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将160只一日龄健康艾维因肉仔鸡随机分成四组,其中三组在饮水中添加不同益生菌组合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分别抽样测定其在7、14、21、28、35、42、49日龄时盲肠内容物菌群的数量。结果表明:复合微生态制剂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地增加了肠道内乳杆菌、肠球菌的数量,同时显著地降低了肠道内大肠杆菌的数量,增强了机体防御病菌侵袭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日粮中添加绿茶粉对白羽肉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饲料中添加绿茶粉对白羽肉鸡回肠和盲肠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用495只1日龄白羽肉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组33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组I为基础日粮+1%绿茶粉、组Ⅱ为基础日粮+2%绿茶粉、组Ⅲ为基础日粮+4%绿茶粉、组Ⅳ为基础日粮+6%绿茶粉。饲养至42日龄,每个重复随机取2只,收集肠内容物,细菌选择性培养检测肠道各菌群数量。结果表明,鸡回肠和盲肠中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与饲料中绿茶粉添加量呈正相关,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与饲料中绿茶粉添加量呈负相关,且添加绿茶粉组显著低于对照(p0.05)。组I、组Ⅱ和组Ⅲ白羽鸡回肠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而盲肠中白羽肉鸡只有组Ⅱ和组Ⅲ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饲喂绿茶粉可有效促进鸡回肠和盲肠中有益菌生长并降低有害菌数量。  相似文献   

3.
甘露寡糖替代抗生素对蛋雏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抗生素替代品,减少抗生素所带来的危害。试验以7日龄海兰褐蛋雏鸡为研究对象,通过饲养试验和肠道菌群培养,研究甘露寡糖替代抗生素对蛋雏鸡肠道菌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甘露寡糖组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蛋雏鸡盲肠和回肠内容物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肠道中的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4.
小刺猴头菌发酵浸膏多糖对肉仔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小刺猴头菌发酵浸膏多糖对肉仔鸡肠道pH和肠 道菌 群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健康且生产性能相近的艾维茵肉仔鸡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 重复,每个重复20只。选用无任何抗生素的玉米—豆粕型饲粮作为基础饲粮,各试验组分别在 基础饲粮中添加0,0.1%,0.3%,0.5%小刺猴头菌发酵浸膏多糖,试验期42 d。分别于1 4,21,28,42日龄无菌取回肠、盲肠食糜以检测肠道pH和菌群数量。结果表 明 :0.1%,0.3%,0.5%组显著提高了肉仔鸡的回肠、盲肠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P <0 .05),降低了肠道内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肠球菌的数量,尤以0.5%添加组的效果最好。0 1%,0.3%,0.5%组降低了肉仔鸡回肠、盲肠的pH,且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合生素对肉仔鸡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方法】选择1日龄肉仔鸡450只,随机分成5个日粮处理,分别为基础日粮、基础日粮+抗生素、基础日粮+益生素、基础日粮+益生元、基础日粮+合生素。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在21和42日龄,每个重复选择4只屠宰,无菌采集盲肠内容物,提取细菌基因组总DNA,PCR扩增16s rDNA,用DGGE方法分析盲肠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肠道中总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数量。【结果】在21和42日龄,日粮添加合生素比单独应用益生素、益生元或抗生素提高了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P<0.05),肉仔鸡盲肠DGGE条带数(菌群丰富程度)均高于对照组、抗生素组、益生素组、益生元组;基因测序分析发现肉仔鸡盲肠中特异条带主要是不可培养细菌。合生素能促进盲肠总菌数、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增殖,抑制大肠杆菌数量。【结论】合生素对肉仔鸡促生长的效用与其对盲肠菌群的调控作用有关,且合生素的效果优于益生素、益生元或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低聚糖对肉鸡肠道内主要微生物菌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选择 1日龄健康AA肉鸡 6 0 0羽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设 4个重复 ,分别施以 3种不同日粮 :基础日粮添加 0 .1%异麦芽低聚糖 (低聚糖组 ) ;基础日粮添加 3.3mg/kg硫酸粘杆菌素 16 .5mg/kg杆菌肽锌 (抗生素组 )和基础日粮 (空白对照 )组 ,各组基础日粮相同。分别于肉鸡 2 1日龄和 42日龄时从各组中选 2只试验鸡 ,解剖 ,取其空肠和盲肠新鲜内容物 ,用以测定试验鸡肠道中主要微生物菌群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乳酸杆菌 )的数量。结果表明 :添加低聚糖组试鸡空肠和盲肠内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5 ) ;在添加低聚糖组肉鸡肠道内仅检测到很少或几乎没有沙门氏菌 ;添加抗生素组试鸡中空肠和盲肠内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乳酸杆菌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中草药组方对肉鸡盲肠主要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基础日粮组和抗生素组相比,21日龄时3种中草药组对大肠杆菌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乳酸杆菌也无明显的增殖效果;42日龄时3种中草药组对大肠杆菌无明显的抑制作用,但配方Ⅰ0.07%添加水平的乳酸杆菌数显著高于配方Ⅰ0.12%添加水平和加利健组。因此,从肉鸡整个生长期来看,配方Ⅰ0.07%添加水平对肉鸡肠道菌群调节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8.
<正> 选1、8、22、48、180日五个日龄的健康猪只,定量检查空肠、回肠、盲肠和直肠的10种肠道菌群,在1日龄乳酸杆菌和真杆菌达高峰,8日龄双歧杆菌、消化球菌、大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达高峰,22成龄小梭菌达高峰,表明8日左右肠内已形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微生态制剂对雏鸡生产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肠道益生菌的影响。选用1日龄雏鸡140羽,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低聚果糖组、复合益生菌+低聚果糖组、复合益生菌组),每组35羽,每只鸡为1个重复,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复合益生菌+低聚果糖组和复合益生菌组鸡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合益生菌+低聚果糖组鸡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十二指肠双歧杆菌数量和盲肠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合益生菌组十二指肠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通过饮水给与复合微生态制剂能够提高雏鸡的平均体重,显著增加鸡的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并促进十二指肠和盲肠内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增殖。  相似文献   

10.
徐丽萍  马明颖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284-9285,9310
[目的]探讨低聚木糖对蛋用雏鸡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以找出较为合理的雏鸡添加量。[方法]以1日龄海兰褐壳蛋用雏鸡为试验对象,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10%、0.015%、0.020%低聚木糖,测定其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结果]日粮中添加低聚木糖能够提高雏鸡免疫功能,增加雏鸡盲肠内双歧杆菌数量,降低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量。[结论]日粮中添加0.020%低聚木糖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在日粮中添加屎肠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乳鸽生长性能的改善效果,及是否通过调节肠道形态、消化酶活性及肠道微生物区系,发挥促生产作用。[方法]试验选取240只12日龄、体重接近的健康白羽王鸽,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屎肠球菌组、枯草芽孢杆菌组、屎肠球菌与枯草芽孢杆菌混合添加组。于试验第16天(28日龄)测定生产性能并进行屠宰采样,测定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肠道形态,十二指肠内容物消化酶活性和结直肠微生物区系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屎肠球菌处理组显著提高12~28 d龄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屎肠球菌处理可显著提高十二指肠胰蛋白酶活性,枯草芽孢杆菌及混合处理添加可显著提高十二指肠中淀粉酶活性(P<0.05)。益生菌单独或混合添加处理组乳鸽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绒毛高度显著升高,均显著提高空肠、回肠的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P<0.05);16S rRNA分析结直肠微生物区系结果表明,单独或混合添加屎肠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可提高结直肠奇异菌属(Atopobium)、分节丝状菌(Candidatus Arthromitus)、芽孢杆菌(Bacillus)丰度...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利用内源乳化法制备微胶囊化益生菌嗜酸乳杆菌对肉鸡生产性能、免疫机能和盲肠微生物组成的影响。选取1日龄雄性AA肉仔鸡480只,随机分为4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不含抗生素的基础日粮,益生菌组、空壳组和微胶囊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未包被的益生菌、微胶囊空壳和微胶囊益生菌,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组:①饲粮添加微胶囊化益生菌显著提高了肉鸡平均日增重。②益生菌组和微胶囊组显著提高了21 d肉鸡法氏囊指数、血清IgG和IgM水平,同时微胶囊组肉鸡血清IgG水平显著高于益生菌组。益生菌组和微胶囊组显著提高了肉鸡42 d法氏囊指数、血清IgM水平,同时微胶囊显著提高了肉鸡脾脏指数和血清IgG水平。③益生菌组显著提高肉鸡21 d盲肠乳酸杆菌数量,微胶囊组显著提高21 d和42 d盲肠乳酸杆菌数量和42 d双歧杆菌数量,同时显著降低21 d和42 d沙门氏菌数量、42 d大肠杆菌数量。由此可见,内源乳化凝胶法制备的嗜酸乳酸杆菌微胶囊在肉鸡上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山西农业科学》2017,(9):1530-1533
选取1日龄的白羽肉鸡(商品代)5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设5个重复,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3,4,5组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0.4%,0.6%和0.8%的菊粉,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菊粉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4,5组平均日增质量显著增加(P0.05),料质量比显著降低(P0.05);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3,4,5组显著提高(P0.05);2,3,4,5组盲肠中大肠杆菌浓度显著降低(P0.05),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浓度显著增加(P0.05)。饲料中添加菊粉提高了白羽肉鸡的生产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及肠道中有益菌群,降低了料质量比及肠道中有害菌,添加量以0.6%和0.8%的菊粉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选择甘肃肉用绵羊新品种选育群公羔(单羔)45只,分别于0、7、14、21、28、35、42、49、56d屠宰测定盲肠的相对质量(消化道质量、肠道质量、大肠质量)、相对容积(消化道容积、肠道容积、大肠容积)、相对长度(肠道长度、大肠长度),盲肠内容物pH和粘膜pH,乳酸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数量.结果表明:盲肠相对质量(消化道质量、肠道质量、大肠质量)和盲肠相对容积(肠道容积、大肠容积)的增降趋势基本保持一致,随日龄增长均呈"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0~56日龄羔羊盲肠内容物pH和粘膜pH分别在5.77~7.06和6.03~7.22之间,均呈弱酸性;粘膜pH略高于内容物pH.随着pH的升高,单位质量内容物中大肠杆菌的数量有所上升,而乳酸杆菌的数量则有所下降.0d羔羊盲肠中即有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的存在,并且单位内容物中所含数量最高;盲肠内容物pH从21d开始趋于稳定;随着日龄的增大,单位内容物中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均处于下降趋势,乳酸杆菌数量从28d后趋于稳定,大肠杆菌数量35d后趋于稳定;试验期内乳酸杆菌数量始终高于大肠杆菌数量.在舍饲并始于7d补饲条件下,绵羊肉用羔羊于28d或35d断奶不会对其盲肠形态及内容物pH、单位内容物乳酸杆菌数量和大肠杆菌数量等指标的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5.
酵母培养物对雏鸡肠道菌群及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培养物对海兰褐蛋雏鸡肠道主要菌群及免疫机能的影响.选用180只7日龄健康无病的海兰褐蛋雏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和5%的酵母培养物.于21、35、49日龄测定雏鸡肠道中大肠杆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并且通过Ea玫瑰花环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测定血清IL-2水平评价其细胞免疫功能.结果表明:①在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后可以显著降低蛋雏鸡肠道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提高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P<0.05);②酵母培养物可以提高蛋雏鸡Ea玫瑰花环形成率、淋巴细胞转化率以及血清中IL-2的水平,提高蛋雏鸡机体的免疫机能;③综合考虑,蛋雏鸡日粮中添加2.5%的酵母培养物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中药复方对早期断奶仔猪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中药复方对早期断奶仔猪肠道微生态的影响,选择21日龄断奶仔猪6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头,单栏饲养,分别饲喂基础日粮 0.2%中药复方、基础日粮 0.02%粘杆菌素和基础日粮。于试验开始后第7 d、14 d和28 d每个处理随机取5头,处死后无菌采集空肠、回肠和盲肠内容物,利用平板计数法测定各肠段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变化。结果表明,中药复方能显著增加早期断奶仔猪肠道内容物中乳酸杆菌数量、降低大肠杆菌数量(P<0.05);随着断奶后中药复方日粮饲喂时间的延长,DGGE图谱泳带数量增加,说明中药复方显著增加了仔猪肠道微生态的多样性(P<0.05)。上述结果提示,该中药复方可促进肠道有益菌、抑制病原菌的增殖,增加早期断奶仔猪肠道微生态的多样性,有效提高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17.
1.猪的肠道菌群健康猪的肠道菌群保持着动态平衡,有益菌和致病菌在肠道内保持一定比例,并与机体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仔猪在出生24小时内大空肠、回肠、盲肠和直肠就定植了分歧杆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消化球菌、类杆菌、肠球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胡兀鹫肠道菌群多样性,本研究利用5种培养基进行胡兀鹫肠道菌分离、培养、鉴定、耐药性试验及抑菌测定。结果表明:共分离到27株肠道菌,隶属于2门8属12种;这些菌株对3~22种抗生素及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屎肠球菌对5种常见肠道致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粪肠球菌仅对大肠杆菌有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乳酸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肠道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的影响,试验选用144头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日粮)、基础+3 g·kg-1乳酸酸化剂、基础+6 g·kg-1乳酸酸化剂,测定仔猪生产性能,回肠、盲肠和结肠内容物中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回肠和结肠黏膜粘附的乳酸杆菌数量。结果表明:添加乳酸酸化剂后,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14 d后回肠、盲肠和结肠内容物中大肠杆菌数量明显减少,而乳酸杆菌数量明显增加,回肠和结肠黏膜粘附的乳酸杆菌数量明显增加。表明乳酸酸化剂能减少肠道有害菌,增加有益菌的繁殖,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0.
鸡白痢发生的微生态学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微生态学原理和方法,通过对不同生理状态的7日龄雏鸡肠道中大肠杆菌、葡萄球菌、肠球菌、乳酸杆菌、拟杆菌、双歧杆菌、鸡白痢沙门氏杆菌进行了定量检测,从而阐明了雏鸡白痢病原菌与肠道常在优势菌的量变关系及其鸡白痢发生的微生态学机制。另外,还对鸡白痢的生态疗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