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日本脑炎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宪凤 《猪业科学》2008,25(6):24-26
日本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 JE)又称流行性乙型脑炎、日本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虫媒病毒性疾病,该病对人类危害巨大,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相似文献   

2.
《养猪》2017,(3)
<正>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JE)又称日本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俗称乙脑,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1]),也是导致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疾病之一。蚊虫是该病的传播媒介,呈明显的季节性流行。猪是该病的扩散宿主,乙型脑炎病毒可通过蚊虫叮咬传染给人。猪感染本病后,母猪主要表现为死胎,公猪主要表现为急性睾丸炎,肥育  相似文献   

3.
<正>日本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 B,JE)又称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是由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蚊媒性传染病。该病是我国医学乙类法定传染病和二类动物疫病,也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乙脑对人类(特别是儿童)危害巨大,据统计,全球每年平均发病50000人,死亡15000人,尤其在农村死  相似文献   

4.
降低猪场的流行性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 JE)感染率对于阻断人的JE暴发至关重要,鉴于我国JE防控形势的紧迫性和现有基因Ⅲ型商品化乙型脑炎病毒疫苗对部分基因Ⅰ型乙型脑炎病毒(genotypeⅠ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GⅠJEV)流行毒株免疫保护的不确定性,急需研制安全高效、成本低廉的新型猪用GI JEV疫苗。本研究在杆状病毒载体pFastBac~(TM)多克隆酶切位点插入GⅠJEV的prME基因表达盒,测序验证后的阳性重组质粒转染DH10Bac~(TM)感受态细胞后获得Bacmid-prME重组杆粒,进一步将其转染至Sf9昆虫细胞后,获得Bac-prME重组杆状病毒。Western blot、间接免疫荧光及电镜观察GⅠJEV病毒样颗粒组成蛋白表达及病毒样颗粒形成情况,通过小鼠免疫试验初步评价GⅠJEV病毒样颗粒的免疫原性。Sf9昆虫细胞中prME基因表达盒编码的蛋白得到高效表达,且组装形成病毒样颗粒。病毒样颗粒免疫原性评估结果表明:GⅠJEV病毒样颗粒可诱导免疫小鼠产生高滴度的乙型脑炎病毒中和抗体。本研究利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获得了GⅠJEV病毒样颗粒,为研制安全高效的乙型脑炎病毒病毒样颗粒亚单位疫苗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4,(10):116-119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型脑炎)是由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病,主要通过三带喙库蚊等吸血蚊虫叮咬传播,可引起人的脑炎和猪的繁殖障碍。近年来,乙型脑炎流行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包括流行区域扩大、优势基因型改变等。本文介绍了乙型脑炎的历史和流行区域、病毒基因型分布、主要宿主和媒介昆虫,阐述了近年来乙型脑炎的流行变化新特点及其给防控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猪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JE)是由乙型脑炎病毒(JEV)引起的一种经蚊虫传播的人畜共患病,且是严重威胁人畜健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猪是JEV的重要储存宿主和扩增宿主,同时也是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和公猪睾丸炎。人是JEV的终末宿主,特别是儿童,感染发病后,死亡率可达25%。目前,仍无有效药物治疗乙型脑炎感染,而其流行区域的扩大及其优势基因型的改变为JEV防控策略带来了新的挑战。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发展,以及对病毒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深入研究,一些新技术新手段被应用到JEV疫苗研发中,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嵌合病毒减毒活疫苗、多表位疫苗、DNA疫苗等应运而生。在疫苗制备过程中,培养工艺的优化、病毒抗原的纯化、新型佐剂和耐热保护剂的应用等生产工艺的提升策略,为保障JEV疫苗的质量提供了新方向。文章简述了猪JEV疫苗的使用现状及研发进展,旨在为研制更安全、有效的猪JEV疫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评估猪乙型脑炎(HW1株)细胞灭活疫苗的免疫原性,用商品化的乙型脑炎鼠脑疫苗、乙型脑炎弱毒疫苗(SA14-14-2株)以及自制乙型脑炎细胞灭活疫苗(HW1株)分别免疫仔猪,通过抗体水平监测试验、中和抗体试验、小鼠攻毒保护试验分别检测了其特异性抗体消长情况、中和抗体效价产生情况及疫苗对小鼠的攻毒保护率。结果显示,3种疫苗均能产生中和抗体,乙型脑炎细胞灭活疫苗免疫组中和抗体水平要高于鼠脑疫苗和弱毒疫苗免疫组,乙型脑炎细胞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免疫组对小鼠的攻毒保护率高于鼠脑疫苗免疫组,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抗体消长情况显示,至8周观测期结束,鼠脑疫苗免疫组的抗体阳性率为80%,乙型脑炎细胞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免疫组抗体阳性率为100%。结果表明猪乙型脑炎(HW1株)细胞灭活疫苗的免疫原性优于鼠脑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又称日本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通过以三带喙库蚊为主要传播媒介,能引起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一种在夏秋季节流行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将该病列为需要重点控制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9.
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又称乙型脑炎病毒,简称乙脑病毒,属于黄病毒科(Flaviridae)黄病毒属,所引起的疾病称为乙型脑炎或日本脑炎,是严重威胁人畜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的季节性和一定的地理分布区域,多发生于蚊虫较多的夏秋季节,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  相似文献   

10.
日本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 JE)又称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虫媒病毒性疾病,该病对人类危害巨大,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虫媒病之一,广泛分布于亚洲,物别是远东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但近年来其流行分布范围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流行性乙型脑炎又称日本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引起的一种蚊媒性人兽共患传染病.多种动物易感,蚊是JEV的主要传播媒介,猪是该病毒在自然界最重要的贮存和增殖宿主,且可引起仔猪脑炎和种猪繁殖障碍,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科技     
正上海兽医研究所发现决定乙脑病毒毒力位点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猪病毒性繁殖障碍综合征研究团队,在乙型脑炎病毒(JEV)神经毒力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发现E蛋白138位氨基酸残基酸碱性能决定病毒毒力强弱,可作为强、弱毒株筛选鉴定的重要标志,也可作为监测具有E138突变的JEV疫苗是否出现毒力返强的靶位点。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上。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是一种重要病毒性脑炎病原,主要流行于东亚、南亚及东南亚地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特别是14岁以下的儿童,感染  相似文献   

13.
降低猪场的流行性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JE)感染率对于阻断人的JE暴发至关重要,鉴于我国JE防控形势的紧迫性和现有基因Ⅲ型商品化乙型脑炎病毒疫苗对部分基因Ⅰ型乙型脑炎病毒(genotype Ⅰ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GⅠ JEV)流行毒株免疫保护的不确定性,急需研制安全高效、成本低廉的新型猪用GI JEV疫苗。本研究在杆状病毒载体pFastBacTM多克隆酶切位点插入GⅠ JEV的prME基因表达盒,测序验证后的阳性重组质粒转染DH10BacTM感受态细胞后获得Bacmid-prME重组杆粒,进一步将其转染至Sf9昆虫细胞后,获得Bac-prME重组杆状病毒。Western blot、间接免疫荧光及电镜观察GⅠ JEV病毒样颗粒组成蛋白表达及病毒样颗粒形成情况,通过小鼠免疫试验初步评价GⅠ JEV病毒样颗粒的免疫原性。Sf9昆虫细胞中prME基因表达盒编码的蛋白得到高效表达,且组装形成病毒样颗粒。病毒样颗粒免疫原性评估结果表明:GⅠ JEV病毒样颗粒可诱导免疫小鼠产生高滴度的乙型脑炎病毒中和抗体。本研究利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获得了GⅠ JEV病毒样颗粒,为研制安全高效的乙型脑炎病毒病毒样颗粒亚单位疫苗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日本乙型脑炎(Japanese B encephalitis,简称JE)又名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包括马、牛、羊、鼠、犬、禽类等均易感染,猪主要表现为脑炎和繁殖障碍.  相似文献   

15.
JEV分子生物学与新型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是一种严惩危害人畜健康的虫媒病毒。本文对JEV的基因组结构、结构蛋白、非结构蛋白及其功能、重组活疫苗和核酸疫苗的研究现状以及与常规疫苗相比所具有的优缺点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综述,并且提出JEV复制的确切机制及其蛋白尤其是非结构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尚需深入研究,以期为坦步改良JE新型疫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日本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 B,JE)又称流行性乙型脑炎、乙型脑炎或乙脑,是由乙脑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引起的一种蚊媒传播的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病毒性传染病,是我国医学乙类法定传染病,二类动物疫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的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1]。在自然条件下,JEV可以感染人和多种动物,  相似文献   

17.
猪乙型脑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JE)又称流行性乙型脑炎、日本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虫媒病毒性疾病,该病对人类危害巨大,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虫媒病之一,广泛分布于亚洲,特别是远东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俄罗斯东部的海滨地区、太平洋的一些岛屿也有本病的报道,但近年来其流行分布范围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如1995年在澳大利亚大陆外发现了3例乙脑,  相似文献   

18.
乙型脑炎是由日本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蚊媒传染病,它对人类危害巨大,并且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临床上还无有效的药物用于治疗该病,而接种乙型脑炎疫苗能有效预防该疫病的流行。自乙型脑炎病毒疫苗应用以来,乙型脑炎的发病率大大下降。论文介绍了乙型脑炎疫苗的发展过程及生产工艺技术,总结了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以及嵌合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优势和不足,最后探讨了当前乙型脑炎疫苗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新型乙型脑炎疫苗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新型乙型脑炎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为乙型脑炎的防控提供新的思路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猪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是由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引起的一种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猪主要特征表现为高热、流产、产死胎和公猪睾丸炎,感染率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对国内养猪业和公共卫生都带来了巨大威胁。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具有价格低廉、操作简单、高通量、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等优点,是猪乙型脑炎血清学抗体水平检测的主要方法。研究利用猪乙型脑炎间接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对2012-2013年采集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的526份免疫猪血清样品进行了抗体检测,并进行了间接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与乳胶凝集试验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符合率研究。旨在评价猪乙型脑炎间接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的临床适用性及准确性,进而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同时掌握我国猪乙型脑炎疫苗的群体免疫效果,了解我国部分地区猪乙型脑炎的免疫现状,为猪乙型脑炎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猪乙型脑炎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JE)是由乙型脑炎病毒(JEV)引起的一种经蚊虫传播的人畜共患病,且是严重威胁人畜健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猪是JEV的重要储存宿主和扩增宿主,同时也是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和公猪睾丸炎。人是JEV的终末宿主,特别是儿童,感染发病后,死亡率可达25%。目前,仍无有效药物治疗乙型脑炎感染,而其流行区域的扩大及其优势基因型的改变为JEV防控策略带来了新的挑战。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发展,以及对病毒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深入研究,一些新技术新手段被应用到JEV疫苗研发中,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嵌合病毒减毒活疫苗、多表位疫苗、DNA疫苗等应运而生。在疫苗制备过程中,培养工艺的优化、病毒抗原的纯化、新型佐剂和耐热保护剂的应用等生产工艺的提升策略,为保障JEV疫苗的质量提供了新方向。文章简述了猪JEV疫苗的使用现状及研发进展,旨在为研制更安全、有效的猪JEV疫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