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宿根蔗的主要优点,一是省工、省种、省成本;二是早生快发,早熟高糖,有利于糖厂提早开榨;三是能调节劳动力。雷州半岛蔗区宿根蔗约占40-50%。当前宿根蔗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产量偏低。据调查统计,新植蔗平均公顷产蔗量75吨,而宿根蔗只有45—60吨。宿根蔗低产的原因是,发株少,一般一亩只有3000株,少的2000株左右。因此,要提高宿根蔗产量,必须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新植蔗不同施肥模式对宿根蔗的后续效应,旨在探讨新植蔗不同施肥模式下,宿根蔗产量和蔗糖分差异及其原因,为进一步优化甘蔗三高施肥模式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新植蔗不同施肥模式下,就模式间进行比较,宿根蔗蔗茎产量和收获株数存在显著差异,其规律与新植蔗的结果相一致;宿根蔗的株高在施肥情况下存在显著差异;宿根蔗茎径差异不显著;株高的变异系数存在明显差异,且施肥与否规律相同;生长中后期的叶片N  相似文献   

3.
卢昌 《甘蔗(福建)》2002,9(1):33-35
根据桂中监狱蔗区近几年来宿根蔗栽培的经验,阐述了宿根蔗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种好管好新植蔗;规范操作,提高宿根蔗发芽出苗数;提早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4.
霜冻蔗区的宿根蔗,通常是前季甘蔗在2月上中旬(特别是1月)以前砍收的,都会程度不同地受到冬季严寒、霜冻、病害等的影响,以致蔗芽受害,蔗桩腐坏,发株较少,缺株断垄较重,对产、质量(特别是产量)的影响很大。地膜覆盖具有补偿效应(包括地温对气温的补偿效应和...  相似文献   

5.
上造甘蔗施用壮尾肥、宿根松Dou晒蔗头、宿根蔗Dou盖地膜和宿根蔗补植梢头茎,是提高宿根蔗单产的几项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提高宿根蔗低产低糖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百色市平果县蔗区宿根蔗面积约占种植面积70%,平均单产徘徊在54t/hm^2上下,含糖分13.6%左右,低产低糖是主要障碍因素。本文试图分析宿根蔗的低产低糖原因,并提出提高宿根蔗产量和糖分的主要技术措施,从而全面提高甘蔗总产和糖分。  相似文献   

7.
云蔗89/151两新一宿试验,蔗糖分13.35%,比对照川蔗13号高0.99%(绝对值),新植蔗比川蔗13号增产450kg/hm^2,宿根蔗比川蔗13号增产27600kg/hm^2。该品种早生快发,前中期生长快,早中熟,高糖丰产,耐旱、抗病,宿根性强,适应性广。云蔗89/7两新一宿蔗糖分12.92%,比对照川蔗13号高0.56(绝对值),新植蔗比对照川蔗13号增产10515kg/hm^2,宿根蔗比川蔗13号增产25800kg/hm^2。该品种全期生势强,中晚熟高糖丰产,在我县水旱皆宜种植。  相似文献   

8.
“Agri-sc免深耕”土壤理剂是国家高科技产品,经在宿根蔗和新植蔗上试验均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其中,在宿根蔗上应用每亩增产0.506吨,净增收67.01元;在新植蔗上应用每亩增产0.309吨,净增收33.92元。经t测验,在宿根蔗上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而在新植蔗上差异不显著。因此,宜在土壤板结较为严重的宿根蔗上推广应用则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宿根蔗减产的主要原因是缺苗断垄,基本苗不够,本文分析了造成宿根蔗缺苗龙断垄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三、宿根蔗栽培技术 1、宿根蔗是指新植蔗砍收后,留在土地里的蔗蔸,开春后气温上升时继续萌芽出生长成的甘蔗,叫宿根蔗。一般宿根2.3年即可。由于宿根蔗不需要重新下种,只有中耕管理。所以留宿根能节省蔗种、人工而降低成本。又由于宿根有地下部根芽生长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参试的10个甘蔗品种在农艺性状方面整体表现较好,出苗率除粤甘35号表现较差外,分蘖率除粤甘34号、云蔗04-241表现较弱外,其余品种表现良好;对蔗茎产量、蔗糖分及含糖量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赣南02-70蔗糖分高,蔗茎产量一般;云蔗05-51蔗糖分高,新植蔗茎产量最高;福农39号蔗糖分中等,蔗茎产量高,宿根性一般;福农02-5707蔗糖分中等,蔗茎产量与对照相当,宿根性较好.经2年田间试验观察表明,除福农36号表现差外,参试的其余品种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12.
冯奕玺 《福建甘蔗》2001,(3):22-25,45
宿根蔗低产的主要原因是宿根蔗发株少,成茎率低,造成有效茎数少。本文分析了造成宿根发株少,成茎率低,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指出了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参试的9个甘蔗品种在农艺性状方面整体表现较好,出苗率及分蘖率除个别品种较弱外,其余表现良好;云蔗03-194、闽糖96-1027、CI-2003宿根性较好;对蔗茎产量、蔗糖分及含糖量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福农04-2816、桂糖97-40蔗糖分高,蔗茎产量较差;闽糖96-1027、云蔗03-332、粤甘26号宿根性好,蔗茎产量高,丰产性好,蔗糖分一般;福农04-3504、云蔗03-194、CI-2003、粤甘24号蔗糖分较好,蔗茎产量一般。  相似文献   

14.
宿根蔗低产的主要原因是宿根蔗发株少、成茎率低,造成有效茎数少。宿根蔗发株少、成茎率低,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本文重点分析了几个主要主、客观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主栽甘蔗品种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中国5个主栽甘蔗品种‘桂柳05-136’‘桂糖42号’‘云蔗05-51’‘福农41号’‘新台糖22号’为研究材料,分别在新植蔗和宿根蔗的伸长初期、伸长盛期、成熟期,对不同品种甘蔗叶面积指数(LAI),完全展开绿叶(+1、中部、基部)的叶面积,株高和茎径进行测定。在甘蔗伸长盛期、成熟期对甘蔗叶片总数、绿叶数进行测定,在甘蔗成熟期对产量、蔗糖分、纤维分、干物质含量等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并分析甘蔗的表型发育特征与成熟期产量和糖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伸长初期各品种新植蔗株高生长速度高于宿根蔗,‘云蔗05-51’的生长速度最快;‘福农41号’的新植蔗和宿根蔗茎径高于其他品种;各品种叶片LAI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伸长盛期宿根蔗LAI高于同时期新植蔗;宿根蔗叶面积在伸长初期显著高于新植蔗,新植蔗叶面积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宿根蔗较新植蔗具有更高的绿叶率,其中‘桂柳05-136’各时期绿叶率均处于最高。成熟期甘蔗产量和品质检测表明:‘云蔗05-51’产量最高,‘桂柳05-136’蔗糖分最高,‘桂糖42号’纤维分和干物质含量最高,新植蔗‘桂糖42号’产糖量最高,宿根蔗‘桂柳05-136’产糖量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新植蔗蔗糖分与伸长初期株高、茎径、叶面积显著负相关,宿根蔗产量与生长各时期株高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发现‘桂柳05-136’宿根蔗具有较好的单位面积产糖量,‘桂糖42号’新植蔗单位面积产糖量较高,‘云蔗05-51’具有较高的产量,不同品种具有的生物学特性有所差异,应结合气候条件和栽培模式,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16.
蔗叶还田方法对宿根蔗地一些土壤肥力因素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在大田生产条件下,研究新植蔗地蔗叶还田对宿根蔗地一些土壤肥力因素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蔗叶还田能提高宿根蔗地的土壤pH值及土壤速效N、土壤速效P和土壤速效K含量,起到培肥地力,促进甘蔗生长的作用。其中尤以C处理对蔗地的培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甘蔗新品种桂辐98-296种茎对新台糖22号宿根蔗直接补种对各自产量和蔗糖品质的影响,以有效地解决宿根蔗缺株断垄问题,延长宿根蔗年限,降低植蔗周期生产成本,为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桂辐98-296和新台糖22号种茎直接补种新台糖22号宿根,调查补种的桂辐98-296、新台糖22号和新台糖22号宿根蔗的产量性状、蔗茎产量及蔗糖品质表现。【结果】桂辐98-296种茎直接补种处理产量为74.33t/hm2,分别比CK、新台糖22号种茎直接补种处理增产18.36、15.83t/hm2,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新台糖22号种茎直接补种处理产量与CK差异不显著。直接补种不影响新台糖22号宿根蔗的产量和蔗糖分;补种的桂辐98-296的蔗糖分与新台糖22号宿根蔗相当。【结论】桂辐98-296种茎直接补种新台糖22号宿根蔗,可以增加单位面积有效茎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方法简单、高效、实用,有效延长了宿根年限,提高植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研究以品种‘桂辐98-296’(‘GF98-296’)种茎直接补种‘桂柳05-136’(‘GL05-136’)宿根蔗地对甘蔗农艺性状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以解决甘蔗宿根缺株断垄问题,为推广“种茎直接补种新技术”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设‘GF98-296’种茎直接补种‘GL05-136’宿根蔗地(处理A)、‘GL05-136’种茎直接补种‘GL05-136’宿根蔗地(处理B)、不补种自然状态下‘GL05-136’宿根蔗地(CK),共3个处理;在‘GL05-136’宿根苗期2~4张叶片时期实施补种,到工艺成熟期调查3个处理甘蔗的农艺性状及其单位面积产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处理A产量为79.55 t/hm2,分别比CK、处理B增产19.29、13.91 t/hm2,增幅分别达32.01%、21.18%,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处理B产量与CK差异不显著;直接补种不影响‘GL05-136’宿根蔗的发株、产量和蔗糖分;工艺成熟期时,‘GF98-296’蔗茎的蔗糖分与‘GL05-136’宿根蔗茎的相当。经济效益分析表明,以‘GF98-296’种茎直接补种‘GL05-136’宿根蔗地,蔗农增收5071.0元/hm2;制糖企业可增加工业产值15 573.0元/hm2。表明‘GF98-296’适宜作为‘GL05-136’宿根蔗地种茎直接补种品种,可进行大面积示范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火烧蔗地残叶损失了肥料,却能提高宿根蔗出苗率和蔗苗素质,减少蔗头感病机会并减轻霜冻危害,利于田间作业,为提高单产找下了基础。因此,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20.
雷州半岛蔗区宿根蔗低产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宿根蔗低产的主要原因是发株少,成茎率低,造成有效茎数少。宿根 株少、成茎率低,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文中也指出了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