细胞系有害的物质,再经一系列稀释后接种于人工培养的猪肾细胞进行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IPMA)测定PCV2的感染性。  相似文献   

17.
养猪业中常用的许多商业消毒剂,都获得了法国农业部批准。然而对其杀灭增殖初期猪2型圆环病毒(PCV2)的效能却不甚了解。用在法国分离到的PCV2悬液来测试9种商业消毒剂的效能,在20℃下病毒悬液与消毒剂作用30min后,将该混合液过滤和稀释进行脱毒处理以去除对圆环病毒和猪肾细胞系有害的物质,再经一系列稀释后接种于人工培养的猪肾细胞进行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IPMA)测定PCV2的感染性。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新型消毒剂-卫克的杀菌效果,以含相同主要成分的卫可消毒剂为对照,采用悬液定量法,观察了卫克消毒剂对大肠杆菌的杀菌效果、抗有机物干扰杀菌效果及温度对其杀菌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卫克消毒剂1∶200稀释液在室温下作用2 min即可将大肠杆菌全部杀灭,杀菌效果不受有机物和温度影响;1∶400稀释液在室温下作用10 min杀菌率可达100.0%,30 min杀菌效果不受有机物和温度影响;1∶600稀释液在室温下作用30 min杀菌率达99.8%,30℃±2℃下作用30min可达100.0%的杀菌率.卫可1∶400稀释液在22℃±2℃和30℃士2℃下作用10 min、30 min杀菌率均为100.0%.两种消毒剂不同作用浓度在22℃±2℃和30℃±2℃下的杀菌效果均好于13℃±0.3℃.表明,卫克具有很好的杀菌效果,高浓度(1∶200)消毒时不受作用时间、有机物和环境温度的影响,低浓度(1∶400和1∶600)使用时可通过延长其作用时间和提高环境温度来加强其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9.
《畜牧与兽医》2020,(2):111-119
为探索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消毒剂、温度、紫外线对伪狂犬病毒(PRV)的杀灭效果,采用3种不同厂家生产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消毒剂(稀释100~800倍)、5个温度(70、75、82、90、100℃)及2个紫外线(照射距离为1、1.5 m)处理PRV,观察已处理的病毒感染Vero细胞后细胞病变(CPE)产生的情况;PCR检测病毒核酸的增殖情况。结果显示:BIOX卫可消毒液稀释100~800倍对Vero细胞无显著毒性作用;杜邦卫可、迈微卫可消毒液在稀释100倍时有显著的毒性作用,稀释200~800倍范围内不影响细胞生长;消毒液抗PRV试验显示,3种不同厂家的卫可消毒剂对PRV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以1∶200终浓度进行消毒30 min以上效果最好;高温对病毒具有显著的杀灭作用,用70℃处理病毒3 min即可杀灭病毒;在照射距离为1 m范围内用紫外线照射病毒60 min以上,可完全杀灭病毒。结果表明: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高温处理、紫外线照射处理均对PRV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增加消毒剂的有效剂量、上调温度及延长消毒有效时间,能够保证消毒工作达到标准水平,进而从根源上切断病原传播的各种途径。试验结果对其他病毒性疾病的防控工作中消毒剂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确诊广东省阳江市某规模化猪场(存栏800头母猪)保育猪发病死亡的原因,本试验对从该发病猪场采集的3份肺脏、肝脏、脾脏临床样品进行细菌学检测及药敏试验,采用PCR/RT-PCR检测临床样品中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圆环病毒3型(PCV3)和猪肺炎支原体等病原。对特异性扩增的3株PRRSV的ORF5基因产物进行序列测定,与VR2332、HuN4、JXA1、CH-1a等代表毒株进行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试验分离鉴定出1株副猪嗜血杆菌(Hps),对7种临床常用药如阿莫西林、头孢拉定等均有较强的敏感性。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3株PRRSV (LJW1、LJW2和LJW3)ORF5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9.3%~99.8%,与欧洲型代表毒株Lelystad核苷酸同源性为64.0%~64.2%,与HP-PRRSV毒株JXA1、HuN4、CH-1a和TJ核苷酸同源性较高,分别为99.2%~99.5%、99.0%~99.3%、94.5%~94.9%和98.8%~99.2%;与中国河南和广西分离的HP-PRRSV毒株HeNzm1-16和GXLZ05-2015核苷酸同源性较高,分别为99.3%~99.7%和99.2%~99.7%,与美洲型经典疫苗株MLV、美洲型标准株NC、美洲型经典株VR2332核苷酸同源性较低,分别为88.5%~88.8%、85.2%~85.5%和82.3%~82.6%。PRRSV ORF5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3株PRRSV均属于美洲型毒株,与国内HP-PRRSV代表毒株JXA1、HuN4和TJ等处于同一分支,亲缘关系较近。本研究揭示了该场保育猪发病病原,并从分子水平上明确了分离的3株PRRSV与不同代表毒株的亲缘关系,为弱毒疫苗的合理选择使用和综合防控PRRSV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