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吉林畜牧兽医》2014,(2):12-12
<正>从华中农业大学获悉,该校动科动医学院袁宗辉教授研究团队,研究的成果"猪可食性组织中喹烯酮最高残留限量标准制定",成为我国首例自主研究确定的食品安全标准,实现了动物性产品中有害残留物的正确识别和含量分析,填补了喹烯酮在动物性产品中安全控制标准的国际空白。据袁教授介绍,此项成果采用了国际前沿的放射性示踪技术和质谱联用技术,国际上对于本品的食品安全性未开展过研究,日前此项成果经过农业部科教司专家  相似文献   

2.
科技新品     
我国成功研发猪肉中喹烯酮残留检测标准 近日从华中农业大学获悉,该校动科动医学院袁宗辉教授研究团队,研究的成果“猪可食性组织中喹烯酮最高残留限量标准制定”,成为我国首例自主研究确定的食品安全标准,实现了动物性产品中有害残留物的准确识圳和含量分析,填补了畦烯酮在动物性产品中安全控制标准的国际空白。  相似文献   

3.
1月9日,记者从华中农业大学获悉,该校动科动医学院袁宗辉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的“猪可食性组织中喹烯酮最高残留限量标准制定’研究成果,能通过对产品的检测,判断猪肉喹烯酮残留是否超标,从而保障产品安全,并让使用喹烯酮的养殖者、检测机构和监管部门有了科学明确的监控对象与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4.
正由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袁宗辉领衔的团队,近日成功研发出国内首个猪肉中喹烯酮残留检测国际标准,从而实现了我国兽药食品安全性标准制订零的突破。该项成果被农业部科教司专家鉴定为国际领先。据介绍,喹烯酮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类新兽药,主要作用是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同时可控制  相似文献   

5.
兽药与动物性食品安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介绍了兽药与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关系,分析了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主要原因:滥用药物、人畜共患病蔓延、重金属和有毒生物素污染.全面介绍了我国兽药残留监控工作概况,包括动物产品的残留监控、修订兽药最高残留限量标准、加强残留检测方法研究、制定兽药使用休药期标准、规范兽药使用、建立兽药残留监测体系等方面的发展概况;指出了我国动物性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加强动物性食品安全管理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动物性食品中残留氯霉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霉素已禁止应用于食品动物,美国FDA、欧盟、中国等相关标准都规定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氯霉素。但养殖业中仍存在氯霉素滥用现象,造成动物性产品中氯霉素残留。高效的检测方法在氯霉素残留控制中发挥关键作用。现就目前国内外有关动物性食品中氯霉素残留检测方法的进展情况做一系统概述。  相似文献   

7.
喹烯酮在鸡体内的代谢及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HPLC-MS/MS为定量手段,研究了喹烯酮经静脉注射(2.5 mg/kg)、口服(30 mg/kg)两种给药途径在鸡体内的代谢及药物动力学特征.鸡静脉注射喹烯酮后,血浆中检测到喹烯酮原药和1-脱氧喹烯酮;口服灌注喹烯酮后,血浆中检测到喹烯酮原药和3-甲基喹噁啉-2-羧酸(MQCA).喹烯酮在鸡体内的药动学数据采用统...  相似文献   

8.
我国首次建立了由中国农业大学沈建忠博士主持《马杜霉素和阿维菌素等15种兽药在动物组织中的留的研究》成果创立的15种兽药检测方法,为制定类兽药残留标准填补了空白,为检测和控制动物性品中的兽药残留,保障食用者安全,维护环境卫生和态平衡提供了有效手段。专家们同时认为,这项研究助于我国畜牧企业突破国际贸易壁垒,使我国的肉品能够顺利出口,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据悉,这项研究推出的15种检测方法有8种已为业部采纳,并已在我国兽药残留检测工作中得到推,总计检测了千余例残留样品,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和经济效益。(摘自《动物保健品…  相似文献   

9.
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肉”,越来越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我国首次建立了由中国农业大学沈建忠博士主持的《马杜霉素和阿维菌素等15种兽药在动物组织中的残留的研究》成果创立的15种兽药检测方法,为制定肉类兽药残留标准填补了空白,为检测和控制动物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保障食用者安全,维护环境卫生和生态平衡提供了有效手段。专家们同时认为,这项研究有助于我国畜牧企业突破国际贸易壁垒,使我国的肉食品能够顺利出口,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绿色食品企业标准--(冷却、冷冻)分割猪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标准根据我国相关绿色食品标准和农业部《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的要求,参考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食品法规委员会(CAC)的有关标准和欧盟的相关有机食品标准,同时考虑我国现实的畜禽生产水平、检测能力与经济发展等因素制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A级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对药物残留危害性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动物性食品中药物残留问题日益引起关注。兽药残留超标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而且直接影响我国动物性食品走向国际市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动物性产品出口因药残问题遭遇退货、销毁的事件时有发生,药残问题已成为制约动物性产品出口的重要瓶颈之一。香港地区于1993年开始禁止养牛,因此在广东供港动物性产品中,原料奶占有重要地位。如何控制原料奶中药物残留是检验检疫系统和生产企业共同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动物性产品中存在多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不仅危害动物健康,且影响人类的动物性食品安全。作者就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问题及其检测方法(如微生物法、理化检测法、免疫分析法等)进行了简要综述,并进行了合理的展望,以期为今后研究和开发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动物性产品中药物残留的危害及控制现状,提出了药物残留的控制措施,即:加快兽药残留的立法,健全监控体系;养殖企业要大力发展绿色畜牧业,建立生物安全体系;开发中药饲料添加剂及自然畜产品名牌;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药物残留分析方法的技术研究和引进。  相似文献   

14.
根据《兽药管理条例》的规定 ,农业部于 2 0 0 3年 1月 2 2日发布第 2 36号公告 ,发布 1 2种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方法 ,包括 :1、动物性食品中卡巴氧标示残留物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2、动物性食品中硝基咪唑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3、动物性食品中磺胺二甲嘧啶残留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4、动物性食品中拉沙洛西钠残留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5、动物性食品中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残留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6、动物性食品中喹酸和氟甲喹残留检测方法(鸡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相似文献   

15.
动物性食品中青霉素类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微生物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部于2003年1月22日发布第236号公告,发布12个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方法。方法之九:动物性食品中青霉素类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微生物法。 动物性食品中青霉素类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微生物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动物性食品中青霉素类抗生素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以青霉素酶法进行判定。 4.2 试剂和材料 以下所用试剂,除特别注明者  相似文献   

16.
贾涛 《饲料广角》2011,(3):33-35,41
由于喹烯酮在饲料中的不正当使用,致使喹烯酮会残留在动物的内脏及肌肉组织中,从而进一步危害人体健康。本文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饲料中的违禁药物喹烯酮进行检测,并对检测中应注意的问题加以讨论,此方法具有操作相对简单、所用时间短、良好的线性范围,且重复性好,变异系数低等优点;经试验:标准曲线r值≥0.999882,变异系数(CV值)≤0.85%,检测回收率≥91.56%,回收率标准偏差≤1.40%。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动物性产品中药物残留的危害及控制现状,提出了药物残留的控制措施,即:加快兽药残留的立法,健全监控体系;养殖企业要大力发展绿色畜牧业,建立生物安全体系;开发中药饲料添加剂及自然畜产品名牌?鸦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药物残留分析方法的技术研究和引进.  相似文献   

18.
动物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磺胺类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广谱抗菌药物,因为其疗效好且价格相对低廉,在动物养殖和疾病防治中应用较为广泛。但这类药物在使用后易以原型排出,且大剂量、长时间使用时会造成其在动物产品中的残留,对人的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对动物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是保证产品食用安全和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磺胺类药物由于种类多、使用广泛、在不同动物性产品中的残留情况也不相同,在对其残留进行检测时,应选择合适方法对样品进行处理和检测。本文介绍了样品前处理的常用方法,如液液萃取等传统方法和固相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以及基质固相分散法等的原理、优缺点等。对动物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的检测,应用较多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放射免疫法、免疫传感器发和酶联免疫法等,可使实现对产品中药物残留的定性和定量检测,但是也存在需要专门仪器、检测时间相对较长的问题;快速检测方法最常用的就是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可以实现对中多种磺胺类药物的快速和定性的检测,是食品种抗菌药物检测技术研究的一个发展方向。通过对动物性食品中抗微生物残留进行初步筛查,确定为阳性的样品在进行实验室的定量检测,是保证产品安全、可操作的基本程序。研究高通量、敏感、快速、操作简便的动物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技术,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资料显示.我国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是铅.尤其是在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中污染较为严重,按照国家现有膳食的评估表明.我国人体内铅的摄入量都已经超过了FAO/WHO推荐的PTWI的平均值。动物性食品中残留的铅是由存在于环境中的重金属铅经农作物、饲料等途径进入畜禽体内而致.铅离子经动物性食品进入人体后,造成蓄积毒性、生殖毒性,对人体靶器官造成极大的损害.甚至有致畸、致癌的危险。因此,畜禽肉产品中铅的含量是衡量畜禽肉产品卫生质量的一个极重要的指标.国际国内对此均有限量标准。为了评价重庆市涪陵区南沱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实施生态养猪模式后猪肉产品的安全性,笔者对该园区养殖的瘦肉型商品猪进行了重金属铅的残留检测,现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20.
部分国家和地区允许使用与禁止使用的兽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我国出口的动物产品中兽药残留超标等问题,一些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欧盟,一直未解除停止进口我国动物产品的禁令。兽药残留超标已成为制约我国动物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为做好我国动物性产品的兽药残留检测及管理工作,全面了解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兽药使用规定,对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