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比较不同能量水平对不同品种生长鸡养分利用率的影响。选用28d杂交鸡(罗曼蛋鸡♀×白羽肉鸡♂),白羽商品肉鸡,海兰蛋鸡(w58)和琅琊鸡各40只,每个品种分三个能量水平(12.15、12.77、13.39MJ/kg.DM),每个能量水平6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试验采用全收粪法,预试期4d,正试期3d。每个品种另选4只鸡,禁食24h收集48h的内源排泄物,用于测定真实利用率。研究结果表明:品种影响了干物质(P=0.10)、有机物(P=0.002)、粗蛋白(P=0.009)和总能(P0.0001)表观利用率,以及干物质(P=0.009)、有机物(P0.001)、粗蛋白(P=0.026)和总能(P=0.026)真实利用率。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和能量利用率依次为白羽商品肉鸡杂交鸡海兰蛋鸡=琅琊鸡。能量水平改变了干物质(P=0.006)和粗蛋白(P=0.005)表观利用率,以及干物质(P=0.005)、粗蛋白(P=0.006)和总能(P=0.061)真实利用率;无论哪个鸡品种,进食13.39MJ/kg代谢能日粮都会导致这些养分利用率的降低,日粮代谢能12.15MJ/kg和12.77MJ/kg可以获得更好的养分利用率。不同品种和能量水平都没有影响粗脂肪的利用率(P0.05)。品种和能量水平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品种是影响养分利用率的主要因素,过高能量水平会降低鸡的养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日粮能量水平对杂交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1日龄杂交鸡(罗曼蛋鸡×白羽商品肉鸡)的健康雏鸡162只,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9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日粮分为3个能量水平,中能量按NRC推荐量供给代谢能,高能量和低能量分别在中能处理基础上增加和减少代谢能150 kcal/kg,其他营养水平均一致。试验分前、中、后期三个阶段(0~3wk、4~6wk、7~9wk),阶段始末测定采食量和日增重。试验鸡笼养,自由采食、饮水。验结果表明:日粮能量水平显著影响杂交鸡采食量(P0.05)。改变了杂交鸡的生长速度、后期体重和料重比。使杂交鸡在快速增长的基础上获得更好的饲料效率的代谢能水平分别为前期13.31MJ/kg.DM、中期12.77MJ/kg.DM、后期12.28MJ/kg.DM。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不同品种和能量水平对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1d杂交鸡(罗曼蛋鸡×白羽肉鸡)、白羽商品肉鸡、海兰(w58)和琅琊鸡各162只(,每个品种分高、中、低三个能量处理,每个处理9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在9周的试验期内,自由采食、饮水,测定采食量和体重,计算日增重和料重比。结果表明:四个品种鸡在0~9周龄以内,体重和采食量分别呈现线性和二次增长趋势(P0.05)。本研究日粮代谢能水平范围内(0~3周:12.20~13.36MJ/kg;4~6周:12.34~13.18 MJ/kg;7~9周:12.57~13.36MJ/kg),没有改变各个品种的生长速度(P0.05),但是低能量水平增加了采食量和料重比,四个品种鸡日采食量、日增重和料重比均差异极显著(P0.0001)。品种和能量水平之间采食量具有明显的交互作用(P0.05)。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日粮能量水平对白羽商品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1d白羽商品肉鸡的健康雏鸡162只,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9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日粮分为3个能量水平,中能量按NRC推荐量供给代谢能;高能量和低能量分别在中能处理基础上增加和减少代谢能150 kcal/kg,其他营养水平均一致。试验分前、中、后期3个阶段(0~3wk;4~6wk;7~9wk),阶段始末测定平均日采食量和日增重。试验鸡笼养,自由采食、饮水。结果表明:日粮能量水平可以改变前期日增重和生长速度,后期采食量和料重比(P0.05)。高能量为最适能量,各阶段最佳代谢能值为前期13.31MJ/kg,中期13.39MJ/kg,后期13.45MJ/kg。  相似文献   

5.
5~8周龄固始鸡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试验选用 4周龄固始肉鸡 972只 (公母各半 )。采用 3× 3因子设计 ,饲喂代谢能 (ME)和粗蛋白质 (CP)水平不同的 9种玉米—鱼粉—豆粕型日粮。通过饲养试验、比较屠宰试验和代谢试验 ,研究不同的能量和粗蛋白质水平对 5~ 8周龄的固始鸡雏鸡生产性能、屠体成分的影响 ,根据三个试验的研究结果 ,得出固始鸡在 5~ 8周龄阶段 ,其日粮适宜的能量和粗蛋白质营养水平分别为 :代谢能 12 .6 9MJ Kg,粗蛋白质 18.2 0 % ,蛋能比 14 .34g MJ。  相似文献   

6.
添加纤维素复合酶制剂对羔羊日粮营养物质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纤维素酶制剂对羔羊消化性能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健康断奶的萨福克羊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代4月龄羔羊6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CP 18.54%,DE 13.04 MJ/kg)、低蛋白日粮加酶组(Ⅰ组CP 16.44%,DE 13.04 MJ/kg,复合纤维素酶0.2%)、低蛋白日粮组(Ⅱ组CP 16.44%,DE 13.04 MJ/kg)、低能量日粮加酶组(Ⅲ组CP18.54%,DE 12.26 MJ/kg,复合纤维素酶0.2%)、低能量日粮组(Ⅳ组CP 18.54%,DE 12.26 MJ/kg).饲喂30天后,采用全收粪法收集粪样.结果表明日粮能量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影响羔羊对日粮营养物质的消化.降低日粮蛋白或能量水平显著降低了日粮DM、CP、EE、CF的消化率以及钙、磷吸收率.比较而言,能量水平对各种养分消化率的影响更大.同时,酶制剂作用效果受日粮能量水平的影响大于日粮蛋白质水平对其的影响;低蛋白日粮加入复合纤维素酶制剂有提高粗纤维消化率的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不能提高粗脂肪的消化率和钙磷的吸收率;而低日粮能量水平添加加酶制剂,可以显著提高(P<0.05)粗脂肪的消化率、钙的吸收率,但不能提高粗纤维的消化率,也不能改善磷的吸收率.  相似文献   

7.
日粮中不同棉籽水平对肉牛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 3头平均体重 60 0± 1 0 0 kg、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 7岁西杂阉牛为研究对象 ,采用 3× 3拉丁方设计 ,研究日粮中不同棉籽水平对肉牛瘤胃机能的影响作用 ,为肉牛日粮中适宜的整粒籽实添加水平提供参考。 3种试验日粮分别表示为 :1对照组 ( CT) :饲喂基础日粮 ;2中棉籽组 ( MC) :1 3 %棉籽 ;3高棉籽组 ( HC) :2 5 %棉籽。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在瘤胃内培养时间的延长 ,稻草中各养分的降解率呈上升趋势。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整粒棉籽后对稻草中养分降解率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但随着日粮棉籽水平的升高 ,养分降解率有下降的趋势。测定全棉籽中 DM和 EE对 3种不同处理日粮的降解率 ,结果差异不显著 ( P>0 .0 5 )。在整个饲喂周期内 ,除 EE、ADF的消化率存在差异外 ,处理 CT、MC、HC间的 DM、OM、CP全消化道消化率差异均不显著 ( P>0 .0 5 )。与处理 CT相比 ,处理 MC、HC的 DM消化率分别下降 0 .0 6%、3 .88% ;与处理 CT相比 ,处理 MC的 OM消化率上升 0 .69% ,处理 HC的消化率下降 3 .5 3 % ;各处理的CP消化率有随棉籽水平提高而上升的趋势 ,与处理 CT相比 ,处理 MC、HC的 CP消化率分别上升 4.5 2 %、6.0 6%。处理CT、MC的 EE消化率与处理 HC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但处理 CT和 MC间的 EE消化率差  相似文献   

8.
将12只体重相近的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4头.3组山羊分别饲喂以象草、高粱秸秆和青贮玉米秸秆.用全收粪法、酸不溶性灰分(AIA)法和链烷烃C31法测定了山羊对粗饲料中的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脂肪(EE)和总能(GE)的消化率,结果表明,3种方法所得DM、OM、CP、NDF、ADF、EE和GE的消化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复合酶对临武鸭瓜尔豆胚芽养分、氨基酸和能量利用率的影响。试验选用24只体重2.0 kg左右的健康成年临武鸭公鸭,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鸭。采用绝食强饲-全收粪法进行代谢试验。1、2组试验鸭每只强饲60 g/d饲粮,2组饲粮中添加250 mg/kg的复合酶,3组强饲60 g/d无氮饲粮。测定添加复合酶对临武鸭瓜尔豆胚芽中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粗纤维(CF)和17种氨基酸的表观利用率、真可利用率、表观代谢能(AME)和真代谢能(TME)。结果表明,临武鸭对瓜尔豆胚芽DM、CP、EE、CF和能量的真可利用率分别为67.07%、67.57%、65.52%、82.88%和77.39%,AME和TME分别为11.34和13.31 MJ/kg,17种氨基酸的真可利用率为67.72%~93.70%;添加复合酶使临武鸭的DM、CP、EE、CF和能量的真可利用率分别提高了5.23%、8.02%、5.80%、3.66%和3.31%(P0.05),AME和TME分别提高了3.97%和3.27%(P0.05),17种氨基酸的真可利用率提高了1.73%~11.62%,其中丝氨酸、甘氨酸、亮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的真可利用率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知,添加含有蛋白酶和非淀粉多糖酶的复合酶能够提高临武鸭对瓜尔豆胚芽中养分、氨基酸和能量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利用替代法评定玉米及其副产物对麒麟母鸡的营养价值,为麒麟鸡精准营养提供基础资料。选用80日龄健康、体重相近[(1.40±0.2)kg]的麒麟母鸡32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8个重复,分别饲喂基础饲粮、玉米饲粮(20%的玉米+80%基础饲粮)、喷浆玉米皮饲粮(20%喷浆玉米皮+80%基础饲粮)和玉米胚芽粕饲粮(20%玉米胚芽粕+80%基础饲粮),试验采用全收粪法。预试期3 d,正试期4 d。结果表明:玉米,喷浆玉米皮和玉米胚芽粕的表观代谢能、氮校正表观代谢能及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钙(Ca)、能量(GE)等养分的代谢率分别为15.10 MJ/kg、14.98 MJ/kg、95.16%、43.71%、45.98%、32.38%、51.07%、91.74%;11.01 MJ/kg、10.98 MJ/kg、62.76%、56.65%、80.26%、89.64%、44.23%、61.82%;10.83 MJ/kg、10.89 MJ/kg、65.02%、92.46%、84.15%、89.56%、47.82%、64.79%。玉米表观代谢能、氮校正表观代谢能和能量表观代谢率高于喷浆玉米皮和玉米胚芽粕(P0.05),CP、EE、Ash的表观代谢率均低于喷浆玉米皮和玉米胚芽粕(P0.05)。  相似文献   

11.
选择1日龄AA肉鸡(父系)与褐壳蛋鸡商品代(母系)的杂交肉鸡2400只,采用饲养试验,研究肉杂鸡在一个生产周期中对能量的适宜需要量。将肉杂鸡随机分成3个处理(中能组、高能组和低能组),三个处理除能量水平不同外,其余营养水平均一致。试验结果表明,在杂交肉鸡的整个饲养周期内,中能组的料重比显著高于高能组和低能组(P<0.05),本试验条件下肉杂鸡的最适能量水平前期(0~3周)和后期(4~6周)均为11.30MJ/Kg,这表明在不同的饲喂阶段选择合适的能量水平能够节约生产成本,提高肉杂鸡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乳化剂对不同水平油脂日粮对肉鸡屠宰性能及营养代谢的影响。选取1日龄罗斯308商品代白羽肉鸡公鸡200羽,随机分成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5羽鸡。1组饲喂基础日粮同时添加4%油脂,2组在1组相同日粮中额外添加0.02%乳化剂,3组饲喂基础日粮同时添加3%油脂,4组与3组相同日粮中额外添加0.02%乳化剂,试验周期42 d。结果表明,添加乳化剂能够提高肉鸡屠宰率、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差异显著(P0.05);胸肌率、腿肌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乳化剂对肉鸡各个内脏器官无刺激作用,脏器指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养分代谢率中,1组、3组相比2组和4组,在肉鸡生长前期添加乳化剂能够大大提高肉鸡对粗蛋白、粗脂肪、干物质及能量利用率,差异显著(P0.05);肉鸡生长后期,与未添加乳化剂组相比,添加乳化剂组能够提高肉鸡对干物质、粗脂肪的利用率,差异显著(P0.05),粗蛋白和能量利用率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该乳化剂在肉鸡生产中能够有效提高屠宰性能,改善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择食饲喂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养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择食饲喂对肉鸡生产性能、饲料养分利用率和肉鸡整体CP、能量转化率的影响。将144只22日龄艾维茵肉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2只,分别饲喂粉碎玉米 浓缩料、豆粕 平衡料的试验日粮和基础全价对照日粮,每处理均设两个食槽。结果表明:(1)择食饲喂比饲喂全价混合日粮时生产性能略有下降;(2)择食饲喂对日粮干物质、粗蛋白和能量的表观代谢率无显著影响(P>0.05);(3)择食饲喂对肉鸡整体CP、能量沉积率无显著影响(P>0.05);(4)择食饲喂玉米组,日粮CP以及赖氨酸转化为体增重的效率显著高于另两组(P<0.05)。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饲喂频率对生长猪总能(GE)和养分的表观回肠消化率(AID)和表观全肠道消化率(ATTD)的影响,试验将24头回肠末端安装简单T型瘘管、平均初始体重为(40.7±1.3)kg的生长猪随机分到M2组(每天饲喂2次)和M12组(每天饲喂12次),每个处理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共9 d,包括5 d适应期,2 d粪样收集期和2 d食糜收集期。结果表明: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和耗料增重比不受饲喂频率的影响(P0.1);饲喂频率对粗灰分、干物质(DM)、粗脂肪(EE)、碳水化合物(CHO)、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以及GE的AID无显著影响(P0.1);M2组的粗灰分、DM、EE、CP、NDF和GE的ATTD显著低于M12组(P0.05);M2组EE和ADF(P0.05)、NDF(P0.01)的后肠道消化率显著低于M12组;M2组ADF和CP的ATTD以及GE的后肠道消化率有低于M12组的趋势(P0.1)。由此可见,生长猪饲喂玉米-豆粕型饲粮,GE和养分的AID不受饲喂频率的影响,但增加饲喂频率能提高GE和养分的后肠消化率和ATTD。  相似文献   

15.
李宗付  陈代文  余冰 《饲料工业》2006,27(24):24-27
试验选用324只1日龄AA肉鸡(公鸡),采用3×2因子设计,研究在不同能量水平的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试验设3个能量水平(12.33、12.13、12.03MJ/kg)和2个酶水平(0、500FTU/kg),共计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鸡,试验期42d。结果表明:饲粮添加植酸酶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提高了肉鸡日增重、采食量,改善了饲料利用率,提高了干物质、粗蛋白、钙、磷的利用率,但对能量利用率没有明显影响(P>0.05);降低饲粮能量水平极显著降低了肉鸡对干物质、能量、钙的利用率(P<0.01),显著降低了其对磷的利用率(P<0.05),但对生产性能和粗蛋白利用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植酸酶和能量对肉鸡饲料利用率、干物质和钙的利用率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表现为处理2组能量水平条件下添加植酸酶在生长性能和养分利用率上改善幅度最大,表明植酸酶在适宜降低能量水平的饲粮中的作用效果更好。试验中,以能量水平为12.13MJ/kg的肉公鸡饲粮中添加500FTU/kg植酸酶(处理5组)为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代谢能水平和粗蛋白水平对1~4周龄泰和乌鸡(♂)×隐性白羽肉鸡(♀)杂母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泰和乌鸡(♂)×隐性白羽肉鸡(♀)杂交品种的母鸡324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设计饲料高中低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2.12、11.70、11.28 MJ/kg,高中低粗蛋白水平分别为20%、19%、18%,配制9组日粮;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不同代谢能和粗蛋白水平的饲粮对试验鸡日增重(ADG)和料重比影响显著(P0.05),Ⅰ组(高能量高蛋白水平组)日增重(ADG)、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明显优于Ⅸ组(低能量低蛋白水平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1~4周龄TY乌鸡母鸡选用代谢能水平为12.12 MJ/kg和粗蛋白水平为20%的饲粮生产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2种能量水平饲粮中添加大豆卵磷脂乳化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2×2因子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960只1日龄科宝500白羽肉公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各组试验鸡分别饲喂2个能量水平和2个乳化剂添加水平组成的试验饲粮,其中代谢能分别为12.13和11.92 MJ/kg(1~21日龄)、12.96和12.65 MJ/kg(22~49日龄),乳化剂添加水平分别为0和265 mg/kg(1~21日龄)、0和400 mg/kg(22~49日龄)。试验测定肉鸡生长性能,能量、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粗脂肪表观利用率,以及血糖、血脂和胆汁酸含量。结果表明:肉鸡采食正常能量饲粮前期(1~21日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低能量饲粮(P<0.01),肉鸡全期(1~49日龄)采食添加乳化剂的低能量饲粮料重比能达到正常能量饲粮水平;饲粮添加乳化剂有提高平均日增重和饲粮粗脂肪和能量表观利用率的趋势,可促进胆汁分泌,能显著降低前期及全期料重比(P<0.05)。结果显示,降低饲粮能量显著降低1~21日龄肉鸡平均日增重,提高1~21日龄和1~49日龄料重比;饲粮添加乳化剂能够改善饲料利用率,特别是在1~21日龄肉鸡低能量饲粮中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试验比较了蛋(轻)、肉(重)鸡在不同能量水平下的体重、饲料效率、物质沉积和四项生化指标,试验期为10周。白来航和自洛克公鸡喂以相同蛋白质水平,但不同能量水平(代谢能计算值为2.78、2.93和3.06兆卡/千克)的饲粮。每两周统计平均体重和饲料消耗量。抽样屠宰分析沉积的能量、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同时从颈静脉处采血分析血糖、血清总蛋白、血清总脂和血清胆固醇浓度。 10周龄时,肉鸡的体重和采食量分别是蛋鸡的1.86及1.62倍。虽然两个品种的采食量和体重在饲粮能量水平之间差异不显著,但从F值看,能量水平对肉鸡的影响程度大于蛋鸡。饲料转化效率(饲料/体重)肉鸡(2.48)明显低于蛋鸡(2.86)(P<0.01);蛋鸡在饲粮能量水平之间差异不显著,肉鸡差异显著(P<0.05)。因此认为不同类型鸡生长快慢之别不能仅从采食量本身来解释,饲料效率的差异同样重要。屠体的体能值(兆卡/千克)在品种和饲粮之间差异不显著,随周龄而变化,但来达到显著水平。体蛋白(%)和体脂肪(%)在品种之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都随周龄而变化(P<0.01)。体脂肪受饲粮能量水平影响(P<0.01)。三种成分在2— 4周变化最明显。以日沉积量来看三种成分,都随周龄而呈直线变化。除了血清总脂高能饲粮高于中、低能饲粮外(P<0.05),血清总蛋白、血糖及总脂浓度不受饲粮能量水平的影响。二品种血清总脂和肉鸡胆固醇有着相同的变化趋势,从2~6周下降,6~10周上升,蛋鸡的胆固醇不随周龄而变化。血清总蛋白变化不规律。血糖与采食量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二者的相关系数肉鸡为0.939(P<0.01)、蛋鸡为0.92(P<0.05)。 10周龄的代谢能利用率在品种之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在饲粮能量水平之间差异不显著;蛋白质利用率在饲粮能量水平之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肉鸡和肉鸭对发酵饲料的养分利用率的影响。选用20日龄健康白羽肉鸡和樱桃谷肉鸭各90只,各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采用全收粪法-套测法,肉鸡和肉鸭各自分成3个处理:处理1:饲喂各自的基础饲粮,用于计算试验材料的养分利用率;处理2:湿料试验饲粮,75%基础饲粮+25%湿料基础的发酵饲料;处理3:干料试验饲粮75%基础饲粮+25%干料基础的发酵饲料。研究结果表明:与湿料基础相比,肉鸡采食风干发酵饲料,显著提高了粗蛋白(P=0.018)表观利用率,而粗蛋白真实利用率无显著差异。肉鸡饲喂不同含水量发酵饲料,干物质、总能、饲粮代谢能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以湿料基础发酵饲料为100%,肉鸡饲喂风干发酵饲料粗蛋白、干物质、能量真实利用率以及真实代谢能水平相对增加0.3%、0.2%、0.4%和1.3%。肉鸭饲喂风干发酵饲料相比湿喂发酵饲料显著提高了干物质(P=0.006)真实利用率和能量表观利用率(P=0.006),有提高表观代谢能(P=0.054)的趋势。发酵饲料湿喂或风干饲喂均不影响肉鸭对粗蛋白的利用率(P0.05)。以湿料基础为100%,肉鸭饲喂风干发酵饲料,粗蛋白、干物质、能量真实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3%、4.6%、0.1%,真实代谢能相对增加了0.9%。  相似文献   

20.
不同日粮营养水平对种鸽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一设计了4种不同蛋白质、能量水平的颗粒料配方 ,通过试验筛选出基础日粮的ME和CP分别为11.86MJ/kg和16 %。在试验一的基础上 ,试验二设计了3种不同Ca含量颗粒料配方 ,,以鸽场饲喂的饲料作对照 (ME为13.31MJ/kg,CP为11.79 % ),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 :ME为11.86MJ/kg、CP为16.16 %、Ca含量为1.09 %的颗粒料效果较好 ,种鸽的繁殖指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