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型鸡新城疫Ⅰ、Ⅳ系苗是用特定鸡胚制成的。新城疫苗不带鸡马立克氏病、弓形体病、鸡白痢、支气管炎、喉气管炎、法氏囊炎、脑脊髓炎、病毒性关节炎、传染性鼻炎和鸡腺病毒病等10种病的病原体。达到SPF级疫苗的要求,是一种优质、安全的疫苗。  相似文献   

2.
采用经检测无鸡新城疫、鸡痘、鸡马立克氏病、鸡支原体、鸡沙门氏菌、禽白血病等致病性微生物感染的11日龄雉鸡胚、10日龄普通京白鸡胚以及SPF胚制成鸡胚成纤维细胞,然后接种火鸡疱疹病毒(HVTFc-126)制成冻干疫苗各50万羽份。将以上3种鸡胚疫苗同时进行蚀斑计数、特异性检测和安全检验,发现除普通鸡胚苗轻度污染外源病毒外,其它各项检验均符合标准,而且雉鸡胚苗保护率高于普通京白鸡胚苗20%以上,低于SPF胚苗10%左右。  相似文献   

3.
通过鸡胚和鸡胚细胞分离得到Q株,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株。Q株可在鸡胚上增殖,并能适应鸡胚细胞培养。Q株在鸡胚细胞增殖后,病毒可释放于培养液中,TCID50达10^15/0.1ml。  相似文献   

4.
通过抽蛋清、延长空气与胚胎接触时间的方法,就空气对X期鸡胚原壳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种蛋开孔0.5 cm,用蛋壳皿立即封口后进行孵化,X期鸡胚和3日龄鸡胚的孵化率呈现出极显著的差异(P<0.01),X期鸡胚的孵化率为0,而3日龄鸡胚的孵化率高达80.0%.种蛋抽取1.0 mL蛋清后,X期鸡胚和3日龄鸡胚的孵化率也呈现出极显著的差异(P<0.01),X期鸡胚的孵化率为31.3%,3日龄鸡胚的孵化率为81.3%.开孔后在空气中暴露2 h,然后封口孵化,结果孵化鸡胚的死亡明显加快(P<0.01),7日龄鸡胚的存活率立即封口组为51.6%,2 h后封口组为25%.上述实验表明,开孔与空气接触、抽蛋清使蛋内进入空气或延长空气与X期鸡胚接触的时间都可使鸡胚在孵化过程中的死亡加快,从鸡胚死亡的幅度来看,空气可能是影响鸡胚体外培养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将6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分别接种鸡胚肾细胞(CEKC)和气管环培养(TOC)。6株病毒无论是否已经适应于鸡胚,都在气环培养中能引起病变。病毒适应于CEKC,是与病毒在鸡胚和细胞培养上的传代次数有关。分别用SPF鸡胚、非免疫鸡胚和普通鸡胚制备在TOCIBV-M41株的IC50,结果用于SPF鸡胚和非免疫鸡胚制的TOC测定的ID50都获得较镐滴度,而在普通鸡胚制备的TOC中IC50明显低。  相似文献   

6.
采用鸡胚培养法和红血球凝集(HA)试验,测定中药蓝靛注射液对鸡新城疫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中药蓝靛注射液对鸡胚无毒性作用;蓝靛注射液与病毒同时接种鸡胚,能完全抑制鸡新城病毒在鸡胚中增殖。  相似文献   

7.
将6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分别接种鸡胚肾细胞(CEKC)和气管环培养(TOC)。6株病毒无论是否已经适应于鸡胚,都在气管环培养中能引起病变。病毒适应于CEKC,是与病毒在鸡胚和细胞培养上的传代次数有关。分别用SPF鸡胚、非免疫鸡胚和普通鸡胚制备的TOC测定IBV-M41株的ID50,结果用SPF鸡胚和非免疫鸡胚制备的TOC测定的ID50都获得较高滴度,而在普通鸡胚制备的TOC中ID50明显低。  相似文献   

8.
采用鸡胚培养法和红血球凝集(HA)试验,测定中药红芪注射液对鸡新城疫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中药红芪注射液对鸡胚无毒性作用,红芪注射液与病毒同时接种鸡胚,能完全抑制鸡新城病毒在鸡胚中增殖.  相似文献   

9.
红芪多糖注射液鸡胚接种抗鸡新城疫病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鸡胚培养法和红血球凝集(HA)试验,测定中药红芪多糖注射液对鸡新城疫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中药红芪多糖注射液对鸡胚无毒性作用。红芪多糖注射液与病毒同时接种鸡胚,能完全抑制鸡新城病毒在鸡胚中增殖。  相似文献   

10.
从两个鸡场采集具有肾型染性支气管炎特征的产现鸡病料,在鸡胚盲传4代分离到H和Z两株病毒。在两毒株,在鸡胚传代可致胚死亡妆出现典型侏儒胚,能极显地干扰鸡新城疫病毒在鸡胚上增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特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hydroquinone,TBHQ)对鸡舍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诱导鸡胚肺损伤的缓解作用及机制,为预防和缓解鸡舍PM2.5污染引起的鸡呼吸道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14日龄鸡胚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鸡舍PM2.5诱导鸡胚肺组织损伤模型,再利用鸡胚肺损伤模型研究TBHQ的缓解作用。在建立鸡舍PM2.5诱导鸡胚肺组织损伤模型试验中,选取不同浓度的PM2.5(0、0.25、0.5、1 mg·mL-1)在14日龄鸡胚卵白处注射,5 d后,观察鸡胚存活率以及鸡胚肺组织形态,选取合适的PM2.5处理浓度(0.25 mg·mL-1),建立鸡胚肺损伤模型。在TBHQ对PM2.5诱导鸡胚肺损伤的影响试验中,将14日龄鸡胚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PM2.5组(0.25 mg·mL  相似文献   

12.
用鸡胚培养法和血凝试验,测定了中药垂花香薷挥发油对鸡新城疫病毒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垂花香薷挥发油对鸡胚无毒性作用;垂花香薷挥发油与病毒同时接种鸡胚,能完全抑制鸡新城疫病毒在鸡胚中的增殖。  相似文献   

13.
鸡胚原壳体外培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种蛋原壳为鸡胚体外培养的孵化蛋壳,就开孔位置、开孔大小以及鸡胚胚龄对鸡胚体外培养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小头侧面开孔明显优于小头顶端开孔(P<0.01),小头侧面开孔的已孵化3 d鸡胚的孵化率为80.0%,而小头顶端开孔的则只有60.0%;(2)随着开孔直径的增加,鸡胚孵化率呈下降趋势,开孔直径为0.5,1.0和1.5 cm时的孵化率分别为80.0%,30.0%和16.7%;(3)在小头侧面开孔且孔直径为0.5cm时,X期鸡胚和已孵化3 d鸡胚的体外培养孵化率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已孵化3 d鸡胚的体外培养孵化率为80.0%,X期鸡胚的孵化率则为0。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鸡胚肥大细胞(MC)发育与鸡胚发育的关系,用组织化学方法,对不同日龄鸡胚肺脏中MC的形态分布和数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鸡胚肺脏中MC发生于15日龄,零星分布在三级支气管黏膜固有层、16~21日龄鸡胚肺脏中MC分布在三级支气管间结缔组织、呼吸性毛细管,肺房、血管周围,呈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并且MC数量和胚...  相似文献   

15.
将CC株在鸡胚尿囊腔连续传10代,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连续传15代,在鸡体上连续传8代,观察其对鸡胚,鸡胚成纤维细胞和鸡体毒力及病毒含量的变化,对鸡体传代毒进行F基因序列测定。结果表明,CC株经鸡胚尿囊腔传10代,红细胞凝集价和EID50病毒含量没有显著变化;经鸡胚成纤维细胞传15代,成纤维细胞的病变和TCID50病毒含量没有显著变化;经鸡体传8代,鸡体健康存活,回收毒对成纤维细胞的感染没有显著变化,TCID50病毒含量降低,PCR检测F基因阳性,8代毒F基因核苷酸序列仍与传代前的CC株相同。  相似文献   

16.
鸡新城疫(N-79型)LaSota毒株(简称N-79)能适应于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在第1、2代可引起细胞病变,并能测出血凝现象。随着病毒在鸡胚细胞培养传代次数增加,血凝现象也消失,但出现明显血吸附(HAd)现象。鸡胚细胞培养物接种于9—11日龄鸡胚内,能致死鸡胚,鸡胚尿囊液的血凝价可达1∶1280—1∶2560。 N-79毒株在鸡胚细胞培养连续传15代,对18日龄雏鸡经2次饮水免疫(首免后60天进行再次免疫),获得良好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7.
将引进的新城疫V4无毒耐热毒株连续用鸡胚传代.每次挑选48~96 h有明显病变的死亡鸡胚,取其尿囊液毒于-20℃保存,观察V4毒株对鸡胚毒力的病理变化.结果显示,经过20代次的鸡胚毒力筛选.V4毒株对鸡胚的致死率从小于10%上升至20%以上,接种后120 h的活胚有明显地萎缩症状.将鸡胚20代次以上筛选的V4病毒液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传代培养,并进行蚀斑筛选纯化病毒,直到第5代才出现明显地细胞病变.使用二层琼脂进行病毒的蚀斑分析,第二层琼脂糖在第一层凝固后72 h覆盖,8 h后NDV鸡胚成纤维细胞适应株的蚀斑出现.蚀斑大小直径在1~2 mm变化.通过对NDV V4鸡胚毒力筛选和蚀斑纯化.获得了一株蚀斑克隆株(NDV HB92).  相似文献   

18.
将新城疫病毒和“病毒克”颗粒剂一同注入9日龄的鸡胚,结果与仅接种新城疫病毒的鸡胚比较,“病毒克”颗粒剂能延长接种过新城疫病毒的鸡胚的存活时间,说明“病毒克”颗粒剂对新城疫病毒在鸡胚中的复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受体胚龄对鸡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PGC)移植后归巢的影响,确定最佳回注时间窗口,为提高转基因鸡的生产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广西黄羽鸡胚分离获得PGC,体外培养并进行转基因操作后,移植回注到不同胚龄的受体鸡胚中,移植5 d后分离性腺拍照观察,对比受体鸡胚孵育至14HH~17HH时对PGC迁移归巢到性腺的影响。【结果】分别在14HH~17HH胚龄时移植回注PGC,移植5 d后的鸡胚死亡率为30.0%~60.9%,但不同移植胚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根据鸡胚性腺中的GFP阳性细胞数可划分为6个等级(I~VI),且随着移植胚龄的增加,PGC迁移效率呈下降趋势。14HH胚龄移植的鸡胚性腺GFP阳性细胞集中在V级(40.0%),15HH胚龄移植的集中在III级(42.1%),16HH和17HH胚龄移植的则集中在II级(45.4%和54.5%),GFP阳性细胞含量最高等级(VI级)仅出现在14HH胚龄移植的鸡胚性腺中。【结论】随着受体胚龄的增加,PGC迁移效率呈下降趋势,但鉴于实际操作的难易程度,确定PGC移植回注的最佳时间窗口为14HH鸡胚(孵育50 h)。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鸡胚垂体中生长激素细胞的发生及其在发育过程中的变化 ,分别在鸡胚发育的第 3 5~ 2 0 5天采集鸡胚垂体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鸡胚垂体中生长激素细胞的发生和细胞形态、数量、在垂体中的分布特点和在发育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 ,鸡胚发育中期第 9 5天可观察到少量的生长激素阳性细胞散在分布于垂体后叶 ,细胞多排列成索状或团状 ,细胞之间边界不清 ,细胞核较大。在鸡胚发育的第 12 5天以后 ,生长激素细胞的细胞浆与细胞核比值逐渐变小 ,且均匀分布于腺垂体的后叶。生长激素细胞数在鸡胚发育的第 12 5天之后显著升高 (P <0 0 1) ,在鸡胚发育的第 16 5天 ,生长激素细胞占垂体细胞总数的 9 4 %。以上结果证明鸡胚垂体中生长激素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主要发生在发育的中期至出壳之前 ,而生长激素细胞的分泌功能在鸡胚发育的后期最为活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